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汇集福建省2009~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资料,评价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和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 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开展AFP病例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9~ 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413例,分布在9个区市86个县(市、区),<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2/10万.AFP发病者中以5岁以下为主占72.88%,这与国内资料报告相似.病例中服苗史≥3次的335例,占81.11%,男女性别比为1.97∶1,合格粪便采集率91.28%.结论 福建省2009~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以省为单位均达到标准,但常规免疫仍有免疫空白点存在.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应在抓好常规免疫的同时,做好强化免疫,提高AFP监测系统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吴小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432-432,423
目的 分析高州市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的监测情况,以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 对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和口服脊灰疫苗(OPV)免疫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0-2004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22例,确诊为非脊灰AFP病例21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大于1/10万,其它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五年来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大于99%,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大于96.5%。结论 高州市AFP病例监测运行高效,OPV继续保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全市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3.
开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是及时发现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例的主要途径,也是消灭脊灰工作的重要内容。邹城市自1991年开始建立专门的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AFP监测质量不断提高,为“无脊灰”证实工作提供了有利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做好今后的监测工作,保持“无脊灰”状态,现将邹城市1991~2002年AFP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4.
西宁市自1993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历时4年,其敏感性和及时性明显提高,通过提高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活动质量,有效阻断脊灰传播,维持了我市自1994年以来无脊灰野毒引起病例的成效。1997年已进入消灭脊灰证实工作重要阶段,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资料,以保持高质量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 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开展AFP病例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9~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413例,分布在9个区市86个县(市、区),<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2/10万.AFP发病者中以5岁以下为主占72.88%,这与国内资料报告相似.病例中服苗史≥3次有335例,占81.11%,男女性别比为1.97:1,合格粪便采集率91.28%.结论 福建省2009~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以省为单位均达到标准,但常规免疫仍有免疫空白点存在.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应在抓好常规免疫的同时,做好强化免疫,提高AFP监测系统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揭阳市1995~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1995~2004年揭阳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用EpiD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5~2004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186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病例分布在全市5个县(市、区):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62.4%;男性发病多于女性;186例均为排除脊灰病例,临床诊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最多,占19.9%。自1995年起,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连续10年报告发病率>1/10万,2000年起各项主要监测指标均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70%的要求。结论为维持无脊灰状态,仍需提高和保持儿童OPV的免疫覆盖率,并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王永刚  曹丽明  方琼  周志峰  蔡琳 《新疆医学》2023,(4):442-445+454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16年-202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以及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6年-2020年深圳市福田区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16年-2020年福田区共报告AFP病例19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55/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χ2=32.21,P <0.001)。所有AFP病例均为非脊灰病例,70%为深圳市其他区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62∶1,以1岁-5岁散居儿童为主。90.45%的AFP病例服脊灰疫苗3次以及上,不同年份的接种脊灰疫苗种类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12,P <0.001)。AFP病例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14 d内双份粪便样本采集率、合格粪便样本采集率、粪便样本7 d内送达率和75 d随访完成率均> 80%。结论 2016年-2020年深圳市福田区实现无脊灰目标,脊灰免疫策略调整后无疫苗相关病例和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仍需继续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诊断水平和报告意识,维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泉州市2000-2007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发病情况、分布特征及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我市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泉州市2002-2007年AFP病例个案调查表、随访表和实验室病毒学检测结果等资料。结果泉州市2002-2007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183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7/10万。AFP病例男女比为2.6∶1,以5岁小年龄组居多,全年各月分布无差异。报告AFP病例未完成OPV基础免疫及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分别占9.8%(18/183)和6.0%(11/183),其中181例为脊灰排除病例,2例为脊灰临床符合病例。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6.2%(176/183),脊灰病毒分离率为4.0(7/176),其中6例为脊灰疫苗株,1例为脊灰疫苗高变异株。75d内随访及时率为99.4%(180/181)。结论2002-2007年泉州市无脊灰野病毒确诊病例,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的要求,但适龄儿童的基础免疫工作仍需加强,还应加强临床医生的培训,提高A...  相似文献   

