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霉菌毒素主要是某些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可引起人畜中毒,因此霉菌毒素的危害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对霉菌毒素在致病性、化学结构及检测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较深的研究.本文对常见的几种霉菌及其毒素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便在防霉去毒工作中找出一定的规律及对策,并对制定粮食中霉素限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粮食中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中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林朝蔡海珊张荣何云亚象山县卫生防疫站(浙江315700)霉菌在粮食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代谢产物,当人们食入污染这些毒性代谢产物的食物后可产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症及各种疾病。杂色曲霉素是自然存在较广的致癌毒素,国内有报道和胃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环境中产毒霉菌分布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对当地土壤、井水进行霉菌分离鉴定,检测黄曲霉毒素(AF)及杂色曲霉毒素(ST)产生菌株的产毒能力,与各乡镇原发性肝癌死亡率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在当地环境中检出大量可产生各种致肝癌毒素的霉菌菌株,而且AF及ST产生菌株检出率与各乡镇肝癌死亡率高低相吻合。其中散布着产毒能力极强的黄曲霉菌株,平均AFBI产量为1.88×105ng/g。结论:同安区环境中的产毒霉菌可能是当地原发性肝癌发生的一个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4.
5.
6.
一起变质面粉食物中毒霉菌及产毒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一起因食用变质面粉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霉菌分离及产毒实验。 5份样品均检出了霉菌 ,污染率 10 0 % ;平均霉菌数面粉 3.8× 10 4个 / g;馒头 7.3× 10 2 个 / g。并分离出霉菌 3属 5种。毒性试验结果其中白曲霉、构巢曲霉、交链孢霉为产毒霉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温度、pH和培养时间对黄绿青霉菌(PCV)产毒的影响。方法 用察氏培养基在不同温度、pH和培养时间条件下培养黄绿青霉菌,提取黄绿青霉素(CIT),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毒素含量。结果 黄绿青霉菌在高温(30℃)和低温(8℃)条件下均可产毒,且无明显差异(产毒量为222.36~231.02μg/g培养基);但在变温条件下产毒量剧增(产毒量为532.16μg/g培养基);酸性条件可有效抑制黄绿青霉菌产毒(产毒量为161.86μg/g培养基);培养10d左右产毒量最高,此后,CIT可因氧化降解而含量减少。结论 变温条件有利于黄绿青霉菌产毒;而酸性条件可抑制产毒;黄绿青霉菌培养10d左右时产毒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经海口口岸入境的土耳其变质面粉进行了霉菌分离及产毒情况分析。15份样品均检出了霉菌,污染率100%;平均霉菌计数为1.2×10~3~4.4×10~5个/g;并分离出霉菌4属13种。毒性试验结果,其中黄曲霉、寄生曲霉、杂色曲霉、棕曲霉、构巢曲霉、木贼镰刀菌和烟曲霉为产毒霉菌;黄曲霉毒素B_1(AF_(B1))测定:变质面粉含量为5PPb 和10PPb,严重变质面粉>10PPb,黄曲霉培养物中竞高达500~2000PP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对已发霉变质的3800吨面粉,作出了禁止食用的处理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温度、pH对黄绿青霉菌(PCV)产毒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方法采用析因实验设计,用察氏培养基培养黄绿青霉菌,二氯甲烷提取黄绿青霉素(CIT),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CIT毒素含量。结果黄绿青霉菌在高温、低温、酸性及碱性条件下均可产毒,产毒量60.30~336.10μg/g培养基;高温、碱性条件下产毒量较高,是低温条件的2倍以上。结论温度和pH对黄绿青霉菌产毒量有较大影响,且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强产毒菌株的产毒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研究2株黄曲霉菌株的黄曲霉毒素的产毒规律。方法:接种后,每2或3d用薄层层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产量。结果:产毒培养基中黄曲霉毒素产量迅速增长,在培养第5d时达到高峰,菌株18-1产生黄曲霉毒素B17.50g/kg和G133.33g/KG。菌株30-2产生黄曲霉毒素B10.90g/kg。之后,毒素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江油市粮食中霉菌污染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明林  陈虹 《现代预防医学》1997,24(1):100-101,104
对江油市胡豆,黄豆,玉米,大米,麦子,碗豆共375件样品进行霉菌污染调查。调查表明:粮食中霉菌平均侵染率87.8%,其中黄豆,碗豆污染较轻,其侵浸率明显低于小麦,大米,胡豆。胡豆,碗豆,黄豆以曲霉菌属为主;小麦以交链孢霉为主,大米以青霉菌属为主;玉米以预  相似文献   

12.
串珠镰刀菌分布极广,经常污染粮食作物,产生多种具有致癌性和急慢性毒性的代谢产物,其中伏马菌素(fumonisin,简称FB)较为常见且毒性较强,成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继黄曲霉毒素之后的又一个研究热点。我国对FB的研究尚未全面开展,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  相似文献   

