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与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与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溶栓组与对照组,各60例。溶栓组静脉给予注射用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溶栓组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治疗后28d,溶栓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溶栓组远期预后良好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治疗后90d的症状性脑出血与非症状性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3.3%,对照组治疗后90d的症状性脑出血与非症状性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13.3%,溶栓组症状性脑出血与非症状性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糖尿病、发病到治疗时间为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具有很好的近远期疗效,也有很好的安全性,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糖尿病、发病到治疗时间为影响溶栓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35例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17)予以细孔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对观察组(n=18)患者予以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总计11.1%明显低于对照组41.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溶栓治疗已广泛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患者,其最严重的副作用是可引起脑出血。脑出血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发生后约一半病例死亡,存活者亦有严重残疾。本文研究和分析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借以提供临床治疗决策时的参考。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美国盐湖城某医院在1987~1990年3年间的电脑病历档案。对入院诊断为AMI并采用溶栓治疗的病人共107例,按有或无继发脑出血分为两组,比较其发生脑出血的可能危  相似文献   

4.
脑微出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微出血(CMB)在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3%~80%,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为26%~68%,在健康老年人中为5%~7.5%。CMB可能与易出血的微血管病变相关。探讨CMB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出血和脑出血后再发出血的风险,以及缺血性卒中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治疗中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可能性,对卒中患者防治方法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前后QTc离散度(QTcd)的变化与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81例AMI住院病人溶栓前及溶栓后3 d心电图(ECG)资料进行分析,测量QTcd的变化,将溶栓后QTcd较溶栓前缩短(△QTcd)≥15 ms者作为A组,△QTcd<15 ms者为B组.观察A、B两组病人在溶栓后4周内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组溶栓成功率明显大于B组(P<0.005),其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小于B组(P<0.05).结论通过溶栓前后QTcd的变化可估计AMI近期预后,治疗后QTcd下降越多,心脏严重事件发生率越低,预后越好,同时QTcd降低也是预测溶栓疗效简单方便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后发生脑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96例,所有病人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治疗后是否发生脑出血性转化分为观察组(发生脑出血性转化)和对照组(无脑出血性转化)。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治疗后发生脑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96例病人脑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16.33%。观察组血糖、血钠、CT低密度病灶检出率、糖尿病发生率、发病至溶栓时间、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24 h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以及溶栓24 h后收缩压为病人溶栓治疗后发生脑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24 h后收缩压以及病人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为急性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后发生脑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有症状脑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是急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最重要的并发症,确定sICH高危患者对于降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重要。德国学者Neumann-Haefelin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分析,旨在判断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是否为急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sICH的危险因素。作者对449例发病后6h内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前  相似文献   

8.
溶栓治疗继发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发性脑出血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临床医师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历来受到重视,仅就其发生率、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预防等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995年3月至1999年6月收治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66±9)岁.发病时间<6 h者57例,6~9 h 4例,9~12 h 1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31例).用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差值变化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急性期并发症,采用Barthel指数及死亡率评估患者3个月时的疗效.结果 溶栓组急性期出现大量脑出血、全身性出血及症状再加重的发生率分别为3%、19%和26%.随访3个月,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溶栓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改善3个月时的预后;溶栓治疗的急性期有一定的并发症,特别是症状再加重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脑白质疏松与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白质疏松(leukoaiois,LA)合并卒中较为常见.研究显示,LA与脑出血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文章对LA与原发性脑出血、抗凝和溶栓治疗后脑出血以及脑微出血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使用替罗非班是否可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40例脑梗死溶栓后低出血风险的患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51例静脉溶栓后使用替罗非班为暴露组,89例静脉溶栓后未使用替罗非班为非暴露组。比较2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早期症状改善率、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及发病90d预后的差异。结果:暴露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暴露组(P=0.011),早期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P<0.001),2组患者出血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暴露组90d预后显著好于非暴露组(P=0.037)。