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登华  孟淑萍  孟海霞 《广西医学》2003,25(7):1232-1233
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embolism ,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 ,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综合征 ,是临床极易漏诊和误诊的危重疾病 ,未经治疗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 2 0 %~ 30 % ,及时诊断并给予抗凝治疗后病死率可明显降低至 8% 〔1〕,PE无可靠临床诊断指标 ,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 ,尤其是螺旋CT ,对其更是如此。本文分析 1 8例急性肺栓塞的资料 ,目的是评价螺旋CT对急诊肺栓塞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8例中 ,男性 1 0例 ,女性 8例 ,最小年龄 2 4岁 ,最大年龄 6 2岁 ,平均 4 6岁。主要症状有进行性加重的胸闷…  相似文献   

2.
肺动脉栓塞 (Pulmonargembolism ,PE)为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未经治疗者病死率高达 2 0 %~ 30 %,占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诊断明确并经治疗者病死率可下降至 8%以下[1 ] 。有研究 ,PE的发生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系密切 ,PE80 %的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2 ,3 ] 。作者曾全程参与 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致严重PE病人的抢救护理。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女 ,47岁。因右下肢肿胀半年 ,胸闷、憋气 2天 ,晕厥 1天 ,于 2 0 0 2年 6月 2 5日 11PM以“胸闷原因 ,急性肺栓塞”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肺动脉碎栓、局部置管溶栓治疗,以开通肺动脉。结果滤器和导管均成功安全置入,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发脑出血1例,死亡1例;31例患者随访5~48个月,无再发肺动脉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和经导管栓子祛除术是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动脉栓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动脉栓塞是内科急症之一 ,约 1 1 %的患者在发病 1h内死亡 ,仅 2 9%的患者可得到明确诊断 ,病死率达 8% ;而得不到明确诊断的病死率高达 3 0 % [1] 。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而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溶栓。我科于 1 997年 9月 2 8日收治一名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 ,5 0岁。因突发胸闷、呼吸困难6d来我院就诊。患者下肢深静脉炎 1 0a,半月前因外伤至多处肋骨骨折 ,卧床休息。此次因用力排便后诱发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悸和胸骨后压迫性疼痛。在我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创伤后肺动脉栓塞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2003年7月收治的546例下肢创伤病人中6例并发肺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结果经及时发现、积极治疗和护理,5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对肺动脉栓塞病人,通过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精心护理,可使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资料与方法2009年9月~2010年5月收治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6例,女5例,年龄64~83岁,平均72.5岁;男1例,年龄28岁。5例患者经过肺动脉CTA检查证实存在肺动脉血栓,4例患者双侧肺动脉栓塞,1例患者单侧肺动脉栓塞,年龄83岁,因肌酐清除率<30ml/分,未行肺动脉CTA检查。6例患者经下肢静脉超声或下肢静脉CTA成像检查,均证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例单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8岁男患者左下肢近踝骨端因外伤粉碎性骨折行手术治疗。临床表现:6例患者都表现为气短,安静休息时无症状,轻微活动后出现气短症状,无胸痛、咯血、极度呼吸困难表现。辅助检查:心电图:无典型的SI  相似文献   

7.
邓莉莉 《实用医技杂志》2014,(10):1139-1140
<正>下腔静脉滤器是为预防下腔静脉系统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而设计的一种装置[1]。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栓子来源,一旦并发肺栓塞后果严重,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下肢静脉血栓脱落而导致的肺栓塞。自2011—2013年我院对11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均取得了满意疗效,无一例发生肺栓塞,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1—2013年我院对11例急性下肢深静脉  相似文献   

8.
急性肺动脉栓塞(PTE)发病急,死亡率高,目前尚无规范治疗方法,大部分根据各自医院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水平,采用溶栓等保守治疗,而采用外科手术的较少。我院先后为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病人采用体外循环下肺动脉切开取栓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例病人中,男性4例,女性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判断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发现多数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危险因素有高龄、慢性心肺疾病、近期手术、糖尿病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典型的“三联征”症状少见(6.1%),D-二聚体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症(PrE)敏感度达100%,CT肺动脉造影(CTPA)阳性率为95.7%。结论溶栓、抗凝治疗肺动脉栓塞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主要危害是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 (PE)。下腔静脉滤器经皮经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置入术 ,是一种预防由于 DVT形成后致死性 PE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对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5月所作的 14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病例进行随访 ,现将临床应用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4例中 ,男性 11例 ,女性 3例 ,年龄 45 .2± 13.7岁 (2 1~ 6 1岁 )。所有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 ,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其中 4例还通过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证实 )。左下肢 DVT6例 ,右下肢 4例 ,双下肢 4例。…  相似文献   

