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严重皮肤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一般皮肤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90例严重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基本完全康复,局部皮肤完整,与正常肤色接近。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出现严重皮肤反应时应密切观察、及时判断,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皮肤反应的护理一直是放疗的难题.因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皮肤损伤较大,血运不佳,有的移植皮瓣出现坏死,需行术后放疗的患者,其局部情况更差,放疗既要及早进行,又要避免对切口造成较大损伤,这就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我们通过临床工作体会到,周到细致的护理,放疗前健康知识宣教,做好心理护理,介绍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皮肤,应用比亚芬皮肤保护剂,针对皮肤出现的红斑、瘙痒、疼痛、干湿性反应行皮肤护理,能够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完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颜志勇 《工企医刊》2013,26(1):19-20
目的观察奥克喷预防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18例鼻咽癌放疗及30例乳腺癌术后行胸壁放疗的共计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治疗组在开始放疗至放疗结束后2周内给予奥克喷保护照射野皮肤,对照组只做常规皮肤护理,不涂任何药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皮炎Ⅰ、Ⅱ、Ⅲ级的发生率分别为为25%、33.3%、83%和58.3%、45.8%、16.7%;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出现在30Gy以前的分别为50%和79.2%。两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奥克喷能有效地降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并且能推迟损伤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放疗导致局部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肿瘤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放疗导致的局部皮肤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皮肤护理措施,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皮肤损伤程度、放疗中断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皮肤损伤程度以及放疗中断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放疗后发生局部皮肤损伤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减轻患者的皮肤损伤,增加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放疗患者皮肤损伤情况进行探讨,总结有效的皮肤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癌症首次放疗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放疗前预防护理、放疗中皮肤护理、放疗后的皮肤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进行人性化护理,减轻癌症放疗患者皮肤的急性放射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保证放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赵华 《职业与健康》2003,19(2):141-142
放射治疗作为补充疗法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在放射治疗时,不可避免地损伤到患者的正常组织,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皮肤反应就是由于放射线(X射线、γ射线、电子束等)侵袭皮肤的正常表皮组织细胞所引起的一种并发症。如何预防皮肤反应,巩固前期治疗效果,顺利地完成治疗计划,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便成为放疗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全疗程放疗的宫颈癌患者206例病例资料,采用盆腔外照射及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针对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并观察其对患者的影响。结果:206例患者中有40例(占19.4%)出现骨髓抑制,34例(占16.5%)出现胃肠道反应,15例(占7.3%)出现皮肤及阴道炎症反应,10例(占4.7%)出现泌尿系统反应。经过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后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降低宫颈癌患者在放射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胡俊  刘海  王晓萍 《医疗设备信息》2015,(1):104-105,108
目的探讨眼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β射线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2013年2月行首程β射线放疗的14例眼部肿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观察β射线放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14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β射线放疗计划,随访13例健存,1例死亡,放疗后1、2、3年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100%、100%、92.8%。其中发生I级急性放射反应12例,II级急性放射反应5例;泪液分泌明显减少4例,轻度畏光4例,视力轻微下降1例;I级晚期放射皮肤损伤5例,未发生放射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等并发症。结论眼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行β射线放疗取得了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生活质量也有较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张後萍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11):F0003-F000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在放射治疗中后期皮肤反应的护理。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38例乳腺癌患者实行保乳术后进行三维立体放射治疗时皮肤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研究。结果科学的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放疗中后期皮肤反应有预防和控制的作用,可以有效的维持放疗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头颈部肿瘤是临床中5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以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为主。头颈部肿瘤远处转移发生率低,对放射治疗敏感。放射治疗作为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受到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但其带来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大多数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超过70%的患者需要放射治疗,但是由于头颈部皮肤薄弱和放疗剂量较大,在放疗区域很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和黏膜反应,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灼热、红斑、溃疡以及水泡等。