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规定的抽样和检查方法,调查了青海省德令哈市,乌兰县,海晏县和河南县各一个调查点共1621名蒙古族人群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检出寄生虫12种,其中原虫8种,蠕虫4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5.04%,以蛔虫,结肠内阿米巴,贾第虫,蛔虫感染水平较高,受感染最重的人群为10-14岁中小学生,应尽早采取措施,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2.
了解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中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并提供预防口腔卫生措施。对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中学生,以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生理盐水与碘液涂片方法,检出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两种,总感染率71.22%,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68.35%,口腔毛滴虫感染率为4.32%,合并感染率1.44%。调查中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高于口腔毛滴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我们于1988年10月在冠县进行了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检查5个村2515人,受检率94.27%,感染寄生虫者1825人,总感染率为72.56%(5~14岁感染率最高达93.47%)。其中感染1种寄生虫者1194人,占80.95%;同时感染2、3和4种虫者分别占17.42%、1.56%和0.07%。肠道蠕虫查见5种,其感染率蛔虫为46.96%、十二指肠钩虫0.12%、美  相似文献   

4.
了解温宿县定点学校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评价药物驱虫效果。本次调查城乡中小学生1331名,寄生虫感染者299人,感染率为22.46%,检出寄生虫11种。维吾尔族学生感染率(31.55%)明显高于汉族学生(18.39%)。对6 000余人中的1 247人在集体驱虫两个月后进行复查,检出感染者148人,感染率为11.87%,与驱虫前相比感染率下降了47.87%。本次调查的肠道寄生虫感染为温宿县首次报道,为中小学生驱虫防治积累了有价值的资料。本驱虫方法对土源性线虫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肠道寄生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病。1990年托克逊县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达50.33%,5~9岁年龄段寄生虫感染率高达65.82%,因此开展儿童肠道寄生虫调查与防治十分必要。为落实1995年自治区卫生厅、教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疆中小学生中开展肠道寄生虫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作为《新疆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监测与防治研究》课题的组成部分,我站于1997年10月~1998年6月,对本县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防治,现将结果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6.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细则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10420名15岁以下儿童的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查见肠道寄生虫感染者3134例,其感染率为30.1%。共查见寄生虫11种(其中蠕虫5种,原虫6种)。儿童的各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蛔虫17.2%...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1996~1997年玛纳斯县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集体驱虫治疗效果的考核。我县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36.19%(764/2111),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民族、寄生虫感染率与我区调查一致。集体驱虫18 893人,服药率为92.57%,集体驱虫后其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下降到17.92%,与驱虫前相比下降了50.48%,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羌族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四川茂县卫生防疫站茂县623200王国华为了解羌族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了茂县凤仪小学502名学生,用改良加藤氏厚片法,查见蛔虫卵273人,感染率54·38%,鞭虫卵190人,感染率37.85%。蛔虫感染率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河南省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流行态势,制定现阶段寄生虫病防治策略。 方法 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方法和要求,选择安阳市郊区和郸城县6个调查点。 结果 1990年调查安阳市郊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36.23%,发现12种肠道寄生虫,多虫感染者142例,蛔虫感染者平均EPG 1794.69;2002年调查人群感染率为4.11%,未发现多虫感染者,EPG为548.88;1990年郸城县人群感染率77.87%,2002年降为27.26%,人群查出的肠道寄生虫也由12种减为10种,多虫感染者由816例降为53例,人群蛔虫EPG由2 515.49降为1 124.90。 结论 河南省人群寄生虫感染率或度呈总体下降趋势,这与经济的发展、人群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卫生意识的培养、环境条件的改善及防治措施的实施密不可分,但不同地区下降幅度不同,低年龄组仍是受寄生虫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0.
1989年5—10月,我们对本县农村人群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共调查4个点2048人,查见人体肠道寄生虫13种,各种寄生虫感染率为:蛔虫57.5%,钩虫13.8%,(以美洲钩虫为主,占97.2%,十二指肠钩虫少见)。鞭虫19.5%,蛲虫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普遍。据报道,我国线虫虫种的流行分布及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业人群中有差异,主要与我国居民居住地的气候环境、生活习惯、卫生状况以及卫生知识水平等有关。苏水莲等报道了学生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感染率差异较大。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肠道寄生线虫的感染状况,对本院2003级新生肠道寄生线虫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我们于1989年10月,对定陶县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检查2107人,寄生虫感染率为55.6%。其中感染1种寄生虫者占总人数的67.6%,同时感染2、3、4和5种虫者分别占25.9、5.6、0.77和0.09%。人体肠道蠕虫;共查见6种。在2107人中,蛔虫感染724人,感染率34.4%;钩蚴培养阳性者:美洲钩蚴10例,十二指肠钩蚴84例;鞭虫感染1.6%;华支睾吸虫感染率0.19%;粪类圆线虫感染率0.19%;蛲虫感染率31.7%(240/758)。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市少年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与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于1997~1998年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6所学校,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调查4 540人,总感染率为15.51%,共查见肠道寄生虫15种;用阿苯哒唑(100mg/×2/d)×3d,总剂量为600mg进行集体驱虫;对维吾尔族学生中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者单独用甲硝唑等药物治疗;对微小膜壳绦虫感染者用吡喹酮等药物治疗,3个月后复查,集体驱虫后共调查3 113人,总感染率为7.99%,感染下降率为48.48%;共查见10种肠道寄生虫,较防治前减少5种,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低于新疆人体寄生虫平均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1990年5月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调查了南疆盆地巴楚县3个乡1561人的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抽样点人口1561人,受检率为93.0%,总感染率为55.9%(811/1451)。查见肠道寄生虫18种,其中原虫10种:溶组织内阿  相似文献   

