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例】 女 ,2 8岁。因产后 6个月放置子宫节育环后腹痛15天 ,于 2 0 0 2年 9月 16日入院。查体 :心、肺检查无阳性体征。下腹耻骨上方轻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腹部未触及包块。妇科检查 :已婚经产外阴 ,宫颈光滑 ,子宫后位 ,稍大 ,双侧附件未触及异常。宫腔镜示 :宫腔 6cm ,内膜尚可 ,未见宫内节育器。B超 :子宫 4 46cm× 3 0cm ,轮廓规整 ,宫内回声均匀 ,子宫前壁见节育环 ,部分突向子宫壁外侧 ,子宫两侧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 8 63× 10 9/L ,血红蛋白 117g/L ,余 ( -)。行宫腔镜取环未能取出 ,后行全麻腹腔镜下节育环取出术。…  相似文献   

2.
患者,52岁。因“月经改变10个月、阴道不规则出血半个月余”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量适中,无痛经史。近10个月来月经周期欠规则(30~60d),经期及月经量基本正常。20年前产后4个月在当地医院上环(金属圆环),术中无不良反应。2005年9月30日月经来潮,开始经量同平时月经量,随之经量增多,色暗红,有血块。B超提示:子宫内膜欠均,右宫角处见金属环回声,穿出浆膜层?血常规:HGB65g/L,WBC11.1×109/L,N85.1%。血β-HCG0.12U/L。以功能性子宫出血、节育环异位、继发性贫血入院。病程中稍感头晕、乏力,无腹痛、发热。入院后给予抗炎、止血及纠正…  相似文献   

3.
王志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13-1813
1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G2P2,均顺产,6年前安置宫内节育环。因终末尿痛1 年于2006年10月11日入院。B超检查提示膀胱顶附壁强光团,后方伴声影,不随体位移动,提示膀胱结石;子宫附件正常,宫内未见节育环。腹部平片示膀胱区可见大小约1.5cm×1.0cm类圆形高密度影,其大部分与节育环下极重叠。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壁可见金属弹簧样异物嵌顿,突向膀胱部份伴结石形成。入院诊断:宫内节育环异位入膀胱伴结石形成。于2006年10月13日在持硬麻下手术探查,术中见:O型节育环嵌顿于膀胱顶壁,突破入膀胱部分伴结石形成。行膀胱部份切除,节育环及结石取出。术后恢复好,切口甲级愈合出院。  相似文献   

4.
异位节育环虽不多见,但有时却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应引起计划生育工作者的重视。我院自1963年7月至1977年7月,14年中因金属节育环异位而收治者共18例,全部病人均取出节育环痊愈出院。兹简要分析如下:本组18例,平均年龄32岁,最小者25岁,最大者41岁。平均产次3.5次,最小为1产,最多为9产。14例系哺乳期放置节育环,2例系人工流产后,记录不详者2例。放置节育环的时限,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5年。全组均  相似文献   

5.
赵登学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2659-2659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提高节育技术服务质量,保护受术者健康安全,是保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对我院10年来经手术证实的14例节育环异位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宫内节育是目前常用避孕法,效果为65.85%,成功率之高低,与病例的选择,操作的认真、细致,消毒的严密,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的遵行,以及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有密切关系。施环大小应决定于宫腔大小,否则易发生并发症,放环时间应在月经干净后3—7天,施环可2—3年,取出1—2月可重放,我们检查3—5年取环后内膜检查,无明显病理改变,放环后并发症以月经过多,月经周期缩短,潮期延长,痛经及平时腰及下腹隐痛。应积极治疗,不宜急于取环。  相似文献   

7.
女,25岁,已婚。1997年10月31日以尿痛、腰痛年余加重1个月来我院就诊。自述1996年6月曾在某妇幼保健站放置节育环,术后3个月因早孕行人工流产,当时认为节育环脱落重新放置节育环1只。查体:神志清,发育营养中等,心肺(一),腹软,肝、脾未触及,耻骨联合上膀胱区压痛明显,双肾区叩痛。尿常规:蛋白( ),镜检 RBC /HP,WBC 0~2/HP。B超示:膀胱大小容量正常,透声欠佳,三角区内见一“T”形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5岁。主因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48小时未排气排便,急诊入院。月经正常,孕4产2,人流2。第一胎产后口服避孕1号,4年停服药后怀第二胎。产后一年到乡卫生院上金属节育环,上环后未查过环位。2年后未发现脱环怀孕50天到卫生院要求人流术。术者未感到宫腔有金属物感。以后便采取避孕套避孕2年,避孕失败再次怀孕40天,又到卫生院行人流术,术中仍未感到金属物感,当时子宫收缩良好,上23号金属环一枚。平素无不适感,也未查过环位。查体:腹肌紧张,下  相似文献   

