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曹玉梅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9):1804-1805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后宫腔再粘连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宫腔镜确诊有生育要求的宫腔粘连患者67例:采用IUD(宫内节育器)+人工周期治疗37例(A组);采用宫腔内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1周后拔管放置IUD+人工周期治疗30例(B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再粘连及1年内妊娠情况.[结果]A组宫腔再粘连率40.54%显著高于B组16.67%(P<0.05);A组1年内妊娠成功率24.32%显著低于B组50.00%(P<0.05).[结论]宫腔内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IUD+人工周期治疗效果优于IUD+人工周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内节育环、INTERCEED防粘连膜+宫内节育器(Interceed)及球囊支架预防再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89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中宫腔放置节育器(IUD)为对照组(n=202),宫腔放置INTERCEED为观察组A(n=199),宫腔放置球囊支架为观察组B(n=188),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了解宫腔形态恢复情况及术后半年随访月经改善情况。结果:三组对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A、观察组B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随访,观察组A、观察组B对月经量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3种材料预防再粘连效果无明显差异,而对于重度宫腔粘连患者,INTERCEED与球囊支架均能显著减少术后再粘连的发生,效果均优于节育环,而INTERCEED与球囊支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放置COOK球囊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TCRA的21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70例,术后放置COOK球囊7 d)、B组(72例,术后放置球囊14 d)、C组[68例,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在此基础上,三组患者均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术后3个月随访,比较三组患者宫腔形态改善率、月经量改善率、术后1年妊娠率、患者满意度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宫腔形态改善率、月经改善率、术后1年妊娠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宫腔形态改善率、月经改善率、术后1年妊娠率及患者满意度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腔放置COOK球囊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在改善患者宫腔形态、月经情况、术后1年妊娠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效果均优于宫腔放置IUD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且TCRA术后放置COOK球囊7 d即可达到放置14 d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分离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宫腔放置球囊导尿管加用透明质酸钠预防再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对28例经宫腔镜确诊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一次手术后宫腔形态基本正常(18例可暴露出患侧输卵管开口),术后3个月月经正常19例,月经较术前增多7例,月经无明显变化2例,术后妊娠率21.4%(6/28)。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并加用透明质酸钠预防宫腔再次粘连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吸收防粘连膜及宫腔支撑球囊联合应用在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6年1~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中根据中国宫腔粘连诊断分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术后用雌孕激素疗法3个周期(戊酸雌二醇4 mg/d共21天,后10天加用地屈孕酮10 mg bid)。根据术后处理方法分成3组:A组(14例)放置防粘连膜;B组(14例)放置宫腔支撑球囊及防粘连膜;C组(21例)放置宫腔支撑球囊。术后3个月均行二次宫腔镜探查,根据中国宫腔粘连诊断分级评分标准再次进行评分。结果 3个月后复查宫腔镜,三组患者宫腔镜粘连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防粘连膜+宫腔支撑球囊)效果最佳。三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TCRA术后同时放置防粘连膜及宫腔支撑球囊在中重度宫腔粘连的预防术后复粘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柳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322-4322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两种抗宫腔再粘连方法的预后情况。方法将宫腔粘连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施TCRA,术后实验组宫腔内放置球囊导尿管加生物蛋白胶,保留尿管3~5 d,对照组放置IUD。比较两组术后月经量和宫腔内情况。结果 I、II度粘连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度以上重度粘连患者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A术后防止宫腔再粘连,球囊导尿管加生物蛋白胶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吕冉冉  李巧云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388-3390
目的:比较重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两种预防再粘连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妇科的136例宫腔重度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宫腔镜下分离粘连术前口服戊酸雌二醇,术后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68例,A组宫腔注入玻璃酸钠+宫内节育器(IUD),B组宫腔注入玻璃酸钠+Foley球囊导尿管+IUD,术后观察宫腔形态,月经恢复及妊娠情况.结果:A组再粘连率32.3%,月经改善有效率79.4%,妊娠率45.6%;B组再粘连率5.8%,月经改善有效率95.5%,妊娠率71.6%,两组三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联合使用Foley球囊导尿管+玻璃酸钠+IUD可有效降低再粘连的发生,提高月经改善有效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宫腔镜诊治中、重度宫腔粘连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分离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宫腔放置球囊导尿管加用透明质酸钠预防再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对28例经宫腔镜确诊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一次手术后宫腔形态基本正常(18例可暴露出患侧输卵管开口),术后3个月月经正常19例,月经较术前增多7例,月经无明显变化2例,术后妊娠率21.4%(6/28)。