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边境地区未来核袭击条件下的伤员护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局部核战争的发生将是以快速、短暂、突袭的方式发生,地处边境地区的军队医院,位于军事斗争最前沿,为提高未来核袭击条件下的保障能力,要求医院制订护理工作预案,配备有护理核伤员的人力和物力,护士具有核伤员护理技术、洗消放射性污染和自我防护的能力。根据未来核战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制订了相应的对策:(1)强化战斗队意识,加强战备工作教育;(2)建立护理工作预案;(3)编写《核伤员护理技术指导手册》;(4)根据核战要求制定核伤员护理训练计划,并建立心理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2.
边境地区的军队医院位于军事斗争的前沿,在应对核威慑、核反击作战的卫勤保障中,要求护理指挥机关和护理人员要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研究了未来核袭击条件下护理工作的特点:①核袭击突然发生,护理保障任务艰巨;②核伤员成份复杂,护理保障范围拓展;③医院可能同时遭受核污染,护理工作展开艰难;④护理储备力量有限,国防动员工作艰巨;⑤核伤员病情较复杂,护理技术要求特殊。为增强快速保障和持续保障能力,保证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当前护理工作应解决的问题:①建立核袭击后护理工作总体预案;②制订规范化的核伤员护理技术常规;③研究核伤员护理设备物资标准;④加强护理队伍应对核袭击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紧急接收汶川地震伤员批量转院的工作中,护理部根据<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工作预案>,在医院整体部署下,建立了护理救治组织,充分利用医院的内部网络,使得救治工作迅速、有序地展开,在短时间内将伤员迅速安置妥当,保证了伤员的及时救治,为今后救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护理危机管理的方法.方法 建立"队长-护士长-护士"的护理应急处置组织,完善各级管理职能与职责;制订护理应急预案,加强制度建设;对护理人员应急处置能力进行培训;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结果 执行维和任务的护士共接诊伤员8 400余例次,完成各类手术配合28例,前接、后送12例伤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地震伤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骨折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影响因素,以及对骨折伤员的康复护理。方法对367例地震伤员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报道骨折伤员的康复护理。结果和结论年龄(OR=1.016)、肾衰(OR=4.648)、下肢骨折(OR=2.404)、脊柱骨折(OR=3.558)、右手骨折(OR=1.190)、右足骨折(OR=4.389)、复合骨折(OR=2.600)等因素对ADL有影响。总结了康复护理各阶段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地震伤员恢复期和康复期心理护理。方法90例地震伤员按年龄分为4组分别进行心理护理,震后1年评估伤员是否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结果震后1年伤员未发生PTSD。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地震伤员心理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应用抑郁症评估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2例地震伤员进行心理调查,咨询,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结果:经过对地震伤员进行心理护理,大部分伤员心理疾病情况有显著改善。结论:对地震伤员进行心理干预具有一定的迫切性,而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的前提,全面正确的医疗计划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是保证地震伤员身心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院内急救培训护理应急队员在救治批量伤伤员中的作用。方法 组织应急库队员进行急救技能相关培训,成立急救小组,并制订院内应急处置流程,在批量伤伤员救治中启动院内应急处置流程。结果 护理应急队员培训后,应急人员理论、操作技能考核均有显著提高;批量伤员从来院到接受治疗、特殊检查、转手术室的时间显著缩短,病死率显著下降;医生对护理工作、护士自身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通过制定院内培训方案对护理应急队员培训后,有效提高了应急人员应急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批量伤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芦山地震发生后4周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接诊地震伤员400人次,其中入院治疗325人,手术238台(骨科手术202台),危重伤员28人,重症伤员1人。为了避免和减少伤员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减少残疾,实现早日康复,自震后28h起,该院康复医学科建立和完善了一套早期康复护理流程:成立早期康复护理应急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职责;筹备早期康复护理技术人员,并进行科学化管理;建立早期康复护理信息平台,做到信息畅通;加强与专业人士和社会团体的合作,使地震伤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和治疗。截至震后4周,伤愈康复出院178人次,占总接诊伤员人次的44.5%;69例在医院温江院区住院的骨折术后伤员零死亡。  相似文献   

10.
