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分析我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经网上调研、实地考察、集体讨论及专家论证后,对实践教学的教学组织、教学体系、评价方式等进行全方位改革。实施“三四一”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使我校培养的护理人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是以培养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根本任务,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最突出的特色。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中医学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创新针灸学的基础理论、操作技术及针灸治疗的实践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结合医学教育标准,为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校对病理方向学生构建了模块化实践教学新体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与提高。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药学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药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实验教学。从药学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入手,探讨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期为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构建应用型医学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实践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关键环节。构建和完善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地方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在护理专业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塑造护士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以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改革生理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护理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这是现代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生理实验教学中必须结合护理专业特色深入进行改革。必须以合理改善实验教学内容为前提,以优秀的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善的实验教学设备为保障,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实践动手机会,提高基本技能及临床技能水平,并且注重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才能有利于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运用高仿真模拟训练,模仿各种临床情景,给学生创造了工作情景、专业角色和特定的工作任务相关联的学习,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整合性的训练,提高未来职业岗位的适应性。方法:选取2014级护理本科英语班为试验组,在临床内科护理学授课过程中采用高仿真情景模拟训练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014级护理本科3班为对照组采取LBL模式(纯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多媒体授课方式)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两组采用相同考核方式,并对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及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高仿真模拟情景实践教学后两组学生的评判思维能力比较,试验组总分(296.35±39.50)分,对照组总分(278.47±41.07)分,(t值5.634,P<0.005),理论综合和护理技能考核成绩比较中,试验组理论综合成绩(84.78±8.23)分,护理技能考核成绩(92.84±2.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提高了《内科护理学》教师的模拟临床实践能力和本科护生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将高仿真情景模拟训练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便于在临床护理学课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根据这一指示结合我校具体隋况我们提出培养“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扎实,执(职)业技能熟练,综合素质良好”的应用型或实用技术型医药卫生人才;面向农村乡(镇)、城市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辅助技术、信息管理等岗位以及医学相关产业的技术岗位,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卫生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卫生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强化医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思想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界的共识。医学教育肩负着为保障人群健康输送医务人才的重任。医学生素质的高低,与人群健康能否得到切实保障关系密切。因此,对医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也成为医学教育界的共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由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学生对演示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评价,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试验组63例采用演示教学法,对照组63例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分析两组考试成绩,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对演示教学法在基护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的认同率普遍较高,并且试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Z=2.135,P=0.04)。结论: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运用演示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方便学生直观地学习实训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有利于基护实训的教与学,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协同创新是推进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协同创新的基本涵义奠基于协同学理论土壤,涵盖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协作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当它延展至高等教育领域,则表现为基于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模式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部协同创新系统构建主要在于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创新教师团队互补协同、师生互动协同、教学模式多元协同的高效课堂;外部协同创新系统的塑造则需要完善“校企合作”、“校研协作”、“校校联盟”等产学研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生产实习是学生就业前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事先演练。通过生产实习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习的成效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教学质量。针对岩土工程学科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强等特点,开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生产实习具有重要意义。以'广泛了解、重点掌握、深度参与'为宗旨,进行了具有...  相似文献   

14.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3B):289-292
为提高实践课的教学效率和效果,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对事实过程或程序进行形象化的解释,以问题为中心的病历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优化学生练习法、优化学生临床见习。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认为《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方法有效实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何崚  黄树林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457-458,496
结合广东药学院生物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例,讨论了以科研促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及办法,通过以科研促进课程体系改革、产学研及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实践、"创新班"培养模式等方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蒋锦琴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461-463,539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基层医药卫生人才,实践教学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介绍了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实施过程中,构建并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做法,并对如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西北医学教育》2019,(6):957-960
在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地方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低年级临床本科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不足的现状,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应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等多方面深化基础医学教学改革,达到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的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预防医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本文阐述了多元化教学法在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的设计与实施,从优化的立体教学体系构建了应用型人才的特色教学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摘要] 我院通过产教融合开展实践技能培训与现代化学员培训一体化的实习模式,系统地培训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临床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技能、国际标准化四手、六手操作配合等方面。并与合作口腔医院共同打造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使学生实习后能够达到快速独立进入临床进行操作。产教融合实现了学生实习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激发了学生实习的热情,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毕业实习时操作机会少的现状,切实提高了我院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医用物理学教学中构建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改革,创新型医学人才已成为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首要选择。医用物理学作为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对在其教学中如何符合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需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从优化课程设置、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构造学生创新性科研平台和机制,搭建学生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平台这四个创新思维和素质培养的环节入手,提出了在医用物理学教学中构建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