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HBV感染高发区,育龄妇女HBV携带率高,在没有任何阻断措施下,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而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婴儿自然感染率可达90%[1].并且宫内感染与孕母HBV DNA正相关,当孕母HBV DNA≥108拷贝/mL时,宫内感染率>80%,而当HBV DNA<104拷贝/mL时,宫内感染低至6%以下[2].当前,HBV母婴阻断措施主要是婴儿出生后实施联合免疫[乙型肝炎疫苗(Vaccine)及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尽管联合免疫已经使我国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下降了2.57%,然而主、被动免疫并不能完全阻断HBV母婴传播,尤其对HBV载量高的孕母.当孕母HBV DNA> 108拷贝/mL时,单用乙型肝炎疫苗婴儿免疫失败率为40%,即使和HBIG联用免疫失败率也达2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孕妇胎盘HBsAg与新生儿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DNA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BC)法检测155例HBsAg阳性孕妇的胎盘HBsAg,ELISA法检测新生儿HBV血清学标志物,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新生儿血清HBVDNA.各指标阳性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55例孕妇的胎盘各型细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HBsAg阳性表达,总的胎盘HBsAg阳性58份,阳性率为37.4%;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BsAg阳性各有58、40、29和11份,阳性率分别为37.4%、25.8%、18.7%和7.1%;胎盘从母体面的蜕膜细胞至胎儿面的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BsAg阳性率逐渐下降(趋势x2=43.01,P=0.00).胎盘HBsAg阳性与新生儿HBsAg、HBeAg阳性均有关(x2=4.88,P<0.05;x2 =3.86,P<0.05),而与新生儿抗-HBe、抗-HBc无关(x2=3.36,P>0.05;x2=0.00,P>0.05).胎儿面的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绒毛间质细胞HBsAg阳性时,新生儿HBsAg阳性的危险性高(OR=5.31,95 %CI:1.38~20.40;OR=3.33,95%CI:1.16~9.52);而滋养层细胞和绒毛间质细胞HBsAg阳性时,新生儿HBeAg阳性的危险性较大(OR=3.04,95% CI:1.45~6.39;OR=3.05,95%CI:1.32~7.03);胎盘HBsAg阳性与新生儿HBV DNA阳性无关(x2=0.09,P>0.05).结论 越接近胎儿面的胎盘细胞HBsAg表达阳性,新生儿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的危险性越大.HBsAg在胎盘中以“逐层转移”的方式进入胎儿血循环.  相似文献   

3.
60例孕妇HBV血清标志物水平与母婴传播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芬  蒋佩茹 《传染病信息》2005,18(3):129-130,144
目的 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水平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 采取60例孕妇、脐带、新生儿血清用美国雅培试剂做HBV血清标志物(HBVM)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定量分析,用荧光定量PCR法测HBV DNA。结果 HBsAg、HBeAg、HBcAb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脐血HBV M阳性率91.67%,新生儿血HBV M阳性率85%,母血HBsAg、HBeAg、HBcAb滴度显著高于脐血、新生儿血,且母血、脐血、新生儿血HBV M水平依次降低;HBV DNA阳性率也依次降低,分别为58、33%、10%、6、67%,滴度也依次降低。HBsAg、HBeAb、HBcAb阳性母亲,HBsAg、HBcAb阳性母亲和单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脐血、新生儿血HBV M阳性率较低。新生儿血以HBeAg阳性为主,滴度明显高于正常值,HBsAg滴度仅略高于正常值。结论 母婴垂直传播与母亲HBeAg高滴度有密切关系,与母亲HBV DNA阳性或阴性关系并不十分密切。检测脐血和新生儿血HBsAg、HBV DNA阴性并不能排除HBV感染,不如检测HBsAg、HBeAg更有意义,更经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基于社区人群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产前HBV血清学和病毒学特点。方法该研究从广西、江苏、河南地区入组1741例HBsAg阳性孕妇。所有孕妇的临产前血清样本采用Abbott Architect i2000和Abbott Architect m2000分别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及HBV DNA水平;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 PCR)法进行HBV基因型分型。结果 1741例HBsAg阳性孕妇中,HBeAg阳性占37.0%(645/1741),HBeAg阴性孕妇占63.0%(1096/1741)。