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铁蛋白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间接法染色免疫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对经Vero E-6细胞从HFRS患者血清中直接分离出的二株病毒(H-8205及H8278株)的形态作了观察。在细胞胞浆基质内、胞浆空泡内及细胞外可见为铁蛋白颗粒或酶反应沉淀物附着的病毒颗粒,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108nm,颗粒有双层膜及表面突起,膜上有小孔,颗粒内部为疏松的细颗粒状及微管状。两株病毒形态上无差别。对照组阴性。颗粒结构及在细胞内生长的特点与布尼亚病毒相似。  相似文献   

2.
风疹病毒在原代兔脑神经细胞中的增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原代兔脑神经细胞培养、免疫荧光技术等对风疹病毒(RV)济南地方株JR23和标准野毒株Gos—10的增殖特点、抗原定位、致病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株RV均能在神经细胞培养上增殖,但滴度不高,最高滴度为10~3TCID_(50)/ml,二者生长曲线无差异。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动态观察表明,两株RV均在感染12h后于细胞浆中出现荧光,144h时强度达到最高峰。荧光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以核周围最为明显。胶质细胞中的荧光强度比神经元中的强,感染范围也较大。神经元中病毒抗原主要分布于胞浆的核周围,树突和轴突均未见明显的荧光。两株病毒均未引起神经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对胎盘滋养层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无菌胎盘组织分离提纯滋养层细胞,以含20%感染CMV患者血清的培养液感染滋养层细胞(实验组),同时用含20%正常人血清的培养液感染滋养层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对照组),以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滋养层细胞肿胀,可见"猫头鹰眼细胞",细胞内观察到许多病毒颗粒样结构;溶酶体大量增生,可见到类似病毒核衣壳样小空泡;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增生,线粒体增大。结论:CMV可通过感染胎盘滋养层细胞进而使胎儿发生宫内感染;CMV使胎盘滋养层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影响其在母一胎界面的免疫调节,丧失了对胚胎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对胎盘滋养层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无菌胎盘组织分离提纯滋养层细胞,以含20%感染CMV患者血清的培养液感染滋养层细胞(实验组),同时用含20%正常人血清的培养液感染滋养层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对照组),以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滋养层细胞肿胀,可见"猫头鹰眼细胞",细胞内观察到许多病毒颗粒样结构;溶酶体大量增生,可见到类似病毒核衣壳样小空泡;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增生,线粒体增大.结论CMV可通过感染胎盘滋养层细胞进而使胎儿发生宫内感染;CMV使胎盘滋养层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影响其在母-胎界面的免疫调节,丧失了对胚胎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5.
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或血浆接种黑猩猩可以成功地产生此型肝炎。经接种的黑猩猩,其肝细胞有两种超微结构的改变:一种在胞浆中可见独特的结构;另一种仅见细胞核的改变,常表现大小为20~27nm的病毒样颗粒的聚集。此两种改变并不同时发生于同一黑猩猩的肝脏中。因临床上某些病人有重复感染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现象,有人  相似文献   

6.
作者曾于1980年在能使黑猩猩感染非甲非乙型肝炎的健康供血者的血液中发现一种病毒样颗粒,肝活检见肝细胞胞浆中有一种小管状亚微结构,其管壁由两层单位膜组成,两层之间含有电子不透射的物质。作者称此病毒样颗粒为NANB-1,其直径为27±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外分离足月妊娠胎盘滋养层细胞,观察其形态学特点,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在滋养层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0.25%胰酶和胶原酶I联合消化法及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人足月妊娠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分离出的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分离出的细胞超微结构;RT-PCR技术检测分离出的滋养层细胞HLA-E的表达。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初分离的细胞呈大圆形,以单个核为主;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的微绒毛丰富,胞质丰富,内质网扩张明显,有丰富的糖原颗粒、髓样小体和明显的脂滴。在分离的细胞上检测到HLA-E的表达。结论:采用胰酶和胶原酶I联合消化及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可获得高纯度的滋养细胞,在透射电镜下可见到超微结构,同时检测到滋养层细胞上表达HLA-E。  相似文献   

