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男,19岁,学生,1984年3月28日初诊。半月前始自踝上三寸以下、手腕至指端皮肤红赤,烧灼样痛而不可忍,每于夜间加剧。常须浸于冷水中方可缓解。局部无感觉障碍,曾于医大某院诊为“红斑性肢痛症”,常规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
于××,男,16岁,学生。1984年3月16日诊。主诉:两足灼热疼痛二十天,近一周加重。患者于二十天前在体育活动时,感到两足底灼热疼痛,皮肤色红。休息后痛缓,赤脚置于水泥地上感舒适。此后每遇热则痛,夜间两脚不能放入被中安寐。近一周来痛无休止,如汤泼火燎地难以忍受。曾在当地服中、西药(药名不详)均未见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军 《新中医》1996,28(6):17-17
红斑性肢痛症治验刘军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血管性疾病。临床主要以肢端发红、皮肤温度增高和烧灼样疼痛为表现。常在温热环境中或肢体下垂、站立、运动时发作,发病机理尚不明了。笔者从医20年,先后遇到4例,经用中药益气活血法治疗而愈,现举验案2则如下。例1:廖×...  相似文献   

4.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性疾病,临床主要以肢端发红,皮肤温度增高和烧灼样疼痛为表现,常在温热环境中或肢体下垂,站立、运动时发作。其发病机理尚不明了,有人认为是血管运动中枢的某些障碍所致。笔者从医20年,每用中药益气活血法治疗本病,收效颇佳,兹举案介绍如下。 廖××,男,41岁,1990年7月18日入院。主诉:双下肢站立后肤色发红、肿胀、疼痛、不能举步一年,加剧半月。一直卧床休息,不能工作,下肢酸痛麻木,头晕无力。观其下肢,站立后两下肢肤色顷刻发红,由肢端向上延伸,充血明显,肤色由红加深转紫暗色,患者感下肢沉重、肿胀,烧灼样疼痛,肌肤温度增高。嘱平卧于床,数分钟后肤色转淡而恢复正常。关节无畸形,余无阳性体征。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辨证为气虚血陷,血行无力。拟益气活血行血法。处方:炒党参、炙黄芪、桑枝各15g,炒白术、川芎各10g,赤白芍、全当归、红花、桃仁、地龙、独活各12g,桂枝8g。日1剂。5剂服后,两下肢发红依然,酸痛麻木略有减轻。续用  相似文献   

5.
红斑性肢病症在临床中较为少见,笔者从医二十余年仅遇两例。现将近期治愈一例记述如下。王××,男,67岁,工人。1986年2月21日初诊,病历号17963。患者自述双足掌面瘀斑、灼热、胀痛三年余,经  相似文献   

6.
1990年2~3月间,连城县发生红斑性肢痛症流行。为观察中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我们对文川乡的揭乐、(?)川、林坊三所中学调查发现的209例患者运用自拟方“除痛汤”进行治疗观察,报告。病例皆为13~17岁的中学生。患者均具有如下临床特征:发病急,多在夜间突发。两下肢趾端(或两上肢指端)出现麻木、疼痛、红肿、充血,呈阵发性针刺样或烧灼样  相似文献   

7.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以肢体远端阵发性皮肤潮红、剧烈烧灼样疼痛和局部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少见疾病,属于中医热痹范畴。由于临床较为少见,多有诊断不准确、易延误病情且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病势多严重、患者痛苦大等特点。本病多发于冬季,易误诊为冻疮,鉴于此,现将我科治愈的3例典型病例予以总结分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金××,女,13岁,学生,1984年12月10日初诊。患者于20多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下肢疼痛,局部灼热焮红,遇热痛甚,曾在某医院拍片:“骨质未见异常”。对症给于各  相似文献   

9.
高××,女,37岁。1975年6月16日初诊。发病已半年余,开始四肢怕冷,走路两足麻,后即变为走路或两足下垂时出现对称性剧烈烧灼样刺痛、麻木,皮肤潮红,以致不敢走路,休息时将足抬高或浸入凉水中可减轻烧灼疼痛、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夜间将足盖被中亦能引起症状发作,不发作时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应用经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愈2例久医不效的少见病-红斑性肢痛症,报告于下: 例1:患者,女,36岁,工人。1988年2月2日诊。患者于1983年初,突然出现指(趾)末节烧灼样疼痛,痛势剧烈,呈阵发性,局部皮肤色紫红而强硬。在某医院诊断不详,曾服谷维素、维生素C、土霉素等,4天后诸症减轻。  相似文献   