HBeAg阳性孕妇产前HBsAg滴度、HBV DNA水平以及B基因型孕妇所占比例均高于HBeAg阴性孕妇,但年龄低于HBeAg阴性孕妇。HBeAg阳性孕妇的HBsAg滴度和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r=0.790,P<0.001),HBeAg滴度和HBV DNA水平也呈正相关性(r=0.564,P<0.001)。而HBeAg阴性孕妇的HBsAg滴度和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r=0.020,P=0.517)。结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BsAg阳性孕妇在不同HBeAg状态下,血清HBV DNA水平及HBsAg滴度分布各不相同。对于HBeAg阳性孕妇人群,HBeAg滴度、HBsAg滴度可能成为HBV DNA水平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及早期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羊水、脐带血、母血、胎盘等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M)及HBV DNA与胎儿感染的关系,探讨HBV母婴传播机制。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及核酸扩增杂交梳技术对65例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不同孕龄孕妇的羊水、母血、脐带血进行HBV M和HBV DNA检测,对自然流产胎儿或死亡婴儿的胎盘、肝脏、心脏、肺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65例血液HBsAg阳性,不同孕龄孕妇的羊水中HBsAg阳性率为21.50%,脐带血阳性率为20.00%;母血、羊水.脐带血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抗-HBc、HBV DNA均阳性者为6.15%;HBsAg、抗-HBc、抗-HBc阳性、HBV DNA阴性者占13.85%。对4例血液、羊水、脐带血HBsAg、HBeAg、抗-HBc、HBV DNA阳性孕妇分娩或自然流产后胎盘、胎儿及死亡婴儿的肝脏、肺脏、心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胎盘各层组织镜下均可见到HBsAg、HBcAg阳性细胞;在肝脏、肺脏组织中可见到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阳性细胞,心肌组织内未见有HBsAg、HBcAg阳性细胞。结论胎儿感染HBV与羊水、胎盘中的病毒相平行;HBV在宫内可感染胎儿血液、肝脏、肺脏等组织;羊水检测HBV M及HBV DNA可作为胎儿早期HBV感染的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基于社区人群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产前HBV血清学和病毒学特点。方法该研究从广西、江苏、河南地区入组1741例HBsAg阳性孕妇。所有孕妇的临产前血清样本采用Abbott Architect i2000和Abbott Architect m2000分别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及HBV DNA水平;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 PCR)法进行HBV基因型分型。结果 1741例HBsAg阳性孕妇中,HBeAg阳性占37.0%(645/1741),HBeAg阴性孕妇占63.0%(1096/1741)。HBeAg阳性孕妇产前HBsAg滴度、HBV DNA水平以及B基因型孕妇所占比例均高于HBeAg阴性孕妇,但年龄低于HBeAg阴性孕妇。HBeAg阳性孕妇的HBsAg滴度和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r=0.790,P0.001),HBeAg滴度和HBV DNA水平也呈正相关性(r=0.564,P0.001)。而HBeAg阴性孕妇的HBsAg滴度和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r=0.020,P=0.517)。结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BsAg阳性孕妇在不同HBeAg状态下,血清HBV DNA水平及HBsAg滴度分布各不相同。对于HBeAg阳性孕妇人群,HBeAg滴度、HBsAg滴度可能成为HBV DNA水平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HBV宫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及其机理。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HBV感染孕妇羊水、阴道分泌物、乳汁、脐血中HBV DNA;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HBsAg和HBcAg的表达。结果 HBsAg、HBeAg、抗HBc阳性孕妇的羊水、阴道分泌物、乳汁、脐血中均检测到了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8.28%(14/29)、27.59%(8/29)、37.93%(11/29)和24.14%(7/29);健康对照组孕妇的上述样品中均未检出HBVDNA;HBV感染孕妇胎盘组织各层细胞均可表达两种抗原,但阳性细胞数目从母体面到胎儿面逐渐减少,阳性细胞的着色强度逐渐减弱。健康对照组孕妇胎盘组织中未发现HBsAg和HBcAg阳性染色细胞。结论 孕妇感染HBV后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而羊水感染是导致胎儿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8.
