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水泉 《养生月刊》2010,31(5):404-405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曾写过一首绝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在九月初九重阳佳节之时,吟咏了一首怀念远方亲人的佳句.由于其词语清淡,情深意挚,从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之作.  相似文献   

2.
钱国宏 《养生月刊》2022,43(2):154-155
"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小竹缘何成大器,健身娱乐不思归."这首诗,就是对我晚年抖空竹的真实写照. 休假期间,在家闲来无事,便在老友的陪伴下,经常到公园闲转.一来二去,我发现公园内有位老人常在空地上玩一种木陀螺,技艺非常娴熟,而且那个木陀螺在空中上下翻飞的过程中,发出奇异的声响!这是什么活动啊?我当时来了兴趣,结果一打听才知道:人家玩的不是什么木陀螺,而是一种传统的技艺"抖空竹"!  相似文献   

3.
正砚铭是刻写在砚背、砚盖或砚身周边的文字。历代名人如苏东坡、岳鹏举、文天祥、徐文长、袁子才、纪晓岚等都有砚铭传世。其中苏东坡一生为他人、为自个写过不少砚铭。《全宋文》第九十一册收载苏轼砚铭三十首,另有书砚文十八篇。清代有个黄任,字莘田,是个七品芝麻官,《清史稿》言其"有砚癖",筑"十砚轩"藏砚。在其身后,连乾隆皇帝也以得到十砚轩之"真黄"为幸。前人所作砚铭,除了描述砚台的形状外,更多的是用以抒怀言志。如袁枚曾写过一首《井田砚铭》:"耕于田,夜得息;耕于砚,夜兀兀。问胡不休?曰期所收。千万年后,乃始有秋。"寥寥二十八字,不仅紧扣铭题的"田"与  相似文献   

4.
结脉一、《灵枢》《难经》《伤寒论》之结脉《灵枢·始终篇》说:"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有结动之名而未言其象.后世以《难经》之文为释,未知果当其意否?《难经·十八难》说:"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此言在正常脉搏中,时有一歇止之象,此一歇止,在不定至数中见到.《难经》并未言至数之迟数,至《伤寒论》中乃提到迟数,《辨脉法》说:"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此条言缓数,则缓有迟缓之意,与《伤寒论》中风脉缓作为宽缓之义不同.此条明白指出缓而有止歇者为结脉,为阴盛之病脉,后世大多根据此条.1.《伤寒论》中有二种不同的结脉:《伤寒论》中另有一条,提到两种不同的结  相似文献   

5.
马晓明 《光明中医》2012,27(4):649-650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素问·奇病论》指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王冰注日:"兰草味辛热平,利水道,辟不祥除陈久甘肥不化之气者,以辛能发散故也."马莳亦有云:"治之者以兰革除其陈郁之气,则辛能发散,病愈矣."张从中云:"《黄帝内经》治渴以兰除其陈气,亦辛平之剂也."张志聪则认为:"治之以兰者,盖味有所积,以臭行之,从其类而治之也."《景岳全书》中亦有载云:"以兰香叶、白葵花、黄柏、知母,少加升麻,以引清气处升而渴止".《黄帝内经》中"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的提出,对后世消渴病的治疗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寒热并用治法起源于《黄帝内经》,方剂寒热并用配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金元四大家及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对此又有许多充实和创新. 1 春秋时期 寒热并用法起源于《索问·至真要大论》,《内经》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热以寒、治寒以热",然而病情的复杂性,又常使单用寒热不能完全满足寒热错杂之病的需要,《索问·至真要大论》曰:"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阳明之夏,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这是依据天地之气淫胜的不同、六气胜复的区别,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法.又曰:"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相似文献   

7.
<正> 阴斑,系肌肤表面出现的一种浅红色或淡紫色斑块.由脾肾阳虚,气血不足或肝肾阴虚等原因所致.与阳斑同属斑之两大类型.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癍者有触目之色,而无碍手之质,即稠如锦纹,稀如蚊迹之象也,或布于胸腹,或见于四肢."阴斑"之名,首见于元·朱震享《丹溪心法·斑疹篇》:"阴证发斑,……此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独熏肺,传于皮肤而发为  相似文献   

8.
<正> 桂枝汤究竟属于哪一类的方剂,似乎不成问题,而事实上,关于桂枝汤分类归属问题,却是历来就有争议.多数医家是将本方归属解表剂中,现在试用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也是这种意见.也有一些医家将本方归于和解剂中,较早提出这种认识者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而明确提出桂枝汤为和方者,则是清代的王晋三,他在《伤寒古方通》里说:"桂枝汤和方之祖,故列于首."今人金寿山教授也说桂枝汤"是和剂,是调和营卫之剂."那么桂枝汤究竟属于哪一类方剂呢?本文想从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9.
话说安祥     
安详,是一种优良的生命质地.一个人能以宁静的心境从容地看天空云卷云舒,看地上花开花落,看世间人聚人散,这便是一种安详的修养了.唐代诗人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名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位"蓑笠翁"能一个人一条船在飞鸟藏形、行人绝迹的冰天雪地中垂钓,此间沉静的氛围展示一种风范,蕴含一种气质,折射一种心态,这就是安详.  相似文献   

