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4 毫秒
1.
对新发展的辐射增敏剂RSU-1069、RB6145、BW12C、BW589C等在辐射增敏研究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特别是对有效的辐射增敏剂如何应用到临床上提出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硝基咪唑类化合物作为辐射增敏剂,因限定剂量的副作用,在临床上妨碍了增敏作用的充分发挥。理想的目标是降低辐射增敏剂的总浓度,以减少副作用,而在离子辐射损伤的靶子上保持高的药物浓度。为此,可把辐射增敏剂接在与DNA结合的某种金属上,即把该金属作为辐射增敏剂的载体,从而可提高靶上的药物浓度,以增强辐射增敏作用。早期研究抗肿瘤的钌复合物——顺式二氯化钌(二甲基亚砜)_4与DNA结合的机制,类似于临床上成功应用的铂复合物——顺式-二氨基(二氯)铂(Ⅱ)。  相似文献   

3.
肿瘤辐射增敏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肿瘤辐射增敏的分子机制研究主要包括:DNA损伤的加重及其修复抑制,改变细胞氧合状态,控制细胞周期,转入凋亡相关基因,导入反义物等。不同的辐射增敏剂可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提高肿瘤辐射敏感性。分子机制研究将为开发出更高效的辐射增敏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辐射增敏不仅是放射生物学研究内容之一,而且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辐射增敏剂能增加射线对肿瘤组织,特别是占10%左右的乏氧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因此这项研究在世界各国尤其是英、美等国十分活跃。本文主要介绍开展辐射增敏工作较早的英国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5.
电离辐射和化学物质都可以诱发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染色体损伤。本文综述了化学物质(辐射增敏剂和辐射防护剂)和电离辐射协同作用的机制及增敏剂、防护剂对辐射诱发雄性生殖细胞染色体易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电离辐和化学药物都可以诱发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染色体损伤,本文述了化学物质(辐射增敏剂和辐射防护剂)和电离辐协同作用的机制及增敏剂、防护剂对辐射诱发雄性生殖细胞染色体易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已发现不少对哺乳类动物细胞具有辐射增敏的化合物,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而难以用来进行体外辐射增敏的研究。为克服这一难题,作者用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和乙醇作为增溶剂,并通过本研究以确定这些增溶剂能否影响某些辐射增敏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和辐射增敏效果。体外培养用的细胞为对数生长期的中国地鼠肺细胞(V79 379A)。用的辐射增敏剂有Misonidazole(Ro-07-0582)以及其它2-硝基眯唑化合物—RGW-605,RGW-606,Ro-12-4991和Ro-07-1127。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进DMSO或乙醇,可使这些辐射增敏剂的溶解度增加4倍以上,甚至高达一个数量级。从体外急慢性实验所得数据分析,DMSO等增溶剂对  相似文献   

8.
辐射增敏剂的基本原理是它能够增加细胞(特别是乏氧细胞)对射线的生物学效应,其中研究得较多的是具有亲电子性的2-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如SR-2508,Ro03-8799和RSU-1069等,这些辐射增敏剂都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及各自的特点.在RSU-1069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双功能性化合物,即具有辐射增敏与生物还原毒性的化合物,能在乏氧条件下通过酶的作用(如细胞色素P450酶系)转变为一系列对乏氧细胞有选择性毒性的代谢物.  相似文献   

9.
辐射增敏剂是近年来肿瘤临床研究中较为活跃的新领域。世界卫生组织在英国剑桥召开的肿瘤合理放疗的调查者工作会议中指出,乏氧细胞增敏剂特别适合于发展中国家使用。这一期间由于辐射增敏剂的应用和辐射防护剂向肿瘤领域延伸,新的临床用途相继促进了肿瘤临床医学的发展,近期取得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常因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而不能给予肿瘤足够的照射剂量,而造成治疗失败,因此,如何提高肿瘤对射线的敏感性是临床肿瘤放疗面临的突出问题。放射增敏剂作为一种增强肿瘤放疗敏感性、提高放疗疗效的药物,通过增加辐射诱导的氧自由基及DNA损伤、调控放疗关键分子靶点以达到放射增敏目的。本文结合放射增敏剂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概述了放射增敏剂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多种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放射增敏调控的分子机制、促进放射增敏剂的研发,以及设计新的策略改善放射治疗结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70年代,Adams等研制的MISO和Fragyl研制的硝基咪唑类药物与氧同样有很强的电子亲和性(EA),通过捕捉辐射产生的电子,乏氧细胞显示明显的辐射增敏效果.但临床试验观察到神经毒副作用,难以提高给药量,增敏效果不充分,所以需开发神经毒性低、增敏效果明显的增敏剂.日本研制了KU-2285、RK-28、RP-170、KIH-  相似文献   