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产后自发HBeAg和HBsAg血清清除或转换的相关病毒学特征。方法2002年8月~2004年7月本院诊断的慢性HBV携带孕妇,自2009年10月~2010年3月间随访,检测HBV血清学标志和病毒相关特性。结果在本组419例慢性HBV携带孕妇中,经随访平均6.4年,失访155例。在接受随访的264例(63.0%)中,76例(28.8%)孕期在入组时HBeAg阳性,其中42例(55.3%)随访时发生自发HBeAg转换,这些孕妇孕期HBV DNA、HBeAg 和HBsAg均低于34例未转换组(P值均〈0.01)。在6例血清HBV DNA 〈1×106 IU/ml、17例HBeAg 〈700 S/CO和13例HBsAg 〈1×104 IU/ml孕妇中,随访时自发HBeAg转换分别高达100.0%、100.0%和92.3%。随访时,38例(14.4%)孕妇自发HBsAg清除,HBsAg清除组孕期HB-sAg水平明显低于226例未清除组(P〈0.001)。在25例血清HBsAg 〈100 IU/mL孕妇中,随访时56.0%自发HBsAg清除。结论外周血HBV DNA载量低(〈1×106 IU/ml)、HBeAg水平低(〈700 S/CO)或HBsAg水平低(〈1×104 IU/ml)是自发HBeAg血清转换的有利因素,而当HBsAg 〈100 IU/mL时,更易发生自发HBsAg血清清除。  相似文献   

9.
谢新宝  朱启镕  王晓红 《肝脏》2009,14(2):93-95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产妇体内HBV前C区和核心启动子(CP)区热点变异情况。方法82例无症状慢性HBV携带临产孕妇采用HBV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抽提孕妇血清HBVDNA,血清HBsAg、HBeAg采用EIA法检测,半巢式PCR法扩增产妇HBV前C区、CP区核苷酸片段,ABI3730型DNA自动荧光测序仪对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82例无症状HBV携带临产孕妇中HBsAg单阳性52例,HBsAg、HBeAg双阳性30例;单阳性孕妇中1896G→A变异的检出率为21.2%(11/52),仅测到1例双阳性孕妇存在1896G→A变异,1899G→A变异仅发生在1例单阳性孕妇,且与1896G→A变异连锁出现。1762A→/1764G→A变异总是连锁出现,且仅发生于单阳性孕妇,单阳性孕妇中双变异的检出率为17.3%(9/52)。结论HBV前C区、CP区1896G→A及1762A→T/1764G→A热点变异在无症状HBV携带单阳性孕妇中有较高的检出率,HBV前C区和核心启动子区的热点变异可能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
孙金芳  王佩贞 《山东医药》1990,30(10):21-22
阻断乙肝病毒(HBV)感染母婴垂直传播是妇产科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我们对1988~1989年作产前检查的1600例孕妇常规作肝功和HBsAg检查,发现HBsAg阳性者100例。又对此100例查乙肝多项指标,以了解孕妇HBV感染活动状态;对已分娩的60例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陕西省孕妇HBV感染率并筛选母婴传播高危人群。方法自2010年-2015年连续调查了陕西省18家医院13 451名孕妇HBV感染情况,对所有HBs 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进行联合免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陕西省孕妇HBsAg流行率为7. 07%,陕南地区高达9. 40%。HBV母婴传播率为5. 21%,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HBsAg滴度、HBeAg滴度、HBeAg阳性及HBV DNA载量与婴儿HBV感染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HBV DNA载量是母婴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1. 586,95%可信区间:1. 020~2. 465,P=0. 041)。发生母婴传播的HBV感染孕妇中,84. 62%为HBeAg阳性且HBV DNA 106IU/ml;发生母婴传播的婴儿15. 38%来自于HBeAg阴性的HBV感染孕妇。HBeAg阳性且HBV DNA 10~6IU/ml的孕妇中,婴儿发生母婴传播的相对危险度为1. 210(1. 129~1. 297);而HBeAg阴性,但HBV DNA 2×103IU/ml且HBsAg 104IU/ml的孕妇中,婴儿发生母婴传播的相对危险度为26. 062(2. 633~258. 024)。结论陕西省孕妇HBV感染率仍高,HBeAg阳性且高病毒载量孕妇发生母婴传播风险较高; HBeAg阴性母亲所生婴儿HBV感染率虽然低,但当母亲HBV DNA 2×103IU/ml且HBsAg 104IU/ml时仍有较高母婴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BV DNA定量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34例HBsAg(+)孕妇及其所生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妇HBsAg定性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孕妇产时取血;新生儿出生2小时内取血,并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乙肝疫苗,于7、12月龄时再分别取血留检。采用英国罗氏公司生产的Light Cycler Quantification直接进行ABV DNA定量测定,同时与HBsAg和HBV DNA定性检测结果比较。