这种不良反应不仅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而且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不良预后。目前,临床上主要加强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肤反应患者的的防治与护理,加强放射性治疗前的防治措施,以减轻放射性治疗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皮肤反应,同时提高放射性治疗后的护理,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肤反应的恢复。因此,本文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肤反应患者的防治与护理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是常见的急性肿瘤之一,尤其在南方地区,放射治疗作为鼻咽癌的首选治疗已被大家所公认。但由于多野照射、照射面积大、临床上放疗副作用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放射野皮肤的反应,粘膜的反应,腮腺的急性反应,全身放疗反应,情绪的变化等,均可在放射治疗中出现。针对这些副作用,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些会发展为放疗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影响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现通过对我科收治的54例住院做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针对其放射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实施不同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采用6MV-Xray直线加速器全脑二侧野对穿照射,肿瘤吸收剂量30Gy~40Gy/(2~3)周。全脑放疗结束后一周行三维立体定向放疗。结果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44.3%和17.1%。有8例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一般放疗反应;2例伴有癫痫小发作1次;2例治疗后9个月出现放射性脑水肿;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本组无顽固性水肿发生。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合全脑放疗治疗多发性脑转移瘤是一种反应较小,痛苦较轻,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疗效肯定,疗程短,不增加放疗副作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对降低食管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2010年7月-2014年7月传统皮肤护理及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的食管癌患者各100例。传统皮肤护理组患者只做常规放疗宣教和对症皮肤护理;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组患者在传统皮肤护理基础上于放疗前、后30rain在放射野皮肤上涂抹专用药膏(比亚芬、三黄膏)。结果:两组患者放疗中断人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放疗阶段皮肤损伤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卡方分割示:随着放疗的推进,差异主要存在于I、Ⅱ度与Ⅲ、Ⅳ度皮肤损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能有效延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时间,显著降低食管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大大降低食管癌放疗中断现象的发生,对减轻患者痛苦及额外经济负担,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黄肖光 《现代保健》2008,(30):78-78
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皮肤炎症是导致放疗中断乃至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通过对20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颈部皮肤进行观察分析,根据各个级别的不同反应,选择合适的外用药物和合理的皮肤护理方式:冰片滑石粉、痱子粉、湿润烧伤膏、金因肽、丁胺卡那霉素、利福平等,并全身抗感染支持治疗,明显减轻了颈部皮肤的急性放射反应,缓解了颈部疼痛,使放疗顺利进行,提高了肿瘤的局控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放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几乎所有患者对放疗都会有焦虑恐惧心理,同时由于放疗的毒副作用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加强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以及局部皮肤的观察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对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及皮肤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脑放射治疗后服用厄洛替尼引起的头部皮肤放射治疗回忆反应。方法:对右肺腺癌(T3N2M1)骨转移患者行全脑放疗,DT:40 Gy,20次,4周。放疗结束后即开始服用厄洛替尼150 mg/d。结果:服用厄洛替尼第21 d,开始出现头部皮疹、毛囊炎及局部感染,并逐渐加重,按RTOG急性反应标准评为3级;皮肤严重反应界线与全脑放疗范围一致。停用厄洛替尼,对症处理5d后明显好转,考虑为厄洛替尼引起的放射治疗回忆反应。结论:放射治疗后服用厄洛替尼有可能引起回忆反应,程度严重时需减量或停药,并积极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约87%的放疗患者会出现红斑及其以上的放射性皮肤反应[1],其中湿性脱皮的发生率为10%~1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比亚芬在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首次接受放射治疗的73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在放疗开始即应用比亚芬,对照组不予应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肤损伤,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Ⅲ级及以上发生率为8.10%(3/37),对照组为30.56%(11/36),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Gy照射剂量之前,对照组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24例,观察组出现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比亚芬可以有效预防鼻咽癌患者严重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预防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分组,将173例需要放射治疗的病人分为2个组:实验组79例,在每次放射治疗前半小时放疗区皮肤涂抹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94例做空白对照组,由厂家提供不含任何药物成分的防护剂基质作为对比剂,使用方式同实验组。结果 皮肤反应发生率:轻度放射反应实验组为87.3%,对照组为61.7%。重度放射反应实验组为5.1%,对照组为37.2%,出现于照射50Gy以前实验组为44.3%,对照组79.8%。结论 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能有效地预防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提高皮肤的射线耐受量,对病人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接受放疗治疗的I临床患者病例8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放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在放疗期间的口腔黏膜反应。结果:两组放疗7周后,口腔黏膜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鼻咽癌接受放疗治疗的临床患者实施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减轻口腔黏膜的不良反应,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