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并加用透明质酸钠预防宫腔再次粘连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时间放置cook球囊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的有效性评估。方法:收集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近期有生育要求者并愿意治疗、参与随访的患者158例,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IUD组66例,球囊组92例。术后三月二探时再次对其进行分级,并随访妊娠情况。结果:长时间放置cook球囊较IUD预防宫腔再粘连更有效(100%vs 83.87%,P0.05),有更高的累计妊娠率(47.37%vs 30.65%,P0.05)。球囊组术后经量评分中位数值稍高于IUD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IUD组中有4例患者术后发现宫颈管再粘连,球囊组未见宫颈管粘连者。结论: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宫腔内长时间放置cook球囊较IUD在预防术后宫腔再粘连、宫颈管粘连、远期生育结局方面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吕楠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3):2252-2254
目的探究球囊联合人工周期及重复宫腔镜检查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放置宫内节育器+人工周期)与观察组(球囊+人工周期+重复宫腔镜检查),各48例。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宫腔粘连程度、术后6个月月经改善情况及粘连复发、内膜改善等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个月宫腔粘连程度较轻,月经改善总有效率较高,术后6个月粘连复发率较低,且内膜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放置宫内节育器联合人工周期方法相比,采取球囊+人工周期+重复宫腔镜检查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可有效预防术后复发,改善内膜及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度宫腔粘连并拟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的患者60例,其中术后宫内置入宫内节育器(IUD)18例(A组),人工周期治疗18例(B组),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24例(C组)。术后3个月检查宫腔形态和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比较三组术后子宫再粘连发生率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A、B、C三组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分别为38.9%、27.8%、8.3%,C组宫腔再粘连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B组(4.2±0.7 mm)与A组(4.1±1.0 mm)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可有效防治宫腔再粘连形成,修复子宫内膜,可作为宫腔粘连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夏良斌  李爱斌  杨菁  胡静  李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6):1870-1872
目的:探讨宫腔镜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治疗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的价值.方法:2000年4月至2004年3月,312例重度IUA患者均在B超监测下经宫腔镜手术分离,宫腔镜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球囊充水3~5 mL,充水量以病人勉强能耐受为宜,导尿管持续开放1周,术后隔日球囊充水1~2 mL,充水量也以病人勉强能耐受为宜,球囊充水总量6~8 mL,宫腔隔日推注己烯雌芬1 mg及透明质酸钠,同时每日口服补佳乐2~4 mg,逐渐减量至每日1 mg后行人工周期治疗3个周期,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312例重度IUA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月经恢复正常65.1%,月经少26.3%,仍闭经8.7%.宫腔形态恢复正常54.8%,基本正常38.8%,术后宫腔再粘连3.5%.术后妊娠率45.3%,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宫腔镜术后宫腔持续放置球囊导尿管为主综合治疗重度IUA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石雯  王茂彩  王敏仪  陈姗  李骁 《新医学》2022,53(11):833-837
目的 比较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的不同辅助治疗方案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98 例中重度宫腔粘连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下TCRA,按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案分为3组:TCRA组(A组,17例)、TCRA +子宫球囊支架置入术组(B组,35例)和TCRA +子宫球囊支架置入术+透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宫腔放置节育环、Foley球囊导尿管及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这3种方法预防短期内再次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术前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度、重度宫腔粘连的患者150例,行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术后分别予以宫腔放置节育环、Foley球囊导尿管、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观察并比较这3种方法在3个月内改善月经情况及预防再次粘连方面的效果。结果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组(n=50)术后1、3个月月经改善率分别为80. 0%(40/50)、64. 0%(32/50),术后1、3个月宫腔再次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16. 0%(8/50)、20. 0%(10/50);术后放置Foley球囊导管组(n=50)术后1、3个月月经改善率分别为78. 0%(39/50)、58. 0%(29/50),术后1、3个月宫腔再次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18. 0%(9/50)、24. 0%(12/50);术后放置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组(n=50)术后1、3个月月经改善率分别为74. 0%(37/50)、60. 0%(30/50),术后1、3个月宫腔再次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20. 0%(10/50)、24. 0%(12/50)。结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在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采用宫腔放置节育环、Foley球囊导尿管、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这3种方法,在短期内改善月经情况及预防再次粘连方面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宫腔镜指引下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机械分离术后放置生物蛋白胶对防止术后再粘连的价值.