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血糖水平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3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糖尿病病史>10年,其中平均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及平均餐后血糖水平<11.1 mmol/L者35例,为第1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及平均餐后血糖水平≥11.1 mmol/L者38例,为第2组;检测2组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第2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第1组[(287.80±35.60)vs(162.50±20.30)mg/24 h,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对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大于空腹血糖,积极控制餐后血糖,可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ALB)的影响因素。方法 291例T2DM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U)组119例和正常白蛋白尿(NAU)组172例。比较两组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肌酐等指标,分析与U-ALB相关的指标。结果两组性别、BMI、舒张压、HbA1c、FBG、HDL、LDL、TC、TG和肌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AU组较NAU组年龄大、病程长、收缩压和尿酸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龄、病程长、收缩压高和高尿酸是T2DM患者U-ALB的相关因素,积极干预控制尿酸和血压,有利于减少和延缓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抵当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采集我院内分泌科仝小林教授门诊病例中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经中医辨治服用汤药,观察服用汤药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的变化,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治疗3,6个月后,UAE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90.5%;治疗3个月后HbA1c、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他指标改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抵当汤加减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并对降低HbA1c、SBP、TC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情况,进而控制潜在的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方法:选取12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两组分别测其晨尿中mALB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IDDM患者尿中mAL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尿中含量(P〈0.01)。结论:NIDDM患者尿中mALB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尿中mALB含量,其mALB增高的阳性率为34.2%(41/120)。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57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测定,分析其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尿病病程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罗氏电发光2010仪原装试剂测定MALB(〈20mg/L)、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原装试剂测定Cr,计算MALB/Cr。率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糖尿病肾病(DN)的检出率与病程、HbA1c、高血压均呈正相关。结论MALB、MALB/Cr测定是早期DN诊断的敏感指标,合并高血压可加重肾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57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测定,分析其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尿病病程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罗氏电发光2010仪原装试剂测定MALB(<20mg/L)、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原装试剂测定Cr,计算MALB/Cr.率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糖尿病肾病(DN)的检出率与病程、HbAlc、高血压均呈正相关.结论 MALB、MAIB/Cr测定是早期DN诊断的敏感指标.合并高血压可加重肾损害. 相似文献
7.
367例病人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结果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微量白蛋白是检测血管损伤的重要指标,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肾病等血管损伤的指标,对判断疾病发生、发展、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对我院内分泌科(Ⅱ型糖尿病)、神经内科(Ⅰ、Ⅱ期高血压病),心内科(心血管疾病)、泌尿内科(肾病)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统计,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血压的控制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患高血压、高血糖与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关系。方法:对不同临床状态的符合1998年ADA(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断标准和1999年中国高血球防治指南中2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的血糖、血压控制情况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进行了分组观察。结果:正常血压组与高血压组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有显差异。血糖严格控制组与一般控制组经治疗2个月后血糖严格控制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减少较一般控制组有明显差异: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血压组在治疗2个月后尿微量白蛋白降低较未控制血压组有显性差异。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改变是可逆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可接近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隐性高血压及其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36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其隐性高血压的特点,并根据有无隐性高血压分为两组,比较其尿微量白蛋白的特点。结果36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11例(30.6%)有隐性高血压。隐性高血压组的血压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水平均显著升高,尿白蛋白水平增高(132.1μg/minvs8.5μg/min,P〈0.01),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也增高(45.6%vs12.0%,P=0.040)。结论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隐性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且隐性高血压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更突出。 相似文献
10.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蛋白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微量蛋白尿(Malb)的影响。方法:45例原发性高血压伴Malb患者口服缬沙坦80~160mg/d,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变化及Malb水平。结果:治疗后血压及Mal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可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Moore KB McKenna K Osman M Tormey WP McDonald D Thompson CJ 《Irish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2007,176(2):67-73
Background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 is elevated in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 and microalbuminuri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if ANP increases Urinary Albumin Eaxcretion Rate (UAER) in type-2 diabetes.
Methods Eight normoalbuminuric diabetic subjects underwent a randomised single blind study of 60 min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ANP or
vehicle. Eight non-diabetic controls underwent ANP infusion alone. Seven normoalbuminuric type-2 diabetes subjects received
further ANP infusions during euglycaemia and during hyperglycaemia.
Results ANP increased urinary sodium (191.3 ± 80.7 to 529.2 ± 263.4 μmol/min, mean ± SD, and P < 0.001) and UAER (72.2 ± 73.4 to 224.9 ± 182.9.5 μg/min, and P < 0.01) in diabetic subjects. In controls, UAER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P = 0.16); however, the natriuretic response to ANP was similar to diabetic subjects (P = 0.98). Hyperglycaemic did not enhance the albuminuric response to ANP (P = 0.88).
