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戊二酸血症Ⅰ型患者的临床与脑磁共振成像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戊二酸血症Ⅰ型患者的脑部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6例戊二酸血症Ⅰ型患者均经尿有机酸测定、血液酯酰肉碱谱分析确诊,通过磁共振成像了解脑损害特点,结合临床经过及生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6例患者于生后2—8个月发病,因“肌张力异常、智力运动障碍”来院。患者尿液戊二酸、3-羟基戊二酸、血液戊二酰肉碱浓度显著增高。脑MRI显示6例患儿脑基底节区损害,受累的灰质核团呈对称性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5例患儿脑白质病变,其中4例出现在中央区白质,1例左侧顶叶下白质出现斑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6例患儿中有3例出现额颞部脑萎缩并双侧裂池明显扩大。结论脑深部灰质核团基底节对称性异常信号及中央区白质MRI异常信号是戊二酸Ⅰ型的脑部MRI主要表现。额颞部脑萎缩、双侧侧裂池明显扩大为戊二酸血症Ⅰ型特征性MRI表现。脑MRI是评估戊二酸血症Ⅰ型患者脑损伤的重要手段,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脑外侧裂在MRI横断面图像上的形态学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0名正常成人颅脑连续横断面MRI数据,在e—film2.1工作站中,采取连续追踪法及3D—Cursor技术准确识别外侧裂,将图像导入AdobePhotoshopCS8.0软件包中标记外侧裂并观测、统计其形态学特征。结果:外侧裂在Z=-18~33mm层面范围内出现,随着层面下移依次呈现“一”字型、“Y”型、“T’’型、“L”型和“一”字型的变化规律。依据从下向上岛叶在层面上的出现和消失的规律将外侧裂分为三段。第一段,从外侧裂出现到岛叶出现层面;第二段,从岛叶出现到岛叶消失层面;第三段,从岛叶消失到外侧裂消失层面。左右半球三段垂直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大脑半球在Z=6~9mm范围内,左侧大脑半球在Z=9—15mm范围内大脑外侧裂弯曲折叠,左侧多于右侧。结论:大脑外侧裂MRI横断面图像上的形态学研究,可为外侧裂及相邻脑区病变的识别和定位,经外侧裂行鞍区、岛叶区及基底核区手术人路部位的选择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戊二酸尿症I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脑部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尿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确诊的戊二酸尿症I型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与脑部MRI特征。结果 8例中男6例,女2例,所有患者尿液戊二酸、3-羟基戊二酸排泄量均明显超出正常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发育减退和运动障碍。脑部MRI显示8例患儿均出现额颞叶脑萎缩、外侧裂池增宽以及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长T1长T2异常信号,5例中央脑白质出现长T1长T2异常信号,4例出现硬膜下积液或积血,1例大脑脚对称性长T1长T2异常信号。结论戊二酸尿症I型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脑部MRI较具特征性表现,主要表现为基底节区、中央白质区对称性受累,额颞叶脑萎缩,外侧裂池增宽,MRI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成  郭晋  隋东莉  曹承亮  王震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2):1597-1599,1063
目的: 探讨基于MRI图像的大脑外侧裂立体定向解剖学及其在脑立体定向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30名健康成年自愿者的脑MRI图像,经图像转换和配准,在标准三维立体坐标系中测量,以外侧裂的外侧缘为起点,向内沿X轴方向每3 mm为一取样点直到岛盖内侧面,记录各取样点的X、Y值,Z值为所在层面与AC-PC层面间层数与层距的积,统计所有取样点的三维坐标值,建立大脑外侧裂三维立体定位数据集.将所有外侧裂外侧缘取样点坐标值进行分析,绘制其在矢状和冠状面上的投影图.结果: 成功构建大脑外侧裂立体定位数据集;对30例出外侧裂外侧缘的投影图进行分析,找出了外侧裂的走行特点,并求出了回归方程.结论: 大脑外侧裂立体定向解剖学研究,可为脑的立体定向手术及脑图谱的建立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垂体后叶MRI信号强度测量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信号强度测量的价值。方法:低场MRI正中矢状位T1W1图像上测量正常人(193例)、中枢性尿崩症(31例)及肺癌(33例)的垂体后叶信号强度,并与桥脑的信号强度相比较。结果:正常垂体后叶82.9%呈高信号,17.1%呈等信号,无低信号出现;中枢性尿崩症(96.8%)、部分肺癌(42.4%)的垂体后叶呈低信号,信号强度比(SIR)小于0.93。结论:正常垂体后叶未见低信号、垂体后叶低信号是病理性的。  相似文献   

6.