11.
张××,女,成年,河北人,职员。两手臂疼痛已四、五年,每年11~12月发作。曾在外地住院四次,按“风湿”、“末稍神经炎”等,屡治无效,近一年来加剧,西医诊为红斑性肢痛病,转中医治疗。症见两上肢从指到肘关节可见边缘清楚的红色斑痕,红灼剧痛难忍。自觉痛如火烧火燎,常放声大哭,难以安寐。将患部放入冷水中可得缓解。白天不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患者,女,62岁,1996年7月28日就诊。1年前,脚、手、头相继出现发作性剧烈刺痛,以夜间为甚;半年前出现脚、手皮肤潮红、足部紫绀,并有多个约3cm×3cm大小不等的红斑,压之褪色,有时红斑内出现如黄豆大小的棕褐色斑,压之不褪色;患者手足灼热、喜冷恶热,头部时感灼热;心烦,口舌干燥,喜饮,小便黄赤。本病曾在某上级医院诊为“微动脉硬化”,给以降血脂、抗凝血、扩血管治疗数月之久,病情有增无减;前曾给予身痛逐瘀汤10余剂,亦罔效。诊见:血压18/11.3kPa,患者体丰色白而嫩,两颧赤色如赭,双手拇食两指爪甲青紫,唇舌紫暗,舌边鲜红,苔薄灰白而燥,脉洪数。诊断:红斑性肢痛症——热邪入血致瘀。治拟:清热凉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味:紫草20g,生地30g。白  相似文献   

13.
红斑肢痛症属祖国医学热痹范畴,临床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两下肢,或累及两上肢远端的剧烈疼痛,局部红肿灼热,多发于严冬寒冷季节.可见于任何年龄,以女性居多.1985~1989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辨证治疗该病四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  相似文献   

14.
红斑肢痛症(rythromelalgia)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性皮肤病,病因不明,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原发性患者多在儿童期发病.传统的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一般会伴随患者终身.近有报道北京某遗传性皮肤课题组证明,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是由基因缺陷所导致.  相似文献   

15.
红斑性肢痛病临床上所见不多。其典型特征是四肢末端疼痛,并出现红色斑块,以发于足底为多见。病发时遇热则痛甚,遇寒凉稍缓,若用冷敷,可使疼痛暂减。其病因目前尚不明了。近年来笔者曾治愈本病数例。兹介绍典型一例如下:患者刘××女19岁1985年11月1日来诊。主诉两足底疼痛两周,入夜加剧,常彻夜难眠。踝关节以下喜冷怕热,昼轻夜重。视其两足均显红肿,隐见红斑。疼痛以前足掌为甚,跟部稍轻,压痛反不甚明显。两足底有热  相似文献   

16.
男性患者邓某,住院号15442,18岁,湖南人,未婚,某部战士,因两手两足皮肤青紫、胀痛已四月余,而于1959.5.6.入院。患者自今年一月起,常因劳动过度而感觉四肢麻木。至2月12日夜,突觉发热,两足刺痛,随后发现两手两足皮肤变成青紫色,尤以站立过久或劳动后更为明显。四肢易于疲劳,局部发胀,常有疼痛,多发于夜晚,发作时,双足如针刺样痛,局部出汗,不能盖被,脚置于被外或抬高后,痛即减轻。曾于某医院休养三个月。经用热水浴,奴沸卡因静脉注射、动脉封闭、针灸、股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剥离术及服用四妙勇安汤等治疗,均无效。入院检查:体温36℃,脉搏60次/分,血压116/70毫米汞柱。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合作。头部  相似文献   

17.
《广西中医药》2009,32(4):62-62
方药:桃仁18g,红花12g,当归15g,乳香12g,没药12g,黄芪30g,银花30g,赤芍18g,黄柏12g,玄参12g。 加减:麻木胀痛甚者加白芍15g,甘草6g;舌质瘀斑重者加苏木12g,刘寄奴18g;舌苔黄腻加苍术18g,薏苡仁18g。  相似文献   

18.
案一钱××女,17岁,住本县藕渠公社新库大队8队。于1965年1月4日夜间睡梦中突感两大趾疼痛,至翌晨起十趾及足背均先后发生疼痛,趾关节处轻度红肿,不能行定,痛势时轻时重,持续不止,得暖及两足下垂后痛势更甚,平卧及两足踝露被外后疼痛减轻,夜间因疼痛不能入睡,不发热,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19.
<正> 方药:蒲公英20克,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车前子15克(包煎),金钱草20克,薏苡仁20克,祧仁12克,红花10克,赤芍15克,生地黄15克,地龙15克,桂枝10克,牛膝12克,丹参12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病例:罗某,男,56岁,1988年2月6日初诊.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觉左足底疼痛7小时.患处皮肤发红、发热肿胀.曾有类似发作病史,左右足底不定.局部加热、运动、站立甚至肢体下垂,均导致疼痛加剧;冷  相似文献   

20.
红斑性肢痛症肥城市孙伯镇医院(271607)王洪星李玉堂女,62岁,1996年7月28日就诊。1年前,脚、手、头相继出现发作性剧烈刺痛,以夜间为甚。半年前,脚、手皮肤出现潮红,足部紫绀,并有多个约3cm×3cm大小不等的红斑,压之褪色,有时红斑内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