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病例1,女性,14岁,因"腰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1个月余"于1998年1月31日收入本院骨科.患者于1997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伴上腹部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并逐渐加重,行走不稳,大小便困难,无发热、鼻衄、齿龈渗血、头晕等,行MRI检查示T7~T9椎体上缘平面椎管内脊髓右后方可见一长条状扁平异常信号,约0.8 cm×1.7 cm×3.5 cm,边缘欠清,在T1W1上表现为等信号,T2W1上为等低信号,增强后病灶实体明显强化,相应平面脊髓受压向左前移位,考虑"脊膜瘤"可能性大,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骨科,拟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孤立性转移腺瘤2例,星形细胞瘤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及椎板减压术,在显微镜下将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与肿瘤粘连紧密的部分予以切断,术后给予激素治疗及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灶MRI T1、T2像的信号特点,均匀程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分界及强化后的影像学特征均与脊膜瘤或神经鞘瘤类似.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术后疼痛基本消失,脊髓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诊断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转移瘤时应仔细询问病史,并做全面的相关检查.确诊后早期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霍强 《四川医学》2001,22(3):319
例1,男性,29岁.右下肢无力、麻木、痛觉减退,大小便困难1年.加重3个月半,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麻木向胸腰段发展入院.在院外经MRI检查,考虑为脊髓外硬膜内肿瘤,转来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脊柱无叩压痛,双侧乳头以下痛觉减低,温觉减低,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减低,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均减低,髌阵挛、踝阵挛均为(+).MRI示C7~T1平面,椎管内有一蚕茧大小,占位病变,脊髓明显受压变形.人院后在局麻下行半椎板开窗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在C7~T1平面,硬膜内有2.5cm×1.5cm×1.5cm大小,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质中、灰白色实质性肿块,有一小蒂与硬膜外侧的神经根相连接.术后第2天症状明显好转,双下肢肌力有明显恢复.术后7天病人已能下地自由行走.术后10天拆线出院.病理报告:神经鞘膜瘤.  相似文献   

4.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以及髓外硬膜外肿瘤的鉴别。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磁共振表现。结果磁共振定位正确率100%。5例神经鞘瘤T1WI呈略高于脊髓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瘤信号呈中高程度强化,3例见有神经孔扩大,其中1例位于腰骶部椎管内,呈串珠状,2例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信号相访,2例脊膜瘤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或等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的异常强化,1例脂肪瘤T1WI及T2WI均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无明显强化。结论根据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原发肿瘤的磁共振表现,可准确定位并可推测其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9岁,右利手。因脐部以下麻木3个月,双下肢无力1个月加重1周于2013年6月13日入院。体格检查:全身皮肤黏膜无黑色素痣及色素沉着,神清语利, T4平面以下痛温觉消退,腹壁反射减弱,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右侧跟膝胫实验(+),病理反射未引出。胸椎叩击痛阳性。胸椎MRI平扫+增强:T3~4椎体水平椎管内髓外可见0.5 cm ×2.8 cm ×1.1 cm椭圆形短T1、短T2异常信号,压脂像呈低信号,相应水平脊髓受压变细,脊髓内可见条片状等T1稍长T2异常信号,压脂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见图1。术前诊断:T3~4椎体水平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6.
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髓外肿瘤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椎管内肿瘤切除维持脊柱解剖生理功能的途径。方法31例椎管髓外硬脊膜下肿瘤行椎骨半椎板切开入路切除肿瘤,其中神经鞘膜瘤23例,脊膜瘤8例。结果:31例除1例术后脊髓损害加重以外,其余30例均无加重,神经功能恢复较快,可早期下床活动。结论:椎管髓外肿瘤半椎板入路切除具有简便,实用,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硬脊膜外结核瘤多为脊柱结核病的合并症,而原发的硬脊膜外结核瘤引起脊髓压迫者少见。现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李×,女,28岁。主诉双下肢阵发性放散痛3个月,运动障碍及排尿困难20天於1979年11月9日入院。1979年9月无何诱因发觉展骶部及双下肢阵发性抽搐样放散痛,行走无力,伴有低热、盗汗、消瘦。按“风湿热”治疗无效,双下肢疼痛加重,夜间更剧,常在胸膝位时可稍缓解。入院前20天,双下肢麻木,由足趾向上发展呈进行性加重,双下肢活动障碍和大小便不能控制而完全卧  相似文献   

