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护理部在提高护士长防范护理纠纷能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孝芹 《现代护理》2006,12(7):675-67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法律、法制的健全,人们在就医过程中应用法律武器来衡量医疗、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护理纠纷的发生有各种原因和不可预测性,而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开展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决策者,对及时阻止纠纷发生,化解矛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了护士长防范护理纠纷的能力、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2.
如何加强护士长在法制化中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士长通过运用法律知识,强化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化管理,可减少事故与纠纷的发生。护士长要强化自身素质建设,勇于承担法律责任,严格督促、检查、完善制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重视理论和技术培训,找出发生纠纷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并增强护理队伍的法制观念,防范护理过失的发生,从而减少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3.
护士长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通过护士长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达到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完善各项护理制度,通过患者知情同意书和输液巡视卡,进行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法律知识培训。结果通过培训,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法律观念得到提高,两年来无护理纠纷,达到了零投诉。结论护士长规范化的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张红菊  王菁  马真胜  荆茹 《护理研究》2007,21(30):2791-2792
护理纠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病人与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不满时产生的纠纷。其原因错综复杂,多发生在临床第一线。护士长作为一线护理管理者,对及时阻止发生,化解矛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处理护理纠纷中,护士长应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协调能力、博学多识的能力、依法维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法律、法制的健全,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和新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医院与病人之间的医疗护理纠纷的数量大幅上升。医疗纠纷的原因不仅仅是针对医疗方面,而且涉及到护理过程。护理纠纷普遍存…  相似文献   

5.
护士长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病人及家属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法律衡量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病人的权利,不论其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有可能引起护患纠纷。护士长作为科室的管理者,对防范护理纠纷起着不可推卸的作用。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姜永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765-2765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致使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护士长作为临床一线的直接管理者,更应做好安全管理,有效地预防和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护士长在医疗护理纠纷中定位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张颖  徐丽  张吉新  李钢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979-981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和新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 ,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医疗护理纠纷的数量大幅上升 ,医疗纠纷的原因不仅仅是针对医疗方面 ,而且涉及到护理过程。作为科室护士长 ,对于防范科室医疗护理纠纷 ,保证护理安全 ,起着重要的作用。1 护士长在医疗护理纠纷的角色定位1 1 护士长是科室护理纠纷防范的关键护士长是医院管理工作中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 ,是科室护理工作开展的主要组织者、监督者和决策者。不仅对本科室护理工作远景及近期工作重点有目标、有计划 ,而且能对复杂的护理工作作出分析、判断和决策。护理中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邹丹  邱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2654-2655
目的探讨在护理工作中如何避免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和查找护理纠纷的原因,认真落实护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结果通过以上分析妇科护理工作中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对其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了护理纠纷发生。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妇科护士长管理水平,杜绝护理差错及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是减少护理纠纷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有效地防范护患纠纷,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从医院发生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入手进行客观分析,护士长有的放矢地在易发环节履行好监控管理角色,规范护理过程,培训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结果:实施护士长防范纠纷管理机制2 a来,没有发生因护患纠纷导致经济赔偿事件,护理差错发生率由0.38%下降到0.15%。结论:护士长凭借自身优势并执行有效的监控管理措施,可有效防范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0.
护理纠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病人与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不满时产生的纠纷。其原因错综复杂,多发生在临床第一线。护士长作为一线护理管理者,对及时阻止发生,化解矛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处理护理纠纷中,护士长应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协调能力、博学多识的能力、依法维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护士长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角色及要求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角色是描述一个人在某种位置或状况下被他人期望的行为总和,认识护士长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角色及要求,有助于护士长更好地发挥 作用,增强防范效果。护士长在防范护患纠纷中有4种角色:①护患矛盾的预见者和转化者;②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的细化者和监督者; ③护患关系健康发展的引导者和关爱氛围的主要营造者;④护理法律、法规的宣传者和保全护理证据的责任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对护士长管理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量化考核法对护士长进行管理。结果充分调动了护士长的积极性,使其做到有效管理,确保了全院护理质量,减少事故、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实行护士长量化考核管理,使全院护理工作步入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全院护理质量稳步提升,最终达到病人满意,对深化整体护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排班是病房护士长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护理排班的执行者,病房护士长逐渐认识到排班与护理法律之间的关系,如夜间护士配置不当,是导致护理纠纷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实行合理的排班,可避免因人力不足而造成差错或投诉事件的发生,促使护理行为既人性化又符合相关法律的要求。但由于护理工作需提供24小时连续性服务的特点与临床一线护士人力资源不足、护士个人生活需求等存在矛盾,真正做好排班工作,既满足病人的需求又最大可能地让护理人员满意,是一个对护理管理者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孙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5):1631-163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防范。方法 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对45例在手术室发生的护理纠纷,通过护士长和全体护士讨论,针对临床多例护理纠纷采取措施并制订工作计划。结果通过各种护理措施及时到位,使45例护理纠纷均得到及时解决,患者满意。结论有效的预防是减少护理纠纷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组建护理二线值班小组,解决了夜间儿科护理中发生的疑难问题和异常情况,减少了护理纠纷与投诉,减轻了值班护士心理压力和科室护士长的工作压力.护理二线值班小组夜间会诊有利于提高夜间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利于护理管理者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别小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89-4889,4891
目的 通过护士长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所起的作用,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完善各项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进行质量教育,对护理质量实行全面控制,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护理检查发现,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得到了明显提高.结论 护士长科学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致使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而医疗护理纠纷主要源于安全管理,护士长作为临床第一线的直接管理者,更应做好安全管理,防范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8.
胡军  贾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333-3334
目的:探讨护士长如何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既做好护理工作,又能够保证患者安全,减少纠纷的发生。方法:加强护士长自身素质的提高,严格管理、落实各项护理制度、加强医护患三方的沟通、医护双方的互相补台。结果:能够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护患配合协调,无护理纠纷发生。结论:只要严格病室管理,医护配合,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善于与患者、陪护、探视人员的沟通,提高护理质量、树立服务意识,就能够有效地避免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革护士长夜查房管理模式,以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方法 制定与完善护士长夜查房制度及职责,在合理安排查房人员及时间的基础上,设计与应用护士长夜查房表,制定护士长夜查房评价标准及建立反馈追溯机制,并于改革护士长夜查房模式前及改革后3个月,分别进行患者对护理人员夜间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夜间护理质量检查评价.结果 于改革护士长夜查房模式前及后3个月,分别进行了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及改革夜查房模式前后夜间护理工作质量量化评分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革护士长夜查房模式,有助于促进夜间护理质量的提高,可有效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提高护士参与病房管理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也有助于提高护士长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护士长加强科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科室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护士长本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护士长不仅要严于律己,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善于管理部属,时时注意安全护理,把严防差错事故当作自己常抓不懈、责无旁贷的主要任务.从1997年1月开始,在笔者担任急诊科护士长期间,加强了安全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