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海洛因依赖者戒毒的第一步是住院脱毒治疗。住院治疗的目的是在严格隔绝毒品的条件下,用医疗手段使海洛因依赖者在较小的痛苦下脱离毒品。由于住院治疗并不能消除患者的心理依赖,对毒品的渴求仍然存在,甚至更为强烈,或因轻微的躯体痛苦等因素,有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往往千方百计地寻求毒品。一旦偷吸毒品,则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治疗失败。如果偷吸行为蔓延,甚至会吸引毒贩上门,使戒毒所成为“吸毒所”或“贩毒所”,因此,住院戒毒期间对偷吸毒品行为的防范,成为戒毒治疗能否成功以及戒毒所能否存在的关键。1防范措施重庆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愿戒毒病人脱毒期间的心理状态变化,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自评抑郁量表、戒断症状观察量表,对76例本院自愿戒毒人员进行3次评定,并对照分析。结果:第2次、第3次量表评定分值与第1次评定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期间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和心理渴求,应给予有效的药物辅助治疗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李正发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415-1415
改革开放 ,国际毒潮对我国的影响难以避免 ,吸毒者一旦染毒 ,复吸率高达95 %以上[1]。了解复吸原因 ,降低复吸率意义重大 ,因此本文作者就我院戒毒治疗中心近5年来收治海洛因依赖复吸者186例的治疗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186例中男115例 (61 83 % ) ,女71例(38 17 % ) ,年龄16~51岁 ,平均年龄 (32 2±4 6)岁。小学文化以下36例 (19 25% ) ,初中87例 (46 77% ) ,高中34例(18 28 % ) ,中专18例 (9 67 % ) ,大专以上11例 (5 93 % ) ;无业69例 (37 10 % ) ,工人19例 (10 21 % ) ,职员11例 (5 91 % ) ,干部7例 (3…  相似文献   

5.
海洛因依赖者自愿戒毒时对医生的期望值都较高,既要在戒毒时没有痛苦,又不能耐受药物治疗中一些常见的副反应,这种近乎严酷的要求对医生来说原属无可厚非,因为确保戒毒时较少痛苦和选择较少副作用的药物,这亦是医生的职责.但问题的难点在于自愿戒毒者大多数治疗依顺性较差且常干扰医生正常行使其医疗工作的职能,不可理喻,其结果是给自身带来了诸多负面作用和不良后果.因此亦可以说,治疗顺从性与否是决定自愿戒毒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196例自愿戒毒者的治疗顺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依赖者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吸毒过量 ,约占因吸毒而死亡人数的 5 0 %以上 ,其次是死于全身感染及其合并症 ,如细菌性心内膜炎。我院自 1994年以来共收治了 14 4 6名自愿戒毒者 ,本例是惟一在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病例 ,具体情况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 ,男性 ,2 0岁 ,天津人。于 2 0 0 2年 5月 31日来我院脱毒治疗。入院时采集病史 ,患者于 2 0 0 1年 5月开始吸毒 ,烫吸 ,半年后改为肌注 ,曾在当地戒毒两次 ,入院前一周平均每日用量 1.0克。既往无心、脑血管病史 ,无外伤史。入院时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血常规、尿常规及肝功能正常 ,HIV…  相似文献   

7.
我中心1993年底成立以来,在患者住院脱毒期间共发生3例死亡病例,现将该3例有关情况予以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自残行为是指海洛因依赖者出于各种原因、目的,采取各种手段,试图伤害自己身体而达到目的的系列行为,是各地戒毒机构中一种颇具特殊性的现象[1].正确了解和掌握发生自残行为的特点及目的,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有助于戒毒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就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7月收治的70例自残患者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海洛因依赖者的药源性郁症状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100例海洛因依赖者在吸毒过程中出现的抑郁焦虑症状,其中20例依赖者接受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评。结果发现海洛因依赖者中有较多的抑郁,焦虑症状,35%海洛因依赖者HAMD评分达到轻度抑郁标准。  相似文献   

