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秦文斌 《苏州医学》2002,25(3):151-153
三级医师责任制是我国医院行之有效的医疗管理制度,也是处理医疗纠纷诉讼的法律依据。实行三级医师责任制不仅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又是规范临床医师医疗服务行为的有效制度。面临最高人民法院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它将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和医院的改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临床医师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执行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新规则,也能应对自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医疗纠纷诉讼案件也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于问题的规定》、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卫生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法(试行)》等一批相关法规及司法解释的出台,使这一问题逐步纳入法律规范的轨道。笔者作为临床医师,同时又是司法鉴定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1987年6月29日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施后,医疗纠纷的处理走向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由医疗纠纷而引起的诉讼也不断增多。但医疗纠纷诉讼属民事诉讼抑或是行政诉讼及卫生行政部门在诉讼中的地位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还颇有争议。本文就此进行初步探讨,供商榷。 医疗纠纷是指医疗单位和患者或其亲属,对是否因医疗失误而导致患者利益损害及医疗失误的性质、造成损害的大小而引起的争议。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笔者认为:因医疗纠纷而引起的诉讼(不包括因医疗纠纷而导致的治安管理、追究刑事责任等诉讼)其性质一般应为民事诉讼,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是行政诉讼或行政机关内部解决的争议,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医患火系紧张,医患矛盾恶化。为了解决医疗纠纷,国家和政府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推广第三方调处机制,各地建立了“医疗纠纷调处中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医疗纠纷,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了处理矛盾的平台。在已有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通则”等基础上国家制定和完善了《侵权责任法》,为合法、合理地处理医疗纠纷诉讼案件提供了更好的依据。虽然诉讼程序对医患双方来说都存在着成本高、时间长的问题,但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医疗纠纷,最为公平、公正。本文通过某三甲医院数年来处理医疗纠纷诉讼案件的应诉实践阐述应对该类案件的经验,可对以后医疗纠纷诉讼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规避法律风险医院责无旁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纠纷,愈演愈烈;医患双方,对簿公堂。医疗纠纷,一个让所有人心痛的名词。手术室,一个白璧无瑕的神圣舞台,医生却在上面跳着戴镣铐的舞蹈。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冲突不断,医疗诉讼增多,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痛。如果说公众权利意识的增强,是启动医疗诉讼程序外在动因的话,那么医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医院管理存在缺陷,规章制度不尽完善,则是医院遭遇医疗诉讼的内在原因。直面医疗纠纷,有效规避医院面临的法律风险,医院管理者责无旁贷。增强法律意识,弥补管理漏洞,健全规章制度是医院化解法律风险的有效途径。健全诉讼外解决医疗纠纷的机制,拓展诉讼外解决医疗纠纷的渠道,建立完善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方为彻底化解医疗纠纷的良药。  相似文献   

6.
庞国明 《当代医学》2006,12(6):28-30
医疗纠纷,愈演愈烈;医患双方,对簿公堂。医疗纠纷,一个让所有人心痛的名词。手术室,一个白璧无瑕的神圣舞台,医生却在上面跳着戴镣铐的舞蹈。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冲突不断,医疗诉讼增多,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痛。如果说公众权利意识的增强,是启动医疗诉讼程序外在动因的话,那么医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医院管理存在缺陷,规章制度不尽完善,则是医院遭遇医疗诉讼的内在原因。直面医疗纠纷,有效规避医院面临的法律风险,医院管理者责无旁贷。增强法律意识,弥补管理漏洞,健全规章制度是医院化解法律风险的有效途径。健全诉讼外解决医疗纠纷的机制,拓展诉讼外解决医疗纠纷的渠道,建立完善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方为彻底化解医疗纠纷的良药。  相似文献   

7.
庞国明 《当代医学》2006,12(6):22-26
医疗纠纷,愈演愈烈;医患双方,对簿公堂。医疗纠纷,一个让所有人心痛的名词。手术室,一个白璧无瑕的神圣舞台,医生却在上面跳着戴镣铐的舞蹈。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冲突不断,医疗诉讼增多,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痛。如果说公众权利意识的增强,是启动医疗诉讼程序外在动因的话,那么医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医院管理存在缺陷,规章制度不尽完善,则是医院遭遇医疗诉讼的内在原因。直面医疗纠纷,有效规避医院面临的法律风险,医院管理者责无旁贷。增强法律意识,弥补管理漏洞,健全规章制度是医院化解法律风险的有效途径。健全诉讼外解决医疗纠纷的机制,拓展诉讼外解决医疗纠纷的渠道,建立完善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方为彻底化解医疗纠纷的良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经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和法院诉讼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不同途径处理医疗纠纷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收集整理北京市某三甲医院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件共计200例,对比分析经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三方调解和经法院诉讼的医疗纠纷类别、当年化解率、责任度评估及赔偿额。统计分析时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 2016年至2019年共处理医疗纠纷200例,其中经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共计128例(64.0%),经法院诉讼共计72例(36.0%)。经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医疗纠纷主要为内科系统和其他科室(74.3%),以新发案件为主(75.8%),而经法院诉讼的医疗纠纷主要为外科系统(58.3%),并以既往案件为主(70.8%)。经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医疗纠纷案件当年化解率高于法院诉讼途径(80.5%vs 36.1%,P<0.001),经北京...  相似文献   

