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医中药在保障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方面,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解放以来,在党的中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中医中药又在发展人民卫生事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继承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遗志,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上绽开的一株奇葩。中医药文化属人类学、社会学的范畴,其内涵横跨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中医药文化,对发展中医药事业大有裨益。其一,从《黄帝内经》的成书,到中医理论的形成,从诸多名医涌现,到历代文豪诗文的字里行间,无不展示着中医与文史哲、天地生、数理化、军事及儒释道等各种文化的关联。从源朔本,要更深层次研究中医,应从大文化背景入手、才能真正认识其精华,实现自身从古代传统向现代转换,为现代中医药事业服务。其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保健需求的增长,心身医学、预防医学…  相似文献   

3.
<正>伴随着国内外的中医热潮,中医文化研究方兴未艾。然而什么是中医文化?中医文化如何定义,研究范畴怎样确定,中医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为何?所有这些都还处在比较模糊的状态,需要中医文化研究工作者进一步厘清。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或者说中医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构件,是至今保存完整、并仍在延续的文化形态。也有学者从学科划分角度提出中医学具有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医院校本科中医教学问题:因中西医文化背景-理论体系、教学侧重-课程安排、疗效评价-判定依据不同致使学生兴趣不高,中医认同感偏低;传统教学教师为主体,学生能动性发挥不足;高校扩招师生比例同步增加不足,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解决之道:培养新生中医思维方式,提升中医认同感;多渠道激发学生兴趣包括运用新媒体教学、增加教学互动;改变授课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加实践机会;院校互助,充分调配教师资源、以老带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未来期待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遵循中医学固有规律,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了解学生思维动态,分析学生心理特征,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多方面发展,才能适应新世代,培养出多技能实用型医学生。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国内外的中医热潮,中医文化研究方兴未艾。然而什么是中医文化?中医文化如何定义,研究范畴怎样确定,中医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为何?所有这些都还处在比较模糊的状态,需要中医文化研究工作者进一步厘清。  相似文献   

6.
回归中医以振兴中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铁涛 《新中医》1999,31(9):10-11
关于中医事业之前途,近年感慨颇多,曾浓缩成3个名词。一曰:自我从属 曾写成文章“中医药学之隐患———自我从属”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所以写此文,因当时接到外省某中医学院一位实习医生的来信,信中说:“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医院(学院附属医院),在病房,中药也(已)似乎不多见了,仅在部分病区的病床旁边放着一瓶中药壶,同时又在一天不停地西药静注。这不正反映了中药仅成西药的‘化妆品’和‘点缀物’了吗?难道3颗药丸(西药)加一包中药就是中西医结合疗法吗?邓老师,这或许是我不全面所见,但它的确存在着,这令我非常心痛,心痛之余是失望,心…  相似文献   

7.
<正> 什么是中医特色?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这是目前全国中医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刊应读者要求,从今年第五期起,开展了关于“中医特色”的专题讨论,深得广大读者及有志于振兴中医事业同志的欢迎,仅在较短时间中,就收到有关稿件达百余篇。参加这次讨论的,有省内外的医疗、科研、教学、卫生行政单位的领导、教授、医师、科技人员等,其人数之众,范围之广,热情之高,远非始料所及。他们纷纷陈述己见,献计献策,反映了广大中医药人员殷盼改革、亟待振兴中医事业的强热愿望。我们认为,这次讨论是非常及时而且很有意义的。在此,谨对支持、关心并积极参加讨论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8.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医护理不仅具有中医学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内容。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护理也应该结合现代护理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中医护理的发展和对中医护理内涵的研究,最终实现中西结合的护理。而如何在中医护理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仍能保持中医护理学的中医特色,是值得深入思考和临床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中医教育发展的快与慢关系着中医事业的兴衰。所以,加强中医教育,培养人才,对于中医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卫生部于一九八二年四月在衡阳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中医特色,发展中医事业的方针,给中医工作和中医教育指明了方向。当前,中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中医中等教育较为突出,培养的中医士分不出去,有的中医士改了行。据了解,有的地区改行的中医士占毕业人数的44.4%。许多中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中医医院急症工作会议,四月一日至四日在沙市市召开。祖国医学治疗急症,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它着眼整体,因人因病制宜,治疗方法多而灵活,疗效好,而且很少有副作用。现代医学治疗和抢救急、危、重症有很大的优点,与中医药形成了一个竞争的局面。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11.
刘锋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125+116-125,116
中医的精髓在于中医的思维方式,学习中医不能只注重手段,药物、针灸、推拿等只是中医思维的载体。学好中医,应注重学好中医的哲学思想,在学习中不能只看到"西学东渐",更应该学习"紫气东来"。从传统的文化中理解中医,中医的发展不在实验室,在于我们对于传统的继承。掌握中医的思维是中医学习的关键,而掌握传统的文化是理解中医思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杭州启正门诊部是一个以中医为主的门诊部,下设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眼科,传统中医推拿。门诊部拥有国家级中医名家坐诊,对中医儿科,妇科,内科,眼科、针灸,推拿具有深厚的造诣和精湛的技术。 门诊部下设推拿科,是以民间传统疗法为主,萃取名家名医理论,结合门诊部广泛收集有效疗法和秘方,多年来有效地解除病人的痛苦,恢复疲劳,调整心态和精神。 启正门诊部在不断完善和充实医疗环境及人才的同时,积极引进各类高科技医疗设备,最新引进高科技检测仪,是以中医十二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这一中国文化的瑰宝,以其特色的理论体系、独特而安全的疗效等特点赢得人类的共同喜爱。目前,中医学在海外的影响日益增强,正越来越被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中医药现已经传播到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相关从业人员也已达到几十万人。伴随着针灸的广泛认可,中药的应用日益增多。与此同时,中医教育和学术活动也发展迅速,世界上至少有40个国家开设了中医针灸学校[1]。今后随着中医在国外信誉的不断提高、法律地位的确立和医疗保险等问题的解决,中医在国外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大的发展,将能够更好地为全世界人民的…  相似文献   