方法 2005年3月~2007年8月就诊于该院经宫腔镜诊断为各级IUA的患者66例.全部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2例.A组为治疗组(粘连分离后宫腔虎放置生物蛋白胶),B组为IUD对照组(粘连分离后宫腔内放置金属圆形IUD),C组为空白对照组.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5 d.全部患者于术前第4天开始晚饭前2 h口服米非司酮50 mg,连续3 d.术前日早、晚8点分别于阴道内放置卡孕栓1 mg,次日在CSEA麻醉下实施手术.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及宫腔镜二次探查表明:A组病例术后再粘连的发生率极显著低于B组及C组(P=0.001),术后月经好转及术后宫腔恢复正常者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40,P=0.001).结论 经过药物预处理后宫腔镜指引下的宫腔粘连机械性分离术是一种即安全、简便,又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避免了能源性分离手术给子宫内膜及肌壁造成的损伤.术后宫腔内留置生物蛋白胶很有效地防止了再粘连的发生,使手术治愈率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分离术后Foley球囊置入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选用宫腔镜下分离术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选择宫腔镜下分离术后Foley球囊置入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经量评分及宫腔粘连评分,两组术后3个月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两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4个月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月经量评分、宫腔粘连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月经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宫腔粘连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4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术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分离术后Foley球囊置入治疗重度宫腔粘连,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月经量及宫腔粘连情况,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罗克燕 《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2):1314-1317
目的 探讨B超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宫腔镜联合B超行宫腔粘连分离术38例的情况.结果 38例患者轻度粘连12例,中度粘连17例,重度粘连9例,均在宫腔镜下分离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5例治愈,9例改善,4例无效,总有效率89.5%.有妊娠要求28例中,术后妊娠11例,妊娠率达39.3%.结论 宫腔镜联合B超是治疗宫腔粘连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预防子宫纵隔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措施。方法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60例子宫纵隔施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术后放置节育器(IUD)30例为A组,放置IUD+口服戊酸雌二醇30例为B组,B组再根据口服戊酸雌二醇每日口服剂量分为B1组(3 mg)10例、B2组(6 mg)8例和B3组(9 mg)12例。术后随访5~48个月。观察各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及自然流产率。结果 随访期间A组和B组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宫腔粘连率、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9,P=0.390;χ~2=0.268,P=0.605;χ~2=3.268,P=0.071;χ~2=1.002,P=0.317)。从B1到B3组,月经改善率、妊娠率逐渐升高,宫腔粘连率逐渐下降;B1、B2、B3组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5,P=0.179),B1、B2、B3组宫腔粘连率、月经改善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6,P=0.012;χ~2=15.000,P=0.001;χ~2=13.645,P=0.001)。结论 子宫纵隔宫腔镜电切术后放置IUD同时加服戊酸雌二醇对防止宫腔粘连形成无明显优势;术后每日口服戊酸雌二醇9 mg宫腔粘连及妊娠结局有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疗效.[方法] 收集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诊治资料,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诊治的中-重度宫腔粘连40例作为对照组,在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注入几丁糖+放置宫内节育器+人工周期×3个月;将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诊治的中-重度宫腔粘连40例作为观察组,在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注入几丁糖+宫腔留置气囊导管×5 d+放置宫内节育器+人工周期×3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33/40),显著高于对照组57.50%(23/4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环术后一年内观察组的妊娠率为47.50%(19/40),明显高于对照组25%(10/4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粘连分离术后注入几丁糖+宫腔留置气囊导管×5 d+放置宫内节育器+人工周期×3个月能有效地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再粘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患者行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后防止宫腔粘连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在该院门诊宫腔镜中心确诊为子宫中隔并排除其他不孕不育因素的患者共212例实施了TCRS手术,按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处理方式分成4组:宫腔内仅放置节育环组(A组),单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组(B组),宫内放置节育器和雌孕激素序贯治疗组(C组),未用任何处理组(D组).结果 在后续随访中,发现1422%的患者有残余子宫中隔,4.74%有宫腔粘连,经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在A,B,C,D组患者术后的宫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7.55%,6.00%,1.92%和3.51%,术后妊娠率分别为35.85%,40.00%,42.31%和45.61%,流产率分别为5.66%,6.00%,5.77%和8.77%,经统计学分析各组间术后宫腔粘连率、妊娠率及流产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对子宫中隔患者行TCRS时宫内放置节育环和(或)加用雌激素治疗在预防宫腔粘连或提高术后妊娠率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