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 131碘( 131I)配合丙基硫氧嘧啶(PTU)有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低)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 121例甲亢患者采用常规 131I治疗作为对照组;168例甲亢患者采用小剂量 131I配合PTU治疗,131I用量 为111~148 MBq(3~4 mCi),一次性空腹口服,于服 131I后3 d依据患者血清TT3、TT4、FT3、FT4、sTSH水平及临床症状配合150~300 mg•d-1的PTU治疗,定期随访。结果:小剂量131I+PTU治疗组患者 131I治疗后1个月血清FT3、FT4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血清FT3明显降低(P<0.01),而FT4下降缓慢;治疗后4个月起FT3、FT4下降缓慢,至6个月时FT3、FT4降至正常;治疗后1个月小剂量131I+PTU组血清FT3、FT4降至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 131I组(P<0.01),治疗后3和6个月2组FT3、FT4降至正常及接近正常的比例接近;治疗后1年,小剂量 131I+PTU组治愈、好转和无效的比例均与常规 131I组接近,而甲低的发生率[1.2%(2/168)]明显低于常规 131I组[6.6%(8/121)](P<0.01)。结论:小剂量131I配合PTU治疗甲亢,既可以达到常规 131I治疗甲亢的效果,又可以降低早发甲低的发生率,永久性甲低发生率也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Graves甲亢(甲亢)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131I治疗的效果及对粒系造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144例,其中42例为甲亢自身致粒细胞减少患者(HT组),52例为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出现粒细胞减少患者(ATD组),另50例为粒细胞正常的患者(对照组)。分析和比较三组的临床特点、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及131I治疗后粒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 HT组和ATD组均以轻度粒细胞减少更常见。HT组、ATD组和对照组的甲亢治愈率分别为80.95%、84.62%、8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131I治疗完成后2~4周粒细胞计数均增高(P<0.05);HT组和ATD组粒细胞恢复率分别为61.90%、84.62%,ATD组恢复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自身或ATD治疗导致粒细胞减少的甲亢患者均以轻度粒细胞减少多见,规范的131I治疗甲亢伴粒细胞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 131I 联合碳酸锂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否优于131I 单用。方法:检索 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数据库中 2020 年 4 月之前发表的文献。查找131I 联合碳酸锂与131I 单用治疗甲亢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 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风险偏倚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运用 Review Manager 5.3 对提取的数据进行 Meta 分析,不能合并者采取描述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 14 个 RCT,共纳入1 567 名患者,其中试验组 808 人,对照组 759 人。数据合并结果表明,131I 联合碳酸锂与131I 单用治疗甲亢相比,在随访第 3 个月(RR=1.24,95%CI=1.09~1.41,P=0.001)和第 12 个月(RR=1.18,9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柠檬酸对术后首次行131I治疗(简称清甲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唾液腺功能的影响,阐明柠檬酸对131I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随机选择准备首次行131I治疗的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柠檬酸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无特殊准备,柠檬酸组患者于131I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3周内每天含柠檬酸1 min(0.2 g/次)后吐出。2组患者分别于131I治疗前24 h及131I治疗后3个月行2次99mTcO4-唾液腺显像检查,计算第15分钟摄取指数(15 min UI)和排泌分数(SR),评估唾液腺功能。结果:与131I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131I治疗后右侧腮腺和双侧颌下腺15 min U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腮腺15 min UI降低(P<0.05);与131I治疗前比较,柠檬酸组患者131I治疗后双侧腮腺及双侧颌下腺15 min U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柠檬酸组患者131I治疗前后双侧腮腺和双侧颌下腺15 min U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31I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双侧腮腺治疗后SR降低(P<0.05),双侧颌下腺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柠檬酸组患者双侧腮腺和双侧颌下腺治疗后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131I治疗后比较,柠檬酸组患者双侧腮腺SR升高(P<0.05),双侧颌下腺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C患者术后首次131I治疗后唾液腺排泌功能可能受损,短期口含柠檬酸对唾液腺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唾液腺的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31I固定计量法及计算计量法治疗甲亢疗效评价。方法回顾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临床资料,按固定计量法及计算计量法分别进行分组,并行疗效分析。结果 96例Graves’甲亢患者131I治疗后12个月固定剂量组、计算剂量组甲减发生率分别为20.83%(10/48)及22.91%(11/48),总治愈率分别为91.67%(44/48)及93.75%(45/48)。结论 131I固定计量组和计算剂量组临床结果的发生率及两组到达临床结果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I固定计量法简化治疗步骤,节约治疗费用,是比较值得提倡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常见分类有Graves病、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自1942年Hamilton等首先应用^131I治疗甲亢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超过200万甲亢患者接受^131I治疗。^131I治疗甲亢疗效确切,经济、安全、方法简便、副作用少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共识,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甲状腺协会(ATA)于1995年分别发表的甲亢和甲减治疗指南中均已将^131碘(^131I)作为治疗甲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与131I联合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7例。对照组采用131I干预,观察组采用左甲状腺素联合131I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体积、甲亢相关蛋白及抗体水平、血脂水平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及甲状腺体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联合  相似文献   

8.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主要应用radioiodine-131(131I)去除,去除成功后既可彻底消除DTC术后的隐匿病灶,又可通过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变化来监测有无复发和转移,便于随访。首次去除的成功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131I剂量,通过优化剂量,使患者首次去除效果最大化,并避免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应用的几种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131I去除剂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76例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血浆的FT3、FT4、sTSH水平及治愈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亢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经131I治疗后3,6,12个月时血浆的FT3、FT4、sTS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T3、FT4,P〈0.01;sTSH,P〈0.05);而治疗后3,6,12个月时血浆各项指标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经131I治疗后的176例甲亢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痊愈142例(80.7%),有效率94.4%。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经131I治疗以后,随着甲亢的治愈,绝大多数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可以治愈或明显改善。结论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疗效好,治愈率高,方法简单,可作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131I辅助保肝措施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经131I及保肝治疗的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的随访资料。结果甲亢经131I治疗后的痊愈率在第6、12个月分别为83.33%、89.16%;甲减率分别为10.83%、10.83%。与治疗前相比,血清转氨酶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I辅助保肝措施治疗甲亢合并肝损害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