结果:HBsAg阴性组中依然有17.0%的病例HBV DNA定性阳性,且HBV DNA定量均值与阳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血清HBV DNA阳性病例的母亲血清HBV DNA定量均值明显高于阴性病例(P<0.01);HBVDNA阳性的新生儿母婴阻断成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证明孕期HBV DNA定量检测是监测HBV宫内感染程度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情况,评价孕晚期注射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08年1月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18名血清HBsAg阳性孕妇及其分娩的324名新生儿进行HB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为17.59%(57/324),其中孕晚期注射HBIG的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为9.76%(16/164),孕晚期未注射HBIG的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25.63%(4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P0.01)。结论孕晚期注射HBIG能有效阻断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南宁市区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孕妇的新生儿HBV感染情况.方法 将511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按HBsAg、HBeAg、抗-HBc三项指标阳性者分为"大三阳"组,共191例,HBsAg、抗-HBe、抗-HBc三项指标阳性者为"小三阳"组,共320例,并对其所生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内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 "大三阳"组孕妇的新生儿HBV感染92例,感染率48.17%;"小三阳"组孕妇的新生儿HBV感染12例,感染率3.75%;两组比较χ2=145.57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妇乙肝"大三阳"是新生儿发生HBV感染的高危因素,应加强HBV阳性孕妇的宫内阻断,减少新生儿发生HBV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HBsAg阳性孕妇产前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或联用乙肝疫苗阻断胎儿HBV宫内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6个数据库,手检9种期刊,并追查参考文献,纳入国内外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用Revman 4.2.1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使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结果.结果 HBsAg阳性/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总剂量600 IU,胎儿HBV宫内感染率<空白对照组(RR=0.42, 95%CI= 0.21~0.83, P=0.01),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低于空白对照组(RR=0.30, 95%CI=0.10~0.85, P=0.02),新生儿HBeAg阳性率Anti-HBs阳性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剂量大于600 IU时,宫内感染率<空白对照组(RR=0.39, 95%CI=0.26~0.58, P<0.000 01),新生儿Anti-HBs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总剂量>600 IU,胎儿HBV宫内感染率、新生儿HBeAg阳性率、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新生儿Anti-HBs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剂量600 IU组新生儿HBeAg阳性率和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sAg阳性/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可降低胎儿HBV宫内感染率;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阻断宫内感染的疗效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产前免疫阻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方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并了解其对病毒变异的影响。方法以无症状HBV携带孕妇及其新生婴儿为研究对象,将无症状HBV携带孕妇在产前检查时随机分为HBIG A组:26例孕妇于产前3、2、1妊娠月和分娩前分别肌肉注射HBIG200~400U(HBsAg阳性者注射HBIG200U、HBsAg和HBeAg双阳性者注射HBIG400U);HBIG B组:29例孕妇于产前3、2、1妊娠月分别肌肉注射HBIG200U;对照组:26例孕妇产前未接受任何特殊治疗。3组均留取孕中期产检时(应用HBIG前)和临产日使用HBIG前后的静脉血标本,新生儿于生后联合免疫前留取外周血,酶免疫测定法(EIA)检测HBV标志,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以及PCR扩增HBV DNA S基因区片段并测序。