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国人胎儿喉黏膜上皮细胞发育分化的特点.[方法]收集9~40周胎儿喉标本33例.应用连续切片HE染色、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黏膜上皮.[结果]9周胎喉黏膜由1~2层低柱状细胞组成,仅表层细胞表达微弱的角蛋白,13周后出现多种类型的上皮细胞,上皮全层均表达细胞角蛋白;会厌舌面、声带被覆鳞状上皮,会厌喉面、室带、喉室及声门下区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其基底细胞和中间细胞的胞浆内含有丰富的胞浆泡状系统、张力原纤维和桥粒;过渡上皮和纤毛上皮中均散在岛状鳞状上皮但出现时间不一致.[结论]人喉黏膜上皮细胞的分化发生于胎儿9~13周期间;纤毛上皮的基底细胞和中间细胞具有双向分化的潜能;过渡上皮和纤毛上皮中出现岛状鳞状上皮是生理现象,前者由复层立方上皮分化而来,后者由纤毛上皮分化而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固有腺的组织分布和组织化学特征.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奥新蓝-雪夫染色(AB-PAS染色)法,对来自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的4 263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中食管固有腺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4263例患者中,检出食管固有腺2591例(61%),不同性别各年龄段均可检出食管固有腺,40岁以上年龄段检出率较高.从2591例中挑选出切片完整、染色均匀、无折叠的787例共1428张切片进行腺体分类:黏液腺占42.4%,混合腺占25.2%,贲门腺占24.5%,浆液腺仅占7.9%.抽取2653张切片进行腺体分布部位分析:黏膜下层腺体占49.0%,同有层腺体占26.7%,固有层/黏膜下层腺体占24.3%(P<0.05).AB-PAS染色结果显示,食管黏膜固有层腺体以中性黏液腺为主,与贲门腺相似;食管黏膜下层以酸性黏液腺为主.食管固有层腺体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肠化和癌发生率均高于黏膜下层腺体(P<0.05).腺体良性增生主要表现为腺体呈肿瘤侵袭性生长,侵犯食管上皮或破坏食管上皮,直至全部取代食管上皮.结论:食管固有腺增生,尤其是固有层内腺体增生是河南食管癌高发区较为常见的病理改变;固有层腺体从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和肠化、取代食管上皮到癌变可能是该地区特殊的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组织学发生模式.  相似文献   

3.
对人正常食管上皮的超微结构研究,在国内外均进行的较少。本文对人正常食管上皮进行了电镜观察,以便与食管癌的超微结构进行比较,进而有助于观察食管癌变上皮的特征。电镜观察人正常食管上皮共35例。11例取自手术切除的食管标本。24例利用 Olympus纤维内窥镜,距门齿30~38cm处,自正常食管粘膜取材。观察结果如下: 1.电镜下食管上皮分为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及表浅细胞层。连续的基底膜分隔开基底细胞与固有膜。自基底膜向固有膜内发出锚状原纤维(anchoring fibril)。偶见基底膜因斜切给人以基底膜中断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器官培养在研究人食管上皮癌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组织块置于明胶海绵上,摇摆器官培养,4~6周后成人食管粘膜仍保持良好的结构形态,具有活跃生长的上皮细胞和良好的腺体结构;将组织块贴壁,静置外植块—细胞培养,成人食管粘膜和胎儿食管组织块可存活2~3个月,提供大量生长旺盛的上皮细胞。成人食管癌旁粘膜培养利于观察细胞癌前改变,可能较易于诱发癌变;胎儿食管具有正常背景,利于研究细胞癌变的全过程.二者配合可组成研究人食管上皮癌变的完整体外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D1a+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胎儿腭扁桃体内的发育.方法 收集9~28周因故终止妊娠胎儿腭扁桃体标本29例,用EnVision二步法染色显示CD1a+DC.结果 12周胎儿腭扁桃体,可见少量CD1a+DC,分布于隐窝上皮基底层和中间层,细胞体梭形或不规则形,由细胞体发出数根树枝样突起,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14周胎儿腭扁桃体,CD1a+DC数量增加,隐窝上皮周围的固有层弥散淋巴组织内也可见CD1a+DC.16周胎儿腭扁桃体,表面上皮内可见CD1a+DC分布.17~24周胎儿腭扁桃体,随着CD1a+DC数量增多,在上皮浅层渐可见阳性细胞.28周胎儿腭扁桃体,淋巴小结内始见几个CD1a+DC聚集.细胞计数显示CD1a+DC数,9~12周胎儿腭扁桃体为(2.60±1.14)个, 随胎龄增加至25~28周胎儿腭扁桃体达(57.20±6.06)个,任意胎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1a+DC 12周迁入胎儿腭扁桃体隐窝上皮,随后逐渐出现在固有层弥散淋巴组织、表面上皮以及淋巴小结内. CD1a+DC数量随胎龄增长逐渐增多,主要分布于隐窝上皮内,固有层弥散淋巴组织和表面上皮内较少,淋巴小结内最少.  相似文献   

6.
