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 Fr.Var.mandshuricum(Maxim) Kitag.汉城细辛A.sieboldii Miq Var.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ieboldii Miq 的干燥全草。首载于《本经》,列为上品,并言“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二千多年的临床应用,历代医家对其祛风散寒、温阳止痛的卓著功效,皆予赞誉,而为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关于细辛的用量,自南宋·陈承著《本草别说》曰:“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闭塞,不通者死。”之后,多数医家认为细辛量大可致中毒,随之渐有“辛不过五  相似文献   

2.
十枣汤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束汤为苦寒峻下逐水之剂,主治水饮澼积停聚胸腹及水肿属实证之要方。水饮为有形之邪,其中悬饮在治疗上,既非发汗所能散,又非一般淡渗剂所能利。非选逐水至峻之品则不足以为功,十枣汤为治悬饮之主方,即据此立法原则而创方。方中,以甘逐、大戟、芫花为主组成。其中甘遂善行经隧之水湿,大戟善泻脏腑之水湿,芫花善  相似文献   

3.
对《伤寒论》中方剂的运用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药物组成相同的方剂根据临床病证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剂型、不同的剂量、不同的煎法、不同的服法,归纳为一方二法。临床运用确实获得了更好的疗效,列举案例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甘草具有益气通阳、清热解毒、补中益气、调和诸药之功,于《伤寒论》中使用高达70次。生、炙甘草于体内的走行方向不同,生甘草偏于向下,炙甘草则向中心聚集。于剂量之中也有巧妙的运用,汤剂最大量用至4两,小至6铢,散剂仅为方寸匕,以补益通阳、缓急止痛为君药用量最重,发汗为佐使者则剂量最小。在配伍上,仲景以辛温发散药与甘草配伍辛甘化阳,以芍药与甘草配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急症、脏腑实证、痰热湿热互结者皆不用甘草,但病位于中焦或虚实夹杂证者除外。  相似文献   

5.
一、桂枝汤与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三方均以桂枝汤组成为基础,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组成。方中仅桂、芍用量的增减变化,而改变了其功用。桂枝汤中桂、芍等量(各9克),以辛温之桂枝为君,解肌发表,祛邪于外;用酸寒之白芍为臣,敛阴和营于内;更用生姜辛散止呕,助其桂枝辛温发散之力,同时佐以炙草、大枣之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在《内经》天人合一的理论指导下,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天地阴阳之运转,影响人体正气之盛衰,人得天地之气旺而能御邪。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阳、厥阳六经之经气在一昼夜各有当旺之时,在主时之时治疗和预防该经疾病,较非主时之时奏效为佳。《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条文中提出,“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  相似文献   

7.
王叔和编次《伤寒论》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中药细辛用量之探讨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0007)廖建萍主题词细辛/投药和剂量细辛/治疗应用细辛,为临床宣通内外,发散风寒的要药。其用量,首载于宋代陈承的《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用即气闷塞不通者死……”。明朝李时珍的《本...  相似文献   

9.
细辛用量历来有些争议,当代也议论不一,查有关古籍与20余年来有关中医报刊意见也很不一致。清代《石室秘录·完治法》治头痛细辛用量高至一两;《临证指南医案》细辛皆以分入药;《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8月号刊载:“一例因头痛牙痛在80分钟内共服细辛五钱中毒,呼吸急迫,汗出,神志昏迷,经抢救而愈。”《河北中医》1984年第1期报道,细辛用量高至30克,其中部分患者产生,“心悸、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心律紊乱”。《中  相似文献   