11.
李珺  刘洁 《中国现代医生》2024,62(1):117-120
肺动脉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衰竭,巨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可引起急性右心功能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甚至猝死。对大面积肺动脉栓塞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通常考虑溶栓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或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本文报道1例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肺动脉血栓,在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术,并复习相关文献,为临床诊治该类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9例慢性肺动脉栓塞的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晓晨 《现代医学》2004,32(2):108-109
目的 提高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对慢性肺动脉栓塞的认识和诊断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慢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6例患者中 19例被误诊 ,误诊率为 73 .1%。误诊为冠心病 8例、先天性心脏病 4例、心肌病 3例、肺炎 2例、胸膜炎 2例。结论 慢性肺动脉栓塞误诊率甚高 ,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 ,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3.
较大的急性肺动脉栓塞 ,由于血栓的机械性阻塞和血栓素A2 、5 -羟色胺、组胺等介质收缩血管引起的张力性血管狭窄常导致明显的肺动脉高压、急性右心功能不全 ,因此早期降低肺动脉高压是治疗的关键 ,我们采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急性大块肺栓塞 15例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8年 9月~2 0 0 1年 10月共收住急性肺功能栓塞病人6 5例 ,其中 15例典型病例 ,因有溶栓禁忌证 ,我们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男 11例 ,女 4例 ,年龄 (49 5± 13 7)岁 ,均为急性发病 ,外科手术卧床者 8例 ,心肌梗死 4例 ,妊娠分娩 3例。所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明确血栓均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先行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再术中行肺动脉造影,通过旋转猪尾导管、导丝碎栓、负压抽吸导管和局部溶栓来开通肺动脉。观察临床症状、休克指数、脑利纳肽(BNP),血氧饱和度Sa O2和术后胸部增强CT肺动脉开通情况。结果术中或术后症状即刻缓解15例,完全开通5例;部分开通10例,但术后规范化抗凝溶栓治疗,复查胸部增强CT肺动脉完全开通,休克指数、BN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Sa O2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死亡1例(非手术因素)。结论在不具备开胸取栓危急情况下,介入治疗能及时开通肺动脉,恢复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纠正低氧血症,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是治疗挽救肺动脉栓塞患者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经MSCTPA明确诊断的4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2909支肺动脉中614支显示了栓塞,占21.1%。其中亚段肺动脉1575支中,176支显示了栓塞,占11.2%。直接征象:中心性充盈缺损93支,偏心性充盈缺损376支,附壁血栓49支,完全性阻塞96支;间接征象:玛赛克征6例,胸膜下梗死灶23例,肺动脉高压24例,Westermark征6例,胸腔积液24例,心包积液5例。结论 MSCTPA是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快速、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14例病人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内条索状活动性血栓2例,右肺动脉近端血栓1例,典型右心负荷过重和肺动脉高压12例。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肺动脉栓塞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栓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栓塞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2005年8月来我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00例患者的肺动脉栓塞发生率以及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类型与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关系。结果100例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45%(45/100)发生肺动脉栓塞,4%(2/45)发生致死性肺动脉栓塞。急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如出现在右侧下肢或年青患者时,肺动脉栓塞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肺动脉栓塞高发于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引起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肺动脉栓塞血栓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管理的方法。方法 总结 7例慢性肺动脉栓塞剥脱术 (PTE)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在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1例围术期死亡 ,6例存活。术后 2周测不吸氧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有显著改善 (P<0 .0 5 ) ,术后 2周超声心动测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降低 (P <0 .0 5 )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术前术后积极降低肺动脉高压、纠正心功能不全 ,术后防治肺水肿及再栓塞的形成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收缩压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5例诊断为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得肺动脉收缩压,并与肺动脉造影扫描及计算机体层摄影结果对照。结景超声测肺动脉收缩压重度增高9例,中度增高5例,轻度增高7例,正常4例。直接检出下肢深静脉、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右室内栓子(为血栓或癌栓)9例,右心增大的有7例,4例心脏和肺动脉大致正常。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右房、右室、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近段或下肢深静脉内检出栓子结合肺动脉收缩压增高可直接提示肺动脉栓塞,根据肺动脉收缩压增高和右心增大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间接提示肺栓塞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屠敏民  杨志新  徐金夫 《浙江医学》2017,39(19):1688-1689,169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35例,按采用的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6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19例,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6h、24h、1周及2周时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肺动脉收缩压、动脉氧分压、PT、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h、24h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周、2周,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肺动脉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PT、D-二聚体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低分子肝素联用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低分子肝素,早期可有效缓解患者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后期可有效控制患者肺动脉高压,降低右心功能衰竭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