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北京市3~6岁儿童血压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的关系,探讨儿童高血压与肥胖及肥胖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4—10月进行的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研究(Beijing children metabolic syndrome study,BCAMS)中1 862名3~6岁儿童(男942,女920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压水平与BMI及WC的关系;以BMI标准分别划分儿童超重和肥胖,以WC标准划分腹型肥胖,分析肥胖与高血压状态的变化及其趋势。【结果】北京3~6岁儿童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tolic blood pressure,DBP)均值按BMI和腰围正常、超重和肥胖组顺序依次升高;控制年龄和性别后,BMI、腰围与SBP和DBP呈独立正相关(P0.001);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BMI肥胖组高血压患病率为45.9%,高血压发生风险是正常组的3.3倍;腹型肥胖组高血压患病率为38.6%,高血压患病风险是正常组的2.6倍。【结论】儿童BMI、WC与SBP和DBP呈正相关,用BMI和腰围评价的肥胖均可增加儿童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高血压患病率随着肥胖程度增加呈现成倍上升趋势。控制儿童BMI和腰围可以降低儿童血压水平,从而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分析2014年广州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单纯腹型肥胖、复合型肥胖与血压之间的关联性,旨在为高血压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广州市11个区的15所小学和15所中学的13 004名7~18岁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方差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肥胖类型与血压水平[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及血压偏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协方差分析显示,男生和女生中不同肥胖类型学生间SBP和DBP平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男生中,超重肥胖、复合型肥胖的SBP、DBP水平均高于正常体重学生(P值均<0.01);女生中,血压水平在不同类型肥胖的变化趋势大体为复合型肥胖>腹型肥胖>超重肥胖>正常体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和女生的复合型肥胖与血压偏高风险的关联性最强(男生:OR=4.40,95%CI=3.61~5.36;女生:OR=5.25,95%CI=4.16 ~ 6.64).在男生中,超重肥胖者的血压偏高风险亦高于正常体重者(OR=2.68,95%CI=1.31 ~5.49),但腹型肥胖者与血压偏高之间未见统计学关联.女生中,腹型肥胖和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是引起儿童青少年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复合型肥胖学生中引起血压升高的风险最高,其次是超重肥胖或腹型肥胖.  相似文献   

3.
汪燕妮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8):1201-1203
了解兰州市7 ~15岁学生高血压流行现况,为学生高血压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抽取兰州市12所小学和3所初中在校学生共8 633名,进行体格和血压测量.结果 兰州市7~15岁儿童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为4.59%,高血压检出率为2.24%;男生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高于女生(x2=6.492,P=0.011).学生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检出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男生正常高值收缩压(SBP)检出率为4.06%,正常高值舒张压(DBP)检出率为3.88%;SBP高血压检出率为1.88%,DBP高血压检出率为1.93%.女生正常高值收缩压检出率为3.43%,正常高值舒张压检出率为2.51%;SBP高血压检出率为1.65%,DBP高血压检出率为1.68%.结论 兰州市儿童血压异常检出率低,仍应加强预防该地区儿童高血压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8~17岁少年儿童血压特点,为流行病学及预防成人高血压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阳市8~17岁的7963例儿童进行血压、身高及体重等测量,并填写统一制定的问卷调查表,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贵阳市8~17岁少年儿童的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以收缩压增长明显,男、女生相比而言,男生增长明显。②高血压患病率为5.16%(411/7963例),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6.37%比3.93%,P<0.01);男生在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女生在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不同体质指数儿童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贵阳市男女儿童血压随年龄的变化有着不同特点;体质指数超过正常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提示控制体重可减少少年儿童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镇江市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现状及检出情况,为防控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2019年江苏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手册”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对镇江市7~17岁学生的血压及血压偏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204 803名学生,平均收缩压(SBP)为(110.05±14.51)mmHg,舒张压(DBP)为(68.72±9.17) mmHg,男生平均SBP高于女生,平均DBP低于女生;城市学生平均SBP和DBP均高于乡(镇)村学生,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共检出血压偏高46 646例,检出率为22.8%,以14岁和16岁年龄组最高(均为27.1%)。结论 镇江市7~17岁儿童青少年的血压偏高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应重视儿童青少年血压监测,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7~13岁儿童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为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经济水平,分层随机选取江苏省4个县区的8所学校进行调查,调查资料包括儿童体检和家庭问卷调查,应用相关和偏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儿童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结果对3 693名7~13岁儿童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与血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BMI值与儿童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呈显著相关(均有P<0.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312和0.217;不同体重组间比较发现,SBP和DBP的均数都是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分别比较SBP高、DBP高以及血压高和不高组的BMI值,分析发现SBP高、DBP高、血压高者的BMI值显著高于SBP不高、DBP不高、血压不高者,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超重、肥胖对儿童血压升高有影响,控制超重和肥胖是...  相似文献   

7.
