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为了解2007-2014年厦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监测敏感性和控制时效,并以此为依据制
定和调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策略。对2007-2014 年厦门市所报告的61 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采用
SPSS19.0软件对事件的分布特征、类型和分级、监测敏感性、控制时效及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
析,其中监测敏感性及控制时效以中位数进行描述,两者之间相关关系用Spearman 法进行分析。结果显
示,2007-2014年厦门市所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事件占78.69% (48/61);88.52% (54/61)
的事件发生于学校及托幼机构;事件报告数未呈逐年稳定增多趋势;事件监测敏感性中位数为143.83h,
控制时效中位数为7.96d,两者相关系数为0.807,呈显著正相关。厦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不
够敏感,影响了事件的控制效果,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事件监测敏感性,以期进一步提高事件的控制效率。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监测;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09 0712 0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福建省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方法利用网络直报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描述与分析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综合评价其报告质量。结果 2012年福建省监测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6起,Ⅲ级事件占6.58%,主要是家庭成员食物中毒致死而引发,Ⅳ级事件占39.47%,主要是学校传染病暴发,未分级事件占53.95%,主要是学校传染病暴发;传染病类事件合计占86.84%,主要涉及病种有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感和手足口病;发生在学校的事件合计占67.11%,主要分布在县中学、县小学、乡小学和托幼机构;监测敏感性、报告及时性、控制时效性的P50分别为126.25h、1.52h和6.97d,综合评价各设区市监测报告质量,Ci值最高0.63,最低0.17,差度跨越3个等级。结论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以传染病类为主,县、乡中、小学是高发地区;监测事件存在缺漏报现象,且事件监测敏感性和报告时效不高,各设区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存在差异;以家庭为单位的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级别评定存在不合理,值得进一步商榷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响应、处置及规范工作情况,更好促进责任单位事件监测敏感性、处置高效性及工作规范性,为防控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福建省监测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2006~2010年福建省累计监测报告70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966 060人,罹患18 569人,死亡82人,平均罹患率为19.22‰,平均死亡率为8.49/10万,平均病死率为0.44%。达级事件198起,占事件53.66%(重大级别3起,占达级事件1.52%;较大级别26起,占达级事件13.13%;一般级别169起,占达级事件85.36%);未达级事件171起,占事件46.34%。700起事件中,传染病类615起,占87.86%;食物中毒类81起,占11.57%;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占0.57%。700起事件的监测时效(P50)为40h,报告时效为5.13h,控制时效为3d,2h及时报告率为44.29%,县区报告率为53.24%,报告完整率为55.00%,准确率为81.29%,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F值跨度为-9.93~9.63。[结论]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一般与未达级事件为主,类型以传染病为主,各项工作离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总体工作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岛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评价应急响应与处置水平,为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青岛市2006-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应用主成分法对事件处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青岛市2006-2013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04起,以环境因素类事件为主,占66.48%,病死率为16.45%;传染病类和中毒类事件各占32.67%、0.85%,病死率分别为1.84%和0.51%;传染病类事件56.52%发生在教育场所,监测时效9.54 h,报告时效1.28 h,控制时效0 d。2 h及时报告率为57.39%,报告完整率为93.32%,综合评估结果 F值跨度为-2.19-1.23。结论青岛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一氧化碳中毒引发的环境因素类事件为主,学校是传染病类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主成分显示近几年报告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福建省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质量情况.方法 利用网络直报系统案例库,分析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质量.结果 福建省2008-2013年监测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65起,苗头事件占60.6%,苗头事件构成比呈线性上升趋势;监测敏感值总平均为139.4 h;报告时效值平均为1.6h,及时率为62.9%,6年间报告时效值呈线性下降趋势,及时率呈线性上升趋势;控制时效值平均为5.0d,结案报告率为98.9%.结论 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质量较往年已有所提高,但与总体要求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应用主成分评价各地应急响应与处置总体水平。方法描述福建省九地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及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7个指标,应用主成分法对各地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2011年本省共监测报告64起事件,其中苗头事件占54.69%,传染病类事件占75%,73.44%事件发生在教育场所,监测时效120.78h,报告时效1.18h,控制时效9d。2h及时报告率为90.62%,县区报告率为52.27%,报告完整率为85.94%,准确率为84.38%.九地市报告时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监测敏感性与控制时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评估结果F值跨度为-1.86~1.35,处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有厦门、莆田、南平、三明。结论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为主,事件发生呈现季节性,学校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主成分分析显示全省各地工作差异距离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广州市黄埔区2006—2011年所有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黄埔区共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2起,发病2 512例,死亡1例,罹患率为2.14%(2 512/117 481)。