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4):390-391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已明确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应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 并将其列入母婴保健技术服务项目。我国从上世纪 80年代初开始, 在北京、上海开展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 到目前新生儿疾病筛查已覆盖全国 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几年来, 为减少听力缺陷, 我国将新生儿听力筛查也列入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为规范新生儿筛查工作, 切实提高筛查质量, 卫生部制定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具体包括: ①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②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 ③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④新生儿疾病筛查追访与管理技术规范; ⑤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治技术规范。本刊从 2005年第 2期开始对以上几个方面内容进行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为贯彻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切实提高筛查质量,我部对2004年印发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卫生部二2一2年十一月一、基本要求(一)机构设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规划的实际情况,指定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或具有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诊治工作。(二)人员要求。1.承担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可疑阳性或阳性患儿召回的卫生专业人员,应当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失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的发病情况,探讨较为科学而可行的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早期诊断模式。方法 对NICU中673例新生儿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筛查,所有新生儿于1月后作第2次筛查,2次筛查仍未通过者于3~6月龄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予以诊断。结果 共筛查673例高危新生儿,初筛结果阳性164例,阳性率为24.4%。复检599例,复检率89.0%,复检阳性37例,阳性率为6.2%。37例患儿于3~6月龄进行ABR检查,确诊有听力障碍18例,其中有2例听神经病患者,5例轻度听力损失患儿与中耳积液有关。673例高危新生儿中听力障碍发病率为2.67%。 结论 NICU中高危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建议DPOAE联合新生儿听力筛查仪(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作为该人群的听力筛查模式;NICU新生儿听神经病的发病率比较高,特别是高胆红素血症与听神经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要做好NICU患者的跟踪随访和定期的听力学评估。  相似文献   

4.
638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策略,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基本资料。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2年7月~2003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6460例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40Hz听性相关电位(40Hz-AERP)技术诊断。结果:实际筛查6387例,筛查率为98.9%。初筛通过5881例(92.1%)。需复筛的506例,实际复筛504例,复筛率为99.6%。复筛通过491例,复筛通过率97.4%。14例复查ABR中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13例,1例假阳性。本组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2.03‰,初筛假阳性率为7.62%,两步筛查后的假阳性率为0.015%。结论:新生儿听力普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是一种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两步筛查法可及早发现听力损失,为尽早进行干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我国每年大约有 2 0 0 0万新生儿出生 ,若以国外比例推算 ,每年会有 2~ 6万听力损害的新生儿出现 ,因此 ,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及早期干预 ,已势在必行。1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及方法所谓听力筛查是应用一定的快速且简便的客观可靠的检测技术 ,对于可能存在听力损失的大规模人群进行听力好与否的鉴别。目前用于检查不同程度的单耳或双耳听损伤的生理学方法 :耳声发射 (OAE) ,其中可用瞬态耳声发射 (TEOAE)或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 ;听性脑干反应 (ABR)。心理物理方法 :行为测听 (多用于大于 6个月的婴幼儿 )。1 .1   耳声发射 (O…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听力筛查831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听力筛查已有70余年的历史,约有1‰的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引起言语.语言发育迟缓或缺陷,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低下。许多医学专家呼吁采用听力筛查对听力障碍儿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促进其言语.语言的发育。聊城市确定2003年1月1日起在全市启动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现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局部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及康复现状.方法10所医院应用耳声发射技术(()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进行统一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确诊并干预.