亚热带地区战伤救治护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亚热带西南战区战伤救治护理特点,以提高战时护理配合能力。方法 对我院“自卫还击战”和“两山作战”2894份战伤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危重伤员多,自救伤员少:分类后送的多,滞留伤员少;护理操作多,文书书写少;专科处置多,辅助检查少;一、二线医院伤员多,当天到达总医院的伤员少。结论 (1)西南战区地理环境条件恶劣,应提高空运救护能力;(2)规范野战护理管理,统一野战护理预案及检查标准;(3)加强和平时期医院的野战演练,以迎接未来战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煤矿创伤伤员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巫彩奕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694-695
目的探讨对煤矿创伤伤员采取一体化救治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制订一体化救治流程;完善指挥、通讯、运输系统;健全三级急救组织;培训各级护理急救人员。结果 1 049例创伤伤员安全转运到医院急诊科、专科病房或ICU。伤员死亡率为0.67%;伤员及事故单位对出诊、急救满意度达98.00%;投诉率为零。结论对煤矿创伤伤员实施一体化救治模式,建立了急救生命的绿色通道,降低了伤员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专业护士临床核心能力训练的实践过程及结果,探讨适合我国ICU专业护士临床核心能力发展的方法。方法根据不同职级护士的核心能力要求,制订相应的知识及技术目标训练模块,采用“3+2”的训练方法。并定期评价、定级和再培训。结果各层级护士的大部分临床核心能力与培训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培训前后护士核心能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能力训练既有利于护士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又为ICU的护理质量提供了知识与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华西医院地震伤员康复医疗的应急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华西医院建立灾后医疗应急体系的具体作法,即建立和完善地震伤员信息资料体系、制订医疗康复的攻坚策略、成立了“康复医学科抗震救灾治疗小组”,拟订灾后康复的实施方案等。截至2008年7月2日8∶00AM,全院在院地震伤员数172例,涉及的科室共有24个,其中100例地震伤员需要进行康复治疗。通过对住院地震伤员信息资料的掌握,利于对目前因地震造成的伤残总数、分类及康复治疗需求等进行总体评估,为组织协调及专业指导方案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使康复治疗师及康复医师能够:①明确伤员身体结构、功能损伤与受限的部位及程度;②明确伤员个体活动受限的程度和预后;③明确伤员参与能力(包括职业、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生存质量、社区活动等)受限的程度和预后。通过实行学科交叉工作,使伤员得到了更好的康复指导和治疗,避免或减少骨折伤员愈后残疾的发生。通过建立四级医疗卫生网络,能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应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以地震伤员为中心,分工合作,为地震伤员提供全面康复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地震伤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I。)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地震伤术后康复期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取给予康复护理的伤员,对照组选取给予常规护理的伤员,比较两组ADI。评分。[结果]观察纽ADI.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02),年长、肾衰竭、焦虑、脊柱骨折、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复合型骨折为影响ADL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地震伤员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是促进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重要措施,注意年长、肾衰竭、复合型骨折和焦虑等多种因素对疗效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未来海战中医院船重伤员72小时直接护理项目及时数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通过对198例重症创伤伤员直接护理项目及时数分析,探讨未来海战中医院船上各类伤员护理特点,为培训内容、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护理项目及时数采用PRN分类方法,筛选198例各伤部重症伤员,对其入院后24、48、72小时直接护理项目及频数进行统计与筛选,以此为依据运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中的M/G/K模型,对医院船护理人员配置进行排队系统研究。结果 平时198例各伤部创伤伤员入院72小时内所获得的直接护理项目按PRN分类为8类92项;筛选后为7类37项,保留项目占40.22%。其中,诊断、治疗、呼吸类项目护理比重大;第1个24小时内所获得的直接护理时数与第2、第3个24小时内所获得的护理时数在颅脑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外伤、腹部伤、四肢伤、复合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300床位医院船护理人员配置数量66名(不含手术室护士)。结论 医院船收治伤员在72小时内救治工作量大,应根据前三天的工作量,合理配置人力,筛选后的直接护理项目可作为参战护理人员培训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6.
立足疗养院的急救条件,根据批量车祸伤员的急诊特点,总结出了几点急救护理经验:(1)相对分工;(2)伤情评估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并做标记;(3)护理危重伤员时按呼吸-循环-检伤-处理-观察-记录的程序抓住重点;(4)要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7.
医院护理应急体系的构建与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医院护理应急体系的构建方法及效果。方法建立护理应急指挥组织、应急救护小组及专家指导小组,建立应急救护信息系统,制订应急救护预案,培训应急救护技能,开展救护技术研究。结果各项应急救护任务高质量完成,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及护士急救技能考核成绩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建立完善的护理应急体系可有效提高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四川汶川大地震骨折伤员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受限的特点,为地震骨折伤员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因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后1月仍在华西医院骨科病房诊治的36例骨折伤员,进行生活状况问卷,记录其早期并发症,根据Barthel指数评定不同性别和不同部位骨折伤员各项ADL能力,统计伤员各项ADI。等级构成比,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部位骨折伤员总ADL评分。结果:本次地震骨折伤员以下肢骨折多见,其次是躯干骨折(主要是脊柱骨折),上肢骨折相对少见;且ADL下降明显,尤其是躯干骨折和下肢骨折伤员;而早期并发症以伤口感染为主。结论:地震骨折伤员ADL明显下降,加强ADL能力训练尤其重要,临床康复措施主要集中于下肢和脊柱骨折的康复;早期并发症的防治主要是预防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我照顾护理模式(Orem自理模式)对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终末期肾病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选择35例为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Orem自理护理学说的要求,评估不同患者的护理要求并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社会功能量表(SDSS)评分分别为(15.77±4.87)和(3.78±0.47)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护意识、主动参与护理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Orem自理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体现自我价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空巾转运的护理管理。方法地震伤员窄运前的准备需制订科学、合理的转运预案和工作流程;转运过程中的护理需严格核对伤员基本情况,做好乘飞机伤员的管理,仔细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结果96例地震伤员转运过程中顺利,全部安全到达目的地,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转运前的充分准备、转运中的严格核对和严密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是保证空中安全转运地震伤员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