结论:对于溶栓后低出血风险脑梗死患者,使用替罗非班可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能促进早期症状恢复并改善长期预后,不增加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超声增强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5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增强溶栓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 +2 MHz超声监测2h]和标准溶栓组(单用rtPA).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血管危险因素、治疗前血压、溶栓前脑缺血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in brain ischemia,TIBI)血流分级、闭塞血管部位.主要转归指标为3个月时的转归良好率(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1分),次要终点为溶栓后2h的完全再通、持久性完全再通、有症状脑出血和病死率.结果 超声增强溶栓组治疗后3个月时的转归良好率显著高于标准溶栓组(64%对36%;x2=6.522,P=0.011);超声增强溶栓组持久性完全再通率(40%对8%;P =0.018)和完全再通率(48%对12%;P=0.012)均显著高于标准溶栓组,但再闭塞率(8%对12%;P=0.637)、有症状脑出血发生率(4%对4%;P=1.000)和病死率(4%对4%;P=1.000)均与标准溶栓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超声增强溶栓能提高rtPA推注后2h内持久性完全再通率和完全再通率以及3个月时的转归良好率,而且不增高有症状脑出血和死亡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溶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脑出血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脑血管病,其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首次脑出血明显增高.文章对复发性脑出血的临床分类、特征、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预后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 is an uncommon cause of stroke with the incidence of 0.5 % from all strokes.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onstitutes a diagnostic challenge. Approximately one- third of CVT patients develope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Associated factors include older age, female sex, acute onset (48 h), headache, decreased level of consciousness, seizure,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and papilledema. MRI and MR venogram is the most recommend diagnostic modality in CVT.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is the most commonly accepted treatment even in patients with ICH related CVT. Mechanical thrombectomy/thrombolysis may be considered in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despite intensive medical treatment.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the context of CVT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poorer outcomes compared to CVT without ICH.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6h内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8例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后,将溶栓微导管送入急性闭塞颈内动脉血栓部位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术后立即头颅CT判断有无颅内出血。随访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8例患者闭塞处均位于颈内动脉起始部,6例患者有意识障碍,7例溶栓后血管再通,1例未通,1例溶栓中发生基底节区出血,1例溶栓后第7天猝死。结论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选择性动脉溶栓是一项有意义的治疗手段,意识障碍并非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死的动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溶栓是挽救缺血半暗带和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治疗时间窗短、溶栓后出血以及再闭塞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一技术在广泛开展和应用之前,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术后再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01~2012-03入院时血压〉180/105mmHg,病程〈24h的HICH患者160例,并且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随机分为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组(A组)80例及指南标准降压组(B组)80例,分别给予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及指南标准降压治疗;观察A、B两组术后再出血及术后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的情况。结果A组再出血2例,B组再出血10例,再出血率A组低于B组(P〈0.05);术后2个月A组日常生活能力好于B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比较有效地降低HICH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并能较好地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栓塞性脑缺血后及应用尿激酶(urokinase,UK)溶栓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及对脑出血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MMP-9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溶栓后脑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颈动脉内注射自体血制作大鼠血栓栓塞性大脑中动脉闭摩模型,缺血6h后静脉应用UK,24 h后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MMP-9表达、伊文思蓝渗出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分光光度法检测脑出血量.结果 脑缺血组MMP-9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UK溶栓组显著高于脑缺血组(P<0.01).脑缺血组伊文思蓝含量为(5774.00±1659.70)ng/g,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643.33±151.34)ng/g(P<0.01),UK溶柃组为(6283.83±1099.28)ng/g,有高于脑缺血组的趋势.UK溶柃组和脑缺血组脑出血量分别为(3.16±8.84)μl(中位数±四分位数)和(0.00±1.48)μl,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5.00%和4.17%.结论 UK溶栓可能上调 MMP-9表达,MMP-9表达与BBB通透性增加与溶栓后脑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的远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接受动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利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溶栓治疗90d时的神经功能转归,根据评价结果分为转归良好组(mRS评分0~2分)和转归不良组(mRS评分3~6分);根据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天预后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30d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 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 (均在发病 6h以内入院 )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治疗同一般脑出血患者。分析下列指标 :一周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出血量、出血部位、年龄、性别、是否降压治疗与预后 (分好转与恶化 ,后者包括病情无变化、恶化和死亡 )的关系。结果 将上述指标与预后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 ,一周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性别、出血部位以及是否降压治疗对预后有影响趋势。结论 影响脑出血预后的因素很多 ,应全面考虑急性期血压的控制范围 ,以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