8.
椎管内肿瘤虽不是脊椎本身的病变,但它常累及脊椎,分为脊髓内、外,硬膜囊内和囊外肿瘤,以髓外良性肿瘤多见。患者初期大多肢端麻木伴疼痛,感觉异常,大小便功能障碍,常出现误诊,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9.
王蓼  水淼  徐裕  张霞萍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2):1363-1364
目的 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神经鞘瘤14例,其中12例可见不同程度囊变,肿瘤实质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变区呈长T1、长T2信号:神经纤维瘤9例,其中4例为多发性,肿瘤实质呈等T1、略长T2信号;脊膜瘤5例呈等T1、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其中4例可见硬脊膜尾征;脂肪瘤2例,呈短T1、略长或长T2信号,脂肪抑制T1WI信号强度明显降低;成熟性畸胎瘤1例.结论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表现,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神经鞘膜瘤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强 《重庆医学》2001,30(4):303-303
例1:患者男,29岁.1995年3月3日入院,一年半前出现无明原因,右下肢无力、麻木、逐渐加重,痛觉减退,大小便困难.三月前症状加重、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麻木向胸腰段发展.在院外经mRI检查,考虑"脊髓外硬膜内肿瘤”,转来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衡.脊椎无叩压痛,双侧乳头以下痛觉减低、温觉减低、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减低、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均减低、髌阵挛、踝阵挛均为<+>.mRI示C7~T1平面,椎管内有一蚕茧大小,占位病变,脊髓明显受压变形.入院后在局麻下行了半椎板开窗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在C7~T1平面,硬膜内有2.5cm×1.5cm×1.5cm大小,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质中,灰白色实质性肿块,有一小蒂与硬膜外侧的神经根相连接.术后第二天症状明显好转,双下肢肌力有明显恢复,术后Td患者已能下地自由行走.术后10d拆线出院.病理报告:神经鞘膜瘤. 例2:患者男,51岁.1996年5月16日入院,半年前无明原因出现,右下肢无力、麻木,逐渐加重.1个月前出现右上肢无力,左半身痛觉减退,扶单拐行走.在院外经CT、mRI检查,示C3*4椎管内脊髓外占位病变,报告考虑(1)神经纤维瘤;(2)神经鞘膜瘤,转收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衡.脊椎C3*4稍有压痛,颈伸屈活动稍受限,右手握力明显低于左手,右下肢肌力Ⅲ级,右NFDA3伸肌力减低.左上下肢痛觉减低,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双侧髌阵挛,踝阵挛均为<+>.mRI显示C3*4平面椎管内有一占位病变,已压迫脊髓,C4 椎体后缘有部分压蚀.入院后在局麻下行了半椎板开窗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C3*4平面、右侧硬膜明显突起,扪及质中偏硬,切开硬膜,见有一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实质性包块,已将脊髓压迫变形,轻小心剥离取出后发现C4椎弓根、椎体后缘有部分骨质被包块压蚀破坏.肿块靠骨质部分包膜不完整,剖开为灰白色实质性肿块.术后第二天症状明显好转,术后5d能下地自由行走,10d拆线后出院.病理报告:神经鞘膜瘤. 手术方式:两例患者均采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在局麻下取棘突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深筋膜,患侧棘旁注射1:300肾上腺素局麻液,切剥显露患侧椎板,用椎板拉钩充分显露术野.切除半侧椎板,并潜行切除部分棘突根部,扩大开窗.触摸硬膜可触及包块,切开硬膜发现肿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将其缝挂一针后,小心剥离取出.缝合硬膜,逐层缝合术毕. 讨论:椎管内神经鞘膜瘤病例临床上并不多见,早期诊断尚有一定难度.2例患者早期均无明原因肢体无力,麻木,并逐渐加重.X片检查很难发现问题,如病例2,椎弓根及椎体均被瘤体压迫侵蚀,由于范围较小,很难被发现.近年来有了mRI检查,诊断就容易了,故对长期肢体进行性无力的患者,宜作mRI检查,便于早期诊治. 采取健侧卧位,术者坐位操作,显露充分,视野好,操作方便.与俯卧位相比,因手术操作区域处于低位,常因周围渗血流入影响操作. 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较为安全,因小心剥离瘤体时,患者可随时给予术警示,避免加重损伤,术后瘫痪加重. 采用半椎板扩大开窗,比全椎板切除损伤小,保留了脊椎后柱,使其脊柱的稳定性不受破坏.术后患者症状恢复较好,可早期下地行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场强MRI对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42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髓外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了解各种肿瘤的低场强MRI表现特点,提高以病变信号特点的认识水平。结果 神经鞘瘤25例,占椎管内髓外肿瘤的59.5%,是最常见肿瘤,MRI呈长T1和长T2信号,44%(11/25例)通过椎间孔向椎管外延伸呈指状或哑铃状形态。脊膜瘤3例,呈等T1和等T2或稍长T2信号,均位于椎管内。畸胎瘤和椎管内囊肿类病变信号特异,较易诊断。结论 低场强MRI检查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图像清晰,组织分辨率较高,定位准确,定性较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椎板开窗显微手术治疗髓外肿瘤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单侧椎板开窗显微手术治疗髓外肿瘤11例,其中神经鞘瘤10例,脊膜瘤1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完成。结果1例哑铃型神经鞘瘤椎管外肿瘤残留,其余10例均全部切除。除1例术后早期出现同侧大腿内侧感觉麻木外,其余患者术后当时和随访期内(3—28个月)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所有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单侧椎板开窗显微手术技术治疗髓外肿瘤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可最大限度保护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椎管内肿瘤为骨科的常见及多发病 ,其中包括有脊髓内及脊髓外 ;硬膜囊内及硬膜囊外肿瘤。并以髓外良性肿瘤为多见 ,以胸段为最多[1 ] 。其肿瘤类别分别为椎管内神经鞘瘤、椎管内脊膜瘤、脊髓胶质瘤。作者自 1994年开始在局麻下半椎板切除手术治疗 36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 16~ 81岁 ,平均 4 6 7岁。病程为 3~ 2 3月。平均为 11个月。肿瘤部位为颈段 4例 ,胸段 2 6例 ,腰段 6例。 36例均位于髓外硬膜内 ,其中有 2例经椎间孔向外形成哑铃状。1 2 临床表现 :其症状以神经根性疼痛为首…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20岁。9个月前突感双下肢痛,沿股后放射至足根,服去痛片可缓解,疼痛反复发作,于夜间加重。6个月后出现双下肢无力,麻木至足趾,同时伴腰痛,大小便困难入院。体检:步态缓慢无力,T棘突明显固定压痛。脐以下感觉减退,越向远端麻木越重。双下肢除股四头肌肌力Ⅱ°外,余各群肌力均系Ⅲ~Ⅳ°。腹壁反射存在;膝反射右侧亢进;左测消失,踝阵挛右(±),左(-)。脊髓碘(Amipaque)造影示:造影剂于L_2近上缘完全梗阻,呈双杯状。L_(3、4)至S_1上缘间有3个各  相似文献   

