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研究左、右侧大脑半球岛叶及其深部结构的非对称性。方法:在微型计算机上使用e-film工作站,选取30名正常人头颅横断面MRI图像的岛叶层面,将图像导入Adobe Photoshop 10.0软件中进行测量,得出岛叶区域左、右两侧95%可信区间典型层面距正中矢状面距离,经统计学分析得出各层两侧距离差异。结果:岛叶中央沟、前环岛沟、下环岛沟各层面距正中矢状面距离均数以左侧大于右侧为主,占88%;其中岛叶中央沟区段(Z=-3~15 mm层面)、前环岛沟近脑底部层面(Z=0~-9 mm层面)、下环岛沟中下部区段(Z=-9~9mm层面)距离左侧大于右侧,距离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余各典型层面两侧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岛叶及其深部结构区总体形态上,在岛叶中央沟区、前环岛沟近脑底部层面、下环岛沟中下部层面区域呈现出明显左侧大于右侧的趋势,此区域各结构的功能是否存在非对称性,及结构非对称性是否与大脑半球其他局部区域的结构与功能非对称性相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以AC-PC线为扫描基线的活体大脑薄层MRI图像,研究枕颞沟在横、冠、矢状面的形态学规律及投影回归方程。方法:选定健康男、女各15名。以AC-PC为基准线,连续扫描MRI T1W1图像,所得横、冠、矢状面MRI成像数据,采用“3D-Cursor”技术观察枕颞沟在横、冠状面位置变化及连续形态学特征。将所测得的数据以横断面Z=0,冠状面X=0,矢状面Y=0,层厚2 mm,以及Y值为所在层面与零层面的层距乘以2 mm层厚为标准,建立笛卡尔三维立体坐标系,绘制枕颞沟内侧缘投影图,并利用SPSS 22.0统计分析出枕颞沟内侧缘的空间拟合曲线平面回归方程。结果:横断面的枕颞沟与大脑半球边缘平行,呈前后方向走行,后方一直延伸至枕叶,与侧副沟呈平行关系。分为“波浪”型,“()”型,“3”型;冠状面主要分为“1”型,“11”型,“U”型;成功构建大脑枕颞沟在横、冠、矢状面的投影回归方程。枕颞沟在横断面上Y值对X值的曲线回归方程右侧:■=-62.76+2.75×X+0.22×X2+3.1×10-3×X3,左侧:■=3.84-1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脑颞上沟在MRI横断面及矢状面图像上的形态学规律.方法:在eFilm2.1工作站中,将获取的29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头颅连续MRI扫描数据,采用连续追踪法和3D-Cursor技术,对连续MRI横断面及矢状面图像上的颞上沟进行识别、观测,统计其形态学特征.结果:颞上沟可出现在Z=-36~48cmm区段的MRI横断层图像上(95%分布于Z=-30~42 mm层面上),并随着层面的上移而沟后移;矢状面上颞上沟分为前部的水平段及后部的升段;在Z=-6~6 mm层面上颞上沟出现明显向后上走行的与颞上沟前部呈较大钝角的拐点,在Z=-21~12 mm的横断面上颞上沟可出现多沟表现(95%分布于Z=-18~9 mm层面上).结论:本文结果可帮助颞上沟的快速识别和颞上沟周围重要结构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右利手成人额下沟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侧别差异与性别差异,为Broca区功能研究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对40名健康右利手成人头颅MRI的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断层图像的80侧额下沟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额下沟的侧别差异及性别差异。结果不同性别情况下,额下沟在横断面出现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右侧额下沟Y值均大于左侧,但除Z=18 mm层面外(P < 0.01),各层面左右侧Y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左、右侧额下沟X值均大于女性,在右侧Z=2~10 mm、14~16 mm、20~26 mm层面,左侧Z=2 mm、10~16 mm、24~30 mm层面,男女X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在左侧Z=18~20 mm和Z=24 mm层面,男性额下沟Y值均大于女性(P < 0.01),其他各层面男女性左侧Y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下沟在越靠近大脑中轴处,后天发育变异度越小,额下沟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变异度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脑颞上沟在MRI横断面及矢状面图像上的形态学规律。