结果自2000年5月~2002年9月,活产数23 355例,21 179例新生儿进行筛查,初筛率90.7%,初筛未通过2 547例(12.0%),其中2 231例(87.6%)进行了复筛,复筛率87.6%,复筛未通过156例,进行听力学评估118例,未通过者的听力学评估率75.6%.确诊新生儿听力损失80例,新生儿听力损失(单、双侧)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3.8‰,双侧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1.8‰.听力损失临床原因不明者77.5%(62/80),孕期和围产期因素15.0%(12/80),先天性听力损失家族史7.5%(6/80).听力损失确诊年龄提前19.7个月,总的干预率47.4%(9/19),1岁以内干预率26.3%(5/19).结论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确诊年龄提前,但还需努力完善随后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局部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及康复现状。方法:10所医院应用耳声发射技术(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进行统一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确诊并干预。结果:自2000年5月~2002年9月,活产数23355例,21179例新生儿进行筛查,初筛率90.7%,初筛未通过2547例(12.0%),其中2231例(87.6%)进行了复筛,复筛率87.6%,复筛未通过156例,进行听力学评估118例,未通过者的听力学评估率75.6%。确诊新生儿听力损失80例,新生儿听力损失(单、双侧)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3.8‰,双侧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1.8‰。听力损失临床原因不明者77.5%(62/80),孕期和围产期因素15.0%(12/80),先天性听力损失家族史7.5%(6/80)。听力损失确诊年龄提前19.7个月,总的干预率47.4%(9/19),1岁以内干预率26.3%(5/19)。结论: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确诊年龄提前。但还需努力完善随后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听力筛查(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NHS),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国际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快速听性脑干反应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听性脑干反应(auto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和特点。【方法】对700例未通过使用瞬态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筛查的新生儿和高危儿于生后42 d时应用TEOAE AABR进行听力复筛,AABR未通过者需进行ABR确诊。【结果】TEOAE复筛未通过率为18.3%,接受AABR筛查未通过率为12.7%。2例高危儿初筛TEOAE通过,而AABR复查未通过,后经两次ABR确诊为听力异常。【结论】AABR具有快速、方便、无创、灵敏、客观等优点,能降低TEOAE筛查假阳性和假阴性,是一种比较好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尤适合高危儿听力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苏州市区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的筛查,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方法 使用丹麦MADSEN耳声发射仪,对6 148例新生儿在出生后22~25天进行耳声发射检查,初筛未通过者在42天后再次复查畸变耳声发射或快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复筛仍未通过者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以确定听力损失的性质和程度.结果 553名新生儿未通过初筛,未通过率为9.0%(553/6 148),其中463名初筛未通过患儿进行复查,复查率为83.7%(463/553),242名通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复查,占52.3%(242/463),221名未通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复查,221名患儿中119名通过了快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复查,占53.8%(119/221),102人需要进行听性脑干反应诊断检查,最终确诊18人异常,发生率为2.93‰,其中轻度9人,中度3人,重度3人,极重度3人,其中1人为听神经病.结论 苏州市区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为2.93‰.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和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方法:新生儿出生3~5天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进行初筛。未通过者及有听损伤高危因素的于42天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快速脑干反应进行复筛;异常者于3个月时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第1次诊断,仍异常者6个月用听性脑干反应和多频稳态反应第2次确诊;有听力损失的采取干预措施并进行随访。结果:初筛时正常儿未通过率为16.8%、高危儿为38.2%;42天复筛阳性率为13.4%;3个月接受第1次诊断的有388例,其中222例(362耳)结果异常;6个月接受诊断的有107例,其中91例(157耳)异常;天津市先天性耳聋发病率为1.9‰左右。结论:先天性听力损失是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因此开展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势在必行。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复筛率低,跟踪、随访情况差,因此加强宣传减少漏筛尤为重要。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提高聋儿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听力筛查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李晶  钱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5):498-499,502
