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兔细胞因子和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组),每组6只。分别测定肺缺血前后各时间段兔血清及实验结束时兔左肺组织中TNF-a、IL-6、IL-10的含量和细胞凋亡指数(AI),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肺损伤定量评价(IQA)。结果:与I/R组比较,L组肺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段血清和肺组织TNF-仅、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1)。L组光镜下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较I/R组明显减轻,且IQA及AI明显低于I/R组(P〈0.01)。结论:肢体缺血预处理能有效的减少肺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和肺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浓度,增加抗炎细胞因子浓度,从而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诱导大鼠心肌迟发预处理保护作用,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细胞色素C的变化,探讨DPC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芬太尼组(A组):大鼠腹腔注射芬太尼,24小时后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脂多糖组(B组):腹腔注射脂多糖,24小时后处理同A组。生理盐水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4小时后处理同A组。对照组(D组):不注射任何药物,24小时后处理同A组。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caspase-3试剂盒测定其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结果HE染色:损伤重区域的心肌仍保存细胞轮廓,横纹不清或消失,收缩带形成。损伤轻区域细胞轮廓清晰,横纹不消失。TUNEL染色:散在的细胞核呈棕色凋亡细胞。A组和B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3)%和(11±3)%低于C组(17±5)%;A组和B组caspase-3活性(分别为0.43±0.11和0.40±0.13)低于C组(0.75±0.23);A组和B组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分别为0.67±0.11和0.63±0.18)低于C组(0.98±0.19),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脂多糖诱导的迟发预处理中存在心肌细胞凋亡,且心肌细胞凋亡率、细胞色素C、Caspase-3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及ET-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8min缺血+5min再灌预处理方式;Wistar大鼠分为5组:正常(A)、假手术(s)、缺血(B)、再灌(C)、预处理(D);检测凋亡和细胞增殖周期及肾皮、髓质ET-1蛋白表达。结果:与再灌注组相比,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ET-1表达降低(P〈0.01),细胞增殖指数降低(P〈0.01),G0/G1时段增加(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通过降低ET-1蛋白的表达和调节细胞增殖周期而抑制肾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卿德科  马根顺  罗丁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5):478-480,F0004
目的探讨胃饲己酮可可碱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害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对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24)和己酮可可碱预处理组(n=24),两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己酮可可碱溶液灌胃5d。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30min及再灌注后1、6、24h各时相点取材,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用TUNEL染色及图像分析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己酮可可碱预处理组ALT、MDA、肝细胞凋亡率在上述多个时相点显著降低(P〈0.05),而SOD活性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肝脏缺血再灌注前给予己酮可可碱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肝细胞凋亡率,减少MDA含量同时激活SOD,并能有效地保护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Murry于 1986年提出多次短暂的缺血可减轻随后较长时间缺血再灌注 (is chemia -reperfusion ,IR)引起的损伤 ,并称这种现象为缺血预处理 (precondition al,PC)。笔者主要观察PC对家兔肢体I/R后红细胞 (RBC)变形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  ( 1)实验动物分组 :健康杂种家兔 2 5只 ,雌雄不限 ,体重为 2~3kg。实验动物随机分成 3组 :①单纯IR组 (兔数 =11) :夹闭双侧髂总动脉 4h后 ,松夹恢复血流灌注 2h。②PC IR组 (兔数 =9) :夹闭双侧髂总脉 5min ,松夹 …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后兔腰髓组织中HSPs-70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缺血预处理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经股动脉向腹主动脉内置入4F Swan-Ganz导管,导管气囊置于左肾动脉开口远端,0.5-1.0cm,向气囊内注气建立脊髓缺血模型。将实验兔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预处理组,应用RT-PCR方法对3组兔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脊髓组织中HSPs-70mRNA表达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假手术组兔的脊髓组织没有HSPs-70mRNA的阳性表达,缺血再灌注后,预处理组兔脊髓组织的HSPs-70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表达时间也显著延长。