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咳嗽为临床上常见症状 ,其病机古今医家论之各异 ,不拘于肺。《素问·咳论》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由于肝肺生理病理上联系密切 ,古今医家特别重视从肝治咳。明·龚廷贤《万病回春》曰 :“从来咳嗽十八般 ,只因邪气入于肝”。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咳嗽门》中论肝咳有12例之多。秦伯未明确提出 :“治肺止咳 ,佐以调肝”。现将从肝治咳诸法浅述如下。1 肝肺生理相关  共司气机升降 :肝为风木之脏 ,位居下焦 ,阴中之阳脏 ,其气升发 ,为气之枢 ;肺为清虚之脏 ,位居上焦 ,阳中之阴脏 ,其气肃降 ,为气之主。肝气之升而不…  相似文献   

2.
《素问·咳论篇》曰 :“肺之令人咳何也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指出了咳嗽发生 ,不仅在肺本脏 ,其它脏腑病变也可影响肺而致咳嗽。1 外感咳嗽机理 《咳论篇》曰 :“皮毛者 ,肺之合也 ,皮毛先受邪气 ,邪气以从其合也。”肺气的这种特殊生理功能及其相应的病理变化 ,《内经》中尚有多篇记载。例如《阴阳应象大论篇》曰 :“肺主皮毛……肺主鼻……在体为皮毛 ,在脏为肺……在变动为咳。”《六节脏象论篇》曰 :“肺者 ,气之本 ,……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痿论篇》曰 :“肺主一身之皮毛。”《灵枢·经脉篇》曰 :“太阳者 (肺 …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对咳嗽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记载。《素问·咳论篇》还以专篇论述了五脏六腑咳的症状、病因等内容 ,别具特色 ,对后世影响很大。笔者试就文中心咳所论 ,对其临床证治规律初探如下 ,有不妥之处 ,敬望同道指正。1 心咳病名心咳究为何病 ,文献论述较少 ,是心病 ,还是肺病 ?咳嗽以肺为主要受病器官。秦伯未老中医在《内经知要浅解》中提出 :《内经》所言的五脏六腑之咳 ,均为因咳嗽而引起的并发症。五脏六腑的病变除肺脏外 ,不能直接产生咳嗽。心咳为肺咳之兼证 ,是肺咳较危重的并发症之一。《素问·咳论篇》云 :“心咳之状 ,咳则…  相似文献   

4.
从"聚于胃,关于肺"论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继红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0):439-440
咳嗽一证 ,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多种原因引起肺失宣肃致肺气上逆均可致咳。早在《素问·咳论篇》中即有对咳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分症有详述 ,其概括性地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即咳虽为肺之本病 ,然究其源 ,非肺一脏之因 ,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 ,发展到一定阶段 ,均可影响肺之宣肃功能而作咳。《素问·咳论篇》在论述咳证之五脏六腑的分证及各自症状后 ,总结性提出“此皆聚于胃 ,关于肺”之说 ,针对性地提出内伤咳嗽虽与其它脏腑相关 ,但终与肺胃关系密切 ,为后世在咳嗽一证的辨证、治疗上澄清了本源 ,理明了思路。咳嗽之…  相似文献   

5.
咳嗽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庆江 《河北中医》2002,24(11):825-826
咳嗽为肺系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而中医学在对咳嗽的辨证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为其论治提示了有益的思路。如《素问·宣明五气论》“肺为咳” ;《素问·咳论》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隋·《诸病源候论》及唐·孙思邈《千金方》则分十咳 ,即五脏咳及风、寒、支、胆、厥阴诸咳。宋·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则以三因论咳 :外因即六气之咳 ,内因即五脏之咳 ,不内外因者乃房劳伤肾、饥饱伤脾、否极伤肝、叫呼伤肺、劳神伤心等。金·张子和《儒门事亲》谓 :“咳分六气 ,无拘以寒。”“故风、寒、暑、湿、燥、火皆令人咳。”元…  相似文献   

6.
《内经》论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咳嗽乃中医临床常见病。《内经》对咳嗽的病因病机和各种咳嗽的证候特点等方面有所论述,其中《素问·咳论》是专论咳嗽的篇章,对临床辨治咳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兹就《内经》咳嗽理论结合笔者临床实践作初步探讨。 1 病因病机 1.1 外邪致咳 1.1.1 寒邪致咳《素问·咳论》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  相似文献   

7.
浅析《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雪梅  王儒平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2964-2964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有声无痰为之咳,有痰无声为之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内经》对咳嗽的论述颇详,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气所病…肺为咳。”《素问·咳论篇》既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所致,又  相似文献   

8.
咳嗽其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宣明五气》言:"五气所病,肺为咳。"《素问·咳论》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咳嗽一症并非仅仅肺脏自身的病变,与五脏六腑均有关系,尤与胃密切相  相似文献   

9.
痉咳见于百日咳中期。本证病机,一般为邪毒侵袭,肺失清肃,痰浊阴滞气道,并与肝经郁热,气火上逆有关。治疗上多用化痰降逆、养阴清肺等法。如能联系大肠病机的认识与治疗,则更有助于提高疗效。现就此试谈管见。关于肺病咳嗽的病机涉及大肠,古今多有论及。《素问·五脏生成篇》:“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指出咳嗽上气是肺与大肠的病变。《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上,取之下。”为治咳从胃肠着手提供了依据。《温疫论·妄投寒凉药论》:“疫邪首尾以通行为治”,“热不能自成其热,皆由邪在胃家,阻碍正气,郁而不通,火亦留止,积火成热……智者必投承气,逐去其邪,气行火泄,而热自已。”强调治病总宜使  相似文献   

