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炮制对硫熏白芍检控指标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SO2残留量方法和HPLC方法分别测定比较炒制/酒制前后硫熏白芍饮片中SO2残留量和硫熏特征衍生物及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酸5种活性成分含量.结果 白芍饮片经硫熏后SO2残留显著增加.白芍饮片熏蒸2 h后,SO2残留量达86...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检测,考察中药材硫磺熏蒸情况。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收载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进行检测,并按种类、外观、成分等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检测数据可知,部分中药材及饮片的熏蒸现象较为严重。结论:此次检测结果可以为制定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及品种提供依据,加强中药材及饮片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酸碱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分别测定中药材或饮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比较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三种检测方法对19批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测定,选取20种中药材及饮片进行三种方法的空白加标回收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酸碱滴定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气相色谱法样品测定速度较快,但测定结果偏低、专属性较差。离子色谱法灵敏度高、准确度、精密度好。结论 建议气相色谱法用于粗筛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高的样品,酸碱滴定法作为常规测定方法,离子色谱法作为仲裁方法。  相似文献   

4.
郑剑红 《海峡药学》2012,24(7):74-75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常用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方法的优劣,确定准确便捷的中药材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酸蒸馏碘滴定法和醋酸铅蒸馏法对中药材中的SO2残留量进行测定。结论两种检测方法测定值基本一致,醋酸铅蒸馏法虽费时但易掌握,重现性好,可以作为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特别推荐用于检测加热易产生泡沫的中药材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相似文献   

5.
《中南药学》2015,(10):1077-1080
目的通过3种不同方法对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测定,比较分析3种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及差异。方法采用蒸馏滴定法、酸碱滴定法以及FAIMS技术测定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3种方法分别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其重复性和回收率均能达到检测要求。经统计分析,3种方法测得的结果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FAIMS技术测得结果较高,分析可能与其碱液提取方法有关。结论 3种方法均可作为硫熏中药材及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药中二氧化硫残留的检测方法与最大残留限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中药中二氧化硫残留超标问题,对亚硫酸盐类的应用、安全性、检测方法和最大残留限量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同时对200多种共计2 000余批次中药材和饮片进行了残留量测定,结果表明总体合格率为74.24%(以150 mg.kg-1为最大残留限量),一些品种超标问题严重,亟待加强对硫磺熏蒸的规范和二氧化硫残留量的监督检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西洋参破壁饮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残留量,并通过风险评估,为建立破壁饮片的残留限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西洋参破壁饮片中的Pb、Cd、As、Hg、Cu的残留量进行测定,并进行随行质量控制。同时,对西洋参破壁饮片中Pb、Cd、As、Hg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对于西洋参等植物药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限量标准,西洋参破壁饮片的合格率均为100%。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每日服用西洋参破壁饮片的风险较低。结论若能够严格控制从中药材到破壁饮片的生产环节,中药破壁饮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风险基本可控。本文作者进一步完善了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风险评估方法,建议以风险评估的结果为依据,完善中药破壁饮片的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市场上抽取的10种中药材及其饮片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标准建议和监管建议.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中的限量要求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 共检测10个品种896批中药材及饮片,开展过中药饮片无硫化专项整治工作地区的样品结果满意.建议应加强对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的实施,严格市场监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指导规范加工方法的转化,进而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18种中药材及饮片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GC-MS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丙酮超声提取,经无水硫酸钠-硅镁型吸附剂-无水硫酸钠色谱柱净化,用GC-MS法测定18种中药材及饮片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量。结果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8~3.2ng,相关系数r≥0.990,平均回收率为56.2%~118.5%,重复性RSD值为0.2%~11.2%,稳定性RSD值小于3%。其中敌敌畏、仲丁威、二嗪农、抗蚜威和马拉硫磷在107批药材中的含量均小于0.15mg·kg-1。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符合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防止中药材精加工过程中滥用或者过度使用硫黄熏蒸的问题,引导发展绿色中药材,加强科学监管,我委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一部署,目前已完成中药材及其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检查的相关内容制定工作,现予公示并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1.
常用中药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10种每种8个批次共80个批次常用中药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其中有8个品种为药典委员会拟定公示的重点监测品种,二氧化硫残留限度为400 mg/kg。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酸蒸馏碘滴定法。结果:8种共18个批次中药饮片中均有二氧化硫残留量超出公示拟定的限量,其中党参和当归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合格率超过50%。结论:中药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过高现象普遍,应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寻找去硫方法,探索更安全的防霉防腐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17年国家中药饮片专项抽验质量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萍  李明华  石岩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事》2018,32(10):1330-1335
自2012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对中药饮片进行专项抽验以来,针对质量问题较多的中药饮片品种,从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开展了系列探索性的研究工作,以实际行动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对提升中药饮片质量和安全水平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本文针对2017年中药饮片的国家抽验专项工作,对承检的中药饮片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与汇总,探讨目前我国中药饮片的总体质量概况。并针对抽验专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及建议,为药品监管部门下一步制定和实施监管措施提供技术支持,为提高和完善相关中药材及饮片标准提供技术保障,进而提高中药整体质量,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中药饮片及中药免煎颗粒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中药饮片及中药免煎颗粒在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结果中药饮片总体销售情况好于中药免煎颗粒,两种不同剂型药物各自具有优缺点。结论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具有各自特点及优势,临床使用中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剂型。  相似文献   

