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仙人祛病功     
东方朔,西汉时人。《史记》、《汉书》均有传,谓其为“滑稽之雄”,“童心牧竖,莫不眩耀”. 主治:疝气。具体操作法:以身平坐,两脚交叉,用两手搬动两脚大拇指,调息运气,气沉丹田,再引气遍行体内,共行五次。  相似文献   

2.
传,《辞源》曰:“转也,授也,谓以此之所受,转受之于彼也”。《伤寒论》论太阳病之传,首见于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太阳病病邪传与不传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其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传?又在什么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褚氏遗书》世传为南朝宋齐间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褚澄所撰。《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据《河南通志》谓“所著医论十篇,世称《褚氏遗书》”。《中国分省医籍考》据同治二年补刻康熙三十四年《开封府志》卷三十“方技”亦谓“所著《医论》十篇,世称《褚氏遗书》”。但《四库全书提要》则认为不是褚澄所作,谓“疑宋时精医理者所著,而伪托澄以传。”  相似文献   

4.
阅读古医籍不但会遇到许多单音虚词,而且会碰到一定数量的复式虚词,即虚词的结合形式和配合形式。如“之谓”仅在《素问》中就出现38次,而“所谓”出现163次。它们虽然由“之”“所”“谓”为基础组合而成,但一经组合,意义和用法就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加之“之谓”“所谓”一般常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单位使用,其本身又有不同的用法。所以不能仅仅从“之”“所”“谓”单个词的角度理解它们,也不能将它们看作是两个词的简单相加,否则就会不得其义或发生误解。故弄清“之谓”“所谓”的特点及用法,对正确理解《素问》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古代汉语中有“之”“谓”结合但并不紧密的情况。例如:①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五年》);②无验而言之谓妄。(《法言.问神篇》)。此二例“之谓”中的“之”都是人称代词,分别作“一”和“言”的宾语,而“一”与“之”“言”与“之”结合为动宾词组又作了“谓”的主语。可见,这样的“之谓”还没有凝固得十分紧密。《素问》中出现的“之谓”是“之”  相似文献   

5.
《素问》中一组形音相近词解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抟”、“搏”、“揣”、“喘”在中医古籍中存在着形近互讹、音近通转的现象 ,如果不能辨本析源 ,就不能正确的解读古医文。下面从《素问》几则论述中看看它们的错讹通转情况。《素问·脉要精微论》 :“心脉搏坚而长 ,当病舌卷不能言 ;其软而散者 ,当消环自已。”这句话中有两处需提出讨论。( 1 )“搏坚而长”之“搏”。“搏”字王冰注谓“搏谓搏击于手中也。”其后《素问》的各个注家 ,皆本王冰注谓“心脉象搏击应手 ,坚紧有力而长”。似乎对“搏”字没有什么疑议。可是 ,“搏”字 ,《太素》卷十五“五脏脉诊” ,《甲乙经》卷四…  相似文献   

6.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析义辨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高梁之变 ,足生大丁”一语 ,自唐代的王冰注始 ,历经宋、明、清 ,时至今日 ,人们对此句的理解 ,可谓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始终未能统一 ,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足”的认识。或谓“足”即今义之“脚”,或谓“足”为“是”字之讹 ,或谓“足”为“多”之  相似文献   

7.
<正> 《本草拾遗》为唐陈藏器所撰,据掌禹锡“补注所引书传”谓陈藏器是唐开元中京兆府三原县尉。《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谓陈藏器是四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所云同此。《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507医术名流列传)云;“按《医学入门》,陈藏器,唐三元尹,撰《神农本草经》,曰《本草拾遗》。”一、《本草拾遗》的撰述年代本书的撰写,当是在开元年间(713——741)。因为《本草拾遗》骨碎补条注云:“本名猴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事临床工作及医学教育多年,在实践中体会到“教书育人”的深刻内涵,加强医德教育应从学生开始。笔者仅就祖国医学的传统医德修养作以下探讨。1传道授业“德”为先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从来就强调“德”。吴鞠通的《医医病书》里有“医德论”,谓:“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无才固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为拔扈之才,实足以败,断无可成。”所以“宁可无才,弗可无德”一言不为过矣。历代名家在择徒时,往往考其德为首要条件。《素问·金匮真言论》强调“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史记·扁鹊传》中记载,长桑君曾以舍客…  相似文献   

9.
究竟是什么     
科技文章里常常需要肯定或否定某些事物,这就是判断。表达判断的句子叫做判断句。判断句一般由主项、联项和谓项三部分组成,比如;“《四川医学》是综合性的医学期刊”这个判断句中,“《四川医学》”是主项;“是”是联项;“综合性的医学期刊”是谓项。如果说成“《四川医学》是综合性”,读者就会莫名其妙了。我们在审修稿件时,常常读到一些判断句只有主项、联项而缺乏谓项,造成概念上的混乱,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  相似文献   

10.
徐大椿字灵胎·晚隐洄溪,自号洄溪老人·(1693—1771)清·吴江人·诸生。《清史稿》本传:“大学士蒋溥病,以荐召入都,奏溥病不可治,上嘉其朴诚,令入太医院供奉,寻乞归。后二十年,复诏徵,年已七十九,遂卒于京师,赐金治丧,赠儒林郎”。著《难经经释》二卷,自序谓“学医必先明经络脏腑也”。又谓“药性必当知其真也,故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一卷”,  相似文献   