10.
<正> 关于“肺胀”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中,《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咳喘。”《灵枢·胀论》篇又说:“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明确指出肺胀有咳、喘、胸中胀满等证。在《金匮要略·肺痿肺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有更详尽的描述:“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朱丹溪对肺胀有新的见解,在《丹溪心法·咳嗽》中谓:“肺胀而咳,或左或  相似文献   

11.
寒咳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权  魏成功 《新中医》1997,29(8):59-60
咳嗽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早见于《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五气所病……肺为咳”。指出咳嗽的病变在肺。但“寒咳”一词见于《诸病源候论》“咳嗽者,肺感于寒,微者则成嗽也。”书中将咳嗽分为10种,有风咳、寒咳、久咳等之分,对后世影响很力[1]。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悟·咳嗽篇》中指出“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故初起必须发散,而又不可过散。不散则邪不去,过散则肺气必虚,皆令缠绵难愈”。寒咳多发于儿童、年老体弱及感受外邪者。咳嗽以夜间为甚,遇风寒则加重,得温则减。若辨证准确,每收桴鼓之效。1…  相似文献   

12.
四逆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咳嗽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桂英 《山西中医》1997,13(2):13-13
四逆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咳嗽40例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226200)沈桂英关键词咳嗽从肝论治四逆散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五气所病,……肺为咳”。但对顽固性咳嗽,单纯从肺论治,往往罔效。通过临床实践,试从肝辨治,用四逆散加...  相似文献   

13.
胃咳临证     
《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论五脏六腑诸咳,但经文最后一段强调咳嗽皆“聚于胃,关于肺”,说明咳嗽“肺最重,胃非轻”(《医学三字经)》。如重“肺咳”轻“胃咳”,则不免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4.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内经》云:“肺主咳。”喻嘉言谓:“咳者,肺之本病也。”但除肺之本脏引起咳外,其他脏腑影响也可致咳。如《素问·咳论》提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但肺为气之主,诸  相似文献   

15.
咳嗽一病,《内经》以咳统之,后世咸分咳嗽,言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余意两者往往兼有之,故统称咳嗽。《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俞昌云:“肺如钟焉,外受六淫之邪气,白外叩之则鸣,内伤七情声欲积损之病气,自内叩之亦鸣,鸣即咳嗽之确象也”。是知咳嗽不止于肺而必关于肺。前贤治咳嗽多分外感与内伤,外感者解表祛  相似文献   

16.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征候之一,《内经》对咳嗽早有专篇论述。咳嗽及肺之主症,因肺主气居于外而居上,邪袭于表,肺首当其冲,气送于上呛而咳。故《素问.宣明五气论篇》:“五气所伤,……肺为咳。”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常见症状。近几年来,咳嗽的防治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对于顽咳治疗仍效果欠佳。笔者认为肺脏的气机升降失常是其重要病理特征,《医学三字经·咳嗽》曰:“《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于肺则呛则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故治咳之法,当从调理气机入手,如清·石寿棠《医原》有:“外感者其气多滞,当于散邪中兼利气;内伤者其气多逆,当于养阴中兼纳气。久咳者其气多虚,当审其由。”因此,临床上治疗咳嗽应抓住“气”,责之肺、肝、脾、肾.以宣气、降气、补气、纳气、理…  相似文献   

18.
咳嗽,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病证之一,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为多。余在临证时,每以《素问·咳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取效满意,故将点滴体会简述如下:一、察病机,最关肺胃两经《素问·咳论》说:“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这里指出了咳嗽虽属肺脏疾患,但与其它脏腑亦有密切关系。任何一个脏腑发生病变,都可能通过经脉的连络关系而影响及肺,导致咳嗽。经文还强调指出导致咳  相似文献   

19.
孙步策 《光明中医》2002,17(5):52-52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导致肺气胀满 ,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其病程缠绵 ,时轻时重。本病最早记载见于《灵枢·胀论》 ,曰 :“肺胀者 ,虚满而喘咳。”《灵枢·经脉》篇又曰 :“肺手太阴之脉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而喘咳。”《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指出本病主症为“咳而上气 ,此为肺胀 ,其人喘 ,目如脱状。”关于其发病机理 ,历代医家论述颇多 ,其中倾向于以实为主者居多 ,如《张氏医通·肺痿》篇直接点明 :“盖肺胀实证居多。”《丹溪心法·咳嗽》篇也说 :“肺胀而咳 ,或左或右不得眠 ,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  相似文献   

20.
<正> 咳、痰、喘病在《内经》中已有记载。《咳论篇》中对咳嗽的病因病机以及五脏咳六腑咳的证状作了详细的论述。明确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嗽“皆聚于胃关于肺”。但在治疗上“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比较原则且又限于针灸治疗而未有具体方药。张仲景继承发展《内经》治疗咳、痰、喘的理论,根据伤寒、六经各个阶段的不同机转,分别辨证施治,使理法方药贯通一体。他在《金匮要略·肺痿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