互隔交链孢霉是食管癌高发区林县粮食中的优势污染菌,我们曾证明该菌产生的毒素之一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能引起大鼠肝细胞的DNA单链断裂,激活人胚食管上皮的H-ras和myc癌基因,与人食管上皮DNA的各种碱基呈共价结合。为研究AOH能否引起人食管上皮癌,将水囊引产的胎儿食管在体外培养一周后,用AOH处理,再培养2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上皮~3H—T dR标记细胞指数(简称 LI)和标记细胞在食管上皮中的分布。并对组织学诊断为正常,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共118例患者的LI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正常食管上皮的LI最低,中度间变时最高;LI明显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其差异呈高度显著性(P<0.05)。~3H—T dR标记细胞在食管上皮柱内的分布研究表明:在正常食管上皮中,标记细胞主要位于上皮柱的下层,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细胞增生区明显上移,达到上皮柱的中部和上部。LI直接代表了食管上皮细胞中S—期细胞的频数。LI升高,食管上皮柱内细胞增生区向食管腔面上移,是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高危人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食管粘膜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食管粘膜上皮组织学改变,为癌前病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高(林州市)、低发区(范县、清丰县)分别取无症状居民食管活检229人和187人,均分为4组,25岁~34岁、35岁~44岁、45岁~54岁及≥55岁,常规石蜡HE制片,按标准诊断归类。结果高、低发区食管上皮萎缩、棘层肥厚、炎细胞浸润相应年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基底细胞增生高发区35岁~44岁、45岁~54岁组显著大于低发区相应组(P=0.0312,P=0.0273),非典型增生45岁~54岁、≥55岁组高发区显著大于低发区相应组(P=0.0196,P=0.0263)。高、低发区总体人群比较除棘层肥厚、炎细胞浸润无差异外,余各病变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食管上皮萎缩、基底细胞增生应作为较狭义的癌前病变对待,食管上皮棘层肥厚、炎细胞浸润似与食管癌变无关。  相似文献   

9.
人胎儿肺的组织发生和组织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国人胎儿肺的组织发生和组织化学变化。方法本文取52例胎龄13~38周胎儿肺,石蜡切片,HE染色和组织化学方法,光镜观察。结果5~16周肺分小叶,小叶内以圆形终蕾为主,并有较多支气管,上皮为假复层柱状,支气管上皮及终蕾等结构中富含糖原、透明质酸及硫酸软骨素。17~24周以呼吸部发育为主。终蕾渐少,有较多的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原始肺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为糖原减少。25~38周原始肺泡数量较多,其上皮渐分化为扁平的Ⅰ型细胞及立方形的Ⅱ型细胞,Ⅰ、Ⅱ型细胞内仍可见糖原。结论胎儿肺的发生可分腺状期(5~16周);小管期(17~24周);原始肺泡形成期(25~38周)三个期。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食管粘膜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食管瘤高低发区人群食管粘膜上皮组织学改变,为癌前病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高、低发区(林州市和范县、清丰县)分别取无症状居民食管活检229人和187人,均分为25岁~、35岁~、45岁~及55岁以上四组,常规石蜡HE制片,按标准诊断归类。统计学处理。结果高、低发区食管上皮萎缩、棘层肥厚、炎细胞湿润相应年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基底细胞增生高发区35岁~、45岁~组显著大于低发区相应组(P=0.0312,P=0.0273),非典型增生45岁~、55岁~组高发区显著大于低发区相应组(P=0.0196,P=0.0263)。高、低发区总体人群比较除棘层肥厚、炎细胞浸润无差异外,余各病变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0.005)。结论食管上皮萎缩、基底细胞增生应作为较狭义的癌前病变对待,食管上皮棘层肥厚、炎细胞浸润似与食管癌变无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人食管正常上皮和癌前病变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Rb和P16蛋白表达。结果:在25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共发现8例食管正常上皮、13例基底细胞增生和4例间变。在正常组织未见Rb和P16免疫阳性反应,而基底细胞增生中Rb和P16的免疫阳性反应率分别为16%和9%,间变均为33%。提示:食管癌变的早期阶段已发生Rb和P16蛋白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食管鳞癌、13例原位癌、1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和47例食管断端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Ang-2的表达.结果:Ang-2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和胞膜.食管鳞癌、原位癌组织中Ang-2的表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P<0.01)和癌旁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组织(P<0.05);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组织中Ang-2的表达也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P<0.01),但食管鳞癌组织和原位癌组织中Ang-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2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Ang-2的阳性表达是食管癌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3.