10.
11.
2004年9月在山西太原中华中医药学会召开的全国中医疑难病研讨会上,江西中医学院陈瑞春教授以近期出版的《陈瑞春论伤寒》(增订本,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伤寒实践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二书惠赠,读后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为止 ,大多将伤寒的涵义分为广义和狭义 ,分别解释为“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和“感受寒邪 ,感而即发的外感病”。笔者于教学中 ,也多遵旨授业 ,不越雷池。然每于解惑之余 ,颇感确有细化的必要。《伤寒论》涉及“伤寒”二字的原文有 98处。其内涵既有广义、狭义的不同 ,又有泛指、特指的区别 ;既有专论病证者 ,又有兼论证候转变者。其不同层面的内涵 ,仅以广、狭区分 ,恐难明经旨。本文试从常规内涵和特殊指代的两个视角 ,做如下探讨 ,不当之处 ,望同道指正。1 常规内涵“伤寒”既有泛指一切外感疾病总称的广义内涵 ,又有专指感寒而发类外…  相似文献   

13.
试析《伤寒论》的体质思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伤寒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体质的概念和类型,但它蕴涵了丰富的体质思想和理论,有了初步的体质分类。伤寒六经病的发生即是不同的体质类型与病邪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六种病理表现,这种体质思想贯穿于三阴三阳病的整个辨证论治体系当中。《伤寒论》体现了体质与疾病传变的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桂枝汤类方具有调和营卫、温中补虚、调肝理脾、调和阴阳之功效,与产后病阴阳气血失调的基本病机相符合,应用桂枝汤类方治疗产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中关于"喘"的条文论述有17条,按照证候分类有无汗而喘,汗出而喘,喘而汗出,喘而胸满,腹满而喘,微喘,喘冒等;又对仲景关于治喘之禁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伤寒论》原序及汤证、病、证、症状的描述及条文的分析,认为它不是论治外感热性病的专书,也不是既论外感又论杂病,而是一本"疾病总论",是对一切疾病进行辨证论治的总则和大纲。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在理、法、方、药上的辨证论治特色。其类方,在辨证论治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的归类方式具有不同的研究特点和意义。伤寒类方归类方法主要有六经分类、以方类证分类、君药分类、主方分类、功效分类和疾病分类等分类方式,且类方归类的规律即重在类证。伤寒类方的归类方式多以"病、证、症、方、药、量、疗效"七者之一作为归类标准,来研究伤寒类方归类的规律性。通过伤寒类方分类的研究,认为建立相关数据库对伤寒类方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伤寒类方的学习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鑫  滕晶 《中医药学报》2012,40(3):188-188,F0003
系统总结分析了张仲景《伤寒论》中微脉的特征及主治病机,从而阐明了微脉作为一种独特的脉象,反映了各种不同的病理变化,对以后临床疾病的诊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仲景"水气"有不同的含义。水有形,气无形;水随气走,气附于水。《金匮要略》中水气即为水肿病,《伤寒论》中的水气为可流于身体各部的"水邪"、"湿邪",是有形的变动不居的实邪,类似于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古典医籍中多有提及水气,意义亦有不同。近现代医家认为既有水饮,也有寒气。水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气包含单纯的水饮和水饮与寒、热气的结合;狭义的水气即为阴寒之水气。成因有素体虚弱、外感邪气、太阳病误治、少阴寒化、久病伤阳和病后体虚六个方面。水气致病繁多,特征为"循津液而流也","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以及温药和之、三焦分治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的基本病机为湿热熏蒸于表或湿热兼表,辨证要点为身黄(目黄、皮肤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而色黄,心烦,口渴,身痒,无汗,甚见水肿,或伴恶寒、发热等表证。临床中可见于湿热郁蒸于表或可见表证的湿热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不独用于外有风寒,内有湿热,也可用于湿热外蒸,郁滞于表。若从发黄一证论之,则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多见于湿热发黄的早期,由于病邪郁表,腠理闭塞而无汗。水湿郁热不得泄越而蓄积于内,影响三焦气化,水道不通则小便不利,致使邪无出路,与热相合,熏蒸肝胆而导致发黄。还需指出的是,表邪不解,或湿热熏蒸,常见皮肤发痒等症,如湿热不得表解,郁蒸于肺,失于通调水道之职,水气泛滥,还可导致水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还为临床治疗皮肤痒疾及湿热水肿之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