方法:在eFilm2.1工作站中,将获取的29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头颅连续MRI扫描数据,采用连续追踪法和3D-CuRsoR技术,对连续MRI横断面及矢状面图像上的颞上沟进行识别、观测,统计其形态学特征。结果:颞上沟可出现在Z=-36~48 mm区段的MRI横断层图像上(95%分布于Z=-30~42 mm层面上),并随着层面的上移而沟后移;矢状面上颞上沟分为前部的水平段及后部的升段;在Z=-6~6 mm层面上颞上沟出现明显向后上走行的与颞上沟前部呈较大钝角的拐点,在Z=-21~12 mm的横断面上颞上沟可出现多沟表现(95%分布于Z=-18~9 mm层面上)。结论:本文结果可帮助颞上沟的快速识别和颞上沟周围重要结构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roca区在大脑半球横断面上的准确定位,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和脑功能的影像学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用正常成人头部标本30例。以AC-PC线为基线,获取4mm层厚连续横断层MR图像和脑横断层标本。在连续断层标本上对Broca区的断面表现进行连续追踪观察、分析和统计。结果(1)在AC-PC线断面上,外侧沟前支出现率为左侧13.6%。右侧16.7%;三角部出现率为左侧20%,右侧40%;岛盖部出现率为左侧26.7%,右侧30%。(2)在首次切及胼胝体压部的断面外侧沟前支出现率为左侧60%,右侧53.3%;升支出现率为左侧90%。右侧83.3%;三角部明显增宽,出现率为左侧93.3%。右侧86.7%;岛盖部出现率为左、右侧均为86.7%。(3)在切及穹窿联合断面外侧沟前支消失,升支出现率为左侧100%,右侧96.7%;三角部和岛盖部出现率左、右侧均为100%。(4)在胼胝体即将消失的断面上,三角部出现率为左、右侧均为10%;岛盖部出现率为左侧30.7%,右侧26.7%;升支消失。结论Broca区首次出现在前后连合平面至胼胝体即将出现的1~2个断面上,外侧沟前支出现是三角部和岛盖部首次出现的信号,穹隆联合平面是显示Broca区的最佳断面,至胼胝体消失后1~2个断面Broca区才消失。  相似文献   

7.
李成  郭晋  隋东莉  曹承亮  王震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2):1597-1599,1063
目的: 探讨基于MRI图像的大脑外侧裂立体定向解剖学及其在脑立体定向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30名健康成年自愿者的脑MRI图像,经图像转换和配准,在标准三维立体坐标系中测量,以外侧裂的外侧缘为起点,向内沿X轴方向每3 mm为一取样点直到岛盖内侧面,记录各取样点的X、Y值,Z值为所在层面与AC-PC层面间层数与层距的积,统计所有取样点的三维坐标值,建立大脑外侧裂三维立体定位数据集.将所有外侧裂外侧缘取样点坐标值进行分析,绘制其在矢状和冠状面上的投影图.结果: 成功构建大脑外侧裂立体定位数据集;对30例出外侧裂外侧缘的投影图进行分析,找出了外侧裂的走行特点,并求出了回归方程.结论: 大脑外侧裂立体定向解剖学研究,可为脑的立体定向手术及脑图谱的建立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脑侧副沟在MRI横断面及冠状面图像上的形态学规律。方法:在eFilm2.1工作站中,选取4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头颅连续MRI横断位及冠状位扫描数据,运用结构连续追踪法和3D-Cursor技术,对连续MRI横断面及冠状面图像上的侧副沟进行识别、观测,统计其形态学特征。结果:侧副沟分为三部分,即鼻嗅沟、中段侧副沟及枕部侧副沟;侧副沟在MRI冠状面图像上随着层面向后移而沟上移;枕部侧副沟在72.5%情况下出现分支,分为内、外侧支;侧副沟在冠状面映射长度=横断面层数×2 mm,其在横断面映射长度=冠状面层数×2 mm。结论:大脑侧副沟MRI横断面及冠状面图像上的形态学研究可为侧副沟及相邻脑区病变的识别和定位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临床MRI图像精确定位大脑角回的微小占位性病变,以及脑功能的影像学立体定位的研究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用成人的头颅标本1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例,分别做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MRI扫描后,再依据MRI扫描的层次,获得与MRI图像一致的断层标本。把标本与相应的MRI图像做对照观察、统计,以确定角回在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上的定位。结果与结论 在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3个方向上描述了角回的断面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1)在冠状面上:①经窦汇的断面:顶内沟明显纵行,枕颞内、外侧回的出现,是角回出现的标志。