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临床医学长学制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床医学长学制教育的开办,是适应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要提高临床医学长学制培养质量,必须明确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模式,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质量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长学制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临床医学长学制人体解剖学教学分为2阶段进行,第1阶段按功能系统来学习,目标是为其他基础课程打基础。第2阶段为应用解剖学,学习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为临床课程打基础。  相似文献   

3.
学校为充分发挥理科基地的作用,培养高层次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人才,根据原国家教委设立理科基地的要求,结合学校理科基地的现状,开办了长学制理科基地教育,并研究建立了长学制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和科研素质,增加学生发展的潜能。形成了长学制理科基地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实践,培养的学生受到社会好评。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入新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医学模式、医疗服务以及医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我国五十年来的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出发,对临床医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长学制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校自1988年开始逐年增加招收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七年制的学生,积累了5点主要成功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今年又招收了八年制攻读博士学位的医学生,学生来自理工科四年制优秀毕业生,并探索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和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推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我国现行医学教育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1].如何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构建优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界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为此,井冈山大学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和定位进行了大讨论,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修订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在构建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长学制医学生基本素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长学制临床医学生八项基本素质进行自评,对所得结果进行讨论,提出在临床阶段如何提高长学制医学生素质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借鉴北美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从2002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临床医学专业"4+4"培养项目,招收优秀非医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4年医学课程。经过20年的实践,交大医学院已积累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办学经验,同时也面临问题和困惑。本研究对比分析交大医学院和美国一流医学院校哈佛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4+4"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培养目标、招生方式与规模、课程设置、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研究表明,未来交大医学院还需通过凸显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招生标准与流程,优化课程体系,平衡临床和科研能力培养等举措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助力推进"4+4"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从优秀迈向卓越。  相似文献   

9.
神经生物学的特点与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ming,PBL)精髓完全吻合,是最合适采用PBL教学的基础医学课程之一。文章介绍PBL在我校长学制医学生神经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法以及效果评价,并对PBL教学的体会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PBL教学有效的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了学习热情,在提高探索学习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课程设置和学习目标的设定方面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几年来高校改革不断深化,医学院校与其他院校合并,成为学科门类较多的综合性大学或多科性大学,这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生存空间与环境。但是如何继续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更好地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应是我们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在全面、客观、理性地分析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提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医学生的教学管理思路和措施,构建新的临床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西北医学教育》2017,(4):643-645
结合近年来我科对长学制眼科学生培养的经验及不足,从理论教学和研究生科研及临床能力提升等方面,分析眼科学长学制医学生的培养模式与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1995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部分七年制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六年级学生中,经过考试并结合高考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选拔少数优秀者入校继续学习2年,完成学业后按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简称"七转八"教育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扩大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生源范围,促进了国内医学院校的横向交流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自1995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部分七年制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六年级学生中,经过考试并结合高考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选拔少数优秀者入校继续学习2年,完成学业后按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简称"七转八"教育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扩大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生源范围,促进了国内医学院校的横向交流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自1995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部分七年制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六年级学生中,经过考试并结合高考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选拔少数优秀者入校继续学习2年,完成学业后按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简称"七转八"教育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扩大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生源范围,促进了国内医学院校的横向交流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自1995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部分七年制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六年级学生中,经过考试并结合高考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选拔少数优秀者入校继续学习2年,完成学业后按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简称"七转八"教育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扩大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生源范围,促进了国内医学院校的横向交流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自1995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部分七年制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六年级学生中,经过考试并结合高考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选拔少数优秀者入校继续学习2年,完成学业后按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简称"七转八"教育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扩大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生源范围,促进了国内医学院校的横向交流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自1995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部分七年制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六年级学生中,经过考试并结合高考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选拔少数优秀者入校继续学习2年,完成学业后按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简称"七转八"教育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扩大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生源范围,促进了国内医学院校的横向交流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自1995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部分七年制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六年级学生中,经过考试并结合高考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选拔少数优秀者入校继续学习2年,完成学业后按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简称"七转八"教育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扩大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生源范围,促进了国内医学院校的横向交流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专业"七转八"教育项目实践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1995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部分七年制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六年级学生中,经过考试并结合高考成绩和平时学习成绩,选拔少数优秀者入校继续学习2年,完成学业后按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简称"七转八"教育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扩大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生源范围,促进了国内医学院校的横向交流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长学制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探讨适宜的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国内外临床药学人才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长学制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设想,在课程设置及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实验教学与实践体系、教材建设与教学管理诸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分析了临床药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学科协作的建议,期望能够对其他高校的临床药学教育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