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占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94.44%(102/108)。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学校(81起)和托幼机构(12起),共占91.18%(93/102);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以9—12月最多,共报告50起(占49.02%),发病856例(占34.08%);其次为3―6月,共报告40起(占39.22%),发病1 433例(占57.05%)。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57起(占55.88%),发病1 229例(占48.93%),其次为接触传播传染病,共报告40起(占39.22%),发病1 218例(占48.49%)。结论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黄浦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好发场所。今后应加强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特别是加强对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监测,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梁浩  刘建平  李思果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2):1813-1814
目的对深圳市2010-2011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收集深圳市2010-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疫情数据和资料,进行汇总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7起,发病2 384例,死亡6例;传染病暴发疫情54起,占94.7%,食物中毒3起,占5.3%;其中4月(19.3%)和9月(21.1%)为高发月份;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4起,占59.6%。结论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决策,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学校卫生工  相似文献   

9.
何寸英 《卫生软科学》2014,(12):802-804
[目的]对迪庆州2004-2013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方法]收集迪庆州2004-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疫情数据和资料,进行汇总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州2004-2013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7起,发病7220例,死亡7例;传染病暴发疫情71起,占92.21%;食物中毒5起,占6.49%;其他公共卫生事件1起,占1.30%。其中10月(20.78%)和4月(15.58%)为高发月份。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5起,占84.42%。[结论]应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3-2018年南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8年南宁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8年南宁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0起,发病10515人,死亡15人,病死率为0.14%,波及6580030人,罹患率为0.16%,病死率为0.14%;事件分级以一般事件最多(占85.83%);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占86.67%);事件主要发生在3~5月和10~12月;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占报告事件数的77.5%,主要分布在小学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为99.17%,监测敏感性、报告及时性、控制时效性的P50分别为172.11h、0.64h和12.86d,结论 小学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是目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是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事件监测敏感性,以提高事件的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响应、处置及规范工作情况,更好促进责任单位事件监测敏感性、处置高效性及工作规范性,为防控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福建省监测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2006-2010年福建省累计监测报告70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966060人,罹患18569人,死亡82人,平均罹患率为19.22‰,平均死亡率为8.49/10万,平均病死率为0.44%。达级事件198起,占事件53.66%(重大级别3起,占达级事件1.52%;较大级别26起,占达级事件13.13%;一般级别169起,占达级事件85.36%);未达级事件171起,占事件46.34%。700起事件中,传染病类615起,占87.86%;食物中毒类81起,占11.57%;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占0.57%。700起事件的监测时效(P50)为40h,报告时效为5.13h,控制时效为3d,2h及时报告率为44.29%,县区报告率为53.24%,报告完整率为55.00%,准确率为81.29%,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F值跨度为-9.93~9.63。[结论]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一般与未达级事件为主,类型以传染病为主,各项工作离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总体工作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方式,为提高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提供建议。方法根据2004—2013年厦门市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分析每起事件的调查报告,获得突发事件发现方式。结果学校发现的事件占54.10%,医疗机构发现的事件占24.60%,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的事件占14.75%。食物中毒事件主要通过医疗机构发现和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分别占81.82%和18.18%。突发事件从首例病例发病至发现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94.50h,传染病事件发现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25.07h,食物中毒事件发现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83h。结论不同类型的事件发现方式不同,传染病事件主要由学校发现报告,食物中毒事件主要由医疗机构发现,疾控中心主动发现事件的能力有待加强,应加快相关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缩短数据分析周期,从而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广州市白云区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广州市白云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4起,报告病例1 194例,死亡7例。传染病疫情48起(占88.89%),其中以甲型H1N1流感最多(29起,60.42%)。报告事件数最多的是2009年34起(占62.96%)。事件主要发生在6、9和12月份,共报告36起(占66.67%)。