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应用 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自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开始施行 PDCA 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结果相比于 PDCA 循环实施前,实施后门诊患者数量明显增多,预约时间和等候时间缩短,有效投诉事件数量减少,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应用 PDCA 循环管理能够增加就诊例数,缩短患者预约与等候时间,降低投诉事件的发生概率,另外还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医疗设备中PDCA设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的探讨,研究PDCA循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和管理设备方法。方法将PDCA的循环方法运用到本院的医疗设备中,并选取本院门诊的60名医护人员作为观察对象,然后选取本院的100例病患者进行实例研究,对比分析研究PDCA前后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评分情况。结果在PDCA循环实施之后,处方的合格率和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明显比在PDCA实施之前更加优化。甚至在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很有差异的统计意义。结论在医院医疗质量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设施,更有利于提高医疗的整体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PDCA循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8年6月实施医疗设备PDCA循环管理,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的286台医疗设备作为研究对象,对比PDCA循环管理前后医疗设备的档案完整率、运行完好率。结果管理后医疗设备的档案完整率、运行完好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疗设备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有效提高管理质量,确保医疗设备档案的完整性,保证医疗设备运行完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设备支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引入PDCA循环在医疗设备全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期实现促进医院医疗设备全程精细化管理水平.方法 2018年6月至12月引入PDCA循环管理对全员医疗设备进行管理,并与未引入PDCA循环管理时的2017年6月至12月进行比较.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数据,比较PDCA循环管理引入前后医疗设备验收合格率、设备...  相似文献   

5.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华 《西部医学》2007,19(6):1231-1233
本文通过对医疗质量管理内涵的阐述和医疗质量管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方法的实际运用,提出通过PDCA循环管理理论的运用,能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医院城乡医疗一体化实践过程中,将PDcA(Plan,Do,Check,Action)管理模式引入管理过程中,根据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四个阶段建立城乡医疗一体化管理的PDCA循环模型。详细描述了3个周期的PDCA管理循环并进行对比,使PDCA管理模式思路更加清晰和更具操作性,形成行之有效的城乡医疗一体化帮扶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黄玉青  秦扬 《中国热带医学》2007,7(6):1060-1060
目的分析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医疗服务质量效果影响。方法随机分别抽查2006年8-10月和2006年12月-2007年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后运行护理病历各81本,比较两组治疗措施执行病历的各项记录质量。结果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后在体温单描绘、医嘱单、一般医疗服务记录、危重病医疗服务记录等的质量均有程度不等的提高。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运行护理病历质量。  相似文献   