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TSAH) is regarded as a poor prognostic factor of primary brain stem injury.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describe the results of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5 patients with TSAH who were hospitalized between March, 1987 and April, 1990. They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on the basis of the initial level of consciousness evaluated by Glasgow Coma Scale (GCS) scores. Fourteen patients had TSAH in the sylvian fissures, while in five the location was the cortical sulci. Four patients had TSAH in the ambient and quadrigeminal cisterns, and another four patients had TSAH in the prepontine and interpeduncular cisterns. TSAH localized to the suprasellar cistern was found in three patients, and five patients were found to have TSAH only in the sylvian fissures. Other accompanying intracranial lesions were as follows: acute subdural hematoma in five patients. Intracerebral hematoma in four and cerebral contusion in three. Three patients, one in the severest group and two in the severe group, had fatal outcomes. The cause of death was mo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accompanying intracranial lesion than the TSAH. One patient had a fair outcome, and 11 patients had a favorable outcom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outcome was generally good in the patients who had TSAH in a confined area, such as the sylvian fissures or cortical sulci.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与脑梗塞的核磁共振成像(MRI)病灶特征及鉴别方法。方法:分析临床确诊的MS228例及脑梗塞162例的脑部MRI病灶的大小、数量、分布和形态。结果:在MS长轴5~15mm的病灶为多,在脑梗塞25mm以上的病灶占多数。MS与脑梗塞组,有4个以上病灶的例数分别为91%、87%,两组无差异。卵圆形病灶,边缘清晰、光滑、高信号强度均匀一致病灶,与侧脑室相连接病灶,长轴与侧脑室壁相垂直病灶、胼底体病灶,脑干及小脑病灶等项目,在MS远多于脑梗塞组。然而,长轴平行于侧脑室病灶、主要分布于大脑灰质的病灶(占全病灶面积为50%以上),在脑梗塞多于MS,两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4个以上长轴5~15mm的多发性小灶性病灶,边缘清晰、光滑、信号均匀一致病灶,与侧脑室壁相垂直病灶,卵圆形病灶,胼底体、脑干、小脑病灶为MS的MRI病灶特征;长轴平行于侧脑室的病灶及主要分布于大脑灰质的病灶为脑梗塞MRI病灶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0T MR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的2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均行颅脑MRI平扫,扫描序列包括T1FLAIR、T2WI、T2FLAIR、DWI.分析颅脑异常MRI表现部位及临床体征,评估其临床相关性.结果 23例颅脑MRI均有异常发现,病灶呈稍长或长T1、稍长或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部分病灶呈低信号,DWI进展期病灶呈高信号.脑MRI异常信号发病部位依次为豆状核(21/23)、丘脑(19/23)、中脑(18/23)、内囊后肢(14/23)、桥脑(13/ 23,其中桥脑背侧、腹侧)、尾状核头(11/23)、齿状核(8/23)、小脑中脚(5/ 23)、额叶(5/23)、胼胝体压部(4/23)、枕叶(1/23),脑萎缩14例,且基底节、丘脑、中脑及齿状核多对称分布,形如"八字"或"展翅蝴蝶"样,MR病变部位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HLD颅脑MRI最具特征性征象为双侧基底节、丘脑等对称性异常信号,可广泛累及其他部位,多伴脑萎缩,且MR-DWI可反应进展期病灶情况,同时受累部位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spleniallesion syndrome,RESLES)与脑梗死的MRI表现特征差异,并分析MRI对疾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1例RESLES患者和39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中的病灶位置、形态和成像特点,分析两组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双侧额顶部硬膜下出血的CT及MRI影像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双侧额顶部硬膜下出血患者的CT及MRI影像资料,分析其CT及MRI影像特点。结果 48例双侧额顶部硬膜下出血患者中20例行CT扫描检查,其中急性期7例,亚急性期11例,慢性期2例;28例行MRI扫描检查,其中急性期11例,亚急性期10例,慢性期7例。双侧额顶部硬膜下出血患者CT平扫可见双侧额顶部颅骨内板下方弧形等低密度影,血肿清晰,伴有骨质伪影,脑实质未见异常。MRI平扫轴位T1可见双侧额顶部颅骨内板下方弧形高信号影,邻近脑实质略受推挤;脑实质未见异常信号影,灰白质界面清楚,部分脑沟增宽加深脑回变浅,中线结构无偏移;MRI平扫轴位T2可见双侧额顶部颅骨内板下方弧形高信号影,颅底大血管形态及走形未见异常,颅骨骨髓信号正常;MRI平扫轴位FLAIR可见双侧额顶部颅骨内板下方弧形高信号影;e DWI未见弥散受限。结论 CT扫描可见双侧额顶部颅骨内板下方弧形等低密度影;血肿不清晰;MRI扫描轴位T1可见弧形高信号影,血肿清晰,中线结构无偏移;轴位T2可见弧形高信号影,轴位FLAIR可见弧形高信号影;e DWI未见弥散受限。双侧额顶部硬膜下出血的CT及MRI影像特点明确,临床应以MRI检查为主,CT检查为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16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MRI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及鉴别要点。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术前MRI诊断为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资料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基准判断MRI诊断结果,总结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MRI,并对误诊患者的原因及鉴别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11例术前诊断准确(8例位于侧脑室、2例位于三脑室且累及室间孔、1例位于四脑室),5例误诊(胶质细胞瘤2例、室管膜瘤1例、混合型生殖细胞瘤1例、脑膜瘤1例)。可见邻近透明隔或Monro孔,内部或边缘可见多发囊变,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可呈小囊状、不规则或多房状大囊变。