12.
除了硝基咪唑类以外,过去20年间也研究过一些其他类型的辐射增敏剂,尽管大多数侧重于在单细胞体系中对其药效及作用机制进行了解,但是也有少数药物被做过临床评价。近年来由于硝基化合物在临床上出现的缺陷,使人们又重新开始重视这些辐射增敏剂,如果深入研究的话,有些可能会替代硝基咪唑类。  相似文献   

13.
辐射防护剂和辐射增敏剂是两种作用正好相反的辐射损伤效应物,分别可以减轻或加重辐射对生物机体的损伤效应,一般均需辐射前用药。  相似文献   

14.
肿瘤辐射的敏感性受肿瘤内的氧分压影响很大。很多肿瘤的增殖远远超过营养血管的发育,因此产生缺血部分而形成低氧领域。本文研究了新低氧细胞辐射增敏剂RK-27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与辐射并用对正常组织的效果以及对实验固态肿瘤辐射增敏效果。实验使用8周龄的ICR系小鼠和Ehrlich腹水肿瘤细胞,RK-27是Nitroimidazole系列的药物,腹腔内给药。实验所使用的X线发生装置是东芝KXC-18  相似文献   

15.
放疗在控制肿瘤方面是一种重要手段,并且已在技术、物理、肿瘤定位和治疗方面有了戏剧性的改善。用射线对肿瘤控制率获得了净增益。随着14年的临床评价,至今在化学修饰剂中,乏氧细胞辐射增敏剂已有十分广泛的研究。不幸的是,几乎所有Misonidagole(Miso)的Ⅲ期临床试用都没有导致疗效增加。Ⅱ期临床试用未获成功,就象一头死象重压在乏氧细胞增敏剂的进一步生物学和临床评价的前进道路上(见图),这不利于从持怀疑态度的临床医生和生物学家方面获得继续支持。虽然Miso不是最好的乏氧细胞辐射增敏剂,但它为类  相似文献   

16.
硝基杂环类化合物可用作乏氧细胞辐射增敏剂,它们的增敏效应与单电子还原电位(E_7~1)有关.本文介绍了具有较高电子亲和力的硝基呋喃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及其生物效应.5-硝基呋喃类化合物的亲电子能力大于2-硝基咪唑,因此它们的增敏效应比硝基咪唑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一、背景在化学药物对辐射反应的修饰作用的研究中,着重点总是主要针对但不是唯一针对着放射增敏药物或放射防护药物在放疗中的利用问题。在放射增敏剂领域中,有关放射增敏机制所作的大量工作总是会导致一大群化合物的发现,而这些化合物对处于低氧条件下的细胞明显表示出各种不同的增敏效应,但对处于富氧条件下的细胞却没有作用。对氧效应的普遍性的放射生物学研究以及许多种具有“放射抗性”肿瘤的  相似文献   

18.
自从在Key Biscayne 召开第三届国际肿瘤治疗中化学增敏防护药物研究会议以来,两年间在增敏剂的研究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主要是:1.涌现出一些新的更有效的放射增敏剂和化学增敏剂。2.对放射效应的生化机理等增敏和防护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3.特别是提出了增敏药物如何更合理地  相似文献   

19.
非蛋白巯基(NPSH)的抑制剂马来酸二乙酯(DEM)与放射增敏剂MISO合并用药对C3H/He小鼠乳瘤的辐射增敏作用超过单独用MISO的任何剂量,并且二者的差别在小剂量MISO时特别显著。合并给MISO 100mg/kg,DEM 760mg/kg,增敏率为2.06;而单独给MISO 100mg/kg时,增敏率ER为1.44。肿瘤细胞内NPSH的含量影响细胞的增敏。肿瘤细胞内NPSH不受MISO的影响,而DEM显著降低肿瘤的NPSH含量,因此提出肿瘤细胞内的NPSH与亲电性放射增放剂之间存在着竞争。将C3H/He小鼠的自发瘤取出捣碎作成悬液,皮  相似文献   

20.
序言从上届会议结束两年来,增敏一防护领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若将以前的增敏剂研究比喻成一条乡间小路的话,那么现已扩展成大街和公路纵横交错的交通网了。在这次会议上,增敏剂研究已派生出许多分枝,分设了放射增敏、放射防护、化学治疗中的增敏防护剂、放疗和化疗效应中的生化调节剂等组。将来的兴趣在于乏氧细胞的显示及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