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王琦 《家庭健康》2007,(2):12-13
朋友王先生正在伏案工作,一不小心笔掉到办公桌底下,他俯身去捡,突然一阵剧烈的腰痛.他“哎呀”了一声.就躺在地上。120救护车将他送到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当记者去医院看望他时,不禁吃了一惊.同室的患者均在40岁左右。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去父亲所在的干休所,碰见父亲的学生黄天罡,他说自己得了糖尿病,乍听起来还有些不相信,因为糖尿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他只有34岁,怎么可能呢?后来听他一讲,又翻阅了相关资料,殊不知,糖尿病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只是Ⅱ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Ⅰ型糖尿多见于青幼年人。父亲的学生虽然只有34岁,但病症却十分典型。起初黄天罡仅仅患有牙周炎、牙出血,按常规治疗,却久治不愈。一次在外出差,他感到疲劳、口渴,而且尿频。回来后,他就到医院去检查,看病的是位年纪较大的医生,听了他诉说的症…  相似文献   

3.
悲喜交集: 一病人,在50岁时发现惠了2型糖尿病.但她不相信医生的诊断与劝诫,从不到医院随诊,也不接受任何治疗。结果,才过了两年,52岁的她就双目失明了(检查为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Ⅳ期)。  相似文献   

4.
张大爷有个儿子.今年30多岁了.整天不学无术,在社会上四处闲逛,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让张大爷操碎了心。前些天因为拦路抢劫而入狱.当张大爷听到这个消息时如晴天霹雳.当即晕倒。后来一段时间张大爷觉得浑身乏力.到医院一检查,张大爷得了糖尿病,医生说张大爷的糖尿病和生气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乐久  齐国帅 《健康大视野》2012,(23):108-111
在包头.一提到石福彦,人们就会把他和糖尿病联系在一起.而只要是求治糖尿病,人们就必然要想方设法找到石福彦诊疗后心里才踏实。石福彦何许人也?内蒙古包钢医院内分泌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  相似文献   

6.
老李和老张是多年的老邻居.也是糖尿病病友.他们经常一起在公园里遛弯。有一天他俩在聊起同患的糖尿病时.老张告诉老李他小腿前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褐色斑块.不知是与糖尿病有关,还是在哪磕碰的。老张说这话时满不在乎.并说这些小斑块早就有了.不疼不痒.不用管它。这时老李反而为老朋友着急。因为他曾经听大夫说过,糖尿病患者要是下肢出现了这种斑斑点点.说明他的下肢供血出现了问题。所以.他劝老张还是去医院看看吧。  相似文献   

7.
《医疗保健器具》2004,(2):15-15
老王患糖尿病十多年了.由于坚持合理用药、严格控制饮食和坚持适宜的运动.病情一直很平稳,虽然久病多年,却没有发生并发症可最近单位搞技术职称晋升,他职称没晋上.而比他晚几年参加工作的同事却晋上了。为此,他找管职称评定的领导谈话,谈崩了,大吵了一架.回家气得一夜未合眼,第二天刚上班就昏倒了,急送医院抢救,医生说是糖尿病合并酮中毒。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增长迅速.我国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已由1996年的3.21%增至2002年的4.37%。全国约有4000万2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为0.6/10万(1996),它的处理和理想控制不能通过住几次医院和看几次门诊得到解决。国际糖尿病联盟在1995提出通过教育来降低无知的代价。  相似文献   

9.
一场糖尿病“冤案” 张师傅去年刚从单位退休,现今又成了老年活动中心的积极分子。前不久。常跟他在一起活动的老牌友有好几个都查出了糖尿病,他心里多少有点担心.是不是自己也该查查了?于是。就到附近药店买来尿糖试纸.回家一测,竟然出现4个加号!  相似文献   

10.
刘芸 《长寿》2009,(11):7-13
说来真让人悲哀:我们小的时候,对“糖尿病”这个词非常陌生,如果听说谁谁患有糖尿病.就如同我们那时听说谁谁贪污了公家的钱那样倍感稀奇;而现在,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身边,患糖尿病的人真是太多了!单位里、亲戚中,简直不胜枚举。去各大医院糖尿病专科看一看,那里总是人头攒动,人满为患。  相似文献   

11.
家住上海某空军干休所的老张,今年80岁,患有2型糖尿病。独自一人到杭州游西湖,在上游船时,由于过度劳累,加上心里着急,脚步一乱,足下一滑,造成小腿骨折,皮肤擦破。由于他患有糖尿病,摔伤后皮肤和骨折一直难以愈合,在医院里住了三个多月,这次出游,给老张身心带来极大痛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日渐增多,但因子女往往忙于工作或家务,这些老人在外出时就大多缺人陪伴,这样,一个潜在的危险——不慎跌倒,就时时在威胁着他们。  相似文献   

