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针刺与药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针灸治疗组 6 0例取内、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三阴交治疗 ,药物对照组 5 0例口服布洛芬加骨刺片治疗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10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 92 % ,两者之间疗效相比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治疗组无一例出现副作用。结论 :针灸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75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使大部分患者达到痊愈,但也和病情的轻重和患者的禀赋有关.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8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以芬必得口服。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5.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治愈率为36.5%,总有效率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可靠,明显优于口服芬必得胶囊,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的Portmann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72.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3周的Portmann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以显著提高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5.
张岩  张宁 《光明中医》2010,25(3):474-475
目的观察针刺与药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针灸治疗组30例取内、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委中,三阴交,梁丘治疗;药物对照组30例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两者之间疗效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无一例出现副作用。结论针灸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针刀组(治疗组)48例,针灸组(对照组)3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针刀组治愈35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4%。针灸组治愈15例,好转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刀组临床总疗效优于针灸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临床治愈率及总疗效优于针灸组,且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7.
中药熏蒸结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8例)采用中药熏蒸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1(30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对照组2(33例)采用中药熏蒸治疗,3组均治疗3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1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2总有效率为57.6%,治疗组与两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结合针灸的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38例,施以温针灸法;对照组34例,给予传统针刺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6.5%.结论: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方法:将肱骨外上髁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分别采用浮针疗法治疗和针灸电针疗法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浮针疗法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5.3%;针灸疗法治疗组的治愈率为28.1%,总有效率为78.1%.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浮针疗法治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电针疗法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五更泻的疗效.方法:将80例五更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40例予常规针刺,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五更泻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针刺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关节炎(AS)的疗效差异。方法:治疗组针灸风池、华佗夹脊、肾俞穴治疗60例,并与药物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加双氯灭痛6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者之间疗效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无一例出现副作用。结论:针灸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温针灸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志刚 《中国针灸》2008,28(11):795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的较佳方法。方法: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46例)、针刺组(39例)、药物组(32例)。温针组与针刺组皆取天枢、中脘、关元等穴,分别予温针灸与针刺治疗30min;药物组口服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片、硫唑嘌呤,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3.5%,针刺组为76.9%,药物组为75.0%,温针组疗效优于针刺组与药物组(均P<0.05),针刺组与药物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温针灸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较佳疗法,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组中26例急性期患者采用针刺健侧对应穴,15例静止期患者采用浅刺法针刺患侧,2例恢复期患者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并与36例常规针灸治疗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两组取穴相同.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7.7%,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所需平均疗程为2.7个,对照组为4.0个,两组在治疗疗程上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4.
管灸加针刺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7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管灸加针刺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个中心共160例患者人组,157例完成研究。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针刺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管灸治疗和悬灸治疗。观察周期为8周,采用面部残疾指数和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3%,对照组总有效率72.1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疗效和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但和人组病情轻重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对于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管灸加针刺的疗效优于悬灸加针刺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单盲法将80 例患者分为2 组,针灸组40 例采用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西药组40 例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 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5.0%, 西药组为7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隔姜灸治...  相似文献   

16.
温针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比较温针灸与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探讨温针灸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药物组,各20例。针灸组穴取大杼、肝俞、肾俞、足三里、阳陵泉等,予温针灸治疗,隔日1次,治疗45次;药物组口服维丁钙片,连续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BMD)及雌二醇(E_2)、骨钙素(BGP)和尿钙/尿肌酐比值(Ca/Cr)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针灸组各部位的BMD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P<0.01),药物组治疗后BMD无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_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G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针灸组较药物组降低更明显(P<0.05);针灸组治疗后Ca/Cr比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药物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灸组临床控制率为35.0%,药物组为5.0%,针灸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优于口服维丁钙片,有提高激素水平、延缓骨丢失的作用,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颈三针合隔药饼灸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针刺"颈三针"合隔药饼灸与常规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1例颈椎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针刺崇骨、大椎、陶道,取白术、白芍制成药饼于痛点施隔物灸;对照组给予针刺C_2—C_7夹脊穴常规治疗。以治疗前后颈项酸痛、肩背酸痛、压痛、颈椎活动情况积分的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显愈率为76.1%,优于对照组的42.2%(P<0.05)。两组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在颈项酸痛、肩背酸痛、压痛、颈椎活动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颈三针"合隔药饼灸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疗效优于常规取夹脊穴治疗。  相似文献   

18.
温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立安  马春燕  姜文 《中国针灸》2003,23(10):579-580
目的 :观察温针灸与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1 2例患者 (1 81膝) ,随机分为治疗组 60例 (98膝 ) ,针刺犊鼻、鹤顶、血海等穴 ,并同时加灸 ;对照组 52例 (83膝 ) ,单纯针刺治疗 ,穴位同治疗组。经 2个疗程(2 0次)治疗 ,对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参数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温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并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温针灸加中药治疗卵巢囊肿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排列表法将46例病人分为两组,温针灸子宫、气海、三阴交等穴加内服中药祛瘀汤26例为治疗组,单服中药祛瘀汤2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1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3.8%,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治愈率为15.0%,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内服中药是治疗卵巢囊肿的有效方法,与单纯中药内服相比较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0.
针灸辨证分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灸辨证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方法2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14例,对照组11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中脘、关元、天枢、带脉等穴,加王不留行籽耳贴脾、胃、三焦、饥点、渴点、内分泌等;对照组采用针刺中脘、关元、天枢、带脉等穴。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统计结果表明针刺加耳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效率高于单纯针刺治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变化情况,说明治疗组对BMI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年龄段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统计结果说明35岁以下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35岁以上组(P<0.05)。结论针刺加耳压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效率高于单纯针刺治疗;较年青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疗效较年长者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