8.
Millman等从在乙型肝炎抗原(HBAg)阳性血清人的肝细胞的细胞核中通过免疫萤光方法将HBAg定位。在肝细胞的核内或胞浆内均发现了HBAg。核的萤光似有病毒样颗粒,直径约为20毫微米,与血清中的HBAg颗粒相似。近来,HBAg核内颗粒的特异性已通过免疫电镜所确定。但是,未能证明胞浆内HBAg的病毒样颗粒。在免疫萤光试验与电镜之间所见不相符合,从而作者假定存在两种形成HBAg不同的形态。在本研究中,对定位于肝细胞核内(NHBAg)或胞浆内(CHBAg)的HBAg的抗体的特异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连生 《中国校医》1987,1(1):33-34
<正> 乙肝病毒(HBV)进入人体后,在肝细胞内除去外壳,由核心颗粒进入肝细胞核内进行复制后,穿过细胞核膜到达细胞浆中,包被其表面抗原(EBsAg)为完整的HBV。以后细胞破坏,病毒及多余的HBsAg进入血循环(血清中没有单独的核心抗原HBcAg)。在HBsAg出现后即  相似文献   

10.
甲型肝炎病毒的结构及形态甲型肝炎病毒(HAV)是直径27毫微米的20面体对称颗粒,含有三个主要多肽,分子量分别为34000,25000,23000道尔顿。在肝脏中分离的甲型肝炎抗原(HAAg)颗粒,其浮密度为1.34克/立方厘米,从粪便中分离的为1.32~1.40克/立方厘米,在肝脏内它只存在于细胞浆中,胞核内则无。其提纯的病毒核酸经胰核糖核酸酶处理可消除其传染性,因此认为是一小型RNA病毒。从甲型肝炎病毒的直径、浮密度、核酸型、在肝细胞内位置以及对理化因素的稳定性等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光镜结合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人初乳中白细胞进行了观察。产后2~4天的初乳中白细胞总数达3.737×10~8/ml,其中多形核白细胞占60.3%,单核吞噬细胞占27.6%,淋巴细胞占11.7%。初乳多形核白细胞与单核吞噬细胞的明显形态特征是胞浆内出现很多脂肪颗粒;胞内出现成簇的微丝结构。电镜显示,一贯被认为是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的初乳小体、可能是乳腺上皮细胞分化脱落而成。  相似文献   

12.
Colti病毒病     
Colti病毒是近几年来我国发现的较重要的虫媒病毒,是引起患者出现无名热和脑炎症状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现将我国在C0lti病毒方面所做的研究综述如下。Colti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的一个属,称为Coltivirus属。代表株为科罗拉多蝉热病毒(CTFV)[1]呼肠孤病毒科与人类有关系的有3个属,分别为正呼肠孤病毒属、轮状病毒属和C0ltlVlllS属。病原学1理化性状C0lti病毒为球形无囊膜颗粒,直径65.49土3.11urn,核衣壳直径为sl.79士2.olnm,在感染的细胞中常见到大量颗粒状包涵体,负染中可见到排列整齐的壳粒结构,显示了典型的环状病毒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上海地区SARS患进行病原体的培养10分离。方法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对上海地区第1例、第2例SARS确诊病例咽拭标本接种多种细胞,进行病原分离、观察。结果 在第1例SARS确诊病例咽拭标本感染的Vero E6细胞观察到CPE;经超速离心、电镜负染观察见到了直径在60~100nm的冠状病毒样颗粒;感染的VeroE6细胞和病人血清间接荧光抗体显示阳性。此株冠状病毒样颗粒暂时命名为SARS—CoV—Fudan I株。结论 在上海市的第1例确诊SARS病例的咽试培养中,见到新型冠状病毒样的颗粒。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SF33感染后MT4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周期、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改变,为寻找艾滋病发病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HIV-1SF33实验株感染MT4细胞,72h后用P24试剂盒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IV抗原表达情况以验证感染是否成功。设正常MT4细胞组与HIV感染MT4细胞组,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染毒成功。染毒组细胞多散在排列,可见多核巨细胞和空泡状细胞形成;胞浆内可见大量大小均一的HIV颗粒堆积,细胞器肿胀,内质网、线粒体扩张,溶酶体体积增大,数量增多,部分细胞融合,胞浆内形成多个空泡;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增高;HIV感染与未感染MT4细胞相比,G2-M-S期细胞比例减少,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结论HIV感染CD4^+T细胞后,可直接导致CD4^+T细胞病变,如细胞肿胀,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增高,细胞增殖减慢。  相似文献   

