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曰:“少阳之为病,口若、咽干、目眩也。”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主方,少阳病是半表半里证候,本病的发生由它经传来,也可出本经自受发病。1 临床辨证少阳证病机为枢机不利,正邪分争,进而导致脾  相似文献   

2.
小柴胡片是重庆桐君阁药厂根据古方小柴胡汤研制而成的中成药片剂,为进一步确证小柴胡片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对70例少阳证患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小柴胡片有明显的解表散热、疏肝和胃之功效,治疗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症总有效率为88.57%。  相似文献   

3.
小柴胡汤是东汉医家张仲景所创,原本为伤寒中风少阳证而设,在临床应用很广,前人曾喻该方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下面就其方解及临床应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柴胡汤治疗皮肤病的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抓主证、确立柴胡证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少阳证主方,<伤寒论>中第101条日:"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汪苓友日:"柴胡证者,谓邪入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也.但见一证,谓或口苦,或咽干,目眩,或耳聋无闻,或肋下硬满,或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等".皮肤病虽有外在皮疹,重视局部辨证.然内治之基础与内科相同.见到"柴胡证"即可用小柴胡汤,并结合局部辨证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5.
小柴胡汤乃<伤寒论>少阳证主方,其应用范围极广,笔者使用该方治疗痤疮、黄褐斑、斑秃、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外阴瘙痒症、慢性前列腺炎、口腔溃疡等病疗效明确,体现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圆机活法的辨证沦治思想.本文将对小柴胡汤在皮肤科疾病中临床运用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王旭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341-342
<正>"小柴胡汤"源于东汉张仲景撰《伤寒论》第97条,有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之效,主治邪在少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或微黄腻,脉弦等症。本方疏透与清泄并用,胆胃兼调,寓扶正于祛邪之中,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笔者源其方义,随证加减,用于临床均获疗效。笔者选择临床实践中应用小柴胡汤治疗的典型病例4例,将针织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药仅七昧,组织严谨,是著名的和解剂,常用来治疗少阳正证、变证、热入血室等病证,笔者扩大其方应用范围,获益非浅。今据临床所得,举以数例,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   

8.
小柴胡汤的药理研究及该方在发热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乐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9):2930-2931
小柴胡汤是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名方,原方由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洗半斤),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劈十二枚)上7味药组成,具有和解少阳、扶正祛邪的作用,是伤寒少阳证主方。方中柴胡为少阳专药,轻清  相似文献   

9.
丰素娟 《中国药业》2000,9(7):39-40
小柴胡汤最早见于仲景《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及生姜、大枣组成,主治伤寒少阳证,被称为“和解表里之总方”。后世医籍中方剂以“小柴胡汤”名者尚有20余首,这些方剂虽与仲景方名同,实则有异,而其中大多数又是由仲景方衍化而来的,故分析诸小柴胡同名方与仲景方的衍化关系,既可加深对仲景小柴胡汤的认识,亦有神于其临证加减应用。今择其要者简述如下。1《太平圣惠方》卷9小柴胡汤,由仲景小柴胡汤方(以下简称“仲景方”)加赤芍、积实组成,用法中去枣。主治伤寒病六日,其病深结在脏,三阴三阳俱受病。仲…  相似文献   

10.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调和阴阳、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畅达气机的作用,集寒热补泻于一方,为和解法主方。小陷胸汤由黄连、半夏、瓜蒌组成,辛开苦降,有清热涤痰开结之功。二方合用加上鱼腥草、贝母、栀子治疗邪陷少阳,痰热内阻证,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小柴胡汤见于《伤寒论》主要用于治疗少阳证,笔者自2005至2008年以来,应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郁热型9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少阳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中医辩证分型为少阳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使用DSQL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试验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治疗维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辩证为少阳证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治中》。主治:(1)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自,脉弦者[1]。(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其实本方临床运用广泛,可用于少阳枢机不利病机的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医辨证属此范畴的热人血室、发热、黄疸、呕吐、胃痛、咳嗽、鼻出血、心悸、眩晕、水肿、失眠、阳痿、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皆可用本方治疗,甚至某些疑难杂症亦可从此方考虑,每有奇效^[2]。笔者现将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是张仲景为治少阳证而设,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具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和畅气机等作用,主治伤寒邪入少阳,证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作者曾从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主任医师李玉彦,李老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对<伤寒论>研究精深,对柴胡方诊治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整理数例,以示其巧用经方之一斑.  相似文献   

15.
结合小儿体质和久咳的症状特点,阐释从少阳论治小儿久咳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柴胡剂进行类比归纳,以期为临证具体的辨证、选方提供参考依据。附典型案例3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6.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里治少阳病的主方,主治伤寒少阳症,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目眩脉弦等。此方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笔者临床常用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三焦理论看“和剂”小柴胡汤的后世化裁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少阳三焦病机理论,对经方小柴胡汤的后世化裁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类比较,展示了本方作为和法之祖,妙在疏气转枢而能兼通八法的化裁规律及证治基础,为发掘古典经方中所蕴藏的深厚的学术意义及广泛的运用价值,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郑启仲教授认为,对此条文的理解,其核心应该是强调临床要坚持辨证论治原则,抓主症,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且要"知常达变",对于"一证",不必界定在《伤寒论》中所提及的适应小柴胡汤的某症某脉上,而是应该依据临证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去灵活把握。只要能真实反映少阳病的病机和本质的任何脉症,都应列入"一证"的范畴内,而不必所有当见症悉具。相反,如果病机不符,即使有相同的症状,也不可使用小柴胡汤。不仅小柴胡汤,《伤寒论》中其他经方,抑或后世时方的运用亦皆如此。附案例2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9.
小柴胡汤是笔者在临证中最常用的处方。现结合具体病例谈谈小柴胡汤在临床中的运用。1外感发热1.1 外感低热 以全身酸痛,神疲乏力,不思饮食就诊。病程短,一般2~6天,为外感初期,外邪直中少阳,体温正常或稍高。例.董某,女,50岁。2001年3月2日诊。主诉:近2天全身酸痛、疲乏无力、不思饮食。诊见: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有力。证属外邪直中少阳,治宜和解少阳,方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2 g,炒黄芩12 g,半夏12 g,生姜12 g,太子参30 g,甘草6 g,大枣20 g,神曲30 g,煅龙牡各30 g。服上方1剂后,诸症消失。  相似文献   

20.
柴胡桂枝汤始载于《伤寒论》。由柴胡、桂枝、黄芩、甘草、半夏、芍药、大枣、生姜组成,系由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各取半量而成。《伤寒论》云:“血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哎,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因此,常用于主治太阳、少阳合病的发热恶寒、肢体疼痛等症。近年来该方的应用引起国内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