10.
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动机与复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海洛因依赖者自愿戒毒的动机及其与复吸的关系。方法 :对 1 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于我院住院的 1 0 2例自愿戒毒者的戒毒动机进行调查 ,并于 1年后随访了解复吸情况。结果 :自愿戒毒者的戒毒动机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 1 )主动戒毒型 ;( 2 )家人强迫型 ;( 3)严打期被迫型 ;( 4 )经济拮据型 ;( 5 )重获快感型 ;( 6 )自行戒毒失败型。除主动戒毒型外 ,其它 5型的戒毒动机可谓“不良”,将其合并为一型—被动戒毒型 ;而真正真心戒毒的主动戒毒型比例不高 ,只占 30 % ,其中已婚和年龄越大的主动戒毒型的比例越高。 1年后随访发现 ,戒毒者 1年内复吸率达 84 % ;而主动戒毒型者的复吸率显著低于被动戒毒型者 ( X2 =2 4 .5 7,P<0 .0 1 )。结论 :研究表明 ,在自愿戒毒者住院期间 ,对其加强心理疏导 ,端正戒毒动机 ,可有效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海洛因依赖者和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依赖者的睡眠问题及差异。方法:采用匹兹赖者和962名MA依赖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吸毒者PSQI总分为7. 92±4. 45(分),其中海洛因依赖组为9. 18±4. 05(分),MA依赖组为6. 60±4. 48(分);海洛因依赖组PSQI总分高于MA依赖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 001)。吸毒者出现睡眠问题的比率为67. 5%(PSQI> 5),其中海洛因依赖组为80. 0%(n=810),MA依赖组为54. 3%(n=522);海洛因依赖组出现睡眠问题的比率明显高于MA依赖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两组吸毒者的睡眠质量均较差,而且两组均超过一半的吸毒者存在睡眠问题。与MA依赖组比较,海洛因依赖组的睡眠质量更差,出现睡眠问题的比率更高。临床工作中应注重对吸毒人员睡眠问题的评估,改善吸毒者睡眠问题,有利于提高戒毒疗效,减少毒品复吸。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纳曲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人员的生活质量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评估及对其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在广东、北京等11家戒毒医疗机构,调查531例阿片成瘾者.按服用纳曲酮的时间长短分成短期组、中期组、长期组三组,其中短期组123例,中期组265例,长期组142例.采用药物滥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纳曲酮使用情况调查表、阿片成瘾严重程度量表、Beck抑郁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海洛因成瘾者脱毒后应用纳曲酮的基本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结果:长期服用纳曲酮组显示对药物滥用者的健康状况更为有益,随着维持用药时间的延长,抑郁情绪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提高,其生理功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表达、精神健康等方面均有非常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结论:服用纳曲酮,对保持戒断后操守具有明显的效果,对维持海洛因成瘾人员的身心健康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合并心脏瓣膜疾病时其对瓣膜置换手术的不利影响及其预防。方法:对2004年9月-2008年6月收治的9例合并海洛因依赖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手术期间出现的精神障碍与躯体损害及相应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接受麻醉及手术未出现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戒断综合征需用药物治疗,与海洛因依赖相关手术并发症4例。结论:海洛因依赖对瓣膜置换手术存在不利影响,在围手术期需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米氮平片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期稽延性戒断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自愿戒毒者脱毒后,由患者自愿选择米氮平片口服治疗,观察其稽延性戒断症状及不良反应,同时设对照组30例,仅作对症治疗。结果在控制稽延性戒断症状方面,米氮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完成脱毒后,加用米氮平片进行后续的巩固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海洛因依赖者的稽延性戒断症状,且副反应少、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褪黑素对海洛因依赖大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褪黑素 (MT)对海洛因 (Her)依赖大鼠的作用。方法 :将 15 0只大鼠随机分为海洛因依赖模型组、海洛因依赖MT保护组和溶媒对照组。分别用海洛因、海洛因加MT或溶媒处理大鼠。 4 2d后将海洛因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MT治疗组、美沙酮治疗组、海洛因依赖组、自然戒断组、纳洛酮催促戒断组。然后观察自然戒断或ip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 ;进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亮氨酸脑啡肽 (L -EK)以及β内啡肽 (β -EP)的测定。结果 :MT保护组及MT治疗组均显示 :MT可缓解大鼠的戒断症状 ;促进海洛因依赖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提高海洛因依赖大鼠脑L -EK和 β-EP水平。 结论 :MT可部分控制海洛因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 ;对海洛因造成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有预防和逆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there are studies describing the prevalence of patients with drug addiction and dual diagnosis, there is a paucity of data regarding the progression from psychiatric disorders to drug addiction or vice versa. A total of 1,090 patients dependent on heroin were interviewed to examine the presence of dual diagnosis and the progression from psychiatric disorders to drug dependence or vice versa. A total of 574 patients met the criteria for a dual diagnosis. A total of 362 patients progressed from substance abuse disorders to psychiatric disorders (SUD-PR) and 144 patients progressed from psychiatric disorders to drug addiction (PSY-PR). SUD-PR patients are more frequently affected by mood disorders. PSY-PR patients were more frequently diagnosed as psychotic or affected by anxiety disorders. The authors'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self-medication theory of dual diagnosis was relevant only for those with existing diagnoses of schizophrenia or anxiety disorders. Whe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a dual diagnosis, clinicians should ensure that the same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treatment of drug dependence as it is to the treatment of comorbid psychiatr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are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attention for drug-related stimuli. This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has been suggested to be related to craving and to represent one of the core mechanisms of addition. The present study tests the hypothesis that enhanced attention for heroin cues is mediated by the dopaminergic system using haloperidol as dopamine antagonist. In a double blind, randomized crossover design, 17 detoxified heroin dependent patients received a single oral dose of haloperidol 2 mg and placebo. Patients performed an Emotional Stroop Task to assess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of drug cues under both conditions. In addition, self-reported craving was assessed. In the haloperidol condition, patients performed better on the Emotional Stroop Task than in the placebo condition. However, no effect of haloperidol on subjective craving was found. These findings provide preliminary indications that attentional bias in heroin dependent humans is mediated by dopaminergic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泰康宁胶囊对海洛因依赖患者的脱毒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试验设计,对5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进行了观察。泰康宁胶囊常规口服剂量为1.5~3.0g,3次/d,根据戒断症状控制及不良反应情况增减剂量,最多可至4.0g,3次/d,连续用药10d。脱毒药效评价指标采用戒断症状逐日总体评分、主要戒断症状逐日分别评分、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定。用药期间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每日戒断症状总分、主要戒断症状逐日评分以及HAMA评分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口干、复视。对呼吸、心率、血压无影响。结论:泰康宁胶囊用于海洛因依赖患者脱毒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恒河猴海洛因依赖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吗啡依赖猴作对比,对海洛因依赖猴模型进行研究。方法:给猴每日3次臀部皮下注射海洛因,连续注射10周。结果:随着注射海洛因时间的延长,猴的戒断症状逐渐加重。结论:本实验可使猴在10周内形成海洛因依赖动物模型,具有成瘾过程平稳、海洛因用量少、成瘾时间缩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