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认知功能及血小板内5-羟色胺(5-HT)浓度,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方法共收集精神分裂症单发家系27个,其中先证者22名(另5名先证者无法配合测验)、一级亲属62名;高发家系15个,其中先证者15名、共病一级亲属10名、无精神病一级亲属29名;对照家系15个,其中对照者15名、一级亲属35名。对所有受试分别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和持续注意测验评估其执行功能及持续注意,采用HPLC-荧光法检测外周血血小板内5-HT浓度。结果分裂症一级亲属的WCST、持续注意测验成绩明显差于对照组;高发家系亲属组的各项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最差,单发家系组成绩介于高发家系与对照组之间。如持续错误个数:高发家系亲属24.52>单发家系亲属21.03>对照亲属18.49。单发家系一级亲属血小板内5-HT浓度为(2.82±1.23)mmol/L、高发家系为(3.05±1.38)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1.48)mmol/L(P<0.05),但未发现此种浓度差异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关联。结论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且随遗传负荷的增加而加重,其血小板内5-HT浓度呈一种倾向性改变,但两者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冯映映  胡晓华  田艳  江云  王宗琴  高作惠  包玲 《重庆医学》2018,(13):1740-1742,1745
目的 了解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非患病亲属的认知功能,找寻认知功能中具有内表型特征的项目.方法 对86名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86名患者的一级非患病亲属(亲属组)及86名健康人(对照组)使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工具进行认知功能测验.结果 患者组和亲属组的连线测验、符号编码、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迷宫、流畅性、情绪智商和持续操作性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迷宫、情绪智商和持续操作性得分低于亲属组(P<0.05).结论 缓解期患者和其一级非患病亲属的认知功能存在选择性缺陷,其中词语学习、注意/警觉、推理和问题解决及社会认知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潜在的内表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及其Ⅰ级亲属的认知功能.方法采用词汇测验、木块图测验、逻辑记忆测验、视觉再生测验、Benton线方向判断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等评估认知功能.结果1.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在词汇测验、木块图测验、逻辑记忆测验、视觉再生测验、Benton线方向判断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方面差于正常对照,亦分别差于其Ⅰ级亲属.2.精神分裂症患者Ⅰ级亲属与抑郁症Ⅰ级亲属间仅在智商[(99.46±11.63)分Vs(105.13±10.56)分]、WCST的持续错误数[(30.15±19.69)分Vs(22.75±18.75)分]方面有差异.3.精神分裂症Ⅰ级亲属在词汇、智商、视觉再生、逻辑记忆以及WCST的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方面较正常对照差,抑郁症患者Ⅰ级亲属仅在词汇[(11.45±1.55)分Vs(12.05±2.35)分]、视觉再生[(9.36±2.47)分Vs(10.87±2.50)分]、逻辑记忆[(12.45±3.67)分Vs(16.12±4.25)分]以及WCST的总应答数[(110.06±6.62)分Vs(105.81±20.88)分]方面较正常对照差.结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前者较后者更严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Ⅰ级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认知功能受损具有一定的遗传特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及其Ⅰ级亲属的认知功能。方法采用词汇测验、木块图测验、逻辑记忆测验、视觉再生测验、Benton线方向判断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等评估认知功能。结果1.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在词汇测验、木块图测验、逻辑记忆测验、视觉再生测验、Benton线方向判断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方面差于正常对照,亦分别差于其Ⅰ级亲属。2.精神分裂症患者Ⅰ级亲属与抑郁症Ⅰ级亲属间仅在智商[(99.46±11.63)分Vs(105.13±10.56)分]、WCST的持续错误数[(30.15±19.69)分Vs(22.75±18.75)分]方面有差异。3.精神分裂症Ⅰ级亲属在词汇、智商、视觉再生、逻辑记忆以及WCST的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方面较正常对照差,抑郁症患者Ⅰ级亲属仅在词汇[(11.45±1.55)分Vs(12.05±2.35)分]、视觉再生[(9.36±2.47)分Vs(10.87±2.50)分]、逻辑记忆[(12.45±3.67)分Vs(16.12±4.25)分]以及WCST的总应答数[(110.06±6.62)分Vs(105.81±20.88)分]方面较正常对照差。结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前者较后者更严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Ⅰ级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认知功能受损具有一定的遗传特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神经认知功能指标的情况。方法:将本院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将普通人60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入选者均进行持续注意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木块图测验、数字广度测验、Stroop颜色干扰测验,比较两组入选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持续注意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木块图测验、数字广度测验、Stroop颜色干扰测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执型精神分类症患者一级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认知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6.
陈军良  姜诚勇  田利萍  彭玲 《当代医师》2014,(12):1659-1662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不同样本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 对52例首次发作未接受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48例不同样本来自不同于患者组的另一组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健康一级亲属(亲属组)及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数字划销测验、连线测验、数字广度测验、视觉再生、言语流畅性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和汉诺塔测验评定注意、记忆及执行功能.结果 三组间数字划销测验净分、连线测验A时间及B时间、数字广度倒背及总分、视觉再生总分、言语流畅性音位及语义、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总错误数及持续错误数、汉诺塔测验所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两两比较发现,患者组的上述所有指标和亲属组除连线测验A时间外的上述指标均差于对照组(P <0.05或P<0.01),但亲属组数字划销测验净分、连线测验A时间及B时间、视觉再生总分、言语流畅性音位及语义、WCST总错误数及持续错误数的成绩要好于患者组(P<0.05或P<0.01).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且来自不同家族的健康一级亲属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提示认知功能受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遗传易感性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少年期与成年期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异. 方法 选取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匹配的青少年期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49例、成年期发病患者一级亲属50例及健康对照50例,利用Stroop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字母划消测验及数字倒背测验,测评上述健康被试的注意、记忆及执行功能.结果 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结果中,完成分类数及持续错误数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完成分类数两亲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roop测验中色-词项目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亲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字母划消及数字倒背测验中,三组遗漏数及倒背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1和<0.05),遗漏数项目两亲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注意稳定性、注意灵活性及注意分配功能下降,工作记忆及执行功能均受损.且在额叶执行功能、注意分配功能及注意稳定性方面,青少年期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较成年期发病者一级亲属受损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记忆量表修订版(WMS-RC)与持续操作测验(CPT)对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一级亲属(亲属组)与90例对照者(对照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亲属组WCST中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及分类数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9.587~83.278,P<0.01);但亲属组WMS-RC、CP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亲属组WCST中有认知功能障碍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5.82,P<0.01),而两组WMS-RC、CPT中有认知障碍的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WCST中的持续错误数与MQ得分、CPT得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WCST中的持续错误数、MQ及CPT得分与病人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一级亲属存在认知功能缺陷,必要时应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情感表达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130例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与117例对照组采用坎伯威尔家庭问卷中文版(CFI-CV)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评估,根据CFI-CV评分,将样本分为高情感表达组和低情感表达组,对样本的WCST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在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中高情感表达组在WCST的持续错误数显著高于低情感表达组(P〈0.01),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中高情感表达组在WCST的持续错误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中高情感表达组(P〈0.01),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情感表达与认知功能有极高的相关性,有必要对高情感表达一级亲属进行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以利于促进认知功能,进而预防和降低精神分裂症的疾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执行功能。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S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50例和健康对照者50例的执行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在WSCT测验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持续性应答数和持续性错误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而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可能存在执行功能受损,这是否与遗传或者共同的生活环境有一定关系,尚需更严格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