提示缺血预处理可以明显增强缺血后脊髓组织中HSPs-70mRNA的表达,延长HSPs-70mRNA的表达时间,并可能通过此机制对缺血脊髓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 (ischemiapreconditioningIPC )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Wistar随机分为 3组。假手术组 (S)、缺血再灌注组 (I/R)、缺血预处理组 (IPC) ;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肾皮质、髓质内皮素 (ET)含量 ,电镜和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 ,缺血再灌注组ET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 ,且髓质含量显著高于皮质 (P <0 .0 5 )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预处理组皮质ET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 ,髓质ET含量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肾组织损伤病理评分显著降低 (P <0 .0 5 ) ,同时肾超微结构的破坏较轻。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肾皮质ET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周齐娜  李源  陶凌 《武警医学》2001,12(11):649-651
 目的研究单次和3次缺血预处理对再灌注兔心肌梗塞范围和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RM-6280多道生理记录和分析处理系统处理心肌收缩功能指标,Evans蓝-TTC法测量心肌梗塞范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缺血预处理组心肌梗塞面积均明显减少(P<0.01);左室内压峰值(LVSP)恢复率和+dp/dtmax恢复率均明显增高(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降低,且两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缺血预处理对再灌注心脏具有类似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缺血心肌细胞凋亡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c reperfusion,MIR)损伤模型,用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MIR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并采用电镜观察其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非缺血心肌无TUNEL阳性细胞出现,MIR 60 min大鼠缺血心肌中可见TUNEL阳性细胞,120 min时TUNEL阳性细胞数目最多.(2)与单纯MIR大鼠相比,川芎嗪干预MIR大鼠缺血心肌细胞中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60 min时分别为(36.30±8.76)个,张和(24.70±7.15)个/张(P<0.05),120 min时分别为(48.43±23.87)个/张和(10.04±8.11)个,张(P<0.01).(3)电镜结果显示MIR 60 min时,心肌缺血性改变最明显,川芎嗪干预大鼠再灌注组心肌缺血损伤有一定减轻.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诱导心肌细胞发生凋亡,且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凋亡数目逐渐增多.川芎嗪干预可使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减少,病理组织学改变亦有减轻.  相似文献   

10.
缺血预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损伤)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病理过程,在血管外科、骨科及心胸外科都会经常发生,针对I/R损伤,人们探索了不同的减轻损伤的方法,如使用氧自由基清除剂、白细胞清除剂、低温麻醉和控制性再灌注等。Mully等1986年在实验中使犬心缺血5min再灌注5min,共四个周期,再持续缺血40min后再灌注,发现这样处理后心肌梗死面积比对照组减少了70%,他将这种现象定义为“缺血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ng,IP)”。此后,IP效应在不同的动物以及不同的组织器官中都得到了证实。现将近年来IP减轻组织器官I/R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常温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取大鼠第一肝门阻断的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A组(假手术组)、B组(肝缺血40分钟组)、C组(肝缺血40分钟再灌注2小时组)和D组(肝缺血40分钟再灌注4小时组),观察每组动物的病理切片,分别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肝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免疫组化测定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B、C、D组血浆肝功能酶学指标显著升高,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升高更为明显(C、D组与B、A组比较及D组与C组比较,P〈0.01);C、D组血清TNF-α活性升高,以再灌注2小时最明显(C组与A、B组比P〈0.01);C、D组肝组织中MDA活性升高,以再灌注2小时最明显(C组与A、B组比P〈0.01);C、D组肝组织中ET-1活性升高,以再灌注4小时最明显(D组与A、B、C组比P〈0.01);C、D组肝组织中P-选择素表达增加,以再灌注2、4小时最明显(C、D组与A、B组比P〈0.01);光镜下表现再灌注4小时肝组织明显水肿变性,部分有片状坏死,肝窦淤血并变窄。