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首次入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和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Cys C和hs-CRP浓度,同时记录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并分析其与血清Cys C和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患者的Cys C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Cys C和hs-CRP水平随着相关治疗逐渐降低,均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Cys C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Cys 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hs-CRP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入院时的Cys C、hs-CRP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关系(P<0.01)。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Cys C、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1);Cys C、hs-CRP水平与治疗3个月后的NIHSS评分也呈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Cys C和hs-CRP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测定这两项指标有助于预测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病情转归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I)诊断的临床意义,了解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20例发病在48h以内的ACI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期5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hs-CRP水平。分析研究组hs-CRP水平改变与ACI病情程度的关系,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中,hs-CRP水平随病情的严重程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与A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hs-CRP水平改变对ACI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出血、脑梗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酶谱(AST、LDH、CK、CK-MB)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1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5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hs-CRP和心肌酶谱水平的检测。结果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血清中hs-CRP、心肌酶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意识障碍组和无意识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hs-CRP和心肌酶水平明显升高,其检测水平与疾病的性质无关,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对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的进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6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受试人员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从病情严重程度与hs-CRP的相关性看,重度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会显著升高,检测hs-CRP可以作为诊断急性脑梗死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两者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90例健康对照者和92例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hs-CRP和D-二聚体水平两两比较,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CRP和D-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脑梗死初发、复发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探讨脑梗死复发与血清hs-CRP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放射比浊法测定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100例非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高于非急性脑卒中患者(P<0.01);各类型脑梗死患者之间血清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清hs-CRP[(18.035±10.684) mg/L]高于初发患者[(14.567±8.510)mg/L] (P <0.01),且高血清hs-CRP比率(54%)亦高于初发患者(37%)(P<0.05).各类型脑梗死复发患者之间血清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清hs-CRP浓度高于初发患者,提示脑梗死复发与血清hs-CRP升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82例及健康对照者78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对上述病例组及对照组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冠心病患者各组间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也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测定,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在脑梗死中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5月于我院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另外,对实验组6个月内死亡的患者与实验组其余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4.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死亡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其余患者(t=6.9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对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65例ACI患者、4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的含量,观察比较ACI患者在不同病情、不同梗死面积时的血清hs-CRP含量变化.结果 ACI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16.12±5.21)mg/L与健康对照组(1.93±0.93)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增高,ACI越严重,脑梗死面积越大的患者其血清hs-CRP含量越高.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对判断AC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是一个有效指标.应该注意的是,hs-CRP浓度的变化是组织受损时的一项非特异性反应,必需在排除了引起hs-CRP变化的其他原因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与起病、病情及预后的关联.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将随机抽取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检测,对比不同梗死面积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重型组(大面积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中型组(中、小梗死灶),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且持续时间长,预后差.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252,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组的NDS评分显著进步和进步的比率明显高于异常组.结论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王志海  陈颖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270-127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的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灶大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14例,按脑梗死灶大小分三组,另设健康体检者84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hs-CRP及脂联素水平.[结果]血清脂联素水平随梗死病灶增大而降低,hs-CRP随梗死病灶增大而升高(P<...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厄贝沙坦治疗组(A组,39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39例),另选取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A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联合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B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两组其余治疗方法相同,连续治疗两周。