9.
旦慧文 《医药世界》2010,12(1):67-67
对节育环异位至盆腔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31岁,已婚。因放环9d、下腹痛9d于2009—05—25入院。9d前在当地诊所行放环术,自述手术时感下腹较痛,术后腹痛减轻,但阵发性发作,腹痛时有大便感,4d前到我院就诊。行妇科B超未见宫内节育环。  相似文献   

10.
曹慧莲 《天津医药》2008,36(7):498-498
1病例报告患者女34岁,已婚,因停经77d,突发性下腹部疼痛23h,于2008年1月2日入院。末次月经2007年10月15日,停经40d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入院前10天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入院前23h无诱因出现下腹部胀痛,继而肛门坠胀感,恶心呕吐,当地卫生院B超提示宫内早孕,对症治疗症状无缓解,即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1.
史慧星 《河北医药》2006,28(4):298-298
宫内节育器避孕是育龄妇女常用的避孕方法,节育器放置是一种盲视下的操作,由于放置失误常会发生节育器异位等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节育器异位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周世灼 《河北医药》2004,26(11):869-869
宫内节育器异位于腹腔达9年之久临床较为少见。我院于2003年3月31日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患者女性,26岁,一年前早产一男孩,产后3个月放节育环,术后2个月又怀孕,行人流取环术,术前X线提示盆腔见环,术中人流顺利,但未取环。在外院取环两次均告失败。后来我院求治。  相似文献   

15.
王莉芹 《河北医药》2005,27(4):303-303
患者,43岁。因间断右下腹痛3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4年3月15日入院。患者L.M.P04年3月10日,G3P2,1994年产后3个月上环。于2003年5月人工流产1次,流产时未见宫内环,出血不多。3个月前,无诱因右下腹隐痛,可以忍受。近1个月疼痛常阵发性加剧,每日发作3~4次,疼痛约持续0.5h,为针扎样疼痛。入院时查体:外阴阴道(一),宫颈肥大,  相似文献   

16.
李秀珍  钟口 《江西医药》2011,46(9):862-863
环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避孕工具,在育龄妇女中广泛应用[1]。其常见的并发症是子宫出血和疼痛,以及节育环脱落和感染;节育环异位较少发生。节育环异位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子宫内异位,即节育环位于子宫肌层或浆膜层与肌层之间,又称节育环嵌顿:另一种是子宫外异位,节育环完全离开子宫腔.进入盆腔,也可在腹腔的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17.
宫内节育环的使用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但如何提高避孕效率和减少副作用,以及放置时间等问题,很多学者都作了大量的研究,本人也对剖宫产术时放置节育环进行了大胆尝试。以往放置宫内节育环,在剖宫产后3年,且要求月经周期正常,干净后3~7天内方可放置。但剖宫产术后产妇需要哺乳,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宫内节育环致经期延长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UD(宫内节育环)所致经期延长的中医药治疗,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方法将136例因置放IUD所致经期延长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四物汤加味中药口服,对照组口服6-氨基己酸和氟派酸胶囊,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9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对IUD所致的经期延长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UD异位原因及延误治疗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方法:分析1992~2006年收治的13例IUD异位病例.结果:13例中5 例于置环术中发现IUD异位并及时处理;另8例因延误诊治造成严重并发症.结论:提高医诊质量、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者的技术培训,避免粗暴操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剖宫产及正常产后放置IUD时间应严格掌握指征.  相似文献   

20.
师艳 《云南医药》2005,26(4):391-392
例1,30岁。第1胎顺产后4个月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后即感腹痛,一直未诊治。产后8月后转经,有轻微腹坠痛,自认为放环后不适,未就诊。1年后再次妊娠,并足月顺产第2胎,产时未见节育器。第2胎产后5个月,再次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后无不适。2年后,突感下腹部坠痛,伴肛门附痛,排大便时疼痛。妇查:未见明显异常。肛查:于直肠处似可及一异物。B超提示:宫内有一O型环,位置正常,另有一个T型环于子宫直肠凹处。横臂一端于子宫浆膜处,另一端于直肠壁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