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尘肺诊断读片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尘肺诊断读片差异分析,提高尘肺诊断水平.方法采用个体读片方式,对其在尘肺期别,小阴影形态、密集度及分布范围的读片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尘肺0 的读片差异最大,诊断年限5年以下组对Ⅰ期尘肺诊断的正确率明显低于20年以上组,在小阴影密集度及分布范围的判断上,诊断年限5年以下组明显低于其他组,影像专业组则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组.结论对低年资的诊断人员要加强读片训练,非影像专业人员有必要进行胸部影像学培训,集体诊断仍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省参加尘肺诊断医师人员掌握尘肺病诊断标准的情况,对100名参加尘肺诊断医师培训人员进行了尘肺读片考核,分析误差情况。结果显示,尘肺诊断读片考核合格率90%。尘肺期别诊断正确率74.59%。小阴影形态判定的错诊率24.72%;不规则形小阴影错诊率(43.88%)高于圆形小阴影(16.55%,P<0.01)。小阴影聚集判定错诊率13.79%,大阴影(<20 mm×10 mm)判定错诊率达42.0%。中级职称者的小阴影形态判定错诊率(28.52%)高于高级职称者(16.98%,P<0.01),市级机构人员的小阴影形态判定错诊率(27.96%)高于省级(13.76%)和县区级机构人员(16.89%,P<0.01),后两者的错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我省尘肺诊断医师基本掌握尘肺诊断标准,但不规则形小阴影和大阴影(<20 mm×10 mm)的错诊率较高,需要持续加强业务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地区尘肺诊断差异的原因,为提高尘肺病诊断读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因行肺灌洗治疗和行高千伏X线检查的不同地区经原单位诊断(地方诊断组)的尘肺病患者163例,高千伏X射线胸片由5名有经验的尘肺病诊断医师(课题专家诊断组)进行集体读片诊断;对诊断期别结果记录表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课题专家诊断组2次读片结果及课题诊断组与地方诊断组读片结果的差异.结果 课题专家诊断组2次诊断结果,经一致性的Kappa值分析,结果Kappa值=0.807 >0.75,说明2次诊断结果存在相当满意的一致程度,诊断符合率85.89%;地方诊断组和专家诊断组的Kappa值=0.177 <0.4,说明2组结果一致程度不够理想,诊断符合率49.69%.各地方诊断组与课题专家诊断组在变异系数(CV%)、过高诊断率、过低诊断率、相符合率方面存在差异,分别为7.19% ~ 75.22%,7.14% ~ 83.33%,0.00 ~ 66.67%,14.29% ~ 87.50%.结论 地方诊断组和课题专家诊断组存在读片差异,应通过控制相应条件,提高胸片质量、准确把握诊断标准、定期培训、对照标准片集体读片、坚持实事求是和提高诊断人员职业道德,必要时行CT鉴别诊断可以缩小诊断误差,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尘肺诊断中由于X射线胸片读片者的个体差异对诊断的影响及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尘肺病诊断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40张不同尘肺期别的高仟伏X射线胸片制作5套复制片,在规范一致的读片条件下由7位有多年尘肺病诊断经验的医师阅凑,读片结果按统一格式记录于读片记录表内,将小阴影密集度与尘肺病诊断期别分别量化计分,分析7位读片者读片结果的差异。结果 7位读片者间在小阴影总体密集度、肺区平均密集度、尘肺诊断期别判定上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17%、15.91%、12.06%;对有无小阴影、有无大阴影和小阴影聚集的判断,读片者之间的一致性较高,分别为91.09%、91.93%和76.41%。胸片技术质量一级或二级对于读片结果没有明显影响。形态判定一致的圆形小阴影或不规则小阴影,在总体密集度和分期上判定的一致性较好;形态判断差异较大的小阴影,则对密集度和期别判断的差异均较大。结论 在不同读片者间存在着读片差异。在控制了外部条件后,读片者之间的读片差异主要来自于对小阴影形态判断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1986尘肺诊断标准》的读片重复性,作者用集体读片方式分析读片差异、分析原因。 两次该片诊断符合程度75%;小阴影形态70%;密集度75%;分布范围65%;大阴影、胸膜斑、小阴影聚集及弥漫胸膜增厚则完全相符。 影响诊断结果相符程度的主要因素是密集度判定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标准片对比方法、胸片示局部小阴影密集度较高及混合形态阴影对判定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332例高仟伏尘肺胸片读片重复性的分析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150010)史雁屏,王洪斌,金朝辉,钟明,李京淑,乔红1986年颁布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实施已9年,对尘肺的诊断起了重要作用。为加强尘肺诊断质量控制,1994年5月国家尘肺诊断鉴...  相似文献   

7.
8.
对18个基层尘肺X线诊断组集体诊断与省诊断组诊断结果进行了比较。以分期符合和分级符合作为主要评判指标。每组读片70份,分期符合率为84.2%,其中分级符合为54.8%,期内分级偏差为29.4%,分期偏差为11.3%。对诊断分期、分级偏差进行分析,提出了尘肺X线诊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尘肺X线诊断读片个体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浙江省尘肺诊断考核资料,将75名专业人员的个体尘肺诊断结果与省尘肺诊断鉴定组群体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各期尘肺诊断总准确率为71.31%,其中Ⅲ期最高达100.00%,Ⅱ ̄+最低为55.56%。密集度判定以不够1级准确率最高,为72.22%,1级和2级分别为68.27%和56.03%,3级最低为43.94%。类圆形小阴影判定准确率高于不规则形,前者为75.95%,后者为31.58%。  相似文献   