9.
肖莹  张翔 《医学与社会》2013,26(4):44-45,62
从我国医疗纠纷的处理现状出发,分析现有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与方法,即当事人和解制度、行政调解制度和诉讼制度的优点与缺点。运用机制设计理论,提出从防范医疗纠纷发生、明确医疗纠纷责任、理顺医疗纠纷各方权益、完善医疗纠纷处理路径等方面,建立与完善多元化的医疗纠纷处理应对体系。  相似文献   

10.
医疗纠纷与病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修燕  张煜 《中国病案》2005,6(6):23-25
1医疗纠纷 1.1医疗纠纷的概念和现状医疗纠纷是指医疗单位与病员及其家属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后果及产生原因在认识上不统一而产生的一种纠葛[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阐明"医疗纠纷"的概念.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呈现一种急剧增多的趋势,成为百姓和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体现为医疗投诉增多、采用诉讼方式解决医疗纠纷者增加、医疗损害赔偿诉讼的索赔额明显增高、因医疗纠纷引发的恶性犯罪成倍上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医患纠纷呈逐年止升趋势,并且解决起来比较困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患者知情同意不足和医院缺乏客观有效证据,是问题发生和不易解决的根本原因,如果能抓住关键做好这两项工作,将对预防医患纠纷发生和促使其高效、客观、公正的解决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公安民警适度介入医疗纠纷调处的重要性、好处、时机及方法。一是医疗纠纷的特殊性需要公安民警的介入处理;二是公安民警具有行使特殊强制措施的权力和能力;三是可以有效的敦促和监督医患双方按法律程序解决争议。作者介绍了公安民警介入的时机选择;在实施方法上要注意做到礼貌服务,用语文明,详细的调查争议的起因及焦点,在医疗纠纷的责任认定上保持中立,协助院方及其它行政部门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敦促并监督医患双方按合法程序解决争议,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对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审判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举证责任的概念及其含义的基础上,论述了举证责任的分配及其渊源,并阐述了医疗机构所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期增强医务人员的证据意识和知识,提升医疗侵权案件审判的公正性与效率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上海某区2005年和2006年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受理资料,探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医疗纠纷处理的新方法。方法 收集上海某区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区域内各综合性医院2005年和2006年来信来访量、区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数和区法院受理的医疗诉讼案件,数据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0/PC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医疗纠纷的发生数有所上升,处理赔偿金额在增加,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案件在增多。结论 进一步完善与健全法律体系、调解体系和赔偿体系是增强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医疗纠纷处理能力的关键和根本。  相似文献   

15.
陈秀丽  陈伟  李默 《中国医院》2012,16(5):59-60
医疗机构每天接待不同患者,产生医疗纠纷的患者也各不相同,采取一刀切的医疗纠纷处理模式明显不符合实际。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医疗纠纷是每个医疗纠纷处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能力,如何处理好医疗纠纷是医院工作一直面临的难题。通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并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针对不同患者提出不同处理医疗纠纷的方法,为更快更好地处理医疗纠纷进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明确医疗事故、医疗过失及医疗差错的相同与差异,对于有效解决医疗纠纷有现实意义。三者的相同点是在主观上都有过失,且都属于医疗行为的范畴。对于三者的区别,主要论述判定标准及民事责任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为缓解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医疗纠纷有增无减的严峻形势。本文经过相关医院的调研了解和有关案例的分析思考。从医疗体系、人文关怀精神、医患信任情况、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医学的发展情况等五个方面,对目前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四点防范对策。以期对医疗纠纷的防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当前病案管理中存在病案质量、病案管理等问题,病案工作者应该转变思想,主动服务,主动服务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案也是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如何搞好医患关系、处理好因病案存在问题所引发的医疗矛盾和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是当前病案管理人员应该值得思考的问题。创新管理方式,变革服务理念,改进病案管理流程,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病案管理中的优质服务项目,从而达到医患和谐、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在医疗纠纷的处理过程中,患方担心权益得不到维护,又缺乏专业援助,对通过政府和司法及其他第三方机构维权缺乏信心。处于无助和压抑的状态。采用暴力方式维权成为极个别患方在利益博弈中的无奈选择。只有改变患方无助和压抑的状态才可能避免医疗暴力,因此需要建设以维护惠方合法权益为宗旨,为患方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接受恰当监督的第三方机构。这样的第三方机构和纠纷处理机制必须赢得患方充分信任,改变医疗纠纷中患方的劣势地位和劣势心态,使得医患双方平等地、理智地解决纠纷,从而尽量避免医疗暴力。  相似文献   

20.
张宇  徐文学  高学兰  洪嵘  曹雪明  蔡丽娟 《中国病案》2013,14(7):45-46,M0002
目的调查2010年-2012年三年间昆山市医疗纠纷的发生、处理情况。探讨涉及纠纷诉前处理各方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汇总17家医疗机构2010年-2012年三年间的医疗纠纷发生、处理情况,分析三年来纠纷发生比例、处理方式之间的差异。结果三年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2.7‰,3.1‰和2.9‰。但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发生了变化。三年间采用医患协商的比例分别为90.16%,82.17%和76.52%;采用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主持的第三方调解处理分别为9.29%、17.39%和19.84%;采用行政处理的分别为0、0.43%和2.02%;民事诉讼的比例分别为0、55%、0和1.62%。从医疗纠纷处理的途径上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年来纠纷发生率并无明显变化,目前医患纠纷诉前处理主要有医患协商、行政处理、第三方调解三种方式。医患协商是纠纷处理的主要方式,第三方调解的作用日益突出,卫生行政部门在纠纷处理中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