14.
衡阳会议提出“坚持中医特色”,这一指示对于端正中医方向,发展中医事业,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具有重大意义。现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浅见: 一、为什么要坚持中医特色? 1、从中医的历史看,“坚持中医特色”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医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珍藏着亿万人民数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祛病养生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完整的、具有科学规律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它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体系是中医的精华和特点,确实是一个待开发的伟大宝库。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15.
<正> 要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振兴中医事业,首先需要有一支素质良好的、强大的中医队伍,来迅速改变目前存在着的中医后继乏人、乏术的局面,因此,改革中医教育工作就成为当务之急。现仅就个人管见,谈几点看法,以就正于同道。一、迅速开展多层次的办学当前中医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多注重于中医广对口人才的培养,忽视专科人才的培养。结果是医疗系毕业生大多只适于在内科工作,而不适应和不愿意到其它科去工作,造成其它各科乏人乏术的严重现象,这样下去,势必不利于对中医各科学术理论和技能的全面继承、保持和发扬,有的专科还有失传的可能。故而今后应迅速开展多层次的办学,实行专业定向培养。各中医院校要创造条件,既要设本科,又要有专科,应视其师资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来决定设科和定向培养。与此同时,还要抓好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是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较好途径。为了提高在职人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还应开办中医人员各类各科进修班,时间长短可视其所学内容而定;中医函授教育,目前仅少数省开办,今后应大力发展,它是培养提高中级中医  相似文献   

16.
本刊从今年第五期,开展关于“中医特色”专题讨论以来,受到广大中医药人员的关注与欢迎。他们纷纷来稿畅述己见,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刊登,特分次选登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中医临证与中医学 理论产生于实践,这是一般科学所具有的共性。在古代人们不可能像现代科学家那样使用仪器设备对事物作客观精细的考察分析,医学知识的积累只能依靠感知和经验。随着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出现了一批以医为业者,即产生了人类有目的的医疗活动——临证。之后,医学才得以摆脱巫术迷信的羁绊,开始走上创建独立的、科学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道路。我国古代医学家在临证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采取直接观察与逻辑推理、辩证思维相互渗透的研究方法,实现了祖国医药学由  相似文献   

18.
中医思维方式在学习和研究中医理论中至关重要,以整体观、恒动观和辨证论治为切入点,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文中基于中医思维原理,探析中医思维在中医状态学中的具体体现,从整体观、恒动观及辨证论治3个方面,分别阐述中医思维在中医状态学中的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19.
保持中医本色 促进中医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现代化就是在保持中医本色的基础上,将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提高疗效,完善理论、中医现代化是必然趋势,中医如果不现代化就有被西医淘汰的危险,而中医西化和中医向传统回归的思想都是不正确的。中医现代化包括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和中医临床的现代化,具体可分为(1)证——用现代科学方法证明中医的规律;(2)补——补充中医规律的发现过程;(3)释——中医规律的现代科学解释;(4)整——使中医理论变得更加完整;(5)用——中医临床应用的高科技化。  相似文献   

20.
朱维铮先生的治学理念是“从历史本身把历史搞清楚”,这个治学理念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当前,中医学术界十分需要从这个治学理念获得启迪——“从中医本身把中医搞清楚”。试从“为何要‘从中医本身把中医搞清楚…及“如何才能‘从中医本身把中医搞清楚一这两方面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