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性 ,5 8岁 ,18年前因病窦综合征行VVI起搏器置入 ,后因电极脱位而自成AAI起搏 ,于 1年前更换起搏器时 ,心房电极因阻抗过高 ,再次置入心房电极不能起搏而改为VVI起搏 ,术后出现起搏器综合征。经电生理检查 ,证实右房上部无A波 ,冠状窦口可记录到A波 ,并可行心房起搏。右室起搏时为室房 1∶1逆传 ,此为起搏器综合征的机制。故保留原右室电极 ,于冠状窦口加心房螺旋电极固定 ,DDD起搏成功 ,起搏器综合征消失。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77岁。曾因冠心病、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右室心尖部起搏的VVI起搏器植入术。术后逐渐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为改善心功能,行His束起搏,原起搏系统保留,设置起搏频率40次/分,术后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室间运动同步性及左室内运动同步性,以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因Ⅲ度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置入双腔起搏器患者共38例。其中心室电极置入右室流出道者20例(RVOT组),置入右室心尖部18例(RVA组),超声心动图术前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E/A值、心室间激动延迟时间(IVMD)、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间收缩延迟时间(SPWMD)。术后1个月、12个月随访。结果:术后1个月,与RVOT组比较,RVA组IVMD、SPWMD明显延长[IVMD(39.83±6.01)∶(31.95±7.86)ms,P=0.02],[SP-WMD(97.83±20.81)∶(84.6±10.89)ms,P=0.023]。术后12个月,与ROVT组比较,RVA组LVEDD明显增大[(49.11±2.39)∶(47.4±1.96)mm,P=0.02],LVESD明显增大[(34.28±3.41)∶(32.5±1.5)mm,P=0.04];LVEF明显降低[(59.56±3.38)∶(62.8±2.14)%,...  相似文献   

4.
91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分别植入DDD(R)(n=56)及VVI(R)(n=35)起搏器,术后平均随访28.5±10.7个月。随访结束时与植入起搏器前比较,两组的左房内径均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浆BNP水平增高;Ⅰ级心功能患者减少;Ⅲ级心功能患者增加。而两组间以上各指标均无差异。DDD(R)组心房颤动发生率比VVI(R)组有降低趋势,但未达统计学差异(P=0.061)。两组间因心力衰竭住院率、脑梗塞及因心血管死亡均无差异。结论 :DDD(R)与VVI(R)起搏效果类似,均使患者心脏重构、心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5.
患者,46岁,房间隔缺损合并病窦综合征。对房间隔缺损封堵并同时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随访半年,心脏结构恢复正常大小,心脏节律为全程起搏心律。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2岁,起搏器植入3个月出现起搏器综合征,术前组织多普勒显示左室内和左右室之间均有较明显不同步运动,同时伴有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该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进行右室电极转移至右室流出道心肌内。术后和随访1.5年患者心脏超声同步性改善,电极的起搏阈值并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心脏直视术同期将右室电极转移至流出道,是治疗心脏不同步运动及起搏器综合征的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75岁,于2007年出现活动后胸闷气急,心电图示间歇三度房室阻滞,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植入DDD起搏器(Selection9000,美国美敦力公司)。术后症状反复加重伴双下肢水肿,2011年2月24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整体收缩活动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INEF)0.27,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68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植入DDDR起搏器(Vitatron SL900E),房间隔起搏电极为直行螺旋电极,术中检测各参数满意。术后第15天出现膈肌抽搐,与体位有关,伴腹部不适。检测起搏器,心房电压达1.0mV时即有膈肌抽搐,而心室电压升到最高值也无上述症状,故考虑为心房电极引起。经X线透视,确诊为心房电极脱位,并游走于心房腔中。行心房电极重定位术后,患者未再发生膈肌抽搐。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68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植入DDDR起搏器(Vitatron SL900E),房间隔起搏电极为直行螺旋电极,术中检测各参数满意.术后第15天出现膈肌抽搐,与体位有关,伴腹部不适.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9岁,以“反复上腹闷痛1年余,间断黑便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年前始出现上腹痛,不规则,于院外诊治,1年前外院曾行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近1个月来出现间断黑便,伴乏力,偶有心悸。体检示贫血面容,面部见散住色素沉着斑。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腹部超声示肝脏实性占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