10.
11.
1912年首次在矽肺临床研究工作中应用X线检查技术 ,192 3年Watkind pitchford等指出“离开X线检查是不可能对矽肺作出正确诊断的”[1] 。尘肺X线检查是确定尘肺和分期的主要诊断方法 ,依据详细可靠的职业史和技术质量合格的后前位胸片 ,可以作出X线的诊断和分期[2 ] 。现就国内外尘肺X线诊断标准的演变情况作一介绍。1 国外尘肺X线分类及诊断1.1 早期阶段及国际矽肺分类 (ILO193 0 )历史上最早的尘肺分类是 1916年南非方案 ,1917年美国方案及 192 7年英国方案。以此 3个著名方案为基础 ,193 0年国际劳工组织 (I…  相似文献   

12.
两个尘肺诊断标准的符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尘肺病的诊断》(GBZ70 2 0 0 2 ) (简称“新标准”)已正式颁布实施。为了验证新标准与1986年颁布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5 90 6 86 ) (简称“86标准”)在诊断中的差异,我们选择近年来用“86标准”诊断的部分煤工尘肺患者,采用“新标准”对照标准片重新诊断,以判断两个标准的符合性,指导今后的诊断工作。一、对象与方法1 资料来源:1998~2 0 0 0年期间本院用高仟伏技术按“86标准”诊断的全部Ⅰ期煤工尘肺共4 2 5例的X线片。2 诊断方法:由5名有多年诊断经验、具备诊断资格的医师,采用单独读片方法,分别用两个标准进行诊…  相似文献   

13.
执行尘肺X线诊断标准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我省基层尘肺诊断组确诊的100例尘肺进行了读片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尘肺分散诊断符合率低,不同种类尘肺分期诊断符合率以煤工尘肺最高,矽肺次之,水泥尘肺最低。尘肺分期诊断胃诊率高,尤以I期尘肺和水泥尘肺(75%)为甚。尘肺漏诊率为6%。小阴影密集度的断断差异(83.33%)是造成冒漏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尘肺X线诊断新旧标准的比较及分析探讨王邦义我国新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简称新标准)已实施几年,新标准既保留了我国原有的三期分类法,又增添了ILO1980国际尘肺X线表现分类法的内容,并配备了供诊断参考的标准片。笔者就新旧标准的比较,应用新标准时需注意的...  相似文献   

15.
尘肺X线诊断标准演变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经历了 196 3年标准和 1986年标准 (简称“6 3年标准”、“86年标准”)和即将正式颁布的新标准———“尘肺病的诊断”[1] (简称新标准 ) 3个阶段。各版标准均经反复修改演变成型 ,为尘肺病诊断、尘肺患者的劳动能力鉴定以及安抚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现分析一下各版标准在实际运用中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及与国际标准的接轨程度。一、材料与方法随机抽取用“6 3年标准”诊断过的 0~Ⅰ (0 + )、Ⅰ期和Ⅱ期尘肺患者的胸片 172张 ,其中煤工尘肺 10 2张、矽肺 6 1张、电焊工尘肺 4张、石棉肺 3张、水泥尘肺和铸工尘…  相似文献   

16.
尘肺X线诊断群体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全省十四个尘肺诊断组读片会的资料,以多数组的诊断结果作为标准,进行统计。各期平均符合率最高为89.23%,最低为60.00%,平均为79.03%。分期符合率各组也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尘肺诊断标准的演变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尘肺是我国主要的职业病。尘肺诊断标准的制定 ,是规范尘肺病诊断工作的重要措施。尘肺诊断标准产生和演变的过程 ,是对尘肺病的认识从陌生走向成熟的过程。一、中国尘肺诊断标准的演变过程我国尘肺诊断标准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 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步认识。五十年代我国尘肺病人大量出现 ,临床症状明显 ,病情相当严重。这反映在 195 8年诊断标准草案中 ,即强调以临床表现为主、综合诊断的指导思想[1] 。在195 8年标准草案试行的短短几年中 ,大家很快认识到 ,尘肺的纤维化改变在X线胸片上有特征性的表现 ,对尘肺诊断具有决定性作用。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读片差异的原因,找出对策,提高尘肺诊断水平。方法对常见的尘肺病诊断读片差异产生的原因,逐一分析总结,结合实际工作,找出解决方法。结果通过强化训练,可提高读片能力;符合高千伏摄片技术要求的X射线机,科学的投照方法,可提高胸片质量;严格实行集体读片制,可减少错漏诊。结论坚持经常性的进行读片能力强化训练,加大尘肺病诊断设备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执行1986年尘肺X线诊断标准情况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应用1986年尘肺X线诊断标准已十余年,在执行标准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基层尘肺诊断小组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我省各地尘肺诊断小组执行标准的情况,随意对8个地区尘肺诊断小组读片水平进行考核。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内容与方法病例准备:挑选不同类...  相似文献   

20.
尘肺X线诊断群体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尘肺X线诊断群体差异分析湖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430070)王景江尘肺X线诊断必须按照《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尘肺X线诊断标准片》进行诊断。虽然我们对《标准》和《标准片》组织了广泛地学习和相互间的经验交流,但尘肺X线诊断工作中出现的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