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阐明儿童青少年时期高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为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2004年监测结果,应用相关和偏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对146211名7~17岁儿童青少年的血压和体重指数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各年龄组SBP和DBP均值均呈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的趋势;男生体重正常组高血压患病率为1.6%,超重组为4.2%,肥胖组为9.9%,女生高血压患病率也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BMI与SBP及DBP进行相关分析,BMI与SBP的相关系数为0.392,BMI与DBP的相关系数为0.305(P〈0.05),与SBP和DBP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40和0.171(P〈0.05)。同时,对各省城乡儿童青少年的血压偏高患病率与超重肥胖患病率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各省城乡儿童青少年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的患病率与肥胖患病率都有显著相关。结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有显著的相关性。预防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应从预防超重和肥胖做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体成分指数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4326名7~12岁儿童进行身高、体重、血压和皮褶厚度测量,采用回归方程推算体脂比(BF%),用公式计算脂肪组织指数(FMI)=BF%×体重/身高2和非脂肪组织指数(FFMI)=(体重-BF%×体重)/身高2.结果 FMI、FFMI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呈一定程度正相关,7~12岁儿童FMI与SBP的相关系数为0.432~0.531(男生)、0.413~0.485(女生),与DBP的相关系数为0.316~0450(男生)、0.345~0.421(女生).FFMI与SBP的相关系数为0.214~0.366(男生)、0.108~0.383(女生);与DBP的相关系数为0.090~0.250(男生)、0.063~0.214(女生).血压与FMI的相关性高于FFMI.血压偏高儿童的体成分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儿童,以FMI差距最大.结论 预防儿童高血压应从控制体脂肪、预防肥胖做起.  相似文献   

9.
李双双  马传伟  席波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449-1452
了解中国7~17岁儿童青少年1993-2011年血压水平和血压偏高检出率变化趋势,为我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基于1993,2000和2011年3次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横断面数据,选取具有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完整资料的4 715名7~17岁的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结果 1993-2011年儿童青少年SBP和DBP水平分别增长3.4和1.5 mmHg,其中男生、7~12岁和城市儿童增长幅度较大.血压偏高、单纯收缩压偏高和单纯舒张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从1993年的10.0%,2.1%和9.3%增加到2011年的12.9%,3.0%和11.7%,分别增长2.9,0.9和2.4百分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检出率分别从1993年的4.8%,1.4%和4.9%增加到2011年的10.8%,8.8%和19.7%,分别增长6.0,7.4和14.8百分点(x2值分别为61.4,132.7,229.7,P值均<0.05).相对于男生,女生血压偏高的OR值为0.79(95% CI=0.66~ 0.95);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超重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OR值为2.11(95%CI=1.57~2.84),肥胖OR值为3.14(95%CI=2.15~ 4.59);与正常腰围相比,腹型肥胖OR值为1.65(95%CI=1.22~2.22).结论 1993-2011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血压偏高、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检出率均呈增加趋势.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肥胖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青岛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血压现状,明确学龄前儿童肥胖与血压的关系。 方法  采用整群方便抽样,抽取青岛市城区13家中等规模幼儿园,测量大、中、小班儿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评价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分析儿童肥胖与血压间的关系。 结果  青岛市城区学龄前儿童收缩压(systob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均值分别为(95.52±7.66)mmHg和(62.78±6.52)mmHg;调查儿童中高血压检出率为13.50%;儿童SBP和DBP与BMI、腰围、臀围和腰围身高比均呈正相关;BMI和年龄与血压存在线性回归关系;超重组和肥胖组儿童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为正常体重组的5.191和2.824倍。 结论  青岛市城区学龄前儿童高血压发病率较高,超重和肥胖是其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因此在防控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同时,学龄前儿童血压监测与高血压早期干预应尽快提上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浓度与青春期肥胖儿童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测定32例肥胖高血压患儿、31例单纯性肥胖患儿和34例健康自愿者的空腹血清瘦素浓度、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计算体质指数(bodymass index,BMI)和平均动脉压(MAP),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相对浓度,分析瘦素与上述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①肥胖高血压组和单纯性肥胖组血清瘦素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高血压组血清瘦素浓度高于单纯性肥胖组(P<0.05);②正常组、单纯性肥胖组和肥胖高血压组女童的血清瘦素浓度均分别显著高于同组男童(P<0.05);③瘦素与BMI、SBP、DBP和腰围呈正相关性。