13.
王溯源  凌莉  金燕  裴晓方   《现代预防医学》2015,(10):1759-1759
摘要:目的 研究市售辣椒粉样品中曲霉、青霉分离株的产毒能力,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采集成都市农贸市场辣椒粉样本共40份,稀释后倾注孟加拉红培养基培养,挑取霉菌菌落点种察氏培养基,根据菌落特征和镜下特征,鉴定曲霉和青霉;参照SN/T 1035-2011的方法,检测曲霉和青霉分离株的产毒能力。结果 共分离到87株曲霉和青霉,优势菌种为黄曲霉和黑曲霉,其在样品中检出率分别为45.00%、40.00%。87株菌有68株产毒,占78.16%,分离株产毒阳性率分别为黑曲霉100.00%、黄曲霉92.86%和青霉85.00%。结论 市售辣椒粉样品曲霉、青霉分离株产毒阳性率高,其中以黄曲霉及黑曲霉菌株产毒能力最为突出,提示样品受真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污染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粮食中霉菌毒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湖北省粮食中主要霉菌及毒素污染情况。方法:采取随机分层定点方法采集大米、小麦、玉米共182份样品,按卫生部营卫所提供的方法进行毒素测定。结果:三种粮食中串珠镰刀菌素B平均污染率为39.75%,杂色曲霉素为78.57%。黄曲霉毒素B1为80.36%。结论:三种粮食中串珠镰刀菌素B、杂色曲霉素和黄曲霉素污染均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应用薄层层析技术快速检出黄曲霉毒素产毒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薄层层析技术快速检出黄曲霉毒素产毒菌株马群飞蔡一新张荣标应用薄层层析技术(TLC)进行产毒霉菌的分类鉴定时[1],在某些黄曲霉(Aspergilusflavus)菌株的色谱带中,可见蓝色荧光斑点出现,并最终由实验确证为黄曲霉毒素(Aflatoxi...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微囊藻的分离纯化培养方法,并鉴定其生长和产毒特性。方法采用96孔板结合极限稀释法,对郑州市西流湖微囊藻进行分离纯化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分离微囊藻株的细胞学和生长特点;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分离微囊藻培养液的吸光度,并绘制分离藻株的生长曲线,计算其生长速率常数和倍增时间;用全细胞PCR和ELISA鉴定分离微囊藻株的产毒性,用ELISA测定其微囊藻毒素粗提物的浓度,并计算其产毒量。结果成功从郑州市西流湖分离出2株微囊藻Microcystis XLH6和Microcystis XLH10,其生长曲线均呈“S”型,生长速率常数均呈先迅速升高然后逐渐降低的趋势;一个生长周期内Microcystis XLH6和Microcystis XLH10的平均生长速率常数分别为0.294和0.345,平均倍增时间分别为82h和70h。全细胞PCR和ELISA结果均为阳性,2株微囊藻均为产毒株,冻干藻细胞Microcystis XLH6和Microcystis XLH10的微囊藻毒素产量分别为1.0μg/mg和2.4μg/mg。结论郑州市西流湖有产毒微囊藻污染,96孔细胞培养板可用于分离纯化微囊藻。  相似文献   

17.
宜宾地区主要粮食霉菌分布情况调查王南志1龙泽萍1付达美1杨明贵2王小燕3为了解宜宾地区主要粮食中霉菌的分布情况,我们于1995年9~10月对本地区近两年生产的稻谷、大米、小麦和玉米进行了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样品来源从本地区1...  相似文献   

18.
对浙江省三个地区的214份粮食用抗体酶标法进行了杂色曲霉素污染量测定分析,发现杂色曲霉素平均污染量达366.5mg/kg,三个地区中宁波地区粮食的杂色曲霉素污染量最高,台州地区的最低。小麦的杂色曲霉素污染量最高,地区间粮食杂色曲霉素污染量差异,主要是小麦的杂色曲霉素污染量差异引起的。玉米的杂色曲霉素污染量居中,并且在三个地区中差异不明显。大米的杂色曲霉素污染量最低,在三个地区间差异也不明显。本次测定分析提示必须加强对粮食特别是小麦的杂色曲霉素污染卫生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1983年黑龙江、上海率先报告自临床表现颇似(02)的腹泻患者粪便中检出产毒大肠杆菌(EIEC),从而证实了ETEC是国内成人及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为了解滕州市ETEC存在状况,我们于1995~1997年度对本市两所医院腹泻病人进行ETEC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巧克力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存活及产毒情况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民以食为天 ,食品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食物中毒常见报道。临床症状以恶心、呕吐、发热为主。从不洁的牛奶、饮料、奶粉中 ,常能分离到该菌。本实验室从送检的巧克力中分离到一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我们把巧克力分成二份 ,分别放在冷藏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