10.
荣建新 《北京中医药》2007,26(11):723-724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之一,它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是在未病之前,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若疾病已经发生,应该争取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防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治未病"的思想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阐述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相似文献   

11.
在崔永元所著的《不过如此》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一天,鞠萍见崔永元忧心忡忡,便打趣地问道:"小崔哥哥,你有什么不开心吗?" 崔永元不知从何说起,便一声叹息. 鞠萍问:"你以前上班骑自行车吧?" 崔永元说"骑,刮沙尘暴都骑." "挣的钱也没有现在多吧."鞠萍又问.  相似文献   

12.
楠江 《养生月刊》2012,33(9):837-839
万木霜天红烂漫.深秋初冬,满山红叶溢彩流丹,美如朝霞,构成了一幅"非花斗妆,不争春色"的妍丽佳景,触发了多少诗人的灵感,发出万千咏叹. "山无红叶不知秋".一些树木的叶子经霜后像喝了醇浓美酒,一派寒霜醉染的风姿.难怪宋代杨万里在《红叶》诗中写道:"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在诗人眼里,枫叶竟是偷饮了"天酒"而被染红的,其想象可谓出神入化.马致远也独具匠心地写道:"带霜分紫蟹,煮酒烧红叶."古诗云:"遥看一树凌霜叶,好似衰颜醉里红."诗中一个"醉"字,将红叶之美刻划得淋漓尽致.在纷呈的红叶中,枫叶、乌桕叶和柿叶较多地展现于诗人笔端,如宋代杨万里在《秋山》诗中就吟道:"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唐代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清代赵翼的《野步》诗:"最是秋风管闲事,红池枫叶白人头."  相似文献   

13.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每一脏器都有阴阳两个方面,脾脏自然也有脾阴脾阳之分,一旦阴阳偏颇即可发生病变.脾之运化功能虽赖脾阳推动,但须以阴液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最早论杂病的一部专书.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实用价值很大,故一向尊之为经典著作.由于年代久远,词简义深,初学者往往难得要领.现略述个人教学体会如下:一、联系《伤寒论》阅读《金匮要略》与《伤寒论》原系姊妹篇,关系至为密切,宜互相参阅,才能有深入的了解.例如大柴胡汤证,《伤寒论》136条说:"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这是病在于里而及于表的表里两实证,但是仅有"热结在里"一句话,没有具体的病位可以证验,这就很难据以用大柴胡汤来通里达表.而《金匮要略》的《腹满病》篇说:"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这就把《伤寒论》中"热结在里"的具体内  相似文献   

15.
"精气神"古称人身之三宝,对人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学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三者的涵义非常广泛而复杂,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之一.—般文献对精气谈得较多,对神则较少提及,我们复习了《内经》的原文,把有关神的条文罗列后加以分析归纳,并结合后世各家所述,试图对神的概念,作一分析.一、神的涵义(1)神有精神活动、意识思维、聪明智慧之意.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又《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五色篇》:"积神在心,以知往今."从以上所引,不论是神明或神灵,以及由于神而可知古往今来之事,均说明神是指精神思维活动的.(2)神有水谷之精气之意.如《灵枢·平人绝谷篇》:"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五味入口,藏  相似文献   

16.
自汗,是指人体不因劳累,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为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中之常见证候.《素问·阴阳别论》谓:"阳加于阴,谓之汗".《伤寒论》、《金匮要略》有"自汗出"、"汗自出"等描述.《三因方》说:"无问昏醒,浸浸自汗出者,名曰自汗."《景岳全书》云:"自汗者,几几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本文仅讨论全身自汗,局部自汗如"头汗"、"手足汗"等,另见专篇.  相似文献   

17.
中药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因其有明目的功效而得名,位列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眼科药.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决明子治青肓、目淫、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说明它对于各种眼疾都有显著的疗效,并将其列为上品.唐代医学家甄权说:"每日取一匙挼净,空心吞之,百日后,夜见物光."清代名医黄宫绣盛赞决明子为"治目收泪要药".  相似文献   

18.
论“反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佐"是祖国医学中有关方剂组织的法度之一.由于它在处方中属于佐使地位,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殊不知"反佐"是中医治疗法则的一个组成部分,决非可有可无,为此,在这里拟对之进行一些探讨."佐"与"反佐""君、臣、佐、使"是中医组方的原则.《内经》指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唯独对"佐"没有作出解释;《内经释义》(北京中医学院编)则说:"臣,是协同加强君药功效的药;佐,也是协助君药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药物."同样没有明确解释.其实,"佐"的意义基本上有下述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填空题 1.《针灸大成·刺要论》:"病有浮沉,刺有__,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__,不及则__,壅则__.__不得,反为大贼,内动__,后生大病."  相似文献   

20.
丁桂梅 《光明中医》2012,27(6):1257-1258
《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云:"阳气者,著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人体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都是阳气的作用.对此张介宾有云:"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始终把助阳扶正的思想作为治疗学的核心.故温病学家吴鞠通指出"伤寒一书,始终以救阳气为主".由此可见温阳法在我们中医治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采用温阳法治疗乳腺疾病,指出该法治疗乳腺增生病、慢性乳腺炎、乳癌等多种乳腺疾病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