12.
陶海 《家庭医学》2007,(12):17-17
张老师刚进入36岁.就发现眼睛看近处明显感觉疲劳.阅读不到半小时就出现头昏、眼睛酸胀不适。开始还能忍受.一个月以后就忍不住了.于是到医院做了一次眼科检查。医生告诉他眼睛已经出现老花了.看书时需要配戴老花镜.张老师一听,还不太乐意.“我才36岁啊,还没有40岁呢.怎么就会有老花眼了?”.”我的眼睛从小就有远视.这个我知道,但是也不至于刚进入36岁就老花吧?”。针对他的问题.医生给他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儿童被查出患糖尿病后.家长的反应出奇地一致:不相信事实。“怎么会”“怎么办”被反复挂在嘴边:当辗转多家医院被确诊后.家长转而迫切想知道儿童糖尿病能不能被根治.治疗会不会影响发育。  相似文献   

14.
64岁的周先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自从两年前患了糖尿病后.每天早晨一大早他就起来锻炼去了.运动量比过去大了几倍,原因是认为早晨空气新鲜,同时.加大运动量可以消耗掉身体内多余的糖分。随着糖尿病人的增多.有周先生这样想法的人不是少数。  相似文献   

15.
郭俊 《健康博览》2022,(1):40-41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足与心脏病之间是没有关系的,一个处于下半身,一个处于上半身,两者独立存在。而在临床上,很多糖尿病足患者会伴有心脏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浙江医院就发现了一例“特殊”的心梗患者。来医院治“脚”却查出了心梗,今年71岁的王大伯(化名),患2型糖尿病已有20多年,同时伴有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一直以来,王大伯都在偏远的浙南老家依靠打胰岛素和服用□服药治疗,偶尔才去医院复查监测。  相似文献   

16.
陈玉其 《健康》2011,(3):79-79
广告公司的张经理今年36岁,元旦后他做了个全身体检。在体检中发现,他餐后两小时血糖值为8.8毫摩尔/升,超重44斤。当然,不体检他也知道自己超重,这完全在张经理的意料之中,因为他几乎天天有应酬。但是血糖高却是张经理没有料到的,因为他的父母都没有糖尿病,况且他还这么年轻,血糖怎么就高了呢?通过进一步检查,医生排除了“糖尿病”的诊断,说他目前属于“糖耐量异常”,建议他参加健康管理,否则就离糖尿病不远了。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医院感染因素的探讨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为了达到把医院感染的监测与临床治疗相结合,以提高临床对专科疾病治疗水平。方法对占医院感染的约1/6的糖尿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采用回顾性的临床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医院感染率为0.22%,占住院糖尿病的9.91%,占医院感染构成比的14.56%。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为1.75%,占医院感染死亡的17.65%。糖尿病患者的易感染因素与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的压力、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基础疾病以及血糖值的高低有着密切关系。糠尿病医院感染的部位为肺部感染、真菌感染、泌尿系感染、切口及皮肤感染等为主,主要病原微生物为G-菌、其次为G+菌和真菌。结论证明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必须把高龄、住院时间长、有合并症及各种慢性疾病的糖病患者视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8.
刚从鬼门关走了一圈的老张,大骂街头无良售药人员的欺骗行为,内心也责怪自己过分追求根治和不用服西药。原来,国庆期间,他与妻子到公园看花赏月。公园里一角有免费送药的活动,大张旗鼓地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老慢支的药物。有十多年糖尿病吏的老张也凑凑热闹。但所谓的免费,只是免费送一天的药,后面的药都是要钱的。听说可以根治糖尿病.老张动了心。最后买了一大盒,花了近千元。回到家后,没有与主管医生商量,就停了降糖药,服用那些“降糖神奇药丸”。谁知没到3天,便出现软弱无力、头晕眼花、不想吃东西的情况。妻子将他送到医院时,他已经神志不太清楚了,经过抢救才脱离危险。大夫告诉他,他因为乱停药.得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相似文献   

19.
《家庭健康》2006,(9):60-60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褥疮发病率约占住院病人的7.4%,仅三大疾病的住院人数每年就有5000多万人次.即每年有300多万人患有褥疮。糖尿病患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糖尿病患者,并以每10年增长3倍多的速率递增。7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坏疽发病率约为56%,临床上70%的截肢的患者患有糖尿病,全世界每30秒钟就有一人截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兰政文 《家庭医学》2008,(12):18-19
媛媛婚后不久就有了好消息,自然地成了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孕期半年后,虽然自我感觉不错,仍然在全家人的劝说下到医院做了例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其他项目都正常,唯独空腹血糖值“高高在上”,医生告诉她得了糖尿病。 媛媛得的糖尿病比较特殊,因为发生在孕期,医学称为妊娠糖尿病。统计资料显示,每30个孕妇中就有一人被妊娠糖尿病所击中。不难明白,当像媛媛那样“身怀六甲”之后,将预防妊娠糖尿病纳八孕期保健乃是势在必行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