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超声引导对2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观察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成功穿刺引流,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00%(23/25),术后3~6日25例患者黄疸均减退。出院时血清总胆红素和肝内胆管超声测值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胆汁外渗1例,引流出少量血性胆汁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PTCD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作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及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PTCD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14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肝癌合并胆总管癌栓,在超声引导下行PTCD术,穿刺肝左叶胆管6例,右叶胆管9例,术后常规胆道造影。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未出现出血、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术后一周胆红素平均下降80.5umol/L。其中9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患者黄疸减退后带管出院,5例患者经胆道引流黄疸减退后行肿瘤根治性切除,1例肝门部胆管癌合并肝转移患者术后1月死亡。结论 超声引导下PTCD是一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与X线相结合,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1985年10月至1990年10月对梗阻性黄疸、重症胆管炎、胆管及壶腹部周围肿瘤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PTCD)31例,并就其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提高成功率问题加以讨论,指出B超引导下PTCD定位准确,费时少,成功率高。只要胆管扩张、B超定位准确、器械配套,穿刺置管是不难的,这对全身情况差的重症、急症患者及有多次胆道手术史、胆汁性肝硬化等致肝门移位的患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引流管护理的临床价值和体会。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间我科接受PTCD治疗的168例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开展的引流管规范化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对168例患者行成功PTCD置管,其中18例肝门部胆管癌接受双侧置管,其余150例行单侧置管。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TCD术后对引流管规范化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并发症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联合X线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PTCD术的4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资料。结果:44例(95.65%)PTCD成功,其中41例(93.2%)1次穿刺置管成功,3例(6.81%)经2次穿刺置管成功。术后引流量100~800 m L/d,术后第1天开始,患者黄疸均开始不同程度改善,临床症状逐渐减轻。术后1周,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出现胆道感染2例,出现少量胆道出血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定位联合X线引导下行PTCD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PTCD)放置引流管患者28例,对其进行围术期、心理疏导、管道护理及密切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预防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28例均成功完成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期间未出现大出血、医源性胆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黄疸均有所消退,肝功能指标恢复良好。其中18例患者后期行择期手术。结论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围手术期期实施心理、管道、病情观察等综合护理措施,能提高引流手术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操作技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介入科对3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施行了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对其临床资料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穿刺左叶胆管11例,穿刺右叶胆管19例,左右胆管均行穿刺9例;单纯外引流22例,内外引流17例;引流管保留7~14d后均成功行胆道支架置入术。33例患者自觉症状有缓解。患者术后14d时,其白蛋白、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发生胆道感染3例(7.69%),发生急性胰腺炎4例(10.26%),发生支架脱落移位1例(2.56%),无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本组32例患者获访,随访时间为8d~16.5个月,平均9.4个月。随访期间,27例患者死于肿瘤进展及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患者存活,无黄疸加重症状。结论PTC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简便、有效、安全、可重复性等优点,但需注意其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治疗阻塞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80例阻塞性黄疸病例采用PTCD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放置PTC管数、平均手术时间、术后24 h胆汁引流量,并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B)差异。结果 80例患者穿刺放置PTC管95根,留置时间为7~185(45±21)d。平均手术时间为(30±15)min,术后24 h胆汁引流量为(415±214)ml。术后1周TB均值(μmol/L)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6±56vs 354±150,t=17.030,P〈0.01)。术后2周TB降至(57±36)μmol/L,与术后1周TB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21,P〈0.01)。发生胆汁漏及胆道出血并发症共2例(2.5%)。结论 B超引导PTCD术具有微创、安全的优点,是治疗阻塞性黄疸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107例梗阻性黄疸病人行PTCD术放置胆道引流管或支架:B超导向改良PTCD术40例,X线导向改良PTCD术26例,常规PTCD术41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变化,比较三种方法肝脏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和内引流或支架植入例数、引流有效时间。结果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均下降,B超导向改良PTCD术肝脏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短于X线导向改良PTCD术(t=6.2338,P〈0.05;t=32.7243,P〈0.05)和常规PTCD术(t+7.3598,P〈0.05;t=-34.4050,P〈0.05),内引流或支架植入,改良PTCD术优于常规PTCD术(X^2=61.4960,P〈0.05)。结论改良PTCD术可有效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简单、实用、安全、经济,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阻塞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PTCD治疗149例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其中胆管癌60例,胆管结石35例,胰头癌28例,手术后胆管狭窄8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6例,胆囊癌7例,壶腹周围癌3例,胰体癌2例。结果146例穿刺成功(146/149,97.99%),其中经肝左叶肝内胆管置管104例,经肝右叶肝内胆管置管34例,肝左叶及肝右叶肝内胆管均置管8例。3例穿刺失败,均为胆管癌(3/149,2.01%),其中2例因肝内胆管内径纤细、穿刺路径过深而无法成功植入引流管;1例因穿刺胆管持续出血而被迫终止手术。穿刺术后随访1周~18个月,除3例患者出现引流管脱出、1例胆管感染外,其余病例均引流通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阻塞性黄疸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