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最难治的慢性纤维化肺部疾病,其死亡率甚至超过许多癌症.尽管过去十年间IPF临床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2011年《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治循证指南》依然宣布到目前为止IPF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本文综述最近几年国内外有关IPF治疗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IPF治疗药物的研发前景,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及其研究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自1892年首次报道慢性间质性肺病的组织病理学以来,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仅个别药物可能对IPF具有潜在益处.依据2011年《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治循证指南》,本文简要综述指南提出的4种IPF药物治疗方案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目前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主要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其疗效尚未获得明确的临床证据.IPF中的主要效应细胞为成纤维细胞,干扰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对抑制IPF的进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重点论述IPF的诊断标准并综述成纤维细胞在IPF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大剂量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护理.方法 对50例IPF患者进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大剂量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针对治疗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结论 加强IPF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大剂量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的护理,可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TGF-β1、IL-13水平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6例IPF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血清中TGF-β1、IL-13水平. 结果 IPF患者血清TGF-β1、IL-1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TGF-β1、IL-13水平治疗有效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无效组较治疗前升高(P<0.05).无效恶化组血清TGF-β1、IL-13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P<0.05). 结论 IPF患者体内高水平的TGF-β1、IL-13与IP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检测病情,判断疗效的客观指标以及IPF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7,(5):631-634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的细胞间质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2种或2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可减少药物使用剂量,减轻不良反应,增加治疗靶通路,是目前IPF研究的关注热点。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是FDA首次批准治疗IPF的多靶点治疗药物,其联合用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对IPF的多靶点治疗进展进行综述,进一步讨论联合用药的利弊,浅谈中医在治疗IPF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南药学》2017,(4):472-475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严重损伤性肺部疾病,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在临床上肿瘤患者使用博莱霉素治疗后,少数患者出现肺纤维化病变。目前博莱霉素已被广泛用于制备IPF动物模型。本文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与临床IPF的作用机制、病理变化等进行对比评价,以期对IPF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 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IPF患者32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照组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②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为80.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Pa02、PaC02、FVC、FEVt/FVC、MVV、DLeo、DLco/VA等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各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肺功能改善的疗效相当.③试验组患者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NAC 能有效改善 IPF 的症状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PLT)和网织血小板(IPF)参数在急性期和缓解期的变化,探讨PLT和IPF动态变化在治疗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00例健康体检者的IPF数,8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发病2天内)和缓解期(病程1周以上)的PLT和IPF数.结果 ①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体检组的IPF数分别为(4.581±1.927)、(1.493±0.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52,P=0.000).②脑梗死患者急性期PLT数(220.06±60.15)明显低于缓解期(264.44±8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6,P=0.007);而急性期IPF数(4.581±1.927)显著高于缓解期(3.456±1.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1,P=0.019).③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缓解期的PLT与IPF呈负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11,P=0.019).结论 脑梗死患者IPF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脑梗死不同时期的PLT和IPF有明显变化.动态监测PLT和IPF对于脑梗死的诊断、发展及指导药物治疗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许多研究均证实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与肺癌之间存在紧密联系,IPF中肺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本文对IPF的定义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IPF合并肺癌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