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评价情景模拟教学法对农民工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通过“情景设计-情境带入-情境运用”3个培训阶段对某外资企业30名农民工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前后进行评估,观察培训效果。结果培圳前30名农民工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CPR操作技能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适用于对农民工心肺复苏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急诊护士心肺脑复苏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57名急诊护士作为培训对象,采用技术要点复习(理论讲解与分项技术练习)、建立模拟现场、情景设计、角色分配、现场模拟与总结的综合模式,进行临床心肺脑复苏技能培训。培训前后,予以理论、技能、急救综合能力测试,比较两次成绩差异;并发放反馈调查问卷分析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急诊护士培训后再次考核成绩均高于初步测试成绩(P<0.05),培训对象均认为该培训方式收获大、效果好、实用性强。结论:情景模拟应用于急诊护士心肺脑复苏技能的培训方式,不仅增强了专业培训的吸引力,激发了急诊护士技术练习的积极性,更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和专业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团队式情景模拟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54名护士按能级及专科技能分为A、B、C3个层级,不同层级护士各1人与1名医生共4人组成抢救小组,按组进行CPR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抢救小组开始CPR到建立静脉通道、建立人工气道、首次电除颤和首次给入复苏药物时间,以及医生对护士抢救配合满意度等的变化。[结果]培训后建立静脉通道、建立人工气道、首次给入复苏药物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提高。[结论]采用团队式情景模拟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可以提高抢救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按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采用边看边练的培训模式,分解细化操作步骤,注重细节培训,提高培训效果。结果:护理人员在评估技能、气道开放、口对口人工呼吸、呼吸球囊人工通气、胸外按压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而护士心电图基础普遍较差,未能有效识别心律失常。结论:采用边看边练的培训方法,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基于动作技能理论的路径在急诊新护士的心肺复苏术( CPR)培训方法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急诊新护士的急救技能水平。方法将2010年7月—2013年3月136名急诊科新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法实施培训,观察组应用基于动作技能理论的路径实施培训。比较两组培训前、培训1,2,6 d、1个月后的CPR考核成绩。结果两组急诊新护士培训前CPR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培训1,2,6 d、1个月后,观察组考核成绩分别为(92.57±2.17),(86.14±3.09),(94.85±2.00),(95.16±2.08)分,对照组分别为(83.13±2.00),(80.14±3.12),(87.46±2.11),(90.53±3.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1,3.106,3.467,2.431;P<0.01)。观察组护士复苏质量考核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基于动作技能形成理论的培训路径,能更好地提高急诊科新护士的CPR技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情景式教学法对社区居民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的影响,为心肺复苏知识普及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长春市朝阳社区的居民60人,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人。试验组应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培训,除进行理论知识讲座外,进行情景设计,现场情景模拟示教;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模式,以健康教育形式为主进行理论知识讲座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评分情况。[结果]培训前两组心肺复苏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两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格率、培训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情景式教学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易于为社区居民接受,有利于心肺复苏技术的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情景式教学法对社区居民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的影响,为心肺复苏知识普及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长春市朝阳社区的居民60人,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人。试验组应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培训,除进行理论知识讲座外,进行情景设计,现场情景模拟示教;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模式,以健康教育形式为主进行理论知识讲座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评分情况。[结果]培训前两组心肺复苏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两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格率、培训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情景式教学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易于为社区居民接受,有利于心肺复苏技术的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培训者培训模式在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培训者培训模式对护士心肺复苏技能进行培训,对培训前后护士的考核合格率和操作技术失误率进行评价.结果 经培训,教师培训者操作考核合格率由61.90%提高至100%,理论考核合格率由64.29%提高到100%;被培训人员操作考核合格率由56.71%提高到89.48%,理论考核合格率由67.30%提高到96.40%;按压部位错误发生率、按压深度错误发生率、按压频率错误发生率、胸廓充分回弹问题发生率均有所下降;被培训人员CPR技术的平均分和合格率均高于传统的培训方法(均P<0.01).结论 培训者培训模式对护士CPR技能的培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培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张绮凌邓光辉林艺景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2,(5):421-423