11.
王叔和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著名医家,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卷二十九引《养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太平御览》引高湛《养生论》说:“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经方,洞识摄生之道。”晋·皇甫谧《甲乙经·序》“近代太医令王叔利”,唐·甘伯宗《名医传》说;“王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修养之道。”综合上述资料和近年考证,王叔和名熙,东汉末年至三国魏时人,约生活于公元177~255年,在魏曾任太医令,籍贯是汉魏山阳郡高平县,即今之山东省微山县西北两城人。  相似文献   

12.
<正> “隐曲”一词,《素问》凡五见。其句式有三:“肿隐曲之疾”、“隐曲不利”、“不得隐曲”。“肿隐曲之疾”,王冰注谓“隐蔽委曲之处病也”,景岳则直指为疝。“隐曲不利”,杨上善注谓大小便不通利,世(木式)、隐菴谓不能行房事,吴崑谓不能隐首曲身。“不得隐曲”,马莳注为女子有隐讳难言之事,郁之于心。后世或从此说,或从彼说,无出其右。笔者认为,《素问》之“隐曲”均指阴囊,而“肿隐曲之疾”、“隐曲不利”和“不得隐曲”均指阴囊肿大而言。首先,从词源学角度分析一下“隐曲”的含义。隐,《说文》“蔽也”。隐蔽可引申为隐讳。曲,象形字为(?)。《说文》“象器曲受物之形也。”段注:“(?),象方器受物之形,侧视之。(?)象圜其中受物之形,正视之。”阴囊内藏精索、睾丸等物,从正面  相似文献   

13.
疔疮走黄出处,大都谓始见于《疮疡经验全书·疔疮》,如《简明中医辞典》、《中医外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外科学》等。唯一持不同意见的是《中医大辞典·外科骨伤五官科分册》,称首见于《仙传外科秘方》。笔者研读了上两本书,认为“疔疮走黄”出典于《仙传外科秘方》是正确的。 一、从成书的年代来比较:元朝杨清叟撰、明代赵宜真集《仙传外科秘方》刊行于  相似文献   

14.
历代对《华佗传》中“厌食事”意义的探讨形成了4种观点,其中以周寿昌的说法最为切实,但仍有待深入解析。“食事”的说法,可以追溯至《周礼》中的相关论述,谓“以事得食”,与士人的“以德得禄”相对而言,初指无爵命而任职于官府者以其技能获得廪食。及至后来,“食事”者常用以指专以技艺获取酬劳者,如医者、百工等。华佗出身士人,行医民间尚或可忍,而对于以医技取官而沦为“食事”者则深心厌弃,最终为此下狱而死。  相似文献   

15.
二陈汤小议     
《和剂局方》载二陈汤治痰饮为患,方用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去滓热服。今编方书,有的谓乌梅以敛肺气,但多谓:“原书加生姜乌梅同煎,今去不用。”此岂只去二药乎?实去掉了中医脏腑相关之理论及其对配方的指导意义!《金匮》首篇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余脏准此。”其后各  相似文献   

16.
鬼臼为小蘖科鬼臼属(桃儿七属)植物。学名为:(Sinopodophyllum emodi(Wall.)Ying原名:podophyllumemodi wall.var.chinensis Sprague主产于我省临夏、和政、夏河、碌曲及兰州等地。药典名:桃儿七。别名:果果肚、小叶莲、鸡素苔等。《神农本草经》谓其“解百毒”,《名医别录》谓其“疗咳嗽喉结”,《本草纲目》谓其“下死胎,治邪疟,痈疽,蛇毒,射工毒。”  相似文献   

17.
试谈汗法     
汗法,它是通过内服或外用方药,或其它治疗手段,使机体适当出汗,以收疏散外邪,解除表证的治法。本文拟就内服药物发汗作一阐述。 汗法的发展 汗法首见《内经》,如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由于外邪犯人一般由表及里,由浅及深,而发汗则有开泄腠理、调和营卫、解表驱邪、调整阴阳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外邪的进一步传变。《内经》中所谓“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相似文献   

18.
《薛氏医案》说:“人参但入肺经”。考诸家本草,如《本草衍义补遗》、《本草汇言》等,亦多谓其为肺脾二经之药。景岳《新方八略》,有“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芪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之说。至赵养葵《医贯》,则断然云:“人参乃是脾经药,到不得肾经。”  相似文献   

19.
<正>“气至病所”的针刺方法可以明显地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已为古今医家所重视。《灵枢·九针十二原》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明确地指出针刺时必须“得气”,认为针刺“得气”是针刺治疗取得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针法的技术关键。“得气”就是针刺入体腧穴时,术者感到手下汽重、紧涩。同时患者也有酸、胀、麻、重等相应感觉。《金针赋》:“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针灸大成》:“其病道远者,必先使其气直到病所。”都提出针刺治病不仅要使气至,而且要施行一定技法,激发经气,促进感传,使针按一定的方向,沿一定的经脉循行线路传导,直至病所。即从局部气至向远端发生感传,“走至疼痛之所”。近来有关资料都证明感传直达病所后的针刺疗效确能取得颇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为众所习用之正治法。但由于疾病错综复杂,有时会出现疾病本质与现象相反的情况,即有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实假虚”、“真虚假实”等,其治则当从其假象,反而用之,亦即《内经》“甚者从之”,“从者反治”之谓。今就仲景对反治法的运用略陈如下。 1 阴式阳微,热因热用不论六经辨证或脏腑辨证,凡阴寒盛极,真阳虚衰,致虚阳浮越于外或浮越于上,属内真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