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8):42-43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及对盆底肌表面电信号、盆底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妇产科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0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与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盆底肌训练法治疗),各100例。对比两组盆底肌表面电信号、盆底肌肌力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Ⅰ类肌纤维电位及Ⅱ类肌纤维电位为(17.22±2.84) μV、(22.92±2.41) μV,高于对照组的(13.74±3.22) μV、(15.80±1.77) μV(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效果确切,可改善盆底肌肌力情况,缓解尿失禁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接受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锻炼,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观察两组盆底功能指标情况及心理状态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两组最大快肌收缩值、10s、60s的慢肌收缩平均值要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在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盆底功能,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盱眙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并于产后42 d复查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妇200例,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给予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对比两组盆底肌张力、性生活质量及尿失禁发生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测评,观察组盆底肌张力优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程度也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应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可显著改善产妇盆底肌张力,提高其性生活质量,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产后盆底康复对盆底肌、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65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2例接受盆底肌收缩训练,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刺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盆底肌改善情况与尿失禁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盆底肌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3. 94%(31/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 88%(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1724,P 0. 05);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3. 03%,1/33)明显低于对照组(12. 50%,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2608,P 0. 05)。结论 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在促进产后盆底康复方面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及电刺激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有效性,PFD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阴道分娩产后早期盆底康复训练的初产妇2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个研究组:低风险组(n=98)、高风险组(n=92)和PFD组(n=94);3个研究组根据是否行盆底康复治疗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各组盆底康复治疗前后PFD的发生及改善、盆底肌肉的肌力变化情况,分析阴道分娩后PF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组结果表明:低风险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变化及PFD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风险组及PFD组治疗后盆底肌肉的肌力及PFD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会阴侧切、阴道助产、会阴裂伤、巨大儿、第二产程延长、产后尿潴留比较,高风险组和PFD组明显高于低风险组(P0.05);高风险组与PFD组比较,会阴侧切、会阴裂伤、巨大儿、第二产程延长、产后尿潴留比例明显提高(P0.05);3组分娩镇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是否阴道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第二产程是否延长、产后是否发生尿潴留是PFD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而分娩镇痛与PFD发生无相关性。结论:对阴道分娩存在PFD高危因素的产妇,进行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及电刺激康复治疗,可预防阴道分娩后PFD的发生,是PFD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281-3282
探讨盆底肌肉锻炼(PFMT)促进产后盆底器官功能康复的效果。选取就诊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妇在分娩后第2d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指导,持续时间6w,对照组产妇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在产后42d对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肉张力进行检测,评价其盆底肌肉锻炼效果。观察组在产后进行了6w的盆底肌肉锻炼,其盆底肌肉张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在产后进行盆底肌肉锻炼能够有效提高其盆底肌肉张力,改善盆底组织状态,减小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运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例,以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盆底肌锻炼,观察组予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发生率、治疗前后盆底肌功能(总肌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治疗,研究组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两组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出现率、阴道肌电压、盆底肌纤维疲劳度、患者满意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纤维肌电压、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盆底肌锻炼相比,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更利于改善阴道肌电压、盆底肌纤维疲劳度与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症状,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盆底肌力3级产妇14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给予常规训练及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训练,共康复6周。康复结束后比较2组盆底肌肉肌电值、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压(VSP)及尿失禁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肌电值,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Ⅰ类肌纤维疲劳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RP及VSP高于对照组(P0.05),尿失禁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产妇实施电刺激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盆底肌功能及尿失禁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12月收治的200例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情况、阴道压力及收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子宫脱垂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确诊的62例子宫脱垂患者接受神经肌肉刺激仪联合盆底肌肉训练,配合相应的护理,以提高疗效。结果:62例患者经治疗后随访3~6个月,均有明显好转。结论:采用神经肌肉刺激仪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子宫脱垂的同时加以有效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评估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干预,干预前后行三维超声检查,评估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2组产妇性生活质量。