14.
  磊等 《中国药事》2014,(3):288-291
目的探索科学监管染色增重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技术依据。方法以2010-2012年亳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出的易染色增重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检验数据为基础,进行比较和研究,分析染色增重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现状和危害。结果与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了染色加重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常见品种和常用的染色加重方法,找到严控措施,为科学监管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毒性中药饮片在我院肿瘤科门诊使用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毒性中药饮片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抽取2022年肿瘤科门诊含毒性中药饮片处方838张,对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毒性中药品种、毒性中药使用频次、超剂量频次及毒性中药联合使用等问题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838张含毒性中药饮片处方中,共涉及22味毒性中药饮片,占医院毒性中药81.48%,50~60岁使用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居多(217 例,占25.89%),且每张处方药味多集中在11-15味,临床主要用于各类肿瘤疾病、慢性胃炎、结节病等。除了土荆皮、白果、蜈蚣3种以外,其他毒性中药均存在超剂量现象。毒性中药联用≥2味处方231张,以2味联用190张最多(占比22.67%)。配伍禁忌处方78张,以炮附片与半夏配伍居多,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失眠、郁病等。结论 毒性中药饮片在肿瘤科使用普遍,超剂量现象多,需警惕毒性中药超剂量使用及毒性中药联用配伍导致的潜在风险,加强药物管理,促进合理应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药汤剂与免煎中药饮片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煎中药饮片是中药汤剂改革的一种现代化的尝试,由于对免煎中药饮片的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目前也没有免煎中药饮片的专用质量控制标准,在免煎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立足于传统中医药理论,拓宽思路,结合现代实验研究的手段,使免煎中药饮片向合理化、普遍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毒性中药饮片在儿童专科医院的使用情况及分布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毒性中药饮片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根据相关法定文件,收集整理2019—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患儿含毒性中药饮片处方数据,对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和毒性中药使用频率、使用剂量、超药典剂量使用频率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66 294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涉及11味毒性中药饮片,处方18 680张,占比28.18%。据年龄组统计,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患儿使用毒性中药饮片情况最多,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口服含毒性中药饮片处方数多于外用。使用频数前5位的毒性中药饮片分别为炒苦杏仁、盐蒺藜、炒苍耳子、川楝子和全蝎。9味毒性中药饮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剂量使用情况,制吴茱萸处方超剂量问题最突出。毒性中药饮片条目数22 309条,单张处方大多使用1味毒性中药饮片,毒性中药饮片联用≥2味的共3 913条。结论 儿科临床应用毒性饮片比较广泛,使用毒性中药饮片基本合理。但需警惕毒性中药连续使用、超药典剂量使用以及毒性中药联用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8.
部分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震涛  马平 《海峡药学》2009,21(11):93-94
目的测定部分中药材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方法使用酸蒸馏碘滴定法。结果9个中药材样品全部都有二氧化硫残留,均超过30μg·kg^-1。结论二氧化硫熏蒸中药现象仍十分普遍,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中药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的方法及限量的法定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中药的安全有效与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药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中药饮片由中药材加工而来,其原材料选择和炮制过程对中药的质量和疗效产生重大影响.结合中药饮片的生产加工、销售使用等环节,构建中药饮片质量追溯体系是解决我国中药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中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中药饮片全链条过程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地追踪和记录,实现"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的目标,大大增加对中药市场的监管力度.本文综述了我国中药饮片质量追溯体系的研究进展,为中药饮片的追溯体系研究提供方向.今后的方向是基于二维码技术,建立中药饮片流通使用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研究,完善中药饮片流通追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