在治疗前、后测定LPA和hs-CRP含量,并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A,B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浆LPA和血清hs-CRP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LPA和hs-cRP含量与爱登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NDs)呈正相关;A,B两组治疗后血浆LPA和血清hs-cRP含量和NDS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明显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组治疗前后血浆LPA和血清hs-CRP含量的差值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LPA和血清hs-CRP,并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临床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的血清Lp-PLA2、hs-CRP,同时检测血脂水平,与同期健康体检者49例对照。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总动脉平均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法、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比较Lp-PLA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并对血清Lp-PLA2水平与脑梗死关系做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组血清Lp-PLA2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按IMT、斑块积分、狭窄程度不同分组时,各组间Lp-PLA2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水平在内膜正常组与内膜增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斑块形成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硬化组和重度硬化组间、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间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硬化组、轻度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与Lp-PLA2、hs-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Lp-PLA2、hs-CRP水平升高可能是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无关,而Lp-PLA2水平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而升高,可能是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导致脑梗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8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s-CRP含量,分析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不同梗死体积、不同病情时血清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清hs-CRP含量越高,脑梗死灶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血清hs-CRP水平与病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与血清hs-CRP水平关系密切,hs-CRP不仅是脑梗死的危险因子,也可作为一个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陈涛  王一萍  王应良  杨椿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3168-3169,317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ACI患者作为ACI组,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SYSMEX CA-51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结果 ACI组患者血浆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梗死组患者血浆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中等面积及小面积梗死组(P〈0.05)。结论血浆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与A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炎性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hs-CRP、CD3+/HLA-DR+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及流式细胞学检测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hs-CRP、CD3+/HLA-DR+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结果:梗死组hs-CRP水平、CD3+/HLA-D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NIHSS评分显著正相关,hs-CRP水平与CD3+/HLA-DR+水平亦呈正相关。梗死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炎性反应参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外周血hs-CRP和CD3+/HLA-DR+可用于判断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33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Lp-PLA2,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hs-CRP水平,常规生化法检测血脂指标、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Lp-PLA2、hs-CRP、LDL-C、TC、TG、UA、FIB水平、高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与HDL-C呈负相关(r=-0.104,P=0.027),与TC、LDL-C、脂蛋白(a)呈正相关(r=0.162,P=0.024;r=0.083,P=0.015;r=0.412,P=0.017).结论 Lp-PLA2、hs-CRP参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急性脑梗死组)与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健康对照组),平行检测两组血清Lp-PLA2、hs-CRP及LP(a)水平。急性梗死组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不同NIHSS评分患者的血清Lp-PLA2、hs-CRP及LP(a)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Lp-PLA2、hs-CRP及LP(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各指标水平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39,0.545,0.297,P<0.01)。急性脑梗死组NIHSS评分小于5分、5~15分和大于15分3个亚组之间血清Lp-PLA2、hs-CRP及L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越高的亚组,其血清Lp-PLA2、hs-CRP及LP(a)水平越高。血清Lp-PLA2、hs-CRP及LP(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高度正相关(r分别为0.745、0.636、0.701,P<0.01)。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Lp-PLA2、hs-CRP及LP(a)血清水平,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血脂及载脂蛋白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我院确诊的10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为102例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检的老年人员,分别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ApoB(ApoB)水平,计算ApoB/ApoA1比值,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一般资料的比较中,急性脑梗死组患高血压病、糖尿病及甘油三酯、VLDL-c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ApoB分别为(1.00±0.24)mmol/L、(0.91±0.36)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3),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ApoB/ApoA1比值分别为0.96±0.64、0.79±0.41,两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显著偏高(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3.392,P=0.012)、ApoB水平(OR=3.468,P=0.001)和ApoB/ApoA1比值(OR=5.741, P<0.001)与急性脑梗死显著相关。结论糖尿病、ApoB与ApoB/ApoA1比值均是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poB/ApoA1比值是老年急性脑梗死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60例,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脑梗死患者均于入院时、治疗后3d、7d、14d分别抽静脉血3mI检测血清中IL-6、TNF-α、hs-CRP含量各1次,门诊健康体检者仅测定1次血清IL-6、TNF-α、hs-CRP含量。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IL-6、TNF-α及hs-CRP浓度水平较健康体检组明显升高(P〈0.01)。依达拉奉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清IL-6、TNF-α及hs-CRP含量测定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依达拉奉组血清IL-6、TNF-α浓度治疗后3d、7d和14d逐步下降,较常规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1)。依达拉奉组治疗后7d和14d血清hs-CRP浓度含量测定明显降低(P〈0.05和P〈0.01);常规治疗第14天血清hs-CRP浓度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治疗第7天和第14天有显著差异(P〈0.05)。依达拉奉对于中重度病情患者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的影响比轻度病情患者影响更大。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含量明显增加,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和hs—CRP的水平,且对病情重者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