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郑永波  刘文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9):1079-1080,1091
目的研究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对颈动脉窦和迷走神经的影响,探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引起心血管副反应的原因。方法杂种犬20只,通过对犬实施一点法颈深丛神经阻滞麻醉,解剖颈内动脉起始部和颈部迷走神经,观察该麻醉下颈动脉窦和颈部迷走神经被麻醉药物浸润情况;观察麻醉前后颈动脉窦按摩,及麻醉后刺激颈部迷走神经对犬血压及心率的影响。结果颈内动脉起始部距离第4颈椎(C4)横突1.0-1.4cm,而一点法颈深丛阻滞麻醉后距离C4横突约4.0cm范围内组织均明显被麻醉药物浸润。显微镜下观察:颈内动脉起始部血管壁和迷走神经均明显被麻醉药物浸润。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前按摩颈动脉窦可引起明显的减压反射,而阻滞后按摩颈动脉窦或刺激迷走神经均未引起明显的血压及心率变化。结论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致颈动脉窦和迷走神经阻滞是引起心血管副反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双侧颈丛阴滞麻醉或气管插管麻醉,胸骨上3cm做弧形领状切口,切口长7~10cm。结果:36例手术无喉返神经损伤,无术后抽搐,均痊愈出院,效果良好。结论:颈部低领状切口完全可满足本组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颈丛臂丛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振梅  李红 《吉林医学》2010,31(13):1795-1796
目的:对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臂丛阻滞麻醉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旨在寻求肩区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A组采用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先行臂丛阻滞,10 min后再行颈丛阻滞,臂丛阻滞方法与B组相同;B组采用臂丛阻滞麻醉。结果: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平稳,麻醉阻滞效果确实。结论:颈丛臂丛联合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麻醉阻滞的效果可靠,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较为完善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选取颈丛阻滞麻醉,B组选取颈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根据手术操作的重点部位不同,颈臂丛重点性用药。结果颈臂丛联合麻醉效果优于颈丛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麻醉效果明显优于颈丛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5.
丁永永 《吉林医学》2014,(6):1149-1149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总结颈丛臂丛联合麻醉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锁骨骨折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颈丛臂丛联合麻醉和颈丛麻醉。结果:颈丛臂丛联合麻醉效果优于颈丛麻醉效果(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中颈丛臂丛联合麻醉效果优于颈丛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健忘镇痛慢诱导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麻醉诱导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健忘镇痛慢诱导应用于13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麻醉诱导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基本平稳,麻醉诱导后、插管后即刻、插管后2 min、插管后5 min的SBP、DBP、MAP和HR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无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健忘镇痛慢诱导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麻醉诱导,有利于预防围术期心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罗平  王丰慧  黄漓  谢佩仪  何秀冰 《吉林医学》2010,31(23):3846-3847
目的:探讨高位硬膜外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甲状腺手术分别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和单纯颈丛阻滞,观察两种麻醉对术中、后患者心率、血压和呼吸等方面的影响。结果:高位硬膜外麻醉与单纯颈丛阻滞麻醉在心率、血压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呼吸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位硬膜外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有心率、血压影响小,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镇痛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单纯臂丛神经阻滞对锁骨骨折手术麻醉效果欠佳,观察臂丛加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75例患者,用2%利多卡因加0.75%布比卡因1:1共15~18 ml行臂丛神经阻滞,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0 ml加注射用水5 ml配麻药共10 ml行颈浅丛阻滞后,观察术中患者的麻醉情况.结果 臂丛加颈浅丛阻滞麻醉阻滞范围理想,麻醉效果均可.结论 臂丛加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7(?)年~1982年应用颈路导管法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92例,现小结如下。一、麻醉方法患者仰卧。肩后垫低枕,头转向对侧并尽量使患侧肩部放松下垂。麻醉者站于患者的头端,在患侧锁骨中点上约2~3cm处,可摸到一个上小下大的小三角形肌间隙,此即为斜角肌间隙。间隙的内缘为前斜角肌,外缘为中斜角肌,下缘则为一条呈索状的、指压时可滑动的肩甲舌骨肌。颈外静脉下段的行经与此肌间隙一致,穿刺点就在颈外静脉与肩甲舌骨肌交点处的内上方(附图)。如患者肥胖颈短或颈  相似文献   

10.