结果55例新生儿为HBIG组(A和B)母亲所生,宫内感染率为14.5%,对照组为35.7%(χ^2=4.896,P=0.027)。HBIG A组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8例新生儿有3例宫内感染,对照组8例新生儿均有宫内感染(χ^2=7.273,P=0.007);HBIGB组7例新生儿有5例宫内感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7,P=0.104)。3组孕妇孕中期血清HBsAg与HBV DNA水平相当,但分娩前HBIG A组孕妇HBsAg及HBV DNA均低于HBIG B组和对照组。HBIG A组新生儿血清抗-HBs检出率为38.5%。3组产妇分娩前均未检测到抗-HBs。HBV S区碱基替代突变率和氨基酸变异数在HBIG组(A和B)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8例宫内感染儿,HBV S区碱基替代突变率和氨基酸变异数在HBIG组(A和B)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产前注射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肯定,按HBV携带不同状态使用两种不同剂量HBIG,并于分娩前加用一次,效果更佳;经胎盘使胎儿获得被动免疫是HBIG重要作用机制;无症状携带HBV孕妇产前使用HBIG并未增加HBV S区的变异,HBV S区变异并非是发生宫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序列分析鉴定乙型肝炎病毒的父婴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 (HBV )的父婴传播已讨论多年 ,近年来有所突破 ,已从配偶无任何HBV感染标志的男性HBV携带者的流产胎儿中检测出HBV标志 ,而且父亲与子代所携HBV的基因同源性极高并有比较集中的变异位点 ,初步确定了出生前期的HBV父婴传播[1 4] 。出生前期由于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 ,对垂直传播而来的HBV无能力驱除 ,随着免疫功能的完善 ,出生时感染是否持续 ,现将我们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998~ 2 0 0 1年以HBsAg为指标筛检 3所市级以上医院的产科孕妇及其丈夫 ,将丈夫HBsAg阳性、孕妇HBsAg阴性的新…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国家,约35%~50%的HBV感染由围生期传播引起[1],其中产时传播为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关产程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已有报道,但尚无定论.我们分析了205例HBsAg阳性孕妇的分娩过程、新生儿HBsAg携带情况与胎儿HBV感染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产程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孕妇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滴度与其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发生免疫失败的关系,探讨能否用孕妇血清HBsAg、HBeAg滴度代替血清HBV DNA浓度来衡量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方法 178例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随访至24月龄,32例发生免疫失败,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孕妇临产前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孕妇HBsAg和HBeAg浓度,研究孕妇HBsAg、HBeAg的滴度与其新生儿接种疫苗发生免疫失败的关系,并与孕妇血清HBV DNA浓度与其新生儿发生免疫的关系相比较。结果 随着母亲血清HB-sAg、HBeAg滴度的升高,其新生儿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升高,当孕妇血清HBsAg滴度≥1:1000、HBeAg≥1:100时,分别有26.3%、31.4%的新生儿发生乙型疫苗免疫失败,与当孕妇血清HBV DNA浓度≥125pg/ml,新生儿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相当。结论 孕妇血清HBsAg、HBeAg高滴度与其新生儿接种疫苗发生免疫失败有密切联系,孕妇血清HBsAg滴度≥1:1000、HBeAg滴度≥1:100能够代替血清HBV DNA浓度≥125pg/ml作为衡量孕妇的乙肝高传染性的指标来预测新生儿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闫妙娥  张华  柳鑫  陈煜  邹怀宾  段钟平 《肝脏》2011,16(4):283-285
目的 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母婴传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母婴传播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检测207例HBsAg阳性孕妇HBV血清标志物、血清HBV DNA,产妇乳汁HBV DNA,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并且对孕期一般情况、家族肝病史、是否进行孕晚期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治疗、分娩方式、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