15.
用电镜广泛地检查从AIDS患者中分出的病毒(LAV原型病毒和HTLV—I原型病毒).发现它们有相同的形态。由于病毒名称尚未统一,在本文中除指原型病毒外.使用HTLV—Ⅲ/LAV这个名称. 低倍观察HTLV-Ⅲ/LAV感染的淋巴细胞,在淋巴细胞周围可见散在的病毒颗粒。胞浆内未见包涵体或病毒聚集。有时在胞浆空泡内发现HTLV-Ⅲ/LAV,怛更多见的是病毒从胞浆膜的出芽和成熟病毒在细胞外间隙的聚集.对照细胞不含病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副衣原体在棘阿米巴内的生长发育变化特征。方法 采用阿米巴共培养技术,通过染色和电镜观察了解不同时期滋养体中副衣原体生长的形态变化。结果 在电镜下,可见副衣原体BN9存在典型的二个生活形态:即网织体和原体,在滋养体内可形成成熟的吞噬内体,网织体在吞噬内体内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然后发育成成熟的原体颗粒,吞噬内体中,可见原体与网织体并存;胞浆中可见较多的游离原体颗粒。在成熟囊胞中,胞浆内可见较多的游离原体颗粒。感染后期,观察到成堆的的圆形裸露的颗粒,有原体和网织体,而宿主阿米巴的细胞结构已被溶解,吉姆尼兹染色表现为蓝紫色。结论 副衣原体在阿米巴内可形成吞噬内体,出现二个发育期:网织体期和原体期,可发生胞内释放,反复形成吞噬体而复制繁殖,最终导致阿米巴滋养体裂解或溶解;轻度感染的滋养体可发生囊胞化,成熟囊胞的胞浆内可携带有感染能力的原体颗粒。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类型较多,从隐性感染、急性病毒性肝炎到严重的慢性肝病。HBV为非细胞溶解性病毒,宿主与肝细胞表面病毒之间的免疫反应。在HBV相关肝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HBV的包膜蛋白HBV感染的特异血清学标志是HBV表面抗原(HBsAg),HBsAg存在于完整的病毒颗粒表面和循环血中的长管状和球形颗粒中,其直径为22nm,毒粒直径为42nm。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在肾病科通过血透析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输血传播。从理论上讲,完整的病毒颗粒似乎不可能通过透析膜,因为透析膜的微孔直径仅30~90(?),而Dane颗粒(乙型肝炎病毒颗粒)是42nm。病毒的DNA或核壳可能是传染成分,然而至今尚未分离出这两种颗粒。本文作者观察到,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血透析病人中,有20%在其使用不同血透析系统(HD)的透析超滤液中存在HBsAg。研究对象为一组30例血清HBsAg阳性  相似文献   

19.
1982年3月和两年来的冬、春季,于黑龙江省局部地区成人流行性腹泻粪便中发现一种新轮状病毒。该病毒形态学特点是有两种颗粒:一种病毒颗粒平均直径为52nm,主要见于粪便悬液之上清液中,检出率为64.6%;另一种病毒颗粒平均直径为70nm,于病人粪便沉渣之超薄切片中发现,检出率为86.4%。经电镜下进一步研究证明,70nm颗粒为本病毒的成熟型完整病毒,52nm颗粒为前者脱掉壳粒的核心(Core)。虽然从形态大小上与经典轮状病毒、呼肠病毒很相似,但血清学上与之不同,故称为新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20.
过热大鼠神经垂体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了过热大鼠神经垂体的超微结构变化。在过热情况下,神经分泌纤维各亚型膨体的数量和超微结构变化明显。典型的含有大量神经分泌颗粒的膨体较正常情况明显减少,而含有许多溶酶体或大空泡的膨体则较多见。一些变性的膨体为垂体细胞胞浆所包裹。偶见坏死垂体细胞。上述超微结构变化似主要为垂体分泌系统在超负荷情况下功能亢进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