结论 大鼠肝脏微循环障碍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基础,枯否氏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在中性粒细胞的激活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肝脏对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的调节紊乱也是微循环产生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下再灌注初短暂低pH液复灌对兔缺血再灌注(I/R)心肌内质网应激(ERS)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不拘,体重2.5~3.0kg,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不阻断主动脉,单纯转机3h;其余各组心脏停搏缺血40min,再灌注2h.pH7.4组与pH6....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对P -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肾脏缺血模型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组 )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 ,预处理组 (IPC组 ) ,于再灌注 2 4h检测大鼠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学改变 ,免疫组化检查肾细胞P -选择素 (P -selectin)表达。结果 :①血Scr、BUN、MDA :IPC组明显低于IR组 (P <0 .0 5 ) ;②血SOD :IPC组明显高于IR组 (P <0 .0 5 ) ;③形态学 :IR组可见大量肾小管坏死 ,超微结构不可逆性改变 ,IPC组肾小管坏死较少 ,超微结构可逆性改变 ;④P -selectin :IPC组肾脏P -selectin表达水平低于IR组。结论 :缺血预处理减轻肾脏缺血 /再灌注损害的机制可能是降低P -selectin在肾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GIK(葡萄糖-胰岛素-钾)和GK(葡萄糖-钾)对犬在体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MI/R)血液流变性和心肌损伤的影响,讨论胰岛素在GIK保护心肌缺血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定量缺血的方法制备犬急性MI/R模型,再灌注GIK、GK或生理盐水4 h后,抽取冠状静脉窦血,比较各组的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高切粘度(ηbh)、全血低切粘度(ηbl)、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梗死区面积的变化。结果 GIK组与另两组相比,再灌注后ηbh、ηbl、TK、HCT均有明显的改变(P〈0.05)。GIK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LDH和CK活性(P〈0.05),心肌梗死范围减少(P〈0.05)。结论 GIK可改善MI/R犬血液流变学特性,降低全血黏度;减轻心肌损伤,显著地缩小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并减轻梗死程度,胰岛素是GIK中的关键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硬膜外注射吗啡对兔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取开胸结扎左前降支(LAD)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新西兰兔22只随机分成2组:①硬膜外吗啡组:经硬膜外注入吗啡(0.25 mg/kg,配成0.5 ml溶液);②对照组:经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0.5 ml.再灌注4 h后取缺血部分心肌,用TUNEL法检测每200个心肌细胞细胞凋亡数.结果 硬膜外吗啡组凋亡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60.6±7.5 vs 85.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吗啡组和对照组细胞凋亡百分比分别为30.3%和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注射吗啡能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数量,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时ICAM-1和自由基代谢的变化及维生素E对其的影响,探讨大鼠MIR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30只,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MIR组和维生素E+MIR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ICAM-1蛋白表达。检测血清、心肌组织SOD、MDA和GSH-PX及心肌线粒体Na+-K+-ATP酶、Mg++-ATP酶、Ca++-ATP酶活性等自由基代谢指标。结果与sham组相比,MIR组心肌线粒体Na+-K+-ATP酶、Mg++-ATP酶、Ca++-ATP酶活性明显下降;用维生素E4周后心肌线粒体Na+-K+-ATP酶、Ca++-ATP酶活性明显升高。与sham组相比,MIR组血清、心肌MDA明显升高,血清、心肌SOD和GSH-PX明显降低;用维生素E4周后心肌MDA低于MIR组,血清、心肌SOD和GSH-PX水平高于MIR组。与sham组相比,MIR组心肌ICAM-1蛋白质表达明显升高;用维生素E后心肌ICAM-1蛋白质表达低于MIR组。结论MIR时有大量ICAM-1蛋白表达,与心肌损伤关系密切。维生素E可通过减少ICAM-1蛋白表达水平,起心肌保护作用。在MIR时自由基产生增多,维生素E能加速自由基的清除,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保护心肌组织免受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7.
脉络宁对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脉络宁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 方法 将 2 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脉络宁组 ,制备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即将恢复血流灌注时 ,两组分别自耳缘静脉注射等渗盐水和脉络宁注射液。在再灌注前、后不同时间点上分别测定血清有关生化指标并取胫前肌行光、电镜观察。 结果 对照组再灌注后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K)、丙二醛 (MDA)明显升高 (P <0 .0 1)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明显下降 (P <0 .0 1)。脉络宁组再灌注后各指标变化不明显 ,而与对照组同期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光、电镜观察可见再灌注后对照组组织损伤严重 ,而脉络宁组较轻。 结论脉络宁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