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方法:选择不同病因引起的阵发性房颤患30例,给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预防房颤复发,观察其效果。结果:30例患随访时间为3-28(平均13.5)个月,8例患在半年内房颤复发,半年有效率为73.33%。结论:小剂量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的远期疗效。方法:40例阵发性房颤病人经静注西地兰恢复窦性心律后口服胺碘酮,观察其维持窦性心律情况,及对甲状腺、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1年有效率达75%,房颤复发心室率较前显降低(P<0.05)。结论:长期应用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比较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何积源 《内科》2009,4(5):710-711
目的观察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2例阵发性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32例和西地兰组30例.在治疗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分别加上静脉应用胺碘酮或西地兰。结果胺碘酮组用药后显效率为65.6%,西地兰组显效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胺碘酮组总有效率为90.6%。西地兰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转复宴性心律及控制心室率效果好,不良反应轻,持续时间短。但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心电、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常规量与小剂量胺碘酮对房颤转复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将122例房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小剂量胺碘酮,每日0.1g~0.2g;对照组常规剂量胺碘酮,每日0.3g~0.4g。观察用药后6个月房颤发作控制率及药物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房颤控制率为74%,对照组为72%,两组房颤控制率相近(P〉0.05)。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房颤与常规量均有效且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20例)与普罗帕酮组(20例).分别给予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静脉注射过程中.转为窦性心律后停用。结果普罗帕酮组房颤转复率为75%.胺碘酮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律时间普罗帕酮组短于胺碘酮组(P〈0.01)。对血压的影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对Q—T间期的影响,胺碘酮组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复律后窦律的维持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但随访1年胺碘酮组对于窦律的维持率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结论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的转复率高于胺碘酮,而对于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律维持胺碘酮高于普罗帕酮,但胺碘酮组对Q—T间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短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老年心房颤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2例新发的老年房颤患者,静脉给予负荷量胺碘酮(150~300mg),并以1.0~0.5mg/min静脉维持,观察24h的转复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33例患者转复窦性心律(82.1%),其中1h内复律3例,1~8h内13例,8~24h内17例,复律后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未复律者的心室率也明显减慢(P〈0.01)。共出现3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频发房性早搏,1例一过性低血压,1例静脉炎。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老年新发房颤的短期成功率较高并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对老年持续性心房纤颤47例复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老年持续性心房纤颤复律的疗效。方法:对47例快速房颤导致心衰,在病因治疗基础上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5个半衰期以上,给胺碘酮每天0.6克,分3次饭后服,经ECG证实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后,胺碘酮改为每天0.4g,分2次服;1周后改变为0.2g,1次/日,紧此为维持量,每周服6天,停服1天,4周后仍不能复律,视为无效,停用胺碘酮,结果:按实际完成疗程44例计,转复率为75%(33/44),病史≤2年的总转复率为82.1%(33/37),其中冠心病34例,复律27例,转复率79.4%(27/34)。结论:对老年持续性房纤,选用胺碘酮复律,疗效满意;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房颤时间≤2年,可以做为胺碘酮复律的理想对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转复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伊布利特组(18例),伊布利特1mg,于15min内静注,如无效30min后再给予1mg静注;胺碘酮组(14例),胺碘酮150mg,于15min内静注,如无效30min后再给予150mg静注。观察两组房颤转复情况及时间。结果:伊布利特组90min内转复房颤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77.8%比28.6%),4h内转复房颤率亦明显高于胺碘酮组(100%比71.4%),P〈0.01。结论:伊布利特是一种转复房颤的快速、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急诊室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老年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4例年龄≥60岁在急诊室就诊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对照组为22例年龄〈60岁的患者,两组均在急诊室心电监护下静脉应用胺碘酮复律,记录转律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用药后转律成功率分别为73.5%和81.8%,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急诊室心电监护条件下静脉应用胺碘酮为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转律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阵发性房颤复律后患者66例,分为治疗组(Ⅱ组)32例和对照组(Ⅰ组)34例。Ⅰ组常规口服胺碘酮,Ⅱ组口服胺碘酮加贝那普利,观察12个月。结果Ⅱ组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下降并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左房内径亦有显著性缩小。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能更有效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比较伊布利特和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46例接受房颤射频消融后复发房速的患者,男性3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6±12)岁,分别静脉应用伊布利特(ibutilide,1.0mg/次,1~2次,10min内静脉推注)和胺碘酮(150me,/次,1~2次,10min内静脉推注)。观察转复率和转复时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4h内伊布利特组和胺碘酮组转复率分别为86.4%和41.7%(P=0.0023);24h时内转复率分别为90.9%和62.5%(P=0.0376)。伊布利特组对持续时间〈24h的房速转复率为100%,胺碘酮组转复率为66.7%(P=0.0421)。伊布利特组平均转复时间为(13±8)min,胺碘酮组转复时间为(364-25)min(P〈0.01)。两组均未发生致命性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伊布利特和胺碘酮均能终止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房速,伊布利特更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阵发性房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应用胺碘酮150mg加入生理盐水稀释,于10min静脉注入。转复窦性心律后静脉维持(600μg/min),同时口服胺碘酮,每周5d。第1周600mg/d,第2周400mg/d,第3周200mg/d。对照组用普罗帕酮70mg,加入5%葡萄糖液稀释,5min~10min静脉注入。转复窦性心律后次日口服普罗帕酮200mg,8h口服1次,一周后逐渐减量至150mg/d维持。观察两组转复窦性心律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及维持率。结果治疗组转复率为86%,维持率为81%;对照组转复率为84%,维持率为56%。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均可静脉应用于转复阵发性房颤。但胺碘酮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较普罗帕酮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静脉用胺碘酮和毛花甙C治疗阵发性房颤(PAF)的即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发作时间在 24~72 h的PAF患者被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毛花甙C组(每组42例),分别静脉内给予胺碘酮150~1180 mg和毛花甙C 0.4~0.8 mg。结果:胺碘酮和毛花甙C PAF转复率分别是83.3%和42.9%(P<0.01);未转复者的心室率在胺碘酮组由(128.4±12.3)降至(87.8±11.4)次/min(P<0.01),毛花甙C组由(129.6±13.1)降至(90.3± 11.9)次/min(P<0.01)。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发生。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有效且安全,其转复率显著高于毛花甙C。  相似文献   

14.
