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治疗乙肝的最终目标是消除或显著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防止使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避免患者死亡或使其康复。目前,彻底消灭乙肝病毒尚难以做到。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抗病毒治疗,将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降低并使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是可能的。乙肝患者在持续抑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基础上,可达到其他的治疗目的,如改善肝脏的组织学表现和维持正常的肝功能等,从而可延缓或阻断乙肝病情向恶化的方向进展。  相似文献   

2.
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性疾病。HBV感染人群罹患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相对危险至少增加1000倍,并最终导致死亡。全球大约有20亿人感染过或者正在感染HBV,其中约4亿为HBV慢性感染者,仅我国就有1.3亿HBV携带者。乙肝的治疗已成为付界各围其同美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乙型肝炎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传染病,本文对抗乙肝病毒药物研究现状按类别进行阐述,并展望了其研究开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利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2005~2007年医院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病人使用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的销售数量、金额、DDDs、病人使用率等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正逐渐被医生及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很多新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正在进行治疗慢性乙肝的评估。恩替卡韦已经正式上市,恩曲他滨Ⅲ期临床研究已经完成,很快可获得结果。其他一些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替比夫定和克拉夫定已经完成了Ⅱ期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7.
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德周 《广西医学》2003,25(8):1439-1443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 ( HBV)感染的高发区 ,HBs Ag携带率达 9.75 % ,约 1亿 2千万人 ,占世界HBV感染人数的 1 / 3,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约为30 0 0万 ,约 1 0 %~ 2 0 % ,可发展为肝硬化 ,1 %~ 5 %可演变为肝癌(1) 。所以治疗乙型肝炎 ,减轻肝脏病变 ,降低、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课题(2 ) 。慢性乙型肝炎的根本治疗是病原治疗 ,也就是能清除 HBV的抗病毒治疗。现将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现状综述如下。1 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疗效评价指标  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价指标 ,多…  相似文献   

8.
9.
苦参素注射液抗乙肝病毒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乙型肝炎的根本治疗措施是抗病毒治疗,我院近几年应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观察了其抗乙肝病毒的近期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乙肝抗病毒核苷类药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3种,这3种药物都可以作为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线药物,但是疗效各不相同,现逐一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心理治疗结合中药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肝功及T细胞群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理治疗结合中药对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对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38例.中药治疗对照组40例,分析治疗后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病人肝功能和T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结果:心理治疗结合中药治疗后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病人肝功能、T细胞亚群指标及疗效较中药治疗有显著意义。结论:心理治疗结合中药治疗能提高其临床疗效、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795例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已完成乙肝免疫程序6个月以上的1—1.5周岁幼儿,采集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抗-HBs。应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795例.血清抗-HBs滴度最小值1.12mIU/ml。最大值694.89mIU/ml,几何平均数109.19mIU/ml。抗-HBs大于10mIU/ml763人。阳转率95.97%。结论:本次调查对象的抗-HBs阳转率在正常范围。免疫效果不受性别、妊娠周数和出生体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紫红獐牙菜醋酸乙酯部位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紫红獐牙菜醋酸乙酯部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方法在对2215细胞最大无毒浓度范围内,将含有不同浓度醋酸乙酯提取物的DMEM培养液加入2215细胞共同培养8天。采用固相放免实验方法,检测药物对2215细胞HBsAg和HBeAg表达的作用。结果供试品对乙型肝炎病毒转染的2215细胞培养液中HBsAg、HBeAg的选择指数(SI)分别为5.13和4.08。结论紫红獐牙菜醋酸乙酯部位在体外有抗HBV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目前乙肝病毒动物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比较了各种模型的用途与优缺点,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前S1蛋白检测的临床观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前S1蛋白在急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携带者的不同变化,评估乙肝病人的病情预后。方法:采用前展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84例不同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急性乙型肝炎10例,慢性乙型肝炎44例,乙肝病毒携带者30例。按间隔0,1,3,6月检测随访前S1蛋白,结合肝功能和临床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前S1蛋白在急慢性肝炎发作期间及恢复期间无统计学差异;急性肝炎发作期与恢复期间,慢性肝炎发作期与恢复期间,急慢性肝炎与乙肝病毒携带者间都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reS1与HBV的活动有关,与肝炎的病程长短无关,PreS1持续阳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易发作肝炎。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及机理进行了研究。24例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中,5例脐血AntiHBc-IgM阳性,1例引产儿肝组织HBV-DNA阳性(斑点杂交法)。宫内感染率为6/24(25.0%)6例母亲全无先兆流产及/或先兆早产病史。斑点杂交法检测24例HBsAg阳性母亲胎盘组织HBV-DNA,阳性23例。实验结果表明宫内感染发生率较高。胎盘组织可受HBV感染。母血漏入并非宫内感染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213例老年慢性肝病患者的HBV和HCV血清标志物检测发现:HBV感染占73.24%、HBV和HCV重叠感染占15.49%、HCV感染占7.04%、其它占4.23%;HBV阴性者HCV检出率高于HBV阳性者,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较慢性肝炎患者高(P<0.01);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下降显著,r—球蛋白升高明显,肝硬化并腹水和上消化道出血者多(P<0.01或<0.05)。结果表明,老年慢性肝病患者以HBV感染为主,其次是HBV和HCV重叠感染。重叠感染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来氟米特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均口服拉米夫定、来氟米特,研究组患者加服中药组方,治疗6个月,分别对经测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胆固醇(CHO)、尿蛋白定量和临床疗效做出评价。结果患者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ALT、CHO和尿蛋白定量[(45.8±10.3)、(5.7±1.4)、(1.5±1.3)】较对照组[(73.8±28.9)、(8.4±2.2)、(6.8±3.6)均明显降低,ALB(33.9±5.3)较对照组(25.5±8.2)升高,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o研究组患者经6个月中西结合治疗后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P〈0.05)。结论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来氟米特和中药治疗HBV—M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更明显地改善ALB、ALT、CHO和尿蛋白定量,改善和调理患者肝、肾、脾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TTV重叠感染情况及初步探讨TTV的致病性。方法:在ORF1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TTV DNA,对PCR产物进行分子克隆和测序。结果:献血员、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10%、11%、27%、48%。其中前两者与后两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其HBV感染复制指标的阳性率在TTV DNA阳性与TTV DNA阴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ALT和TBIL在TTV DNA阳性病人组与TTV DNA阴性病人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TV DNA阳性病人组明显高于TTV DNA阴性病人组。结论:献血员中存在TT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重叠感染TTV较常见。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TT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献血员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阳性带,提示TTV的重叠感染可能是HBV感染病情加重因素之一,TTV重叠感染对HBV的复制可能不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BV血清标志物(HBV-M)在益阳市电力系统人群中的表达特点,及考察注射乙肝疫苗的防护效果。方法将局机关等10个单位2410例标本分成A、B两组:A组曾接受过乙肝疫苗接种,B组未曾接种乙肝疫苗;分别测定两组的HBV-M,并对A组中未产生抗.HBs的人员用体外核酸扩增技术(PCR)检测其血清中的乙肝病毒核酸(HBV-DNA)。结果在接种了乙肝疫苗的人群中HBV感染率为4.32%;在未接种人群中HBV感染率为15.90%,p〈0.01(x^2=71.327)。在接种了乙肝疫苗但未产生抗-HBs的人群中HBsAg(+)性率为33.04%。结论我局是一涉外型单位,在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中HBV感染应引起重视,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应加强卫生防护,更广泛的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了乙肝疫苗但未产生抗.HBs的人群为高危人群,仍应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