多以实性为主,可见囊变。实性部分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部分患者伴出血、瘤灶周围脑水肿、脑室扩张积水及中线移位。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钙化区无强化。结论对发生于脑室前部或靠近室间孔区的肿瘤患者,可在符合MRI表现的基础上结合手术病理、免疫组化标记进行鉴别诊断,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血管病心率变异性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所反映的植物神经功能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ACVD患者(包括30例脑梗塞、30例脑出血、其中1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及30例正常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HRV的时域指标所反映的植物神经改变情况,同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型,并分析轻、中、重三型神经功能缺损与植物神经受损程度的关系。结果:ACVD的24h正常窦性心搏间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开展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近3年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和慢性硬膜下积液病人侧裂及鞍区的显微解剖资料及颅内动脉瘤治疗的资料。结果通过鞍区及侧裂显微手术实践,基本掌握了鞍区解剖知识和侧裂分离技术。39例颅内动脉瘤病人中,25例恢复正常工作,9例轻残,2例重残需人照料,术后死亡3例(占7.6%)。术后脑积水4例。结论熟悉鞍区显微解剖知识和侧裂分离技术对于基层医院开展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双侧裂综合征(congenital bilateral pefisylvian syndrome,CBPS)是先天性脑发育畸形的一种罕见类型.本文报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CBPS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形成原因、疾病特点以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频域分析指数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 (AcuteCerebralVascularDisease,ACVD)患者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 ability ,HRV)频域指标所反映的植物神经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6 0例ACVD患者 (包括 30例脑梗塞 ,30例脑出血 ,其中 1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 )及 30例正常人 ,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分析HRV的频域指标所反映的植物神经改变。结果 :ACVD患者的HRV频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急性脑出血组的HRV频域指标显著低于脑梗塞组 (P <0 0 1) ;破入脑室的脑出血组较未破入脑室组的HRV频域指标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HRV频域分析可作为一项定时评价ACVD后交感和迷走神经受损程度的指标 ,并对ACVD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3.0 T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活体观察WHBE兔脑部形态解剖结构,累积WHBE兔脑的影像学基本生物学数据,为进一步拓宽WHBE兔的应用提供背景资料。方法 成年雄性WHBE兔9只,用3%戊巴比妥钠溶液静脉注射麻醉,行3.0 T MRI加兔脑专用线圈常规横断面和矢状面扫描,并测量分析脑部的各种结构大小。结果 MRI扫描可成功获得活体WHBE兔脑矢状面和横断面T2WI或T1WI图像,可完整清晰地观察到活体WHBE兔的嗅球、大脑、小脑和垂体等基本结构,并发现了4只兔脑T2WI中左右两侧颞叶海马区高信号,相应区域在T1WI出现低信号外,其余均无异常。同时,获得了额叶、海马、大脑、侧脑室、垂体等相关解剖结构的参考值。结论 采用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加上兔脑专用线圈,可以清晰地观察到WHBE兔脑部的各种形态解剖结构,并初步建立了WBHE兔脑影像学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35例子痫患者影像资料。其中20例有治疗后复查的影像资料,15例有治疗过程中的MRI检查资料。结果 26例CT表现为顶和(或)枕叶片状低密度,且具有可逆性;15例MR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T2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信号,另7例合并脑出血。结论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较具有特征性,但需要与其他脑内片状水肿影像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治疗前后的脑部MRI表现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分析50例初诊儿童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其中20例随访复查脑部MRI,15例经青霉胺治疗后回顾性分析,然后把MRI资料与临床表现作相关分析。结果根据首次脑部MRI表现将患者分成3组:第1组(n=23):脑部MRI正常;第2组(n=15):脑部MRI表现双基底节区T1高信号;第3组(n=12):脑部MRI表现基底节区T2高信号。3组患者在中位年龄、神经系统表现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驱铜治疗后,随访复查脑部MRI发现,临床治疗效果与脑部MRI的影像变化之间密切相关(P<0.01)。结论3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脑部MRI表现与临床表现呈明显相关性,治疗后也呈密切相关,故脑部MRI检查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基于国人成人活体薄层MR图像的大脑外侧裂三维可视化模型,为临床诊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5例健康成人颅脑进行薄层MR扫描,将数据输入3D-Doctor软件包,建立大脑外侧裂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成功建立大脑外侧裂三维可视化模型,模型可清楚显示大脑外侧裂在整脑中的三维立体形态、与周围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且能在任意方向旋转.结论:大脑外侧裂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形态学参考,为虚拟手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MRI在轻型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在轻型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近 2年 9例诊断为轻型颅脑损伤患者 ,伤后不同时期颅脑CT扫描及MRI检查的资料。结果  9例患者伤后多次颅脑CT检查均为正常 ,而MRI检查表现为出血性改变 4例 ,T1W像为高信号 ,T2W像为高信号 ;表现为非出血性改变 5例 ,T1W像为等信号 ,略低信号 ,T2W像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fluid -attenuatedinversionrecovery ,FLAIR)为高信号。 结论 在轻型颅脑损伤诊断中MRI检查能提高出血性病灶及非出血性损伤的检出率 ,并可以避免一些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