Etiological role of Alternaria alternata in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 this paper, the mutagenicity and carcinogenicity of 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 (AME), alternariol (AOH), and their relevance to the etiology of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were studied. These mycotoxins were produced by Alternaria alternata which was the main contaminating fungi isolated from the grain in Linxian County, an area with high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1. AME and AOH might cause cell mutagenicity and transformation; 2. AME and AOH could combine with the DNA isolated from human fetal esophageal epithelium, activate the oncogens, c-H-ras and c-mys in it, and promot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fetal esophageal epithelium in vitro; 3.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fetal esophagus could be induced by AOH.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ies of AME and AOH mentioned above, we consider that Alternaria alternat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tiology of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相似文献   

14.
用人胚食管上皮体外培养,经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处理后,食管上皮底层细胞比对照组的层次明显增多,细胞排列紧密紊乱,细胞核浆比增加,核不规则,大小不等.浓染,可见核分裂相,且有乳头状向内增生。该变化与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和甲基苯基亚硝胺(MPNA)所诱发的人胚食管上皮癌前病变相类似。结果提示,AME与人的食管癌发生很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及ZO-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手术切缘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手术切缘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距肿瘤组织>5 cm)中occludin和ZO-1的表达,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中occludin、ZO-1表达与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occludin及ZO-1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手术切缘正常食管粘膜组织(P<0.01),且癌组织中occludin、ZO-1的表达与其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occludin和ZO-1的表达下调或缺失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有关,在食管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了解食管癌变发生的分子学基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癌基因Ras蛋白的表达。结果:在36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中,9例出现免疫阳性反应,免疫阳性反应率为25%;同时还发现同一食管癌组织中食管粘膜固有腺体上皮也出现免疫阳性反应,其表达强度高于鳞状上皮。提示:Ras基因表达是食管癌变晚期阶段的一个分子学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Barrett食管上皮的超微结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内镜下诊断Barrett食管,在食管下段行内镜下黏膜活检,标本分别经福尔马林、戊二醛固定,对经内镜及病理证实为Barrett食管伴肠上皮化生的黏膜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Barrett食管上皮超微结构显示兼有鳞状上皮和腺上皮的结构特征,并多见一种形态特征介于黏液细胞和杯状细胞之间的"中间体"细胞.结论 Barrett食管上皮超微结构提示Barrett上皮可能起源于食管的多能干细胞,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标本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序列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HPV与人类一些部位的肿瘤有关,我们在国内外首次开展了HPV与人食管癌关系的研究,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27%(25/90)的食管癌标本中含HPV—DNA序列;另有一株食管鳞状上皮癌细胞(Ecal09)中,也含HPV—DNA序列。此外,四例胎儿的食管HPV—DNA全部阳性,其意义目前尚难评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HPV—DNA序列在食管癌中的检出,给食管癌的病因探讨带来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辐射抗性食管癌细胞亚系TE-1R,并探讨其辐射诱导的凋亡性及辐射抗性机制。方法采用分次、间歇照射的方法(2Gy,5次)诱导人食管癌细胞系TE-1产生具有稳定辐射抗性的细胞亚系TE-1R,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差异。以TE-1和TE-1R细胞为实验对象,给予6MVX射线单次照射(2Gy),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照射后的凋亡情况,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食管癌TE-1、TE-1R细胞中复制蛋白AI(RPA1)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出辐射抗性食管癌细胞亚系TE—1R。2Gy射线照射后12、24和48hTE-1R细胞的凋亡率低于TE—1细胞(P〈0.05)。RPA1 mRNA和蛋白在TE—1R细胞中的表达高于TE-1细胞(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辐射抗性的食管癌细胞亚系TE-1R,新的细胞亚系TE-1R比其亲本细胞系TE-1对射线更加抗拒,RPA1可能在食管癌细胞辐射抗性的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