【结论】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且血清瘦素水平与血压之间有相关关系,推测血清瘦素可能参与了青春期肥胖儿童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西安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病情况。 【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西安市城区7~18岁中小学生13 994人,采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诊断超重和肥胖。采用三次样条对西安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重、身高和BMI百分位数进行拟合,将身高,体重P50,及BMI的P85、P95百分位数值与2005年中国全国标准进行比较。 【结果】 西安市城区7~18岁中小学生超重总发病率为10.42%,男生和女生分别为11.85%和8.83%;肥胖总发病率为4.67%,男生和女生分别为4.92%和4.40%。男生身高P50值在10~15岁(除12岁)比全国标准稍低,男女体重和女生身高P50中位数与全国数值基本接近;男生BMI的P85、P95数值与2005年全国水平基本接近;女生P85和P95值在14岁以前与全国水平基本接近,15岁后有所减低。 【结论】 西安市中小学肥胖发病率在17年间增加了一倍,制定预防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有效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东莞市横沥镇儿童少年肥胖与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该地区开展慢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东莞市横沥镇3~17岁的10 820名儿童少年进行调查,完成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测量的9 651名。结果 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检出率各为12.0%、4.1%、6.8%。男女生超重(8.9% vs 16.2%)、肥胖(5.0% vs 3.1%)、中心性肥胖(7.2% vs 6.2%)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血压检出率为4.4%;男女生高血压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生较女生低(3.8% vs 5.1%,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巨大儿、父母肥胖是3~6岁年龄段肥胖的危险因素;男生、7~12岁、巨大儿、父母肥胖、进食快、睡眠时间不足或过长是7~17岁年龄段肥胖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是3~6岁年龄段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女生、13~17岁、低出生体重、父母有高血压、超重、肥胖是7~17岁年龄段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东莞市横沥镇3~17岁儿童少年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检出率较发达大城市低,高血压检出率处于中等水平。3~6岁与7~17岁儿童少年肥胖及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城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情况。【方法】200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区和虹口区11所中小学学生6 965名,男3 440人,年龄(12.6±3.5)岁,女3525人,年龄(12.5±3.5)岁。采集数据包括每位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结果】2006年上海7~18岁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均值,BMI百分位数值;在身高发育曲线图上,11和12岁时,男女身高发育曲线出现典型的二次交叉,体重发育曲线图未见二次交叉现象;超重和肥胖学生分别为916名(13.2%)和590名(8.5%),其中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6.6%(572/3 440)和11.5%(396/3 440),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8%(344/3 525)和5.5%(194/3 525)。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χ2=173.5,P<0.01)。【结论】目前上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符合一般规律,生长发育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男生与青春发育前期的女生的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超重与肥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6~12岁儿童高血压检出率,探讨体质指数(BMI)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测量成都市2462名6~12岁小学生的血压、身高和体重,按BMI将受检对象分为正常、超重和肥胖组,分析比较各组血压的差异及血压与BMI的关系。结果在校学生中高血压总检出率7.27%(179/2462),其中男生95名,检出率为7.84%,女生84名,检出率为6.70%;高血压检出率在肥胖、超重和正常组学分别为24.37%(40/165)、14.11%(42/298)和,4.85%(97/1999),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P<0.01,P<0.05);SBP和DBP值都是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P<0.001);偏相关分析:BMI与SBP和DBP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45、0.2932,P<0.01)。结论儿童血压与年龄、BMI呈正相关,超重和肥胖者高血压危险性明显增加,提示防治儿童超重和肥胖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薛建  王莹  李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1):1142-1144