②经胼胝体压部的断面:胼胝体压部和侧脑室三角区的出现,是角回消失的层面。(2)在横断面上:①经中央旁小叶的断面:扣带回和顶枕沟的出现,伴有扣带沟缘支的消失,是角回和缘上回出现的标志。②经室间孔的断面:在切及颞叶结构时,大脑外侧沟由“一”变为“人”字形时,是角回消失的标志。(3)在矢状面上:在外侧第一个层面上角回就已经出现,壳核和侧脑室三角区的出现是角回消失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脑顶枕沟在MR横断层图像上的形态学规律。方法:30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头颅连续MRI扫描数据,在eFilm2.1工作站中,采用连续追踪法和3D-Cursor技术对连续MRI横断层图像上顶枕沟进行识别,观测、统计其形态学特征。结果:顶枕沟可出现在Z=-6~36mm区段的MRI横断层图像上,"一"字形占总层数的87.3%;"U"和"Y"形,占12.7%,随着层面的下移而沟前移。结论:本文结果可帮助顶枕沟的快速识别和楔叶、楔前叶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大脑中动脉M1分叉部的体表投影及不同头位下M1分叉部与侧裂浅表静脉的关系,为经侧裂入路手术提供空间量化参考数据。方法: 在30侧(15例)用甲醛溶液固定的湿性成人头颅标本上,用红色乳胶灌注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分别从左右翼点入路开颅,在标本上确定坐标轴,测量M1分叉部在此坐标系投影的数值。观测不同头位下M1分叉部和侧裂浅表静脉的关系,并测量M1分叉部与侧裂浅表静脉之间的垂直距离。结果: M1分叉部投影左侧x值为(26.56±3.03)mm,y值为(46.71±4.24)mm;右侧x值为(27.03±2.92)mm,y值为(45.48±4.20)mm。在以x=25.0 mm、y=45.0 mm为圆心,10 mm为半径画成圆的范围内共有M1分叉部的投影27侧,占90.00%。尸头向对侧旋转30°时,M1分叉部均在侧裂浅表静脉的额侧,旋转60°时左侧4例、右侧5例M1分叉部位于侧裂浅表静脉的额侧,其余均在侧裂浅表静脉的下方。M1分叉部与侧裂浅表静脉之间的垂直距离左侧为(14.60±2.27)mm,右侧为(15.03±2.36)mm。 结论: M1段真正分叉总在岛阈的最高处,M1分叉部与侧裂浅表静脉之间的关系和头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基于国人成人活体薄层MR图像的大脑外侧裂三维可视化模型,为临床诊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5例健康成人颅脑进行薄层MR扫描,将数据输入3D-Doctor软件包,建立大脑外侧裂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成功建立大脑外侧裂三维可视化模型,模型可清楚显示大脑外侧裂在整脑中的三维立体形态、与周围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且能在任意方向旋转.结论:大脑外侧裂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形态学参考,为虚拟手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部脉络膜裂囊肿的磁共振成像(MRI)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脉络膜裂囊肿患者的MRI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行MR平扫,4例同时行MR增强扫描,5例行CT平扫检查。7例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发生于右侧5例,左侧2例,均为单发病灶;呈边界清楚的卵圆形或类圆形水样信号灶,与环池或四叠体池相连,灶周无水肿,4例MR增强扫描病例未见强化。结论:MRI是诊断脉络膜裂囊肿并与其他病变鉴别的重要依据,对于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外侧裂血管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侧裂池的结构特点及池内血管分布,了解侧裂池及内血管与周边结构的关系。方法取12具成年人新鲜尸头,在显微镜下解剖外侧裂池并观察其血管分布。结果M1段分叉夹角度数左侧为(94.5±34.2)°,右侧(94.8±31.64)°。M2段上下干直径;左上干为(2.13±0.3)mm,左下干为(2.16±0.48)mm。右上干为(1.97±0.32)mm,右下干为(2.12±0.4)mm。脑岛表面动脉分支数左侧为(9.58±1.3)支,右侧为(9.58±1.2)支。盖段的血管分布支数左额顶盖上界为(5.8±0.9)支,下界为(3.8±0.7)支;右额顶盖上界为(6.25±0.9)支,下界为(3.75±0.7)支。结论脑岛皮质表面上的动脉成“扇形”运行,盖段动脉基本上是脑岛回环段的直接延续。熟悉大脑中动脉在脑岛分布,认清真正的分叉对手术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