9.
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是长期以来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 ,1988年WHO提出全球消灭脊灰目标以来 ,国家和浙江省采取了疫苗免疫和监测的策略 ,并加以实施 ,已达到无脊灰省的目标。现将我省消灭脊灰策略的应用及进展效果进行评价。一、对象与方法1.资料来源 :脊灰疫情资料来自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急性弛缓性麻痹 (以下简称AFP)病例监测系统 ;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接种资料来自全省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系统 ;脊灰病毒学监测资料来自浙江省脊灰确认实验室。2 .防制措施和消灭脊灰策略 :(1)普及儿童脊灰疫苗免疫 ,提高常规免疫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已证实加强对婴幼儿童开展计划口服糖丸疫苗后可以大幅度降低脊髓灰质炎(下简称脊灰)的发病率,甚至有的地区多年没有病例发生。但在已控制或基本消灭脊灰的地区,做好群体免疫水平的监测,对制订免疫规划,进一步达到消灭本病,具有现实的意义。1981年秋我们对我市289名健康人群进行脊灰血清学监测,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全面评价禅城区2004~2009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对2004~200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9年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AFP病例51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波动在3.78/10万~9.17/10万,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WHO和卫生部的要求。结论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应加强AFP病例监测和免疫工作,进一步提高合格便采集率和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全面掌握嘉兴市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发病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巩固和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方法依据嘉兴市1994年-2005年监测系统报告的AFP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及监测系统的疫情报告数据分析。结果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平均年报告发病率2.06/10万;148名AFP病例中以7月份报告最多(占16.89%),5岁以下病例占大多数(占68.92%);有3次以上免疫史者占84.46%,其中脊灰疫苗相关病例1例、脊灰临床符合病例2例,未发现野毒株。监测系统其他各项监测指标于1996年起全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无脊髓灰质炎证实要求。结论嘉兴市已具备了敏感、高效的AFP监测系统,今后的监测重点应为小年龄组儿童;全市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接种率虽已较高,但流动儿童的管理还有待加强,对因使用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疫苗引起的疫苗相关病例(VAPP)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朱辉峰  李海平 《中国热带医学》2003,3(5):610-611,612
目的:为总结万宁市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措施后的效果,为证实万宁市实现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万宁市历年脊灰疫情资料及儿童脊灰疫苗免疫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集儿童末捎血检测脊灰抗体水平.对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进行病原学监测并对万宁市消灭脊灰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结果:万宁市1990~2000年维持较高的常规免疫、强化免疫接种率和人群抗体水平;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达到WHO证实标准;管理与社会动员措施落实;经病原学监测证实,万宁市自1993年起无脊灰野毒株病例发生。结论:万宁市通过采取免疫、监测、管理、社会动员等消灭脊灰措施,已连续10年无脊灰病例发生,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本-效益比值为1:28,为海南省消灭脊灰做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2004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一步做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根据卫生部《全国2003~2010年保持无脊灰状态行动计划》的要求,对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和口服脊灰疫苗(OPV)的强化免疫活动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报告26例AFP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43/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84.6%。根据病毒学分类标准,报告的AFP病例均为脊灰排除病例。强化免疫活动第一轮服苗率98.36%,第二轮98.6%。结论:2004年AFP病例各项质控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无脊灰证实的标准。但仍然存在免疫薄弱地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广西是脊髓灰质炎(脊灰)高发病地区,1991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实施口服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为实现无脊灰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004年全区AFP病例监测工作显著,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的要求.现将全区2004年AFP病例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运转情况,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AFP病例进行监测分析。结果龙岩市2008年—2011年共报告37例AFP病例,均为非脊灰AFP病例。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72.97%;男女比例为4.3∶1,无地区差异。每年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要求。结论目前龙岩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仍需提高和保持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的免疫覆盖率,并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汕头市2010—2019年急性驰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防范输入性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为脊灰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Excel 2007等软件对汕头市2010—2019年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AFP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汕头市2010—2019年共报告AFP病例273例,2010年报告发病率最低,为1.60/10万;2011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3.19/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2.22/10万,报告273例均为非脊灰病例,无脊灰野病毒病例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273例AFP病例分布于全市7个区县,病例地区分布没有明显聚集性;273例AFP病例发病年龄最大14岁,最小3个月龄,以1~<5岁组发病率较高,共有142例,占总病例的52.01%;273例AFP病例中男性170例,女性103例,男女比例为1.65∶1,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4、P<0.05);每月均有病例报告,以5月份发病最多,共31例(占11.36%),发病无明显时间聚集性;273例AFP病例中服苗3次以上者263例(占96.34%),服苗未达3次者10例(占3.66%);273例AFP病例中有269例AFP病例采集到双份合格粪便标本,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8.53%,均未分离到脊灰病毒。结论 汕头市2010—2019年来的AFP监测系统运转良好,监测系统敏感性和及时性的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为巩固无脊灰成果,应保持高水平脊灰疫苗免疫接种率,强化医务人员报告意识,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韶关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监测水平.方法利用EPIinfo及Excel对1994~2002年全市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从1995年开始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1/10万,其它各项监测指标也均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的要求,但全市的AFP监测工作仍存在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结论为维持我国无脊灰状态,仍需不断提高口服脊灰疫苗(OPV)免疫覆盖率,保持高质量敏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脊灰野病毒输入病例.  相似文献   

19.
段术琴 《医学动物防制》2007,23(12):932-933
目的为了评价当前内蒙古自治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状况,提高监测系统质量,巩固无脊髓灰质炎成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87例,分布在11个盟(市)的53个旗(县、区)中,占全自治区总旗数的52.5%。<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8/10万,受地区条件限制,粪便标本7天内送达自治区脊灰实验室及时率未达到80%,其它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的要求。结论今后应继续加强AFP病例监测和免疫工作,直到全球消灭脊灰。  相似文献   

20.
我市 AFP监测系统自建立以来 ,监测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逐年提高。已连续 8a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 ,成功地完成了消灭脊灰证实工作。为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更好地掌握AFP病例的流行特征 ,发现监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现将2 0 0 1年我市 AFP病例流行病学及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各县 (市 )卫生防疫站上报的 AFP病例个案调查表、随访表、旬报表和省卫生防疫站脊灰实验室报告。1.2 方法 按照全国 AFP监测系统的要求。对 15岁以下AFP病例进行报告、调查、采访和随访。2 结果2 .1 概况  2 0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