目的 了解山东省学龄儿童血压偏高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儿童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6 895名7~17岁儿童进行血压和相关指标的测量,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水平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总体上男生血压水平高于女生(P<0.001)。采用中国儿童血压参照标准,其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3.0%。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乡村,13~17岁组高于7~12岁组,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组高于正常组(P<0.001)。偏相关分析显示,血压与身高、体重、胸围、腰围、皮褶厚度、腰身比、体重指数、心率、肺活量呈正相关(P<0.05),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呈负相关(P<0.01),其中体重与血压的相关性最强。与血压正常者相比,血压偏高者身材较高,体形偏胖,肺通气功能偏低。结论 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是儿童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连市6~17岁儿童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发生状况,为流行病学及预防成人高血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大连市某区的小学、初中各两所学校,对4所学校所有的6~17岁学生进行血压测量及有关数据采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1 745名儿童,其中男童907名,女童838名,收缩压平均水平(106.58±14.26)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平均水平为(68.47±9.44)mmHg,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检出高血压163名,患病率9.3%,其中男童患病率11.9%,女童患病率6.6%,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与体质指数呈正相关。【结论】6~17岁儿童年龄与血压呈正相关,以收缩压增长明显。肥胖与儿童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长沙市学龄儿童纵向生长规律和体格偏离趋势,为儿童生长发育研究提供纵向基础资料。 【方法】 采用纵向追踪方法对889名学龄儿童每年一次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自一年级追踪至六年级。采用2005年中国儿童生长参照标准进行营养状况及身高水平评价,计算其年增长速度及体格偏离检出率的变化情况,比较学龄儿童与全国标准的差距。 【结果】 1)男生身高增长速度平均为5.3~6.2 cm/年,11岁开始加速;女生平均为5.5~7.0 cm/年,9岁开始加速;体重增长速度逐年加大,10岁起增长明显。2)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身高均低于全国标准,但随年龄增长差距缩小;8岁前男、女生平均体重低于全国标准,但8岁后赶超。3)随年龄的增长,身材矮小检出率逐年下降, 肥胖、超重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消瘦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长沙市学龄儿童的体格发育遵循基本规律,但体重增长幅度大于身高增长幅度。长沙市学龄儿童平均身高低于全国水平,而超重、肥胖儿童快速增加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与血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阐明北京地区7~15岁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或体质指数,BMI)与血压的关系,并为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提出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分类标准是否能够敏感区分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组的血压值提供交叉验证的依据。方法 2000年4~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北京地区5155名6~15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肥胖流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按照WGOC推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分类标准建议,以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儿童高血压标准诊断儿童高血压,采用Person相关分析、t检验、X~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其中7~15岁4982名研究对象的资料。结果(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的影响后,7~15岁儿童青少年的BMI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独立正相关[偏相关系数(r)检验P<0.0001,BMI与SBP、DBP的偏r分别为0.323 87和0.245 88;(2)SBP值、DBP值都是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3)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组间高SBP率、高DBP率、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值<0.0001),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超重、肥胖组患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2.96和4.85。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高达19.70%和24.22%。(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和体重对SB  相似文献   

20.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儿童青少年的血压现状及高血压检出情况,为防控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的方法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对2014年宁夏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11 132名7~17岁学生的血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平均收缩压(SBP)为(106.64±12.27)mmHg,舒张压(DBP)为(69.26±9.07) mmHg.男生SBP水平[(108.00±13.00) mmHg]高于女生[(105.29±11.34) mm-Hg],回族学生SBP[(107.73±12.13) mmHg]、DBP[(69.54±9.02) mmHg]水平均高于汉族[(105.79± 12.31)(69.04±9.10) mmHg];乡村儿童青少年SBP[(106.31±11.87) mmHg]低于城市[(106.99±12.67) mmHg](t值分别为11.751,-8.307,-2.846,2.932,P值均<0.01).共发现高血压1 564例,检出率为14.0%,以17岁年龄组最高(18.0%);高值血压检出1 637例,检出率为14.7%,以13岁年龄组最高(23.4%).汉族学生高血压检出率(12.9%)低于回族学生(15.5%)(x2=14.604,P<0.01);不同性别和城乡学生高血压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宁夏回族自治区7~17岁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应高度重视监测儿童青少年的血压,以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