胺碘酮联合安博维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安博维预防房颤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阵发性房颤复律后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B组常规口服胺碘酮及原发病治疗,A组口服胺碘酮加用安博雏150mg 1次/d及原发病的治疗。疗程12个月。结果A组治疗后房颤复发率明显下降(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联合安博雏能有效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44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A组(74例)给予胺碘酮注射液负荷量150mg,静推10min注射完毕,观察10min,未恢复窦性心律或心率仍较快者以0.5~1mg/min维持静脉滴注;复律成功后给予胺碘酮片口服维持窦律。B组(70例)给予普罗帕酮注射液70mg,静推10min注射完毕,观察10min,未恢复窦性心律,重复应用,最大累积量为210mg;复律成功后给予普罗帕酮片口服维持窦律。结果胺碘酮治疗组复律成功率为78.38%,普罗帕酮治疗组复律成功率为51.4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12个月后胺碘酮组左心房直径渐缩小,E、A及E/A渐提高,使E/A倒置得到恢复。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率。胺碘酮复律后窦律维持率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对逆转心房心肌重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心律平)转复器质性心脏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阵发性房颤发作1 h~ 72 h病人8例, 随机分为胺碘酮组40例和心律平组41例,心律平组静脉注射心律平70 mg;胺碘酮组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后改为静脉输注150 mg~450 mg,观察其复律情况及药物副反应.结果心律平组阵发性房颤41例,复律成功28例.胺碘酮组阵发性房颤40例,复律成功31例.两组未复律者心室率均有明显控制, 胺碘酮组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心律平组.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并发器质性心脏病的快速房颤是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转复的可能性、预测因素及胺碘酮的转复效果。方法:将112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胺碘酮治疗组,观察治疗48h和7d时,房颤的转复情况。将常规治疗组48h后未复律的患者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胺碘酮组,观察用药至7d时房颤的转复情况。结果:胺碘酮组55例房颤患者,治疗48h和7d转复为窦性心律的转复率分别为72.73%和83.63%,常规治疗组48h的转复率为52.63%。未复律的患者给予胺碘酮和常规治疗至7d时房颤的转复率分别为53.84%和28.57%。多因素回归和相关分析表明,左心房扩大是影响房颤转复的主要原因。结论:多于50%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可在48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胺碘酮对房颤的转复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左心房扩大是影响房颤转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阵发性心房颤动口服胺碘酮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口服胺碘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发作时转复为窦律及小剂量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25例具有明显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首先给予2~6天负荷量(600mg/日),心律转复后再以小剂量维持。20例在服负荷量期间,其余5例在服药7~10天内转复。随访236±35个月,维持窦律组(19例)与房颤复发组(6例)相比,基础心脏病不同,左房大小有显著差异。未见明显副作用发生。表明口服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尽管一般情况下房颤并非生命威胁性心律失常,但其心房收缩丧失,过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或贝那普利预防老年持续性房颤转复后房颤复发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5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持续超过7d),经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为三组:胺碘酮组(Ⅰ组),胺碘酮+缬沙坦组(Ⅱ组),胺碘酮+贝那普利组(Ⅲ组),各50例;治疗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三组治疗后房颤的复发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3月、6月、12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142例完成治疗,随访12月,与I组比较,Ⅱ组和Ⅲ组心房颤动复发率(37.50%比17.39%比18.75%)明显降低,左房内径[(38.11±1.24)mm比(34.11±1.37)mm比(34.13±1.36)mm]明显缩小(P均〈0.05),而Ⅱ组和Ⅲ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胺碘酮分别与缬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用于持续性房颤复律后预防房颤复发,较单用胺碘酮有效,长期服用可逆转左房扩大,抑制电重构,从而防止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0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治疗组和普罗帕酮治疗组,分别为54例和52例,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房颤复发情况及左房内径的变化.结果 胺碘酮治疗组预防老年阵发性房颤复发3m的总有效率为88.9%,6m的总有效率为77.8%,9m的总有效率为74.1%,12 m的总有效率为70.4%;普罗帕酮治疗组3m的总有效率为73.1%,6m的总有效率为63.5%,9m的总有效率为57.7%,12m的总有效率为53.8%;胺碘酮治疗组左房内径在治疗前后发生了变化(P<0.05);两组药物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均较为少见.结论 胺碘酮在老年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比普罗帕酮相对有效,两组药物合理使用不良反应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