结果:治疗8周后,2组产妇张力状态下(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的面积、尿道旋转度均较干预前减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异常率及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发生率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中性欲、性高潮、阴道润滑度、性交疼痛、性满意度、性唤起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发现,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在产后盆底功能患者的治疗中提供了客观的疗效评定指标,两种方法联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盆底肌电刺激在女性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盆底肌电刺激对女性尿失禁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 对43例女性尿失禁患者应用盆底肌电刺激治疗,电极探头置于阴道中部,在不同的电流状态下,间歇刺激阴部神经。结果 尿失禁患者渗、漏尿事件减少46%,尿频次数减少49%,24h内排尿次数在10~12次之间;患者的总主观改善率为68%,总客观改善率为74%。结论 盆底肌电刺激对女性尿失禁有明显疗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妇进行盆底肌肉锻炼(PFMT)促进产后盆底器官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94例孕产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8例)在产后第一天进行个体化指导盆底肌锻炼;对照组(96例)只采用产后常规指导。产褥期满(即产后42d)进行盆底组织器官评定。结果产妇42d盆底PC肌张力评分、盆底器官脱垂情况POP-Q分度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观察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痔疮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产妇进行盆底肌锻炼,能明显促进产后盆底组织器官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Swati Jha Stephen J. Walters Oscar Bortolami Simon Dixon Abualbishr Alshreef 《Physiotherapy》2018,104(1):91-97
Aim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electric stimulation plus standard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compared to standard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alone in women with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sexual dysfunction.Methods
Single centre two arm parallel group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conducted in a Teaching hospital in England. Participants were women presenting with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sexual dysfunction. The interventions compared were electric stimulation versus standard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Outcome measures
included Prolapse and Incontinence Sex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 (PISQ) physical function dimension at post-treatment (primary); other dimensions of PISQ, SF-36; EQ-5D, EPAQ, resource use, adverse events and cost-effectiveness (secondary outcomes).Results
114 women were randomised (Intervention n = 57; Control group n = 57). 64/114 (56%).Participants
had valid primary outcome data at follow-up (Intervention 30; Control 34). The mean PISQ-PF dimension scores at follow-up were 33.1 (SD 5.5) and 32.3 (SD 5.2) for the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with the Control group having a higher (better) score. After adjusting for baseline score, BMI, menopausal status, time from randomisation and baseline oxford scale score the mean difference was ?1.0 (95% CI: ?4.0 to 1.9; P = 0.474).There was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in any of the secondary outcomes at follow-up. Within this study, the use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was cost-effective with very small incremental costs and 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QALYs).Conclusions
In women presenting with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conjunction with sexual dysfunction, physiotherapy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overall sexual function. However no specific form of physiotherapy is beneficial over another.Trial registration ISRCTN09586238. 相似文献16.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 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凯格尔(Kegel)模板训练及配合盆底康复器(阴道哑铃)实施盆底功能训练。每周治疗3次,每次30min,15次为1个疗程,间隔2周,继续治疗第2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后),用生物反馈评估测试仪对2组患者进行盆底肌电评估,并采用会阴肌力测试(GRRUG)法进行盆底肌力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盆底肌在静息状态、快速收缩、耐力收缩阶段的电位平均振幅[观察组(7.9±1.0)、(19.0±13.5)和(13.6±9.8)μV;对照组(8.4±1.2)、(18.6±11.2)和(14.1±10.3)μV]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不同状态的盆底肌电位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盆底肌在静息状态、快速收缩和耐力收缩时的盆底肌电位分别为(2.6±0.2)、(43.7±13.6)和(32.5±11.3)μV,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5.3±0.4)、(33.4±10.5)和(24.2±10.1)μV],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盆底肌力比较,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达Ⅴ级有23例,显著高于对照组(9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对产后尿失禁产妇盆底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4月~2014年3月分娩后发生尿失禁产妇96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肌肉张力指标及尿失禁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静息压和收缩压高于对照组,盆底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仍存在尿失禁产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促进了产后尿失禁产妇盆底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性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中随机择选80例为研究对象,由计算机系统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病例数均等的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阴道哑铃训练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2个月的连续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恢复情况以及性功能障碍指标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恢复情况对比结果,研究组40例患者中有31例盆底肌力达Ⅲ级及以上,占比77.5%,而对照组40例患者仅22例达Ⅲ级及以上,占比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功能障碍指标方面,研究组在性欲望、性生活质量和性功能总积分方面,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强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患者性生活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肌综合康复治疗对盆底神经肌电生理的影响,评估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情况。方法:将162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采用掷币方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2例。治疗组于产后24 h进行盆底肌综合训练,产后42 d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仅在产后给予一般性康复指导。产后3个月分别测量两组产妇的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电压,盆底肌收缩力及盆底器官脱垂情况,从而评估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产后3个月治疗组产妇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盆底肌收缩力、盆底器官脱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综合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