15.
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我们于1987年6月~1990年10月对16个抽样点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共粪检8520人,寄生虫感染人数6756人,总平均感染率为79.30%。其中感染1种寄虫者2870例,占总感染人数的42.48%;2种  相似文献   

16.
1988年4~7月我们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方法对盈江县14个村寨的四种民族2 570人进行了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实查2 118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85.08%(1 802/2 118),同时感染1、2、3、4、5、6、7种虫者分别占26.58%、  相似文献   

17.
微山县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要求,我们于1989年10月对沿湖四个村进行了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共查1周岁以上的人群2070人,总感染率为52.94%。感染1种寄生虫者为32.63%,同时感染2、3、4和5种者分别占15.01%、3.99%、1.15%和0.15%。共检出蠕虫5  相似文献   

18.
为在我市儿童、青少年中开展肠道寄生虫病监测与防治。我们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卢戈氏液直接涂片法、塑料薄膜透明胶纸肛周拭擦法三种方法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抽样调查。用阿苯哒唑按7岁以下400mg,7岁以上600mg一次顿服的方法进行集体驱虫。驱虫2个月后进行复查。用寄生虫感染下降率评价防治效果。调查的总感染率为41.08%,共查出寄生虫10种,原虫5种,蠕虫5种。常见致病寄生虫有5种,其中以蛔虫感染率为最高(17.86%),溶组织内阿米巴次之(6.65%)。一次集体驱虫后,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与驱虫前相比下降了68.40%。调查结果为和田市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本驱虫方法对和田市常见肠道线虫和微小膜壳绦虫均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本县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开展集体驱虫防治工作,并考核其防治效果。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卢戈氏液直接涂片法、塑料薄膜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用阿苯哒唑片剂,按4~7岁400mg顿服,7岁以上600mg顿服的驱虫方法进行集体驱虫,用寄生虫感染下降率评价防治效果。本次调查受检率为85.97%(1066/1240)。共查出寄生虫7种,其中以蛲虫感染率为最高(12.20%)。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6.27%(280/1 066)。集体驱虫服药率为81.00%(7 765/9 587)。服药三个月后复查的寄生虫感染率为5.62%(56/996),与驱虫前相比感染率下降了79.12%。蛔虫、蛲虫、鞭虫的感染下降率分别为84.68%,81.89%和92.37%。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云南省现阶段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和危害程度。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3个县39个调查点,使用统一表格对居民个人卫生习惯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计算机录入资料,建立数据库,用Epi Info 2000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0638名居民,查出7种肠道寄生虫感染。总感染率为24.33%。其中蛔、鞭、钩、蛲虫感染率分别为15.24%、4.57%、4.25%和2.56%;不同民族、年龄、职业人群各虫种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随着云南省经济发展,人群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程度屐著下降,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设施投入,对不同人群、不同虫种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