15.
王铁建 《广西医学》1998,20(2):270-271
“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是诊断脊髓肿瘤的重要依据之一。临床上往往因其症状不典型忽略了腰穿检查而造成对该病的误诊。现将我院及外院转来误诊脊髓髓外肿瘤14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9例,女5例。20~30岁1例,31~40岁4例,41~50岁2例,51~60岁3例,61~70岁3例,74岁1例。其中农民4例,退休工人及工人7例,教师2例,干部1例。1.2首发症状;四肢麻木1例,双下肢麻木6例,偏身麻木2例,颈胸背痛8例,双下肢无力2例,一侧肢体无力1例,单肢无力2例。呼吸困难l例,大小便障碍5例,感觉障碍10例。双下肢瘫痪6例,四肢瘫痪3例。…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人群发病率一般为每年 0 .9~ 2 .5 /10万 ,也有达 12 .9/10万的报道[1] 。早期椎管内肿瘤临床症状与椎间盘突出症相似 ,容易造成误诊 ,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导致术后症状无改善 ,有的甚至加重。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6例椎管内肿瘤进行误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2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共 6例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37~ 5 6岁 ,平均 35 .7岁。发病至确诊时间 4个月~ 10年。 4例先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其中 1例术后症状加重 ,双下肢肌力为 2级 ,1例术后出现尿潴留 ,2例术后症状无改善 ,后期逐渐加重。1.2…  相似文献   

17.
例 1,男性 ,2 9岁。右下肢无力、麻木、痛觉减退 ,大小便困难 1年。加重 3个月半 ,双下肢无力 ,行走困难 ,麻木向胸腰段发展入院。在院外经 MRI检查 ,考虑为脊髓外硬膜内肿瘤 ,转来我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生命体征平稳 ,脊柱无叩压痛 ,双侧乳头以下痛觉减低 ,温觉减低 ,左下肢肌力 级 ,右下肢肌力 级 ,肌张力减低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均减低 ,髌阵挛、踝阵挛均为( )。MRI示 C7~ T1平面 ,椎管内有一蚕茧大小 ,占位病变 ,脊髓明显受压变形。入院后在局麻下行半椎板开窗椎管内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在 C7~ T1平面 ,硬膜内有 2 .5cm× 1…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57岁,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排便后疼痛明显,未经诊治;之后一直出现腰部疼痛不适,夜间排便后明显。查体:腰椎棘突及周围组织压痛,叩击痛,右股部外侧放射痛,双下肢活动良好,双下肢感觉无减退。MR示胸腰椎椎管内多发类圆形、结节状异常信号(图1,2),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图3,4,5)。手术探查T12水平椎管内偏右侧见肿瘤,肿瘤位于硬膜囊内、脊髓及马尾束外,呈纺锤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7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0.5年,加重伴大小便解出困难1个月余”入院。既往史无特殊。入院后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T5、T6棘突轻度压痛,剑突平面以下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Ⅲ级。外院胸椎MRI显示“T5~T7椎体结核,伴椎旁冷脓肿形成,脊髓浸润受压”。  相似文献   

20.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4岁.2003年9月因背部疼痛在当地医院行胸2、3脊纤维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半年后感背部疼痛加重,大小便障碍,双下肢活动受限.2003年12月入我院后查胸2~4椎体附近广泛压痛,棘突缺如,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1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