Conclusion ANP increases UAER in normoalbuminuric type-2 diabetic subjec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片段(UAF)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和2型糖尿病组60例,根据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和临床蛋白尿组(18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UAF,并测定其积分密度值,计算相对排泄率。结果UAF阳出率及相对排泄率在对照组、糖尿病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45KDa UAF可见于正常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UAF相对排泄率与UAER、病程、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浆肌酐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UAF相对排泄率的因素为UAER、收缩压、甘油三酯。结论UAF可能是尿微量白蛋白出现前预测2型糖尿病肾损伤更为早期的指标,并反映了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UAF可能与内皮功能障碍、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住院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54例住院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正常尿蛋白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对3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是否合并高血压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IB)进行分析比较,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UAER的危险因素。结果 3组间年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病、BMI、PG、HbA1c均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病程、TG、CH、FIB在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TG、FIB是UAER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对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 年2 月-2015 年7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50 例(脑梗死组)和健康者450 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入组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对入组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尿白蛋白排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死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吸烟及饮酒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排泄率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尿白蛋白排泄率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脑梗死发生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其临床特征、性激素水平以及某些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57例PCOS患者进行临床评估、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测定。结果:经Pearson相关分析后UAER与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成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成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HOMA—IR指数是PCOS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COS患者的UAER与其它易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因素有相关性,对此指标的正确评定将有益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炎症因子与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9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UAER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组,43例)及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组,50例),搜集相关临床资料,检测患者HbA1c、TG、TC、HDL-C、LDL-C、UA、CRP、IL-6及... 相似文献
17.
西洛他唑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压正常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口服西洛他唑片(50mg,2次/d);对照组30例,予口服安慰剂维生素B。(10mg,2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K)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治前,UAEK明显下降(P〈0.01),下降幅度达51.6%,肝肾功能均正常,约3%病人仅有轻微头痛反应。对照组治疗前后UAER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西洛他唑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的排泄,对糖尿病早期肾病具有治疗作用,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跟骨定量超声测量(QUS)的变化及其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变化的关系。方法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79例为糖尿病组,HbA_(1c)〈7%者为Ⅰ组,若UAE〈30mg/24h为ⅠA组,UAE〉30mg/24h为ⅠB组;HbA1。〉7%者为Ⅱ组,若UAE〈30mg/24h为ⅡA组,UAE〉30mg/24h为ⅡB组。健康体检无糖尿病男性43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血糖、HbA_(1c)、ALP、Cr、UAE,采用超声骨密度仪对患者右跟骨进行检测,测量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BUA)、超声传播速度(SOS),并计算骨硬度指数(STI)。结果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BUA、SOS、STI显著降低(P〈0.01),糖尿病组ⅡIB组BUA、SOS、STI明显低于ⅡA组、ⅠA组、ⅠB组(P〈0.05)。2组BMI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BUA、SOS、STI均较健康者显著降低,血糖控制不达标且微量白蛋白尿〉30 mg/24h患者下降较血糖控制达标且微量白蛋白尿〈30 mg/24h患者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值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体重等对尿白蛋白/肌酐的影响.方法对538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血、留取晨尿,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血脂、HbA1c、晨尿白蛋白(Alb)、肌酐(Cr),计算Alb/Cr(mg/mmol),测量身高、体重、坐位血压.分别将患者分为高血压和非高血压组(177和361例)、肥胖和非肥胖组(181和357例)、高胆固醇组与正常胆固醇组(108和430例),分析血压、血脂、BMI 、HbA1c与尿Alb/Cr的关系.结果 Alb/Cr与收缩压、体重、BMI相关(P<0.01).高血压者的尿Alb/Cr值为(3.1±0. 5) mg/mmol,正常血压患者的尿Alb/Cr值为(1.7±0.2) mg/mmol,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高与血压正常患者的年龄为(64±5)岁与 (61±5)岁、 BMI为(26.2±3.1)与(23. 5±2.6)、血浆总胆固醇为 (6.0±1.7) mmol/L 与(4. 8±1.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5者Alb/Cr值为(2.7±0.5) mg/mmol,BMI<25者Alb/Cr值为(1.8±0.5 ) mg/mmo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胆固醇(5.9±2.9) mmol/L与(4.1±1.5) mmol/L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胆固醇≥5.6 mmol/L者Alb/Cr值为(2.4±1.9) mg/mmol,<5.6 mmol/L者Alb/Cr值为(2.2±1.3) mg/mmol,二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Alb/Cr值与高血压、肥胖等因素相关,是否受年龄、血脂等的影响尚待进一步探讨,高血压、肥胖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糖尿病患甲状腺激素与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白蛋白的关系,85例糖尿病患分为D1、D2、D3组,测定甲状腺激素、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白蛋白。发现3个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与T3、T4、FT3、FT4负相关;3个组的血清白蛋白与T3、T4、FT3、FT4正相关。D3组与D1、D2组比较,甲状腺激素水平更低,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更高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更低。提示测定糖尿病患甲状腺激素、尿白蛋白排泄率、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