目的:探讨社会公众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新思路、新模式及其效果。方法:采用挪度公司带考核系统高级复苏安妮(成套1拖16具模拟人),对参加CPR技能培训的3628名学员培训前后考核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培训后系统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培训前(98.62%vs 23.26%,P<0.001)。结论:考核系统在公众CPR技能培训中能发挥出色作用,并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采用人工方法建立和恢复循环、呼吸功能,它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和早期电除颤,以及药物治疗等。临床工作中,在大部分情况下,护理人员是发现患者发生心搏、呼吸骤停的第一目击者,其迅速、准确地判断及实施CPR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理论在护士心肺复苏(CPR)技术操作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实际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个护理单元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3~4人,形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格局,按示教—小组练习的半开放培训方式进行;对照组:按传统的示教—练习—纠正错误—再练习培训方式进行。培训结束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实践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考核,发放问卷调查自评,对护理核心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采取合作学习方式培训后,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理论考核成绩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核心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护士心肺复苏操作培训中能提高护士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水平和护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5.
186名急诊护士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分析不规范操作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急诊科护士的管理培训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统一标准对186名急诊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复苏体位、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连接、简易呼吸器气囊挤压、EC固定手法、按压定位、按压移位、按压放松比例、按压时间、按压有效率共10个方面。结果急诊护士CPR技能整体掌握情况良好;不同职称护士开放气道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急诊工作年限护士在开放气道有效率、按压放松比例适当率、5组全部有效按压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士CPR技能掌握情况总体良好,但不同职称和急诊工作年限仍是影响其CPR技能掌握情况的重要因素。护理管理者应注重急诊科护理人员的优化配置,针对不同的急诊科护理人员做CPR专项培训,提高急诊护理人员CPR急救技能,提升医院的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了解基层(农村社区服务站)护理人员心肺复苏(cardiopul 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能掌握及培训的现状,为实施CPR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45名农村社区服务站护理人员进行CPR技能掌握和培训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农村社区服务站的护理人员CPR技能掌握不佳,75.56%的护理人员认为会CPR操作,能独立规范完成CPR操作的仅为5.88%;从没有参加过急救技能培训的护理人员占53.33%;表示"非常需要"或"需要"急救技能培训的有42名,占93.33%。结论基层护理人员CPR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薄弱,但护理人员对培训的需求较高,应尽快给予规范的急救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在职医护人员徒手心肺复苏(CPR)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CPR模拟培训的作用.方法:于2008年和2009年连续2年将全院符合条件的在职医护人员分成急诊科组和非急诊科组,两组均进行相同的理论学习、模拟培训和操作考核.将每年培训前后的总合格率和每组平均分分别作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和2009年培训前CPR操作总合格率分别为39.8%和40.5%,培训后总合格率分别为85.4%和85.0%(P均<0.01);急诊科组2008年和2009年培训前成绩分别为90.5分和91.2分,培训后为91.5分和92.9分,均较培训前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非急诊科组2008年和2009年培训前平均成绩分别为61.5分和59.5分,培训后为86.5分和89.5分,均较培训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国在职医护人员CPR合格率低,模拟培训仅短期有效,要真正掌握CPR技能还必须多次强化、反复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需求,并探讨心肺复苏训练人体模型在高校心肺复苏(CPR)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先对50名大学生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需求调查,并由5名急救资深护士结合人体模型对该人群进行CPR培训,比较培训前后CPR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结果]50名大学生均表示希望获得急救知识与技能,其中49人表示愿意参加急救知识培训,且84.0%学生表示最喜欢的急救知识培训方式为现场讲座培训;培训后大学生对CPR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培训前。[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需求普遍较高,以学校为单位应用心肺复苏训练人体模型开展大学生CPR培训可显著提高其CPR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