8.
临床科室的发展以医疗质量为根本。为了促进科室医疗高质量发展,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全面、有序地对医疗质量进行管理。以非计划二次手术管理为例介绍PDCA循环管理的实践效果,科室医疗质量相关指标稳步提升;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促进了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持续改进了科室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肾内科15名护理人员进行PDCA循环专科护理培训,然后比较PDCA学习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医疗差错率、护理工作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以出院患者为主要调查对象,应用PDCA前,科室的满意度为80%,而PDCA应用之后为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与应用PDCA前相比,应用PDCA后医疗差错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DCA前护理工作质量评分(87.5±3.4)分,应用PDCA后护理工作质量评分(94.2±7.4)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7,P=0.042)。结论: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差错,显著提升肾内科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PDCA循环是高效率质量管理模式,从出现以来就备受关注并开始覆盖应用。对于医院的医保工作而言,引入PDCA循环有助于提高医保工作的管理效率以及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管理工的执行情况。另外,PDCA循环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政策知晓率,并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本文就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中的含义以及具体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详细内容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Current EMR system benefits physicians by facilitating order entry and reducing errors. It can improv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edical services, but cannot manage the whole medical process and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 In addition to physicians, EMR should be designed for all medical professionals because medical services cannot be accomplished by physicians alone, but also requires the involvement of other medical professionals. Therefore, we applied PDCA, the famous quality management cycle to design a comprehensive and coherent EMR system which can be used throughout the entire treatment process. EMR with the PDCA Cycle can record every order state and every treatment procedure in order to monitor the whole medical process. This extends the safety from planning the treatment to fulfilling it. By analyzing the records, doctors and hospital managers can perfect the medical process and improve healthcare quality. The EMR we designed with the PDCA Cycle provides a record entry interface for physicians and a worksheet interface for nurses and other professionals. Every treatment procedure and every change of orders or tasks will be fed back to medical professionals. So information generated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treatment will link with each other to avoid any information islands. Furthermore, the EMR can display th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tuitively and real-timely without increasing the burden of medical professionals’ work.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利用戴明循环构建一种移动应用的医疗信息系统的方法,设计实现一个具有完整医疗过程管理能力的移动医疗信息系统.有别于具有SOAP结构的一般医疗信息系统,其将系统的各个步骤分解,与PDCA循环的四个环节有效结合,通过PDCA循环对流程控制及质量管理的能力逐步优化该系统所处理的信息,有效提高整个医疗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保证流程的安全性,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医院的效率和医护质量,对医生和患者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工作的永恒主题.通过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一体化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质量与安全数据进行采集、处理、集成、统计、分析,实时监测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运行情况,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支撑,切实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4.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护理本科生毕业专题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信息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应用PDCA循环进行毕业专题实践的管理,不断解决问题,持续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循环培训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2-9月我院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进行PDCA模式,即“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循环过程,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转运及病房准备情况。结果实施后成功转运率99.66%,实施前成功转运率9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转运交接后病房人员、监护设备、呼吸支持设备、液体支持、药物支持及床头检查准备完成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培训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可以明显提高转运效果,提高患者转运及救治安全。  相似文献   

16.
综合医院科技中心实验室探索应用PDCA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对医学科研型研究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中心实验室结合自身特点,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到研究生生物安全培训实践当中。将生物安全因素分析、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效果评价、问题反馈4个环节与PDCA循环管理的4个过程有机结合,针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研究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并评估培训效果。通过PDCA循环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将有助于中心实验室建立生物安全质量监控机制,从而实现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7.
实施PDCA持续改进 提高医院患者满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科学评价医院实施PDCA取得的成效,进而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方法:委托社会第三方以电话回访的形式对实施PDCA前后的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两次样本量均在1000人次以上,调查内容涵盖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态度、医疗反应性、医疗服务环境、尊重患者权益、医德医风等项目。结果:实施PDCA前后的15项患者满意度指标中有11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在全员、全业务流程开展的PDCA持续改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医院在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方面有较大改进,而在后勤管理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患者满意度调查为量化评估PDCA在医院的实施效果开辟了途径,为医院改进服务质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养结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收集院内收治的处于"医"或"养"状态的老年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6例.入院后,对照组患者予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予以常规安全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接受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对服务态度、业务水平、病区管理、健康教育、护理质量情况、满意度调查评价以及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护理评价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服务态度、业务水平、病区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危重患者、分级护理、病区管理、护理安全"认可度较高;且院内服务满意度各指标显著较高(P<0.05).同时,试验组安全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开展优质护理,为医养结合护理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能够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以及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3):131-133
目的探讨在改进临床输血病历质量中应用PDCA循环的具体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6月296例临床输血病历,对病历进行检查,分析病历检查不合格的原因,并于2017年7~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比实施前后病历检查的合格情况、病历等级分布及病历整改次数。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病历检查的合格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病历整改次数较实施前明显减少,病历甲级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丙级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进临床输血病历质量中应用PDCA循环能有效提高病历质量,减少输血病历各项指标缺陷的发生,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对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 患者移植期间口腔粘膜炎发生情况的效果观察, 以减轻移植患者的痛苦, 提高移植护理质量.方法 抽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80例, 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 对照组按传统的管理及护理常规进行监管, 观察组遵循PDCA循环法, 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关注容易引起感染的因素, 精心护理;科学反馈, 及时总结.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患者口腔黏膜的发生率由活动前的63.15%降至活动后的38.0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PDCA循环降低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 可有效降低口腔粘膜感染的发生率, 以及减轻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 提高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康复, 节省了医疗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