杨斌 《吉林医学》2011,(35):7441-7442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与单纯全身麻醉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颈椎前路手术48例,常规静脉全身麻醉诱导,经鼻插管,治疗组给予颈丛阻滞,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记录麻醉药用量、麻醉苏醒时间和血压心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麻醉用药量和麻醉苏醒时间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切皮时及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用于颈椎前路手术有麻醉用药量少、苏醒迅速而完全、血流动力学平稳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高成顺  熊君宇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29(4):382+384-382+384
[目的]探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方法]40例颈椎病病人接受颈椎前路手术,均行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全部病人除1例麻醉效果欠满意并辅吸入麻醉外,其余39例病人均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不大.[结论]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窦艳  刘长慧 《吉林医学》2015,(7):1408-1409
目的:探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1~2级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单纯颈神经阻滞组,B组为颈丛神经阻滞静脉复合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组。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地西泮10 mg,阿托品0.5 mg。入室后鼻导管吸氧,常规监测ECG、BP、HR、Sp O2、R,建立静脉通道。对A组和B组均行右侧颈深丛神经阻滞和右侧颈前丛神经阻滞。在手术切皮前对B组静脉给予舒芬太0.15~0.2μg/kg,咪达唑仑0.03~0.04 mg/kg。观察患者的ECG、BP、HR、Sp O2、R;对麻醉效果进行评级;观察患者术中体动情况;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B组的麻醉效果优于A组。结论: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的麻醉方法安全有效,是一种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应用臂丛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进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120例,在所有患者中采用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70例,将其设为A组;采用臂丛麻醉的患者50例,将其设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HR以及MAP等指标的水平以及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表现。结果:在A组中,HR水平平均为(95.9±8.2)次,MAP水平为(89.3±21.6),与B组进行比较之后,发现差异非常明显(P0.05)。在患者麻醉效果方面,A组优于B组明显(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过程中,麻醉方法选择臂丛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获得的麻醉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三重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对58例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实施CEA采用全麻、颈丛神经阻滞和颈动脉窦浸润复合三重麻醉的方法。在病变侧行颈丛神经阻滞,全麻诱导,安氟醚吸入麻醉,术中局麻药浸润颈动脉窦,间断注射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结果:颈动脉阻断时间平均为(28.3±3.5)min,术后1例出现谵妄,5例出现高血压,对症处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全麻、颈丛神经阻滞和颈动脉窦浸润复合三重麻醉方法应用于CEA是比较安全的麻醉方法,术中血流动力学和生命体征均平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丛臂丛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锁骨骨折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2例,A组采用臂丛阻滞麻醉;B组采用颈丛阻滞麻醉;C组采用先进行臂丛阻滞麻醉,15min后进行颈丛阻滞麻醉的联合麻醉方法,比较三组麻醉效果.结果:A组与B组比较,两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神经阻滞和高位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德清中医院2005-2012年间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神经阻滞和高位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神经阻滞患者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肌间沟臂丛神经联合组麻醉效果I级8/40,高位臂丛阻滞联合组麻醉效果I级26/40,有显著性差异;并发症:肌间沟臂丛联合组10/40,高位联合组4/40.结论:高位臂丛阻滞联合组比肌间沟臂丛神经联合组麻醉效果更好,且其副作用更少,建议对于锁骨中外侧骨折患者麻醉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0.2%罗哌卡因用于双侧颈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47例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病人,以0.2%罗哌卡因8ml~10m1,C4横突处给药阻滞颈深丛,退针至皮下后再给予0.2%罗哌卡因10ml,行颈浅丛阻滞,以同样方法阻滞对侧颈深、浅丛,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及呼吸、循环的改变。结果:麻醉优良率为88.5%,声音嘶哑占5.1%,霍纳综合症占1.7%,与麻醉前比较,在麻醉后5分钟(T1),15分钟(T2),30分钟(T3),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均明显大于麻醉前(P<0.05)结论:0.2%罗哌卡因用于双侧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孙晓娟  李靖  董补怀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1):4270-4271
目的:针对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探索一种更切实可行,镇痛效果更加完善的神经阻滞方法。方法:选择ASAⅠ级~Ⅱ级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75)麻醉采用常规单纯臂丛神经阻滞;B组(n=75)麻醉采用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观察患者的麻醉效果、镇痛强度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结果:B组麻醉发生阻滞不全者明显较A组少,两组均未见局麻药毒性反应和并发症。结论: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手术采用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优于单纯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更加完全,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位肌间沟臂丛麻醉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手术30例均采用高位肌间沟臂丛麻醉。结果:3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28例,2例经过探找也穿刺成功。结论:高位肌间沟臂丛麻醉用于颈肩部手术,麻醉操作简便,麻醉阻滞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臂丛麻醉加压迫穿刺针下方肌间沟方法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观察其与传统颈深、浅丛、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100例锁骨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臂丛麻醉加压迫穿刺针下方肌间沟方法(A组):n=50.传统颈深、浅丛、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B组)n=50.A组:行斜角肌间臂丛阻滞,注药的同时压迫穿刺针下方的肌间沟,促使药液向头侧扩散,注入0.375%罗哌卡因20-25ml;B组:采用颈深、浅丛、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①先行斜角肌间臂丛阻滞:注入0.375%罗哌卡因15ml~20ml;②再行颈深、浅神经丛阻滞:分别注入0.375%罗哌卡因4ml和5ml.结果 麻醉效果,观察组有效率98%,对照组98%,二组无明显差异.副作用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臂丛麻醉加压迫穿刺针下方肌间沟法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应用麻醉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