听力障碍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缺陷,听力障碍新生儿如得不到及时发现,可给患儿交流、教育、生活质量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但通过听力筛查,可对患儿做到及时发现、及早干预,从而使患儿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正常发展。作者对新生儿的筛查模式、筛查方法及其随访与追踪、干预、以及遗传学病因方面的研究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和听力障碍发病情况及早期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NICU中高危新生儿病情稳定时进行初筛,未通过者1~2月后作第2次复查,仍未通过者分别于3~6月龄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仍未通过者考虑可能存在听力障碍,进行早期干预,生后12~18个月进行评估患儿语言、智力等发育程度,并与同年龄段的正常发育儿童相比较,仍存在听力障碍的患儿进行远期干预。结果:随机筛查519例高危儿,初检结果未通过168例,阳性率为32.36%,复检168例,复检率100%,复检阳性53例,3~6月龄时作ABR检查,可疑听力障碍38例,生后12~18个月与该年龄段正常发育的儿童进行评估,发现18例病人听力障碍得到了早期发现和治疗,而有20例病例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结论:NICU中高危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应该常规进行听力筛查,DPOAE结合ABR是一种较好的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发现有可疑听力障碍的高危儿应该进行早期干预,以减轻患者及家庭社会的经济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开展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有效措施,是减少听力障碍对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有效模式,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合理途径与措施。方法:应用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诊断技术对29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复筛未通过的婴幼儿在3个月内进行听力测试。ABR异常者,6个月内做第2次ABR测试。结果:29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婴幼儿经ABR确诊双侧ABR正常的为58例(19.6%)。有238例单耳或双耳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阳性率为80.4%。其中绝大多数的听力障碍属轻、中度。双耳极重度听力障碍24例。结论: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是非常必要的和有效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婴幼儿在6个月时进行ABR听力确诊,可以早期发现耳聋。再对其中的听力障碍儿进行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及语言训练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郭锋 《现代保健》2009,(36):161-162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了解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状况。方法应用丹麦研制的手持式耳声发射仪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配合听性脑干反应两步筛查。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1219例,听力筛查率99.03%,3例诊断为听力障碍,听力异常发病率为0.25%。结论耳声发射技术是适用于临床的一种快速、可行、无创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配合听性脑干反应两步筛查,可大大降低假阳性率,及早发现听力损失患儿,尽早进行听力追踪,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该地区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廊坊地区出生的79 45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及高危儿42天后采用DPOAE联合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进行复筛,复筛阳性者采用AABR+ABR+DPOAE+声导抗等听力测试做最后确诊,确定听力障碍的程度和性质。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79 450例,初筛率92.5%;初筛通过69 122例,通过率87.0%;复筛8 125例,未通过975例,阳性率12.0%;确诊201例,总发病率2.5‰,其中轻度听力损伤108例,中度听力损伤56例,重度37例。结论:对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可早期发现听力异常,及时给予干预,减少听力损害的发生,促进言语发育,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局部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及康复现状。方法:10所医院应用耳声发射技术(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进行统一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确诊并干预。结果:自2000年5月-2002年9月,活产数23 355例,21 179例新生儿进行筛查,初筛率90.7%,初筛未通过2 547例(12.0%),其中2 231例(87.6%)进行了复筛,复筛率87.6%,复筛未通过1 56例,进行听力学评估118例,未通过者的听力学评估率75.6%。确诊新生儿听力损失80例,新生儿听力损失(单、双侧)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3.8‰,双侧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1.8‰。听力损失临床原因不明者77.5%(62/80),孕期和围产期因素15.0%(12/80),先天性听力损失家族史7.5%(6/80)。听力损失确诊年龄提前19.7个月,总的干预率47.4%(9/19),1岁以内干预率26.3%(5/19)。结论: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确诊年龄提前,但还需努力完善随后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及影响听力筛查的因素。【方法】 对NICU新生儿在病情稳定后及出生42d时常规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DPOAE)进行听力初筛和复筛,初筛同时调查每个新生儿的出生史、家属史、母亲妊娠史、父母社会阶层等。复筛未通过者ABR检查,ABR检查异常者在6个月时再次复查ABR,经两次ABR检查异常者确诊为听力损失。所有资料均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ICU新生儿287例,初次筛查通过223例,通过率77.7%;复筛227例,通过213例,通过率93.8%;3个月内ABR检查14例,通过11例,未通过3例在6个月时再次ABR检查,最后确诊听力损失2例,听力损失发病率7.0‰,其中1例初筛通过。初筛通过率右耳高于左耳,女婴高于男婴,足月儿高于早产儿,出生体重2500g以上者高于2500g以下者,单胎高于多胎,日龄小于6d者高于6d以上者。【结论】 全体NICU新生儿均应成为听力监测的对象,两次常规筛查是NICU合适的筛查模式。影响DPOAE筛查的因素有性别、孕周、出生体重、胎数,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