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 ,不外饮食不节 ,损伤中州 ;或外邪内侵 ,累及脾胃 ;或忧思郁怒 ,肝失疏泄 ,横逆犯胃 ;以及禀赋不足 ,脾胃虚弱等。其病位在“胃” ,但与“脾”、“肝”、“肾”关系密切。病机特点是虚中夹实。笔者根据 2 0多年临床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实践经验 ,针对该病虚中夹实的病机特点 ,在辨证处方用药中 ,多施以活血化瘀法配伍补益药、养阴药、行气药、清热药、祛痰药等 ,疗效较好。诚如《医学心悟》所谓 :“盖一法之中 ,八法备焉 ;八法之中 ,百法备焉。”现就临床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体会举例介绍如下。1 补气活…  相似文献   

2.
从"毒"的涵义、毒邪学说的创立及与胃络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毒损胃络"可作为CAG的病机之一。认为毒邪与湿热痰瘀胶结、蕴阻胃络,致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等变证丛生。并结合现代中医药研究成果,进一步论证了"毒损胃络"与CAG密切相关。以"毒"立论,从"毒"论治CAG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祺饮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络瘀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CAG胃络瘀血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研究过程中2组各脱落1例,最终纳入2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替普瑞酮胶囊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胃祺饮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胃黏膜评分,以及胃泌素(GA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与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68.97%(P<0.05)。2组胃黏膜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胃黏膜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GAS、血清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E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血浆GAS、血清CG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TNF-α、CRP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求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新方法。方法探讨“肝失疏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据辨证确立治法。结果以疏肝、健脾、和胃为大法,标本兼顾为治则,疗效优于现代医学疗法。结论疏肝和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修复胃黏膜,具有良好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晏万旭 《光明中医》2012,(9):1727-172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而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并随年龄增大而增长。笔者采用温肾健脾化湿、行气疏肝、祛寒通络止痛、滋养脾肾  相似文献   

6.
从络病学说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滨 《山西中医》2009,25(8):58-59
络病学说是清代医家叶天士对中医学术的重要贡献,“久病入络”是络病学说的基本学术内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久病、瘀血等临床特点,其病因病机可用络病学说进行较为全面地诠释,并以此指导临床,开拓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马伟明  谷红苹  姜宏伟  康年松 《新中医》2021,53(15):185-187
基于络病理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被认为归属络病范畴。笔者试从络病理论辨识CAG的微观病理变化,提出CAG络气郁(虚)滞-痰瘀阻络(或湿毒滞络)-络阻成积的病机演变过程及孙络瘀阻的基本病理环节两大假说;并结合宏观辨证提出“一辨通散,二辨温凉;治气和络,贯穿始终;宏微互参,和法为先”的三大临证心得,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较快,精神压力大,社交活动频繁等原因导致很多不良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使得脾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刘铁军教授研究发现,情志异常为脾胃病的重要诱因,而脾胃功能失调又往往伴随焦虑和抑郁状态,此即为"心胃因郁致病,因病致郁"。可见,脾胃病无论是在治疗还是预防上,都与精神和情志密切相关。本文从心和胃的生理、病理、功能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论述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指出心与胃在生理上互为源流,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常心胃同病,并且通过刘老临床验案的例举和总结,验证了从心胃同治论治脾胃病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吸烟、饮酒等,且治疗药物多仅针对损伤因素,疗效相对局限,对萎缩的黏膜未表现出突出的疗效。中医基于对病因病机的独特见解,临床对不同程度的萎缩、肠化辨证论治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因此,为进一步指导临床,该文从理法方药分析并结合验案1则对从肝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脾活血方联合针刺法方案在胃络瘀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3月收治CAG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健脾活血方联合针刺法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病理组织评分、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IL)-1β]、胃蛋白酶(PG)Ⅰ、PGⅠ/PGⅡ、胃泌素-17(G-17)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药物安全性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07%(34/43),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主次证积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主次证积分及总分降低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胃黏膜萎缩、活动性、慢性炎症、肠化生及异...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胃康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 60例CAG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服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30例服用胃康宁治疗该病,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照观察。发现多数病例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各种症状明显改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常见类型,也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难治病之一.西医对其病因病理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亦无特效疗法.本病在中医学上大致属胃脘痛范畴,临床上以胃脘部痞满、纳呆、时有隐痛、嘈杂、乏力、大便不畅或泄泻为主要表现.中医药对此病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笔者通过对大量文献和临床资料的研究发现,湿邪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拟从湿来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做一探讨与同道交流.  相似文献   

15.
李晓光 《吉林中医药》2006,26(10):24-24
笔者近3年来利用胃复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门诊病人46例,住院病人22例。68例患者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全部病例均经过胃镜检查及病理检验,符合1982年我国慢性胃炎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分类、纤维胃镜诊断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其中肠上皮化生46例,假幽门腺化生15例,不典型增生8例。  相似文献   

16.
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从肾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从肾论治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221400)张培影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滋肾润胃,温肾益胃,从肾论治总结近几年来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报道,从脏腑角度来看,对本病从脾、胃、肝论治者颇多,而从肾论治者甚少。笔者根据本病发病特点、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7.
我们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肝脾关系密切,脾虚气滞,肝胃不和是其基本病机,治疗应从肝脾胃入手,使得肝郁得以舒展,脾气得以健运,胃气得以和降,则胃病自除,根据这一理论,我院汶明琦主任医师用调胃饮治疗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笔者用胃康复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5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105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并经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男74例,女31例;年龄30~39岁20例,40~49岁49例,50~59岁25例,60~69岁10例,70岁以上1例;病程8个月~1年8例,2~5年32例,6~10年48例,11~20年13例,  相似文献   

19.
从血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血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机。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腺体萎缩化生等明显的瘀血征象;血液流变学检查存在显著的高粘状态,势必影响微循环灌注,加重萎缩病变。临床根据血瘀而兼有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热阴虚、气机郁滞四型,治疗分别采用益气温阳活血、清热化湿祛瘀、养阴和胃祛瘀、理气宣郁化瘀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潜龙刮疗法联合丹参饮合失笑散治疗胃络瘀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胃络瘀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丹参饮合失笑散治疗,治疗组采用潜龙刮疗法联合丹参饮合失笑散治疗,两组均治疗12 周,观察两组的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和胃泌素17(G-17)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GI和G-17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GI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均比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与丹参饮合失笑散治疗相比,采用潜龙刮疗法联合丹参饮合失笑散治疗胃络瘀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