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1起(占57.41%)。从首例患者发病到报告的时间平均为5.60 d。结论广州市白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呼吸道传染病类占居首位;学校学生中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是突发事件的防控工作重点;早报告是控制突发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2004—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沈阳市2004—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为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沈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4—2008年沈阳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沈阳市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4起,报告发病5512例,死亡1例,其中传染病疫情51起,占94.44%;食物中毒3起,占5.56%。结论学校及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应加强卫生与教育部门联防联控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对策,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200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特点,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0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全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0起,其中传染病类68起;各类学校均有报告,其中小学61起,占76.25%;全年都有发生,其中3-6月累计报告61起,占全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76.25%。从首例发病到接到信息报告时间中位数为6.5d;报告及时性与事件控制效果Pearson相关系数为0.698,P=0.000。结论及早报告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2007年驻马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状况进行分析,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找出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危害,提出改进措施,达到监测目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驻马店市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判定、报告、分级,依据国家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果2007年驻马店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起,1起未分级,12起为IV级;事件报告地区、发生时间集中,全部事件由一个县报告,均发生在上半年,5月最多,其次为1月;事件类型集中在呼吸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发生场所以学校为主,占92.3%;发病人数和波及人数,麻疹最多,波及全县;从发生到报告,时间最长7 d,最短0.33 h;从接到报告到网络直报,时间最长80 h,最短0.33 h,2 h内报告的事件占46.15%;事件结案时间,最长58 d,最短3 d,平均32 d;有进程报告的事件6起,占46.15%,缺报最多的项目为事件波及地区范围和经济损失,缺报率分别为84.62%和100%。讨论2007年驻马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及报告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其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预防控制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陵县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陵县2008-2012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6起,级别以一般事件为主,占84.62%;类别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84.61%;3-6月为报告高峰期,占65.38%;学校是高发场所,占73.08%。结论学校是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重要场所,应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厦门市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控制学校水痘突发事件的措施。方法收集2007-2013年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上报告的厦门市水痘暴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3年厦门市共报告学校水痘事件23起,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52.27%(23/44),中学和其他类型学校的罹患率较高;发病学生中有明确的水痘疫苗接种史的只有12.23%(68/556)。结论水痘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市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学校应加强落实卫生工作相关措施,建议国家能够尽快将水痘疫苗纳入一类疫苗管理,并将水痘纳入法定传染病进行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宜昌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和有效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昌市2006-2011年网络直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52起,学校事件98起,占64.47%;报告发病4 839例,无死亡病例;传染病类事件94起,占95.92%,其中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事件占84.69%;4-5月和9-10月为流行高峰;县乡农村学校报告事件占79.59%,城市学校占20.41%。结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多发生于农村学校,应引起教育和卫生部门的重视,应加强流行季节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落实以预防接种为重点的综合防控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及时应对和有效控制事件的发生、发展,预防类似事件的继续出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2004~2010年发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蒙古自治区2004~2010年期间,全区共发生、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2起,其中较大事件23起,一般事件149起。所有事件中传染病疫情达到116起,占报告事件总数的67.4%;其次是食物中毒34起,占报告事件总数的19.8%;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发病事件及其他事件共17起,占报告事件总数的9.8%。在所有发生事件中有132起发生在学校,占报告事件总数的76.7%,事件涉及人数达8762人。结论 2004~2010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信息报告、现场处置的能力不断提升,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未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是构成该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体,今后应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各类学校之间联动的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